哲学家康德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爬不过的火焰山。也许老天给了我们太多的磨难,家庭、工作、爱情,但谁又能说谁一辈子不会遇到这些呢?
青少年朋友,当在生活中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的时候,与其用痛苦一遍一遍地折磨自己,为何不试着绕开它,去做个聪明的人,做一个善待自己的人呢?生气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谁又想做这样愚蠢的人呢?
不要为小事生气
人生是短暂的,尤其是青少年的黄金时期,更不要因为生活上的一些鸡毛蒜皮、微不足道的小事而耿耿于怀,这些小事只会浪费你的时间、耗费你的精力,这些是不值得的。英国著名作家迪斯雷利曾经说过:“为小事生气的人,生命是短暂的。”青少年如果真正理解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那么你就不会再为一些不值得一提的小事情而生气了。
有位妇人特别喜欢为一些琐碎的小事生气。于是,她求一位禅师为自己谈禅说理,开阔心胸。禅师听了她的讲述,一言不发地把她领到一座禅房,落锁而去。
妇人气得跳脚大骂。骂了许久,禅师也不理会。妇人又开始哀求,禅师仍置若罔闻。妇人终于沉默了。禅师来到门外,问她:“你还生气吗?”妇人说:“我只为我自己生气,我怎么会到这地方来受这份罪。”“连自己都不原谅的人怎么能心如止水?”说完禅师就离开了。
过了一会儿,禅师又问她:“还生气吗?”“不生气了。”妇人说。禅师问:“为什么?”“气也没办法呀。”妇人回答。“你的气并未消逝,还压在心里,爆发后将会更加剧烈。”禅师又离开了。
禅师第三次来到门前,妇人告诉他:“我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气。”禅师笑着说:“还知道值不值得,可见心中还有衡量,还是有气根。”当禅师的身影迎着夕阳立在门外时,妇人问禅师:“大师,什么是气啊?”妇人终于醒悟了。
为什么要生气呢?气是别人吐出而你却接到口里的那种东西,你吞下便会反胃,你不看它时,它便会消散了。气是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的蠢行。夕阳如金,皎月如银,人生的幸福和快乐尚且享受不尽,哪里还有时间去生气呢?
很多青少年在家里都是宝贝,都是说什么干什么,没有人敢不回应,经常保持这种不良的习惯,在学校和社会上就难以适应。其实,你想一想很快就会明白,事过境迁之后,有谁还会对这些事感兴趣?生命是短暂的,如果天天说“我真的会被他气死”“这件事情快气死我了”这样的话语,人的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可言?没有人能逃避挫折和生气。生气大一点,就成了愤怒。愤怒会使情绪的平衡遭受破坏,如果把什么事情都闷在心里,久而久之难免会损害身体,影响学习,耽误前程。因此,要合理地宣泄情绪,合理疏导心中的怨气,化愤怒为力量,使自己尽快走出阴影,愉快地生活。
放下才能快乐地生活
放下,是一种大智慧的表现。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心里都渴望快乐,希望自己天天有一份好心情,可常常觉得自己不快乐,因为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后,怕最后一无所获;因为太在意自己的表现,怕失败了无脸见人;因为对自己和别人期望越高,失望也就越大;甚至因为别人无心的一句话语,无意的一个眼神而烦恼。就这样,人在无限制地膨胀着自己的欲望,而当欲望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心里就像压了一块大石头,没有一日是快乐的。
古时候,有一个非常富有的人,他拥有无数的金银财宝,但他过得却总不快乐。于是,他便背着许多金银财宝,到远处去寻找快乐。但是走过了千山万水,也未能寻找到快乐,于是他沮丧地坐在山道旁。突然,他看见山上下来一个农夫背着一大捆柴草走下来,一路走一路哼着山歌,富人说:“我是个令人羡慕的富翁。请问,为何没有快乐呢?”
农夫笑了笑,放下沉甸甸的柴草,舒心地揩着汗水:“快乐也很简单,放下就是快乐呀!”农夫的话让富人顿时开悟;自己背负那么重的珠宝,老怕别人抢,总怕别人暗害,整日忧心忡忡,快乐从何而来?此后,富人将珠宝、钱财接济穷人,专做善事,慈悲为怀,这样滋润了他的心灵,他也尝到了快乐的味道。
看完这个故事你就能明白,现实生活中,虽然每个人都非常渴望快乐,但从来不能放下心中的负累,就像文中的富人一样背着沉重的珠宝,心里永远在为失去它们而担心,这样又怎能找到快乐呢?
人生苦短,放下,是一条解脱之道。放下,就是快乐。
放下重担是一种快乐。相信挑过担子的人都体会过重担在肩的吃力和分量,就算是轻担,路远了心里也不堪承受,巴不得早点到达目的地,好尽早“撂挑子”。有时挑得实在累了,在半途歇会儿,虽然还要接着挑,但也能从那短暂的歇息中体会到些许舒服和轻松。所以,只要能够将那份压在心头的担子放下了,就能从中体会到一种闲适的轻松。
青少年朋友们,再和气的人也会有脾气,所不同的是人具有控制脾气、抑制怒火的能力。不要因为一点小事而丢掉了愉悦的心情,不要因为一点小事扰乱了自己的生活步调,更不要因为一点小事损害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