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知行合一:王阳明详传
8021800000030

第30章 厌世之人向社会活动的转变

静坐日久,王阳明的想法果真发生了很大变化。“此簸弄精神,非正道者也。”他迫使自己不去想心中新生的念头,力求身心重新恢复宁静。慢慢地,他内心开始平静,脱离了对世俗凡尘的纠葛,暂时获得了内心的超然。

时隔不久,王阳明开始想念起祖母岑夫人和父亲龙山公王华了。祖母和父亲对自己的恩爱和抚养不断地萦绕在他的脑海。辗转反侧,想来想去,王阳明对此还是犹豫难决,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何去何从?

这的确是个艰难的选择!但是他又想:子女尽孝道是人间第一等重要的事情。“此念生于孩提。此念若可去,是断灭种性矣!”

多年以来,王阳明一直受到传统儒家思想的教化。儒教摒除佛家和道家的精义人所周知,然而回过头来再思考,这三教中只有儒家尊崇孝养,也只有儒学是“至正之道”了。

想到这里,王阳明幡然醒悟。他重新返回人世间,创建一番事业的志向又勃勃生发了。通过查阅《王阳明传记》来看,这正是所谓的“正德丙寅年元年,始归正圣贤之学”的一个时期。

就这样,悔悟后的三年时间里,王阳明一直在家尽孝道,赡养父母。倘若这个时期,王阳明缺失来自家庭的熏陶,孝亲的观念逐渐淡漠,那么他终会舍弃人伦亲情,失去人性的本真所在,只能是成为方外之人。

所幸的是,祖母岑氏老夫人和父亲龙山公王华对其训诫有方,运筹帷幄无不准确,使得王阳明在人生关键时刻保持住了对人生美好的信念,终于回归到正道上来。所谓孝悌的内涵,通过这样一件事情就能明白其中个要。

接下来的二十年时间,王阳明进入了他一生中的黄金时代。他富于进取之心,热衷于功名济世之举。如果他还像以前那样,飘逸于尘俗之外,是取得不了后来的一番丰功伟业的。

当然,他偶尔也会畅想神仙之术。由于自幼年以来,一直患有严重的咳疾,王阳明有时候也会多愁善感,陷入矛盾的境况。于是他就以神仙养生之术自我修炼,他还参考了佛教中安身立命的精义。《王阳明传记》中将这一时期称为“耽爱佛教”时期,其所指就是王阳明人生中的这段时间了。

通观王阳明一生,即便是在不断地修炼交替时期,他也从来没有荒废过学业。王阳明对字义训诂的苦涩学术也有拓展之功,这也是他一生中非常用心思的地方。从王阳明的一生经历来推测,此时的王阳明将儒学、佛学和道教的思想杂糅在一起,互相纠缠,这也是他思想的一个表现。

王阳明早年崇尚佛教和道教的精义,但是随着阅历的增长和对人生的体悟,他越来越对这些玄妙莫测的东西感到疑惑。如前所述,人生不能为了成为圣贤而成为圣贤,自古以来的圣贤都是为了天下苍生而祈望不休,从而成为圣贤。可以说,佛教和道教的修行,却使得王阳明体悟到了佛教和道教的局限之处,从而更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