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边飞来一群仙鹤,争先恐后地停泊在江西鄱阳湖上,它们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嬉水追逐着,其中隐约听到婴儿的啼哭声,原来是陈家喜添一丁,取名叫陈芝祥,大约是这家主人看见窗外的这群吉祥物——仙鹤的缘故吧。这年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年头,不知是否暗示着新生儿将来卷入20世纪特有的复杂政治旋涡里去的命运。
在乡下有啥出息,走,到上海去读书!1930年,十三岁的陈芝祥果然到上海麦伦中学去读书了,由于他出众的艺术和组织才能,很快就成了学校的知名人士,担任麦伦中学未名剧社的社长,经常组织同学们演出田汉、于伶等剧作家的话剧,他自己常常是既当导演又当演员。
1934年陈芝祥参加了中共地下党领导的中华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一二·九”时,是上海中学生抗日救国联合会的创始人和组织者之一。1936年,十九岁的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年秋天,他考入上海商学院,不料,嗅觉敏锐的学校当局,注意到他的政治身份,要对他采取行动。后经中共党组织批准,陈芝祥默默地告别了当海关高级职员的伯父,从上海出发,途经北平,奔赴延安。那时起,他就一直使用1935年从事救亡运动时的化名——陈明。
1936年6月18日,苏联作家高尔基病逝,中国文艺界开展广泛的悼念活动,文艺刊物出专号、辟专栏,发表大量的悼念文章。延安文艺界也举行了高尔基逝世的纪念会。在文艺演出的节目单中,有一个是田汉根据高尔基小说《母亲》改编的同名独幕剧,正在抗大十三队的陈明扮演剧中的儿子巴威尔。他在台上唱道:“生活像泥河一样流,机器吃我们的肉,煤烟涂黑我们的脸,火酒烧焦了心窝。”多少年后,陈明还能一字不漏地唱出来,因为这次演出,决定了他一生的命运。
陈明那挺拔的鼻梁、机敏的眼睛、带磁性的嗓音、娴熟的演技,引起了一位观众的注意,是谁?就是将来要成为陈明终身伴侣的丁玲。有时生活就是那么富有戏剧性。两人的第一次见面,一个在台上,一个在台下。有的人天天在一起,犹如陌生人,有的人偶一见面,却铭刻在心。当西北战地服务团成立后召开第一次会议,丁玲和宣传股长握手时,一下就认出了这是“巴威尔”。他们在对方的瞳孔里看到了自己的身影,双手传递着特殊而微妙的信息。或许她在想:他身上有那个人的热情奔放,又有另一个人的成熟聪明;或许他也在想:她虽然比我大,又是个著名作家,可我觉得她是那么的单纯、天真、可爱。这种一瞬间的感觉是难以捉摸的,过了那一时辰,就像风飘过一样,什么也看不见,摸不着了。
在西战团里,每天不是行军,就是演出,他们的朝夕相处,使他们储存在心灵深处的感情信息开始启动、运转。曾几何时,她那深邃的大眼睛里增添了几分女性的温情;曾几何时,他失去了男性的自信,不敢抬眼接受她的目光。在西安,陈明的胃病急性发作住院,仅仅是几天的分离,她感到怅然若失,他觉得度日如年,望着医院的天花板,他陷入淡淡的苦恼中。团长关心团员,合情合理,但过分的关心又意味着什么呢?无论是每人一份的战利品,还是老百姓送来的慰劳品,驻地房东送来的花生、红枣,她总要把自己的一份留给他;见他穿鞋特别容易坏,就省下自己的津贴买新鞋给他……陈明越想越不安。当他向一位老同志倾诉自己的心事时,那位同志劝他调离工作,可他下不了决心,这样做,对她太不公平了,他不愿伤害她。陈明对自己说:她是看我比她小十几岁,只是像弟弟那样地爱护关心我而已。其实,陈明内心深处明白,这种解释是自欺欺人。可这种解释,能使他的心理得到暂时的平衡。
1938年7月,西战团凯旋而归,在延安经过三个月的休整,再次开赴晋察冀敌后进行宣传演出活动。丁玲没有率团出去,留在延安,陈明因胃病还没完全好,也留在延安参加学习。当时,丁玲住在山下,陈明住在山上。山高路陡怎能阻挡她对他的热情?每天,丁玲把设法买来的鸡蛋和牛奶送上山去,这真是一步一段情,步步显真情,就是再笨的人也能感觉到丁玲的情谊,何况是陈明这样聪明的人!
这哪儿是在喝牛奶,分明是丁玲抛来的红丝线。他能接受吗?在他看来,年龄并不是他们的阻碍,但是觉得他们俩的经历实在太不一样。他是生活在比较单纯的环境里,而丁玲则已经是饱经风霜,有着丰富且复杂的人生履历。他无法真正地理解她,他甚至自责自己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他只有敬重她、崇拜她、信仰她的资格。他情不自禁地在日记里写道:“让这日子快过去吧。”
一天,丁玲在无意中看到这句话,说:“为什么要结束呢?我们才开始……”看着那双清澈透亮的眼睛,陈明无言以答。
战争还在进行,在延安的每个人都似乎身肩重任。丁玲一边创作,一边参加社会活动。陈明自1939年担任了陕甘宁边区留守兵团政治部宣传大队的大队长,这个大队又称烽火剧团。这年11月,陈明为剧团排演了一个歌舞活报剧《庆祝十月革命节》,毛泽东看后,约请陈明和该团的戏剧教员、导演侣朋去吃饭,临走还开了一张两百元的支票奖给剧团。陈明和大伙沉浸在喜悦中时,真希望丁玲在身边与他共享。因为两人共享快乐,快乐就会增加一倍。过了几天,陈明才得空去看丁玲,丁玲一眼就看出了他那无法掩饰的兴奋,还没开口已笑出了声。丁玲也乐了,这个陈明真像个小弟弟,啥事这么高兴啊?等陈明说明白后,丁玲也替他高兴。这个歌舞活报剧也许并不十全十美,但毛泽东却给予这样大的鼓励,这不是对他个人,而是鼓励文艺工作者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艺作品来。陈明觉得和丁玲在一起,总是能学到许多东西。
陈明带着烽火剧团长时间地在边区各地演出。丁玲则在1939年11月调离马列学院,任陕甘宁边区文艺协会副主任,主任是吴玉章,与艾思奇一起主持日常工作。1940年,丁玲创作了著名的小说《我在霞村的时候》。1941年初,她参加延安鲁迅研究会成立大会,当选为理事,负责鲁迅作品的研究工作。有时,丁玲也会想起陈明,但当她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时,就把别的私事都忘了,她不知道在他们分别的这些日子里,陈明作出了一生中最错误的决定。
陈明虽然没和丁玲见面,可是她的影子老在他的眼前晃动,总觉得她在他的身边,用温情的目光注视着他。他不能接受她的爱,这份爱太沉重,他似乎承受不了,可是他又忘不了她,也不忍心伤害她。他要逃避,让时间来冲淡这浓浓的情吧。他理智地将感情转移到剧团里一位叫席平的演员身上。
席平是苏州人,她抛弃了富裕的家庭,勇敢地奔赴延安,参加革命。这个苏州姑娘长着鹅蛋脸,很有江南女子的韵味。她爱陈明,也尊重丈夫对丁玲的感情。他们生活得很和谐。
1941年初,剧团回到延安。一天,陈明带着妻子去看丁玲,三个人见面的一刹那,空气似乎凝固了。席平从丁、陈四目相视的眼神里,一下子全明白了,她虽然知道丁、陈的感情,但不清楚他俩是爱得那么深,那么真,她在这儿是个多余的人。陈明看见妻子窘迫、尴尬的模样,暗暗责怪自己不该带她来。他用求救的目光看着丁玲。丁玲是个阅历丰富的人,当然明白陈明此刻希望她怎么样做,纵然她现在有多少话要倾诉,也得忍住,为了陈明,她愿意。
丁玲面带笑容,祝愿他们美满幸福。丁玲表面冷静,内心却在翻江倒海,这一切怎么能瞒得过陈明呢?她越冷静,陈明的心越疼。三个人的会面很快就结束了。丁玲强忍着眼泪,奔回窑洞,一头扑在床上大哭起来:你为什么要这样做?难道你不懂我的心吗?我知道你懂,可你为什么要逃避呢?现在你不仅伤害了我,也伤害了另一个纯洁的姑娘。你知道你做了什么样的蠢事吗?
割不断的情,理不完的意,陈明努力地爱妻子,感到很累。不久,席平怀孕了。1941年年底,刚做母亲的席平同意和陈明离婚,她是一个深明大义的女性,既然丈夫与丁玲如此有缘,就应该让他得到幸福和快乐。后来,席平到延安医院当化验员,带着儿子和同是化验员的陈经镇结为夫妇,移居广州,此是后话。
1942年2月,两个苦恋五年的情人终于结成伴侣。那一年,丁玲三十九岁,陈明二十六岁。结婚这天,他们没有举行仪式,没有请宾客,没有喝喜酒,没有撒鲜花,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他们两个人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不必麻烦别人,也不必惊动别人。他们在蓝家坪“文抗”山坡下附近的大路上散步,遇见陈云,就向他汇报了他们的婚事。陈云说:“只要把各方面处理好,就好。”
他俩继续漫步着,谁也不说话,但他们的心在碰撞:
“有人说我浪漫,找年轻的男人,怕不能终老。”
“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我愿意默默地注视着你,默默地被你注视。”
“我愿意深深地喜欢你,深深地被你喜欢。”
“让历史作证吧!”
两人在心里大声地说,脸上荡漾着最灿烂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