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廉政箴言900句
8020200000006

第6章 临大节而不可夺

52.临大节而不可夺

“原典”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春秋《论语·泰伯》)

“注译”托:托付;六尺之孤:这里指未成年而登基的君主;寄:寄托、委托;百里之命:指国家的命运;与:通“欤”,语气词,表示疑问。全句译意为:曾子说“可以把幼小的国君托付给他,可以把国家的命运交付给他,面临安危存亡的紧要关头而能保持自己的节操,这种人是君子吗?是君子啊!”

“品读”中国古代的仁人志士很崇尚气节和信义,他们都以忠贞坚毅的气节和信念作为人生的重要基点。曾子用自问自答的方式,赞颂了“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君子。在中国历史上,托孤寄命的仁人志士令人仰慕!三国时的刘备在临终前把幼主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忠贞不二、殚精竭虑地辅佐刘禅,稳定西蜀的江山。《古文观止》的《后出师表》这样赞颂诸葛亮:“……伸讨贼之义,尽托孤之责,以教万世之为人臣者。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之言,凛然与日月争光。”

53.浩然之气

“原典”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战国《孟子·公孙丑上》)

“注译”浩然:朱熹注:“盛大流行之貌。”全句译意为:我善于涵养我的浩然正气。

“品读”孟子的“浩然之气”,是一种无坚不摧的意志和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有了这种浩然正气,就能坚持正义、气节和情操,为了捍卫自己的人格、真理和理想而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决不苟且偷生。孟子认为,“浩然之气”,要通过修炼、培养,摒弃各种物欲的诱惑,才能形成至大至刚的浩然正气。孟子的“浩然之气”与其“舍生取义”,给后人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和激励作用。南宋的文天祥在抗元失败后被俘,大义凛然地拒绝了元朝统治者的威逼利诱。他在狱中以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为激励,写下了慷慨激昂、流传千古的《正气歌》。现代的朱自清宁愿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闻一多面对国民党的暗杀,拍案而起;夏明翰面对屠刀,慷慨高歌,“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

54.丹心照汗青

“原典”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南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注译”汗青:用竹简记事,竹简必须烘烤去汗(水),故曰汗青,也特指史册。全句译意为:自古以来人总免不了一死,应当留下一片丹心照耀史册。

“品读”南宋末年的文天祥自幼就仰慕死后谥“忠”的乡贤欧阳修,立志要忠于国家,忠于民族,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宋末祥兴元年八月,文天祥被元军所俘。元军元帅、曾和文天祥同朝为臣的张弘范劝其投降,文天祥无比义愤,即拿《过零丁洋》一诗给张弘范。原诗为:“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的最后两句,正是文天祥崇高气节的展现。第二年二月,南宋覆亡。元世祖忽必烈深敬文天祥之德才,屡次许以高官厚禄,劝其归顺,但文天祥不为所动,坚决表示“受宋恩为宰相,安肯事二姓”,“愿与一死足矣”,表现出了宁死不屈的铮铮铁骨,最终慷慨就义,时年才四十七岁。其舍生取义的精神光耀天地,《过零丁洋》更是千古传唱。史者盛赞文天祥:“名相烈士,合为一传,三千年间,人不两见!”

55.吾办一死

“原典”吾办一死,金钱不可得也。(清张廷玉《明史·循吏列传》)

“注译”办:治办。全句译意为:我只置办了一口棺材,金钱是没有的。

“品读”明正德年间,章圣皇太后薨。当时,以太监刘瑾为首的阉党势力猖獗。这些宦官借运送章圣皇太后灵柩之机,胁迫途经各州县的官吏办送财物,并扬言“不办者死”。各州县吏大多闻风丧胆,逃之不及,只有武定知州唐侃不怕一死,置办一空棺放在厅中,对前来索钱的太监说:“吾办一死,金钱不可得也。”这些宦官在大义凛然的唐侃面前,狼狈而走。这种敢秉大义、敢逆贪官,宁死不去贿赂的气节和勇气,现在的官员们能有几人?

56.不为五斗米折腰

“原典”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明曹臣《舌华录》)

“注译”全句译意为:我不能为五斗米的俸禄而弯腰。

“品读”陶渊明当彭泽县令时,郡太守派督邮到各县视察。督邮来到彭泽,县吏对陶渊明说,应当穿好官服,束上腰带,去拜见督邮大人。陶渊明说:“我不能为五斗米的俸禄而弯腰。”他把县令的官印放在县衙里,扬长而去。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历来为中国人所景仰所传颂。人是要有一点骨气的。不然,为五斗米折腰,还有什么人格尊严呢?

57.梅花有骨

“原典”瘦到梅花应有骨,幽同明月且留痕。(明吴从先《小窗自纪·枯寂与骨痕》)

“注译”全句译意为:梅花尽管清瘦,然而有着奇高的骨气;明月虽很幽静,却还是要洒下不尽的清辉。

“品读”梅花、明月向来是人格的象征或意趣的指向。它们在孤高寂寞中持有自己的操守和志气。在这里,作者借梅花、明月来比喻,人不应趋炎附势,不慕荣华富贵,要学梅花,即使清瘦,尚留清气在人间;要如明月,即使清寒,也把清辉洒人间。

58.不若正直

“原典”无义而生,不若有义而死,邪曲而得,不若正直而失。(五代王定保《唐摭言》)

“注译”全句译意为:没有道义而活着,不如为道义而殉死;通过不正当手段去取得名利,不如公正耿直而无所得。

“品读”就生命的意义而言,没有道义而活着,与禽兽何异?就人格道德而言,通过不正当手段而取得名利,与盗贼何异?在《唐摭言》的作者王定保看来,为了道义而殉死,生命诚可贵;因公正耿直而名利不沾,人格道德将流芳千古。

59.不亏名节

“原典”爵禄易得,名节难保。爵禄或失,有时而再来;名节一亏,终身不复矣。(元张养浩《权力忠告》)

“注译”全句译意为:高官厚禄容易获得,但名声气节却难于坚守。爵禄要是失去了,还有机会再获得;但名节一旦丧失了,到终生都无法挽回。

“品读”对于一个人来说,名节如金。有了名节,不需要金钱就可以使你感到富有,也不需要高官厚禄就能让你显尊贵于众人之上。但是,“爵禄易得,名节难保”。为官从政者当以此言铭记在心。

60.不值一文

“原典”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清张伯行《禁止馈送檄》)

“注译”全句译意为:一丝一粒,关系到我的名节;一厘一毫,都是民脂民膏。我放宽松一分,民众得到的好处就不止是一分;我如果收取一文,我做人的品行就不值一文。

“品读”张伯行是清康熙年间著名的清官。他任官几十年,到过山东、江苏、福建,负责过治水、监察,以及地方政务。他不论在何处任何职,都把造福于民与自身的廉洁紧紧联系在一起,做到了为官清廉。康熙四十六年正月,康熙皇帝南巡到达江苏,在苏州谕令总督和巡抚举荐贤能的官员。在举荐的名单中康熙皇帝没有看到已闻名朝野的张伯行,亲自举荐张伯行为福建巡抚,并赐给他“廉惠实猷”的榜额。张伯行到福建任职后,门生故吏、至亲好友闻讯后,纷纷携礼来见。张伯行依照“常规”,不纳分毫。为了杜绝纷至杳来的送礼人,他写了《禁止馈送檄》,高悬堂上,其文是:“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言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这就是说,政府官员即使接受别人一丝一粒的财物,也要败坏自己的名誉和气节,被别人视为不值一文的贪赃之徒。

张伯行在巡抚任上,廉洁自励,他把“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作为自己为官从政的“金绳铁矩”,被康熙誉为“江南第一清官”。雍正三年(1726),一代名臣张伯行魂归西天。他死后,雍正帝赠他谥号“清恪”,取为官清正、恪勤供职的意思。用“清恪”二字来总结张伯行的一生,毫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