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新知书系·光荣希腊
8009900000044

第44章 布匿战争

当罗马于公元前3世纪上半叶统一意大利后,就与迦太基形成对峙之势,此时罗马的崛起已经走出亚平宁半岛,罗马帝国与迦太基的矛盾逐渐加重,迦太基海上贸易的巨大利润令罗马垂涎三尺,而迦太基也不愿看到一个强大的罗马出现在地中海中部。罗马和迦太基之间的战争已经成了必然之势,公元前264~前146年,罗马与迦太基之间的爆发3次战争,这就是布匿战争。这场战争首先就是争夺地中海制海权,因为这既是罗马与迦太基之间的矛盾所在,也是战争胜负的关键所在。在梅萨纳海战后(第一次布匿战争),罗马基本取得了制海权,这实际上就已经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正因为罗马取得这次海战的胜利,罗马才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始终没能让汉尼拔获得来自迦太基的支援,这也就最终决定了汉尼拔的失败。而到了第三次布匿战争,实际上就变成了罗马为了永远消除迦太基尔发动的亡国灭种之战。

第一次战争于公元前264爆发,至公元前241年结束,主战场在西西里岛及其附近海域,在这场战争中海战是决定性的,在历时25年的战争中进行了三场主要的海战。

第一场海战就是米拉海战,这场战争的导火线是梅萨纳争端。梅萨纳就是今天意大利的墨西拿,它位于西西里岛东北端。原受雇于叙拉古的意大利坎帕尼亚雇佣军,占领梅萨纳。前265年,叙拉古僭主希望控制这个重要的海峡,于是派兵围攻梅萨纳。坎帕尼亚雇佣军陷于危难,无奈之下他们决定向外求援,但一部分人寄希望于迦太基,而另一部分人则求助于罗马。此时正好在梅萨纳海峡有一支迦太基海军的巡逻舰队,他们得到消息后立即调转船头。舰队统帅非常清楚,谁控制了梅萨纳就等于控制了西西里,而西西里位于地中海中心,是一个控制东西地中海和亚平宁半岛的战略要地。当加太基舰队捷足先登后,随后就攻入梅萨纳城,很快叙拉古军队败退。

当罗马得知此事后,担心迦太基从此控制整个西西里乃至西地中海,决定出兵干涉。公元前264年,罗马军队渡过梅萨纳海峡,击退迦太基军,占领梅萨纳。迦太基立即向罗马全面宣战,战争爆发。在战争初期,罗马在陆战中取得优势,占领西西里岛大部地区,并于前262年攻占迦太基人在西西里岛西南岸的主要据点阿格里真托。但迦太基在海上占有优势,仍控制着西西里岛西部地区和沿海一些要塞。

为与迦太基争霸,罗马发挥了罗马人一贯的雷厉风行,在短短数年时间里就迅速建立一支拥有120余艘大型战舰的舰队,并为在海战中发挥其步兵善于格斗的特长,发明了新的海战技术——接舷吊桥(又称“乌鸦吊”)。前260年在米拉海战中,罗马海军首次使用接舷吊桥,将迦太基舰队打败。

公元前256年,罗马派出一支庞大军队远征迦太基本土,埃克诺姆斯角海战爆发。罗马舰队包括一支330艘组成的舰队和一支载有4万名登陆部队的运输船队,在执政官雷古卢斯(全名为:卢基乌斯·曼利乌斯·武尔索和马库斯·阿蒂利乌斯·雷古卢斯)指挥下驶往迦太基。显然,罗马的意图是打一场渡海登陆战,希望用罗马步兵一举奠定胜负。但罗马人也明白,迦太基不会让罗马人那么顺利就登上迦太基的海岸,他们一定会在渡海时袭击罗马舰队。于是,罗马便把舰队分成4支舰队,第1、第2两队(各80艘战船)排成便于使用接舷战战术的“楔形”战斗队形;第3队(80艘战船)拖带载有登陆部队的运输船跟随其后。第4队(90艘战船)掩护第3队,使之免遭来自后方的袭击。第3、第4两队列成单横队行进。果然如罗马人所料,罗马舰队在西西里岛附近遭到了哈米尔卡·巴卡指挥的迦太基舰队(350艘战船)的攻击。迦太基人企图对罗马的登陆兵实施主要突击,也把自己的舰队分成4个队,排成单横队形。头2个队的任务是吸引罗马前面船队的兵力,第3队负责攻击罗马舰队的后卫,第4队则对载有登陆兵的运输船和拖曳这些船只的战船实施突击。交战之初,迦太基人成功地分割了罗马人的战斗队形。可是后来罗马人成功地运用接舷战战术,俘获了迦太基的许多战船,掩护载登陆兵的运输船撤向吉梅拉河河口,并把第4队中不担任掩护的战船投入战斗,结果击溃了迦太基舰队。

埃克诺姆斯角海战中罗马再次击败迦太基舰队,此战后,尽管罗马陆军在后来的陆地战争中全军覆没,但形势却发生了有趣的逆转——本来罗马寄希望于用陆军征服迦太基,但罗马远征军在陆战中全军覆没,而海战却取得全面胜利,这样,尽管罗马此次战役虽然没能达成作战意图,但却一举掌握了战略主导权,因为罗马基本已经确定了海上优势。在这次海战中,罗马舰队击沉和迦太基舰共约100艘,罗马人损失战船24艘。

罗马陆军的那场失利的确是一场灾难。埃克诺穆斯角海战的胜利为罗马人铺平了通往迦太基的道路,其军队在克鲁彼亚城附近顺利登陆。罗马军队在北非登陆后初期进展顺利,但随着战事的拖延,兵力和粮食补给日渐困难,士兵思乡厌战,被迫撤回部分兵力。迦太基乘机募集大量雇佣军,并任命有经验的斯巴达人克桑希普斯为统帅,于公元前255年发动反攻。罗马军大部被歼,执政官勒古鲁斯被俘。

然而,灾难还在继续,前往支援的罗马舰队在返国途中遇风暴袭击,也几乎全军覆没。

此后,战争在西西里周围又延续10余年。其间,罗马不得不重建舰队。终于在公元前241年,罗马舰队再接再厉,在西西里岛以西埃加迪群岛附近重创迦太基舰队,击沉50艘,俘70艘,从此后迦太基完全丧失了制海权。此战后迦太基无力再战,被迫接受媾和条件:放弃西西里及其与意大利之间各岛屿,10年内向罗马赔偿3200塔兰特。

经过这三次大海战后,随着罗马帝国势力的发展和权力扩张的需要,一向以陆地称霸的罗马帝国开始重新认识海洋。在以前,他们认为海洋如同空气、阳光一样是“公有之物”但在罗马取得对迦太基三次海战的胜利之后,终于意识到海洋也是一种“领土”,甚至有时比陆地更为重要,于是,罗马开始出现了一些论证主权权力应向海洋领域扩展的主张。此后,那些自认为是罗马皇帝的继承者中许多还在众多的称号中加上“海洋之王”这个称谓,显然,他们已经将地中海看成了帝国疆域的一部分。并且这些习惯用法律规定一切的民族也开始为他们的新疆域编制法律条文。

其实,海洋意识一向强烈的迦太基早就开始与周边国家订立各种海洋条约,其中与罗马签订的条约详细规定,罗马的船舶不得驶过位于迦太基湾北部海角,除非遇到自然灾害、不可抗拒或遭到敌人追击,在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在这些海域寻找避难场所。同时还规定,船舶的具体停泊时间不得超过5天。在公元前509年和公元前348年,罗马与迦太基再次签订条约,规定罗马的船舶不得在迦太基湾和地中海南部航行。同样,迦太基的船舶也不得到拉齐奥海湾行驶。

在海战后,罗马也开始编写的一些关于海洋的法律,这些法律也逐渐呈现在国内法律和一些外交条约中,到了罗马帝国后期,大约在在公元7世纪到9世纪,罗马还曾编纂过一部《罗得海上法》,此法在地中海地区实行多年。尽管这只是罗马和迦太基的双边条约,但这些条约的产生规范了一些海洋国家在海上的船只活动方式,因此,这些条约对后来的海洋行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对罗马来说,更为现实的是,这三场海战之后,罗马基本夺取了地中海的制海权,这对罗马在后来的布匿战争中起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汉尼拔战争(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当时汉尼拔已经横扫亚平宁半岛十余年,一向骄横的罗马军团在迦太基卓越的军事统帅汉尼拔面前连战连败,罗马精锐军团损失殆尽。第二次布匿战争的最后几年,罗马实际上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布匿战争爆发以前,罗马公民中适合服兵役的青壮年有27万人。经过汉尼拔十年在罗马中心地带的征战,罗马丧失了一半的青壮年人口——特拉西米安战役(公元前217年)罗马军队阵亡15000人;坎尼战役(公元前216年)5万罗马士兵仅仅逃脱了几百人。到公元前207年,罗马能够招募到的兵员不足12万。汉尼拔已经在罗马征战十余年年,而亚平宁正是罗马帝国的中心地带,内部受汉尼拔不间断的打击,外部受迦太基舰队的制约,罗马经济几乎陷于崩溃,外交上许多盟友认为罗马已经危在旦夕,因而不是冷眼旁观就是背信弃义,罗马一时危机重重。但此时由于罗马帝国仍然牢牢地控制着地中海,没有让汉尼拔从迦太基获得一丝一毫的帮助,这导致汉尼拔从最初的热带风暴逐渐减弱为高气压,罗马因此获得了喘息和转折,并最终将汉尼拔驱逐出罗马帝国。

这三场海战的战果颇为耐人寻味——当年世界最强盛的波斯帝国陆海军数倍于雅典同盟,但却被这个并不算强大的海洋联盟击败,而此时一个纵横地中海数百年的海上强国却被一个刚刚崛起的陆地国家打的一败涂地,最终亡国灭种,是何原因呢?

也许我们可以从法国历史学家米切雷(Michelet)对迦太基人的一段精彩的描绘中得到答案:“迦太基人工于算计,他们可以把各个民族一条人命的价值精确计算到个位数,总之希腊人比罗马人值钱,而罗马人又比西班牙人和高卢人值钱。他们认为一个成功的迦太基商人的性命太贵重,不值得去牺牲,打仗这种事只要找西班牙人或高卢人代替就行了。对迦太基人来讲,战争如同商业投机,开战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打开新的市场。打仗的关键是钱,钱越多,能收买的雇佣军就越多,胜算就越大,如此而已。”

从双方的军队组成来看也的确验证了米切雷这个老家伙的分析,布匿战争中的迦太基军队的中坚力量并不是迦太基人,而是来自北非和西班牙等地的雇佣军。这些雇佣兵与罗马的公民士兵有一个本质的不同,他们一个是为钱而战,一个是为自己而战,这就决定了他们愿意为这场战争付出多大程度的精神、忍耐和牺牲,在汉尼拔攻击罗马的最关键时刻,罗马几乎就是在崩溃的边缘,但罗马以他一贯的坚韧、血战到底的民族素质挺了过来。而反观迦太基,这些雇佣兵曾经数次哗变,每次都让迦太基经历一次严重的危机,在汉尼拔战争到了相持阶段的最关键时刻,迦太基人由于经济下滑,国民开始抱怨,认为已经无法忍受,但实际上罗马家园被毁,他们的困境远比迦太基要严重的多——实际上,战争进行到了这个时刻,决定胜负的就是双方的意志了,双方都已经用尽了最后一丝力气,就看谁先在这场瞪眼睛比赛中先眨眼了。

罗马人很清楚,在腓尼基颜语中有一句叫作“赶骆驼离不开鞭子”。罗马本身在初期并不是一个文明中心,在希腊人眼中他们不过是一群野蛮人,这在当时的确名副其实,但罗马人非常善于学习,在早期者表现得尤为突出。尤其是军事技术方面,罗马军队的武器制造技术几乎都来源自其它民族——罗马兵器的锻造技术,最初是向伊达拉里亚人学习的;罗马短剑最初出自西班牙,因此也称“西班牙短剑”;投枪来自西亚;甚至连罗马军团制也是模仿伊达拉里亚人,而攻城技术则从希腊人那里受益良多。

在第一次布匿战争的三场海战中,由于罗马是一个陆地民族,并不善于海战,这导致罗马在战争初期的海战中接连失利,但罗马很快就找到了解决办法——他们发明了一种被称为“乌鸦嘴”的接舷战技术,即在罗马战船的舰首加装了一个特别的装置,就是接舷吊桥,在这个吊桥的前端有一个金属钩子,吊桥的两侧带有护栏,当罗马战舰与敌船接近后,罗马战舰就立即突然放下吊桥,在强劲的冲击力下,吊桥前端的金属“乌鸦嘴”就会牢牢地嵌住对方甲板,此时罗马重装步兵就会迅速冲过吊桥实施接舷战,而迦太基战舰并没有配备足够的士兵,突然出现的罗马重装步兵因此往往能迅速俘虏一艘战舰。在西西里海战中,正是这种“乌鸦嘴”接舷战打得迦太基措手不及。在这场海战中罗马共计击沉迦太基30多艘,但俘获的却高达64艘,这表明罗马“乌鸦嘴”接舷战运用的相当成功。

罗马人的“乌鸦嘴”接舷战不仅仅是打赢了一场海战,而且是改写了海战战术,在以往的海战中多是沿用撞角战,而罗马却扬长避短,从此这种接舷战在地中海成为一种主要海战战术。

这也说明,罗马为什么能成功地从一个默默无闻的部落小国崛起为一个庞大的帝国,而且经常能以少胜多,并保持了数百年这种状态,我想,如果用一个词赋予罗马这种战争智慧的话,那么就应该是“罗马优势”,即罗马在任何一个方面都表现的并不卓越,但罗马能够平衡运用它所有优点、缺点,也就是利用自身的条件和善于学习的能力最后总能找到一条克敌制胜的最佳途径。这应该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其一,优势选择效应。在人类进化理论中,讲述人类取代尼安德特人时,有这样一种理论:如果一个部落人群拥有比另一个部落人群具有2%的生存优势,就可以在1000年内完全排挤后者。罗马也是如此,他们在与对手交战的时候,他们在许多方面不占优势,或者是出于劣势,但罗马在对阵的时候,往往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一点点优势,有时候这种优势就是地域广阔一点、有时候就是士兵补充快速一些、有时候就是外交结盟多赢得了一个伙伴、有时候就是看谁能更坚忍,而多数时候,敌人就是失败在这“2%”的优势上。

其二,善于利用矛盾。古今中外对阵的双方几乎都会出现错误,对手的内部也总是存在各种矛盾,而这就是鸡蛋上的裂缝,谁利用的好谁就能首先敲碎对方的蛋壳。在罗马早期它就多次成功分化对手,在对抗迦太基的时候更是数次利用对手大量使用雇佣兵问题,而雇佣兵往往是不稳定的,他们经常会反戈一击;后来罗马在征服高卢、日耳曼联盟等很多战役中都是如此。

其三,善于利用地利。地中海是欧洲文明最得天独厚的一个地理条件,而罗马在数百年的征战中良好地利用了这个条件,因为在罗马时代,步兵是罗马主要的作战力量,但步兵需要大量的给养,而罗马人发现,同样的运输量,使用海路运输要比陆路运输快捷、安全,而且最重要的是在成本上海运的成本仅及同等距离陆上畜力运输的1/30.这就使得罗马军队远征时能够得到充分的补给,而不至于窘迫。

其四,善于利用征战资源。对罗马来说,他们自己实在没什么资源可言,而外族土地则总意味着富饶,因此罗马总是要征服那些对战争来说至关重要的资源产地,如亚平宁半岛农业条件优越,农作物资源丰厚,西班牙盛产锡、银;还有高卢地区至今是农业发达的好地方、中亚的良种马匹、北非的粮仓、地中海东岸的海运贸易港口、雅典和西西里的海上贸易中转站地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