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成功人士在谈及自己的成功经验时,往往都会说他们其实并没有什么奇特的办法,只是认为一个人要想干好一件事情,成就一番伟业,必须心无旁骛、全神贯注地投入进去,并持之以恒地追逐自己定下的目标。许多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真正行动起来,却很困难。因为人是有惰性和太多欲望的动物,有时可能因为抵不住诱惑或战胜不了身心倦怠而放弃,半途而废。对于这样的人来说,如果想要改就这种状态,古希腊著名演说家戴摩西尼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榜样。
年轻时,戴摩西尼就非常注重自己的演说能力,为了提高这个能力,他躲在一个地下室练口才。这种地下室的练习是非常枯躁乏味的。戴摩西尼觉得很痛苦,心里总想着到外面去晒晒太阳,去街市上转一转,这样三心二意的,所以他的进步很慢。面对这种情况,他狠下心,挥动剪刀把自己的头发剃去了一半,变成了一个怪模怪样的“阴阳头”。他这样做,就是为了断绝自己想到外面去的念头。因为顶着这样的“阴阳头”到街上去,会成为被人嘲笑的对象。因为羞于见人,他只得彻底放弃了出去玩的念头,一心一意地练口才,这样他的演讲能力迅速地提高了。经过一番不懈的努力,戴摩西尼最终成为了世界闻名的大演说家。
每一个人都有潜力,如果不把自己逼迫到一定程度,这种能力是难以发挥出来的。但是如果把自己逼到一定程度上,就可能潜力无限,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个人不逼自己人一把,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经用5个月的时间就写出了一部世界名著,这部小说能够如此迅速地问世,完全是被逼迫的结果。1830年,雨果同出版商签订了合约,半年内就得交出一部作品。合约已经签订了,接下来就要保证自己不违约。为了维持合约,雨果必须全力以赴,不能有半点懈怠,除了吃饭和睡觉,他要一直坐在书桌前写作。为了确保自己能做到这点,雨果把除了身上所穿毛衣以外的其他衣物全部锁在柜子里,把钥匙丢进了小湖。就这样,即使他想外出,但是没有衣服可穿,就只能打消外出的念头了。这使他彻底断绝了外出会友和游玩的念头,一头钻进小说创作中,结果作品提前两周脱稿。而这部仅用5个月时间就完成的作品,便是后来闻名于世的文学巨著《巴黎圣母院》。
每个人可能都会遇到这种情况,由于难以驾驭自己的惰性和欲望,而成了惰性和欲望的奴隶。这时,采取一些切断退路的方法,使自己专心致志地前行,这样才有可能走向成功。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为了保险起见,不管什么事情都要给自己留一条退路。他们以为这样很稳妥,而在我看来,“退路”只是逃避的另一种说法。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常将“退路”挂在嘴边,那这便是“败有退路”,因为留有退路的时候,就潜藏着懈怠和自我安慰。我们在做一项无法轻松实现的事情时,最好切断自己的退路,这样才能激发我们的潜力,义无反顾,坚持到底。没有了顾虑,也就没有了后退的理由,而“一心想着成功”也“迫使”我们发挥出自己真正的能力,让我们得以全神贯注将精力集中在“目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