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了不起的中国人
8025900000021

第21章 进军餐馆

制衣工厂的倒闭,各种批发生意越来越激烈的竞争逐渐让人心寒,于是越来越多的温州人开始转向中国人在外的第一谋生手段——餐馆。在1997年大赦之前,已经有些温州人开起餐馆了,那时主要集中在13区,那里居住的亚洲人比较多。同样是在大赦之后,很多人获得了居留权,终于不用再做黑工,可以正大光明地打工或自己当老板了。通常情况下,这些原先打工的人都会延续以前所从事的行业,比如在制衣工厂做工的大都会继续去开衣工厂;而那些本来在餐馆做大厨的,也早已经习惯了自己的行业,于是就继续开起了餐馆。那些不愿意受累自己烧菜的就继续原先的路线,从那些刚偷渡过来的人那里招人来做大厨。这样,巴黎的中餐馆数量急剧增长,如今,你在巴黎的大街小巷到处都能看到各式各样的中餐馆。当巴黎的店面要转租的时候,有很多都被温州人接手,开起了餐馆。

前面说到,在早期,温州人的生意主要还是以做衣服和餐馆为主,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人就开始想办法到其他领域中淘金了。最初,很多人还是依托原有的那两大行业,向纵深领域进发。比如,原先做衣服的发现做衣服还需要配料,于是就做起了卖纽扣和线的生意,还有卖布料、卖衣架的。那些开餐馆的,发现开餐馆对广告有需求,就做起了广告牌子,还有做促销用的卡片,专门搞装修的,提供家具的等。还有前面提到的,从早期的只批发百货,到现在扩展到首饰、玩具、电器等。有些人看到市场都不太好,就开始摆脱原有的传统职业,开起了酒吧,卖烟草等。总之什么领域能够赚钱,且门槛不高,温州人都开始进入了,有些甚至做起了零售,卖鞋子、首饰,还有理发店、豆腐店、鲜花店、蛋糕店、金饰店,也开起了中药店、书店、网吧等。

同时,随着巴黎市场的饱和,许多温州人开始走出巴黎发展,如今,在很多的法国大城市都有温州人的店存在。从北方的里尔、东部的格勒诺布尔、南边的马赛到西南的波尔多,都有温州人的踪影。

除了针对当地的法国人之外,随着温州人经济实力的增强,这些温州人本身的消费需求也逐渐被激发了出来。于是,许多温州人就针对这方面的需求做起了一系列的生意。这些温州商人经营的杂货和食品超市都非常有特色,如“新今日”、“温州超市”、“新中华”等,这些生意都相当火爆。很多人在外都会留恋以往自己的一切,包括吃,温州人当然也不例外。于是,这些超市就特意从遥远的国内运来许多浙江风味的食品,如各种海鲜、温州人爱吃的杨梅等,这样这些在万里之外的温州人也可以吃到正宗口味的家乡食品了。

由于更多的年轻人来到欧洲发展,温州人的社会群体也在变。刚去法国的第一代温州人大都不会法语,只能埋头做衣服和餐馆,那时候要在巴黎生活,并不需要太多语言能力和知识,基本都是靠出力气、熬时间。但是在1998年以后到来的温州人就已经不再继续做这些职业了。如今翻开巴黎的中文报纸,会发现有很多餐馆都在找服务生,但是,都要求有一定的法语能力。当然,如今来巴黎的温州人与以往的温州人也有显著差别,他们的文化层次明显地提升了;而且,与以往不同,他们大都有了一些准备,能说一些法语了。同时,由于还开起了很多的零售店,售货员更得需要会讲法语。一切的一切都说明,时代已经变迁了,如今已经不是过去靠勤奋和辛苦来做工的年代了。新一代的移民需要有头脑,懂知识,有文化,要懂得与当地人交流,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懂法语,有经验,会开车,会和客人打交道,是现在温州人招工的条件。过去因为同一个圈子内的工作单一,所以不得不做类似的工作。到如今温州人的社会圈子开始多元化起来,不同性质的工作也慢慢多起来了。

在接受《经济》杂志的采访时,温州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张一力对温州人在巴黎的情况时介绍说:“温州人在国外的这个圈子往往由一两个语言比较好的人专门做沟通,负责和外面联系,包括谈论价格、订协议、发货渠道等,谈下来以后拿给温州人来做,从老板、工人到机器所有的都是温州人圈子的,相当于把温州人搬运了一批放到了欧洲。生活在这个圈子里,他们根本不用出去和别人打交道。国内温州人玩‘双抠’,他们也玩,老板和工人白天做工,晚上有空时就在工厂里打麻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