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了不起的中国人
8025900000001

第1章 序言 勤劳致富

茅于轼

苏洪涛(苏东)我很早就认识。那还是在1999年的时候,他提出了一个理论,认为中国人过分节俭的作风是经济发展的一大危害,为此他还写了一本书,书名是《走出节俭的误区》。当时我很不以为然,因而与他有过争论。那时我认为节俭有利于储蓄,有利于投资,有利于扩大再生产。经济的发展就得靠储蓄。他未能说服我,两人也因此结缘。中间也看过他写的另一些文章,很有力量,犀利,有见地。对他,我不光是欣赏,而且还一直有些惊奇,虽然他并没有受过特别好的教育,但对很多问题却能够直觉式地看出其内在本质,这也常常让我感叹其过人的才华。我还欣赏他的为人,既能尊重别人,又能约束自己。所以还为他介绍过工作。

关于节俭和消费的矛盾,我到最近才想通。长期的节俭确实对经济发展是不利的。从动态的发展看,消费不足可以用投资来弥补,到了下一周期,生产能力因为上一期的投资而扩大,但是消费依然不足,还要用投资来补足,于是下一周期需要更多的投资。如此循环,造成为投资而生产,而不是为消费而生产。全社会陷入越来越大的投资陷阱和面临生产能力过剩问题。这正是中国当前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我们的经济增长非常成功,可是百姓的生活改善却有限。高增长和低消费,就是储蓄过度的结果。

在2009年9月份的时候,洪涛跑来我家里一趟,跟我说了他要写这本书的想法。最初我是有些反对的,因为初听上去这像是一本流行的民族主义方面的书。但是,听他认真解释之后,我就释怀了。他的基本观点我是认同的。中国经济的成功有许多因素,大家都谈过了。但是中国人的勤劳却很少有人提到过。其实这一点极其关键。如果我们比较一下中国人和外国人,或者比较一下有儒家传统的人和受其他传统影响的人,这个特点就很明显。中国工人的生产效率高,听话,吃苦耐劳。这些特点是有利于经济增长的。中国人对很薄的利润也会不辞辛苦地追求。最典型的是温州人和四川人。

改革开放初期,浙江人跑到全国各地弹棉花,西到新疆,北到黑龙江,到处都有浙江人的踪迹。弹棉花赚不了多少钱,但是他们肯舍得远去万里之外,追求那一点点微薄的利润。改革开放后,温州人跑遍世界各国,在十分困难而且危险的环境下求生存。四川人也不怕吃苦。重庆的棒棒队,一个瘦小个子能挑150斤的货物,能爬很陡的坡,非常让人感动。这种精神是世界上少有的。这种传统可能和生活环境的艰难有关。因为这两个省都是人口众多、资源稀缺的省。

全局而观,和别的国家相比,中国就是一个缺乏资源的地方。这一现状也造就了中国人吃苦耐劳的精神。这种精神一旦有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就能发挥出巨大的力量。

“文化大革命”结束时中国的落后局面也为以后的经济改革成功打下了基础。特别是在农村,从一个极低的水平出发,任何改善都能受到欢迎。改革开放30年中中国最主要的劳动力是进城打工的农民。他们为中国建造了无数的高楼大厦、道路桥梁,为中国积累了两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挖了上百亿吨的煤。一切最苦最累的活都是他们干的,不但流汗而且流血。而他们的所得却只是一份极低的工资,但是比起以往在农村吃不饱的情况,还是有了根本的改善,所以没有发出任何抱怨。只有当这点微薄的工资有时还被克扣时,才会提出微弱的抗议(往往以自杀为代价)。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有这样数量的几乎无限的、勤劳平顺的劳动力。从这一点来看,中国的改革是别的国家无法模仿的。

但是在30年后的今天,情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在进城打工的农民已经不是吃不饱的农民,而是有着更高要求,权利意识也逐渐觉醒的一群人。如果认识不到这一逐渐发生的变化,仍然用老旧的劳动政策,是肯定会碰壁的。

关于中国人的勤劳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我觉得特别有价值的是,过去对这点很少有人提到,而苏洪涛在这本书里却着重做了强调,我认为这是非常可贵的。

2009年1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