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
阅地图所示共匪扩张之色别,令人惊恐,若对匪作战专重对付其军队主力,而不注重面积之原则,亦将陷于不可挽救之地步。
共匪之狡计乃在:(甲)尽量在我外围扰乱,以加重我经济困难,并掠夺我物资。(乙)对我避做主力战。(丙)以山地为其根据地。而(甲)项尤当注意也。
自1947年7月至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通过内外线配合作战,共歼蒋介石之军队七十五万余人,迫蒋改用分区防御方针。
1948年1月,蒋将作战地区分为二十个绥区,每个绥区辖三至五个旅兵力约三至五万人,绥区设司令官,掌握绥区军、政大权,实行“组训民众”制度,以扩大地方武装和补充兵力之不足。将兵力集中于战略要点和交通线上;并特别要加强中原地区兵力,阻止解放军向南发展。将孤立的城市兵力撤出,集中兵力于更为重要的大点或主线上,蒋称之为“总体战”。
这时蒋介石已由重点进攻转变为重点防御了。两军相争中蒋已成为劣势一方。
蒋介石面对地图,总结由优势转为劣势的教训,不禁惊恐不已。如何回天?能否回天,蒋氏尚有信心。他要以“彼”之长,补己之短。
“2月2日”
东北新立屯与沟帮子各要点相继失陷,共匪紧逼锦州,沈阳形势更加孤立,国军若不积极出击,作破釜沉舟之决心,则沈阳20万之官兵皆成瓮中之鳖;故分致各军、师长手书,望其团结一致,同仇敌忾,以九死一生之志冲出一条血路。
东北方面,林彪、罗荣桓指挥的东北野战军自1月以来发动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攻势。
接着于2月7日辽阳、19日鞍山、26日营口、28日开原相继攻克;3月14日,经23小时的攻坚战斗(四战四平),夺取四平,全歼守敌1900余人。3月15日,中共中央发了贺电(周恩来拟稿):“林彪、罗荣桓、高岗、陈云诸同志及东北人民解放军全体指挥员、战斗员同志们:庆祝你能收复四平街及在冬季攻势中歼敌八个整师,并争取一个整师起义的伟大胜利,尚望继续努力,为完全解放东北而战。”
这时,国民党军只剩下了长春、沈阳、锦州3个孤城。陆路交通已被切断,补给唯有依靠空投,其运输量极为有限,以致3个城市的粮食与燃料极度缺乏。
“5月10日”
深夜静虑,此时只有前进,方是生路。凡事不能必其成功,亦不能过虑其必败。
李宗仁当选为副总统后,蒋介石视桂系为国民党内部最威胁他的势力,于是、蒋介石开始打击桂系。
1948年4月29日决选副总统时,蒋介石在官邸内屏息静听电台广播选举情形。当广播李宗仁获胜时,蒋介石一脚将收音机踢翻,拿起手杖和披风,命令侍从备车。上车后侍从忙问:“委员长,开到哪里去?”蒋一言不发。司机因蒋介石烦闷时总喜欢到中山陵去,乃向陵园驰去。刚驰进陵园道上,蒋介石忽高叫:“掉转头,掉转头!”司机乃开回官邸。蒋介石才下车、又立刻上车叫再开出去。车刚驶入陵园,蒋又叫掉头回去。转回之后,蒋又命司机开向汤山。随从侍卫见蒋介石如发疯一般,恐怕他自杀,乃加派车辆随行。
从这史料足见蒋介石当时焦烦不安,无所适从的心境。直到深夜,静下心来,反复思虑,方得到一个“进亦英雄,败亦英雄”的“圆说”。
“10月15日”
(一)为商决规复锦州之计。(二)为督促长春守军限期突围南下。(三)为严督沈阳与锦(西),葫(芦岛)两兵团赴援锦州,以期救护我范汉杰、卢浚泉等忠勇将士。
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林彪、罗荣桓指挥的东北野战军进行了辽沈战役。这时整个东北地区仅剩下长春、沈阳,锦州3座城市由“国军”孤守。解放军的战略是首先攻占锦州,关闭东北大门,迫使被围困半年之久,饥饿难忍的长春守军起义和投城;最后攻占沈阳,解放东北全境。即谓“关门打狗”战略。
锦州吃紧,蒋介石迫令东北“剿匪”总司令卫立煌由沈阳出兵支援锦州,并派参谋总长顾祝同到沈阳督战执行蒋介石的命令。卫立煌拒绝执行蒋介石的命令,赌咒发誓地说:“出了辽西一定会全军覆没,你不信我同你画押!”顾祝同与卫立煌多次争吵,“将一切不堪入耳的话都说出来了”。卫立煌为了免于被人民解放军消灭,极力忍耐,但对出兵辽西的命令是绝对不下的。卫的打算是将主力撤至营口从海上逃走,让蒋介石从关内派兵去救锦州之急。顾祝同回南京向蒋介石报告:“东北负责将领不服从命令,企图避免作战”等等。
蒋介石听到顾祝同的汇报后,非常愤怒,于9月30日亲飞北平,找华北“剿匪”总司令傅作义,命傅作义出两个军的兵力救援锦州。蒋介石在北平“华北剿总”司令部对傅作义等十余名高级将领训话,大意说:革命发生了困难是长期的,他料到八年后美苏必战,战争的结果是美国胜利,我们也胜利。傅作义回忆说:蒋介石“那次讲话整个泄气,大家听了后,觉得完了,蒋介石从来没有这样讲过话,而这次来这样讲是泄气而不是打气,尤其蒋介石自己毫无信心,想靠美国人侥幸的获胜还有什么打头呢……”傅作义这位以晋奉大战时守涿州而一举成名的西北军名将接着说:“这是他对蒋介石思想上起变化最深刻的一次。”
10月2日,蒋介石又飞临沈阳,当天下午在沈阳“剿总”对师以上人员讲话。他说:“我这次亲到沈阳来,是救你们出去。你们过去要找共军主力都找不到,现在东北共军主力已经集中在辽西走廊,正是你们为党国立功的好机会。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够发挥过去作战的牺牲精神,和关内国军协同作战,一定可以成功的。关于空军的协同、后勤的补给,郭总司令和周司令已给你们计划准备好了。我经常要住在沈阳、葫芦岛,你们有什么情况,要多联络。万一你们这次不能打出去,那么来生再见。”
到会的人听到蒋介石最后一句话很不满意,认为是“不祥之兆,”但也表明蒋介石要同人民解放军在东北决战,连他自己都已经是没有把握的。
10月3日,蒋介石对辽西作战方案亲自作了详细的部署,给各部队下达了命令,即于当日下午飞返北平。5日,蒋介石飞天津视察塘沽新港,遂即乘重庆号军舰亲赴锦州湾的葫芦岛部署。6日,蒋介石给驻守葫芦岛的将领开会,训话说:“这一次战争关系重大,等华北两个军及烟台一个军运到后,协同沈阳国军包围锦州的共匪,然后接应沈阳国军到锦州。各将士的任务重大,几十万人的生命,都交给你们负责。要以杀身成仁的决心。”蒋介石指定第三舰队以最大口径的24门大炮击毁塔山解放军阵地,当日还向守卫锦州的“冀辽热边区司令”范汉杰通电话慰问。
蒋介石在葫芦岛部署完毕后,于10月7日乘重庆号军舰返塘沽。途中,蒋介石在重庆号军舰上戴着白手套到处摸,发现有灰尘,于是当海军司令桂永清陪蒋介石吃饭时,蒋大骂桂永清说:“海军腐化堕落成这样,要亡国!”一直骂到吃完饭,吓得各将领再不敢陪蒋介石一起吃饭了。
10月7日蒋介石回到北平,8日,蒋介石对傅作义说他要到上海去,傅作义因战局紧张就劝蒋不要去,蒋介石说他有私事要去办。原来是蒋介石接到宋美龄的信,告诉蒋经国在上海“打虎”抓了扰乱金融的孔令侃。蒋介石是要到上海去救大外甥。傅作义针对蒋介石的这种做法说:“蒋介石要美人不要江山,我们还给他干什么!这是我对蒋介石思想失了信仰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蒋介石于10月8日由北平飞到上海,发现大外甥已被夫人救回南京,他便于9日也回到南京。此后的几天,蒋介石接连收到锦州告急的电报。锦州若失守,在东北的40余万军队将成为瓮中之鳖。于是,蒋介石于10月15日,偕宋美龄再度飞临沈阳,亲自督战指挥,“以期救护我范汉杰、卢浚泉等忠勇将士”。蒋介石到沈阳的当天,就用飞机给锦州的范汉杰空投一封“手谕”,叫范“能守则守,不能守则退出锦西”。同时也给长春守将,东北“剿总”副司令郑洞国空投一封“手谕”,命令郑赶快突围,“如不遵令突围,定以军法从事”。但是,就在蒋介石空投手谕的当天夜里,锦州被解放军攻克。10月16日,当蒋介石得知锦州失守,“七万精锐国军”被全歼的消息后,吓得不敢在沈阳再住,急忙偕宋美龄飞回北平。
“10月26日”
东北全军,似将陷于尽墨之命运。寸中焦虑,诚不知所止矣。
“戡乱”第4年该是蒋生平最难忘的岁月,“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1948年10月,林彪、罗荣桓的四野依据毛泽东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将辽西重镇锦州包围得严严实实,这是决定关外存亡的关键,蒋深感问题严重,他两度飞沈阳,当面向卫立煌、杜聿明等作了军事部署。15日,就在蒋氏夫妇刚返回南京的时候,锦州换了主人,守将范汉杰、卢浚泉当了俘虏。
紧接着,便是长春守将曾泽生的起义和郑洞国的投诚;紧接着又是沈阳、辽河下游一带廖耀湘兵团的被歼。至11月2日,东北全境解放,国民党军损兵折将47万,且多系美式装备的精锐部队。
蒋在一气之下,下令将卫立煌逮捕拘留,“几遭枪决”(李宗仁语)。
蒋在东北大势已去,但战事还没有完全结束的时候(10月26日),留下了这则日记。
“11月5日”
最近军事与经济形势,皆濒险恶之境,一般知识人士,尤以左派教授及报章评论,对政府诋毁污蔑,无所不至。盖人心之动摇怨恨,从来未有如今日之甚者。
然此为共匪造谣中伤之一贯阴谋,以期毁灭余个人之威信,不竟今意深入党政军干部之中。所谓浸润之谮,其由来渐矣,非一朝一夕之故也。唯此一毒素,实较任何武器尤厉。
蒋介石政府在军事上一败涂地,这方面毋庸多言。在经济上亦是全面崩溃。
恶性通货膨胀、金圆券危机、农村经济破产、工商业衰退和工人失业等等,蒋政府在经济上已陷于绝境。
故而引起工农与学生之反抗。
工人罢工运动,因工人失业而迅速发展。重庆、上海、西安、天津、蚌埠、开滦等地先后发生罢工、怠工约千余起。
农民因为粮荒和苛捐杂税,而进行反抗者也到处纷起,全国各省均有发生,尤以四川、陕西、浙江、广东民变最多。四川一省就有一百三十个县发生“民变”。总计全国约有百万人左右参加“民变”,反对蒋政权。
全国学生也纷纷游行示威,反内战,反迫害,反饥饿,要民主,此起彼伏,波及全国。同时反对美国扶植日本,反对美国士兵侮辱中国女学生的运动,又和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相结合,学运怒潮更汹涌澎湃,震撼了蒋的统治,成为倾覆蒋家王朝的一个重要力量。
约计有:1946年的“一二?一”昆明惨案,得到全国各校的响应。同年12月30日北平发生反美军暴行学潮。1947年全国各校纷纷响应北平学潮。同年5月,南京发生“五?二○”惨案。继之全国各校亦纷起响应。同年6月,重庆发生“六?一”反内战,反饥饿运动。接着全国各校学生纷纷响应。与此同时,爆发了全国性的反美国扶植日本的学潮,一直持续到1948年。同年北平发生“七?五”惨案。全国学生也纷纷响应。
1948年的学运,与反蒋,反美斗争紧密结合,像滚滚洪涛,冲击着蒋氏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