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知行合一:王阳明详传
8021800000132

第132章 龙山公卒,行丧葬礼仪

嘉靖元年(1522)二月十二日,封赏抵达后的第二天,王阳明的父亲龙山公王华去世。终年72岁。龙山公王华是突然发病,一病就再也没能起来。因为王阳明在征讨贼寇和平定叛乱中功勋卓越,当时朝廷推详论述征讨宁王朱宸濠的功劳,于是往上加封海日翁、竹轩翁、槐里公三代,都为新建伯。

就在这一天,皇帝委派的宣旨的差役刚好抵达,海日翁听说使者已经在门口了,便着急敦促王阳明和他的几个弟弟出门迎接,说:“虽然皇恩来得仓促,但是决不可荒废礼仪!”

意思就是说,虽然皇上派的人匆忙抵达,但是我们王家可不能忽略了为臣之道!后来他听说已经成礼了,于是就阖上眼睛驾鹤西游了。

王阳明告诫自己的家人先不要痛哭,将皇上御赐的新礼服和绶带给父亲穿戴整齐,然后开始举家治丧。王阳明先是放声痛哭,由于失去亲人悲伤过度,登时就昏厥过去,就此得了场大病。

他的门生和家族的后人一起协助治理丧事,根据每个人的才能安排工作。仙居县的金克厚平时谨小慎微,就让他监管厨房。金克厚对于物品的出借收回非常严格,遇到有不认真的部下,立刻就将物品追讨收回。经他这么一管理,家里里里外外都显得井然有序,有条不紊。

百天祭举行完毕后,王阳明才开始允许弟弟和侄子们稍稍吃一点干肉,说:“家中的子弟豢养习久,如果强迫他们做不能的事情,是教他们作假,这就是虚伪。可以稍微地放宽这些要求,使他们各自尽自己的努力即可。”意思即家中的列位锦衣玉食的生活过得久了,如果一直强迫他们不碰荤腥,这是鼓励他们做虚伪的事情。如今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喜好来选择食物了。

在越城这个地方丧葬有这样一个习俗:居丧期间有客人吊唁,主人必须要摆上豆沙糖包和杀鸡宰羊烹鲜割肥来招待客人,时间久了就滋生了互相攀比阔绰的风气。

王阳明则彻底把这些习俗革除了,只有遇到年纪高的长辈和来自远方的客人,素食中间才会呈放上两盘肉食,说道:“斋素行于幕内,若使吊客同孝子的食物标准一样,非所以安高年而酬宾旅也。”意思是说,素食只能在室内吃,如果让前来吊唁的客人也和孝子一样吃素食,这并不是用来安慰年老的人和酬谢宾客旅人的方式。

湛甘泉闻讯也赶来吊唁龙山公王华,他看到有人在居丧期间居然吃肉食,很不高兴,后来就写信来批评王阳明。王阳明表示愿意承认自己的罪过,一点不做辩解。

这一年,金克厚与钱德洪一齐通过乡试,接着又一起考中了进士。事后,金克厚对钱德洪说:“我的学业很大程度上都是在主管厨房事宜的时候获得启示的,并且用这些心得求取功名。王阳明先生经常说的学必操事而后实,这实在是太切实有用了。”

从上述可以看出,金克厚认为自己最终的成功得益于老师王阳明对自己昔日的磨练。有句话说:“严师出高徒。”此言果然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