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经济热点前沿第七辑
8044400000068

第68章 国际货币体系(三)

232 郭继强、陆利丽:《工资差异均值分解的一种新改进》,载《经济学(季刊)》2009年7月。

233 范剑勇、张雁:《经济地理与地区间工资差异》,载《经济研究》2009年第8期。

234 袁堂军:《中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研究》,载《金融研究》2009年第6期。

235 刘小玄、吴延兵:《企业生产率增长及来源:创新还是需求拉动》,载《经济研究》2009年第7期。

236 刘志彪、张杰:《我国本土制造业企业出口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载《经济研究》2009年第8期。

237 杨忠、张骁:《企业国际化程度与绩效关系研究》,载《经济研究》2009年第2期。

238 张兵、范致镇、潘军昌:《信息透明度与公司绩效基于内生性视角的研究》,载《金融研究》2009年第2期。

239 刘笑萍、黄晓筱、郭红玉:《产业周期、并购类型与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载《金融研究》2009年第3期。

240 李远鹏:《经济周期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背离之谜》,载《经济研究》2009年第3期。

241 罗党论、唐清泉:《中国民营上市公司制度环境与绩效问题研究》,载《经济研究》2009年第2期。

242 姜付秀等:《管理者背景特征与企业过度投资行为》,载《管理世界》2009年第1期。

243 戴国强、张建华:《我国资产价格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研究—基于ARDL的技术分析》,载《国际金融》2009第11期。

244 戴国强、张建华:《货币政策的房地产价格传导机制研究》,载《财贸经济》2009年第12期。

245 高波、王先柱:《中国房地产市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致性分析:2000一2007》,载《财贸经济》2009年第3期。

246 崔光灿:《房地产价格与宏观经济互动关系实证研究—基于我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分析》,载《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第1期。

247 李稻葵、汪进、冯俊新:《货币政策须对冲市场情绪:理论模型和政策模拟》,载《金融研究》2009年第6期。

248 殷波:《投资时机、资产价格与最优利率政策:对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再解释》,载《世界经济》2009第3期。

249 李强:《资产价格波动的政策涵义:经验检验与指数构建》,载《世界经济》2009第6期。

250 赵进文、高辉:《资产价格波动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基于1994—2006年季度数据的实证分析》,载《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251 吴晓求:《关于金融危机的十个问题》,载《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第1期。

252 王永利:《国际货币全球持有与其投放属地管控矛盾激化——全球金融大危机的根源的思考》,载《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第5期。

253 张明、付立春:《次贷危机的扩散传导机制研究》,载《世界经济》2009年第8期。

254 彭兴韵、吴洁:《从次贷危机到全球金融危机的演变与扩散》,载《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2期。

255 卫兴华、孙咏梅:《当前金融危机的特点与根源及应对思考》,载《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5期。

256 张宇:《金融危机、新自由主义与中国的道路》,载《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4期。

257 吴宣恭:《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载《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1期。

258 简新华、于海淼:《世界金融和经济危机的根源、新特征、影响与应对》,载《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第6期。

259 吴念鲁、杨海平:《从次贷危机到华尔街风暴:微观机理、制度根源、应对策略》,载《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2期。

260 张明、付立春:《次贷危机的扩散传导机制研究》,载《世界经济》2009年第8期。

261 王晓雷:《金融危机对美国对外贸易、贸易收支和经济增长的影响》,载《国际贸易问题》2009年第1期。

262 朱民、边卫红:《危机挑战政府——全球金融危机中的政府救市措施批判》,载《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第2期。

263 何帆:《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及其效果评述》,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年第4期。

264 吴念鲁、杨海平:《从次贷危机到华尔街风暴:微观机理、制度根源、应对策略》,载《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2期。

265 彭兴韵、吴洁:《从次贷危机到全球金融危机的演变与扩散》,载《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2期。

266 王松奇、高广春:《美国反危机政策评析》,载《国际经济评论》2009年第2期。

267 吴念鲁、杨海平:《从次贷危机到华尔街风暴:微观机理、制度根源、应对策略》,载《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2期。

268 简新华、于海淼:《世界金融和经济危机的根源、新特征、影响与应对》,载《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第6期。

269 张宇:《金融危机、新自由主义与中国的道路》,载《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4期。

270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全球失衡、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的复苏》,载《经济研究》2009年第5期。

271 项卫星、刘晓鑫:《美元本位制的问题及其可持续性》,载《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第4期。

272 巴曙松、杨现领:《从金融危机看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载《当代财经》2009年第11期。

273 李建军:《当代国际货币体系运行的理论框架、模式和面临的风险》,载《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第7期。

274 王元龙:《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战略与实施》,载《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第9期。

275 程实:《次贷危机后的国际货币体系未来发展:本位选择、方向和路径》,载《经济学家》2009年第7期。

276 巴曙松、杨现领:《从金融危机看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载《当代财经》2009年第11期。

277 王元龙:《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战略与实施》,载《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第9期。

278 吴晓求:《关于金融危机的十个问题》,载《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第1期。

279 马荣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载《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第4期。

280 王元龙:《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若干问题研究》,载《财贸经济》2009年第7期。

281 刘曙光:《人民币国际化条件分析》,载《国际经济合作》2009年第4期。

282 柴青山:《人民币国际化慎行》,载《瞭望新闻周刊》2009年第14期。

283 巴曙松、杨现领:《从金融危机看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载《当代财经》2009年第11期。

284 吴晓求:《关于金融危机的十个问题》,载《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第1期。

285 王元龙:《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若干问题研究》,载《财贸经济》2009年第7期。

286 赵燕、赵增耀:《FDI与经济增长:基于金融市场作用机制的研究——中美两国数据的实证检验》,载《世界经济研究》2009年第2期。

287 杨扬、余壮雄、王美今:《FDI对中国就业效应的检验》,载《经济学家》2009年第5期。

288 杨长志:《FDI是否降低了中国内资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基于显示比较优势的研究》,载《经济学家》2009年第5期。

289 陈继勇、盛杨怿:《外国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研究——基于资本供给和知识溢出的视角》,载《国际贸易问题》2009年第1期。

290 王博:《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增长和出口结构的影响研究:1983-2006》,载《国际贸易问题》2009年第6期。

291 张广胜、周娟:《FDI对城乡收入不均等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GMM分析》,载《财经科学》2009年第2期。

292 赵燕、赵增耀:《FDI与经济增长:基于金融市场作用机制的研究——中美两国数据的实证检验》,载《世界经济研究》2009年第2期。

293293陈继勇、盛杨怿:《外国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研究——基于资本供给和知识溢出的视角》,载《国际贸易问题》2009年第1期。

294 王博:《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增长和出口结构的影响研究:1983-2006》,载《国际贸易问题》2009年第6期。

295 冯鹏程、仲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特点及趋势展望》,载《理论前沿》2009年第10期。

296 马光明:《对外直接投资区位结构不均衡成因解读》,载《国际经济合作》2009年第4期。

297 黄静波、张安民:《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动因类型的实证研究——基于1982~2007年的外向投资流向分析》,载于《国际经贸探索》2009年第7期。

298 贺书锋、郭羽诞:《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分析:政治因素重要吗?》,载《上海经济研究》2009年第3期。

299 陈霖、龚雄军、李勇:《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和应对》,载《国际贸易》2009年第6期。

300 梅新育:《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风潮及其应对》,载《国际贸易》2009年第3期。

301 薛荣久:《经济全球化下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危害与遏制》载《国际贸易》2009年第3期。

302 刘伟,蔡志洲、苏剑:《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原因、后果及我国应对措施》,载《金融研究》2009年第6期。

303 李兵、杨秀清、林桂军:《当前欧盟对华贸易保护主义根源的经济与政治分析》,载《国际贸易》2009年第2期。

304 梁碧波:《美国的贸易保护“国家利益”决定抑或“利益集团”导向——基于美国制造业的实证分析》,载《国际贸易问题》2009年第9期。

305 刘伟,蔡志洲、苏剑:《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原因、后果及我国应对措施》,载《金融研究》2009年第6期。

306 梅新育:《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风潮及其应对》,载《国际贸易》2009年第3期。

307 谢平、陈超:《论主权财富基金的理论逻辑》,载《经济研究》2009年第2期。

308 宋玉华、李锋:《主权财富基金的新型“国家资本主义”性质探析》,载《世界经济研究》2009年第4期。

309 谢平、陈超:《论主权财富基金的理论逻辑》,载《经济研究》2009年第2期。

310 宋玉华、李锋:《主权财富基金的新型“国家资本主义”性质探析》,载《世界经济研究》2009年第4期。

311 谢平、陈超、柳子君:《主权财富基金、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与金融稳定》,载《金融研究》2009年第2期。

312 罗勇:《关注主权财富基金的影响》,载《中国金融》2009第11期。

313 汪洋:《主权财富基金、外汇储备管理与货币政策有效性》,载《当代财经》2009年第8期。

314 罗勇:《关注主权财富基金的影响》,载《中国金融》2009第11期。

315 赵小平:《主权财富基金开展对外投资所面临的外部投资环境和中国的对策》,载《财贸经济》2009年第6期。

316 高德步:《西方世界的衰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17 陈立兵:《新经济史学的微观、中观和宏观体系:一个分析框架》,载《生产力研究》2009年第17期。

318 隋福民:《经济史:一门经济分析的方法》,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2期。

319 易棉阳:《从<白银资本>硬伤看经济史学》,载《学术界》2009年第1期。

320 周琳:《书写什么样的中国历史——“加州学派”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评述》,《载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年第1期。

321 董志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合作经济》,载《江海学刊》2009年第2期。

322 游海华:《近百年来中国农村建设考察》,载《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1期。

323 张东刚:《1930年前后中国农家收支状况的实证分析》,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324 方行:《清代前期的土地产权交易》,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2期。

325 赵入坤:《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述论》,载《中共党史研究》2009年第1期。

326 赵学军、吴俊丽:《20世纪50、60年代中国农村的实物借贷》,载《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327 黄少安、孙圣民:《1950-1962年中国土地制度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载《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328 沈志忠:《农科留学生与中国近代农业科技体制化建设》,载《安徽史学》2009年第5期。

329 王加华:《民国时期一年两作制:江南地区普及问题》,载《中国农史》2009年2期。

330 贺江枫:《师夷长技以为师——以天津机器局的朝鲜》,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4期。

331 徐晓望:《论清明时期中国手工业技术的进步》,载《东南学术》2009年第4期。

332 张茂元、邱泽奇:《技术应用为什么失败——以近代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机器缫丝业为例》,载《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333 庞卓恒:《怎样寻求世界历史上先进变落后和落后变先进的根本原因》,载《世界历史》2009年第4期。

334 冯涛、李英东:《国家、市场、产权关系重构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的新解释》,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335 舒小昀:《工业革命:从生物能源向矿物能源的转变》,载《史学月刊》2009年第11期。

336 刘逖:《1600—184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估算》,载《经济研究》2009年第10期。

337 刘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GDP下降之影响因素研究》,载《民国研究》2009年第15辑。

338 岳珑:《20世纪50~70年代中国西北地区重工业化道路的选择与反思》,载《当代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

339 武力:《中国当代私营经济发展六十年》,载《河北学刊》2009年第1期。

340 章百家、朱丹:《中国经济体制两次转型的历史比较》,载《中共党史研究》2009年第7期。

341 宁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和特点》,载《历史教学问题》2009年第3期。

342 王万盈:《东南孔道:明清浙江海洋贸易与商品经济研究》,海洋出版社2009年版。

343 叶世昌:《信义银行的设立和倒闭》,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4期。

344 姚会元:《银行业推动近代上海市场经济发展》,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2期。

345 燕红忠:《近代中国金融发展水平研究》,载《经济研究》2009年第5期。

346 葛金芳:《“农商社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宋以降(11-20世纪)江南区域社会经济变迁》,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347 宁欣:《中国古代市民争取话语权的努力——对唐朝“罢市”的考察》,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3期。

348 张雁南:《唐代消费经济研究》,齐鲁书社2009年版。

349 原祖杰:《奢侈性消费与晚明士商的身份认同》,载《史林》2009年第5期。

350 张丽、骆邵东:《从全球经济发展看明清商帮兴衰》,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4期。

351 贾志扬:《宋代与东亚的多国体系及贸易世界》,载《北京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352 仲伟民:《茶叶和鸦片在早期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观察19世纪中国危机的一个视角》,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1期。

353 吴晓亮:《20世纪前期云南与世界经济的互动——以云南省博物馆藏商号“洪盛祥”的两部账册为个案》,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4期。

354 罗晓翔:《清末城市管理变迁的本土化叙事——以19世纪南京为中心》,载《南京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355 张霞、邹进文:《乡镇财政的早期近代化:立足于清末的考察》,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4期。

356 江玉勤:《元代课程(杂税)制度研究》,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1期。

357 马金华:《民国财政研究——中国财政现代化的雏形》,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358 晏爱红:《清代漕粮加赋初探》,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4期。

359 黄国信:《王阳明巡抚南赣经费研究——以盐法为中心》,载《盐业史研究》009年第3期。

360 倪玉平:《鸦片战争与道光朝关税征收》,载《清华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361 卢华语:《唐代西南地区州(郡)县增置的几个问题》,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4期。

362 钞晓鸿:《清末废止捐纳实官考实》,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4期。

363 简笙簧:《卢作孚对重庆大轰炸粮价高涨的因应措施(1940—1941年)》,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4期。

364 郑会欣:《战后“官办商行”的兴起:以中国孚中实业公司的创立为例》,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4期。

365 易棉阳:《论抗战时期的金融监管》,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4期。

366 颜烨:《新中国煤矿安全监管体制变迁》,载《当代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2期。

367 孙文学:《《管子》财政调控思想研究》,载《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第1期。

368 钟祥财:《试析20世纪30年代有关中国古代经济方法论的歧见》,载《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369 钟祥财:《“大同”思想的历史维度》,载《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4期。

370 邓加荣:《墨子经济思想分析》,载《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371 沈端民:《都城的繁荣依赖政府的货币开支——论汉代都城赋的货币思想》,载《湖南商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372 马涛、宋丹:《论中国古代货币价值论的特点》,载《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373 叶世昌、丁孝智:《伍启元的经济思想》,载《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374 张海英:《建国60年来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回顾》,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4期。

375 见声:《建国60年来中国近代经济史学科与研究》,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4期。

376 赵学军:《中国现代经济史学科的形成与发展》,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4期。

377 董志凯:《立学术规范 奠学科业基——学习严中平、李文治等老一辈经济史大师的严谨治学精神》,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4期。

378 李连发、辛晓岱:《外部融资依赖、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来自非上市企业的证据》,载《金融研究》2009年第2期。

379 王定祥、李伶俐、冉光和:《金融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载《经济研究》2009年第9期。

380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城市化、产业效率与经济增长》,载《经济研究》2009年第10期。

381 王泽填、姚洋:《结构转型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载《世界经济》2009年第4期。

382 郭文杰、李泽红:《劳动力流动、服务业增长与经济结构转换》,载《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11期。

383 郑国、叶裕民:《中国城乡关系的阶段性与统筹发展模式研究》,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384 冯子标、王建功:《半转型的农民工对中国工业化的影响》,载《经济学家》2009年第10期。

385 严成樑、龚六堂:《财政支出、税收与长期经济增长》,载《经济研究》2009年第6期。

386 严成樑、龚六堂:《资本积累与创新相互作用框架下的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载《世界经济》2009年第1期。

387 丁从明、陈仲常:《财政分权与经济周期波动研究:基于AS-AD的视角》,载《财经研究》2009年第11期。

388 李真男:《财政支出结构与税收分配比例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财政分权体制下政府最大化社会福利机制推演》,载《财经研究》2009年第9期。

389 杜雪君、黄忠华、吴次芳:《中国土地财政与经济增长—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载《财贸经济》2009年第1期。

390 沈利生:《“三驾马车”的拉动作用评估》,载《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4期。

391 李义平:《论注重内需拉动的经济发展》,载《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4期。

392 赵吉林:《消费的协调增长是保增长的关键》,载《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8期。

393 方福前:《中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原因研究—基于中国城乡分省数据》,载《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394 娄峰、李雪松:《中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动态实证分析》,载《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395 李伟群:《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异和拉动内需的制度选择》,载《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2期。

396 何孝星、邱杨茜:《关于当前我国内需刺激政策的可持续性及其改进问题》,载《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11期。

397 杨继瑞:《扩大消费与内需的理论选择—兼论发放购物券刺激消费的局限性》,载《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5期。

398 赵芳:《中国能源—经济—环境(3E)协调发展状态的实证研究》,载《经济学家》2009年第12期。

399 林伯强、杨芳:《电力产业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载《世界经济》2009年第7期。

400 许士春:《经济开放对环境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载《财贸经济》2009年第3期。

401 应瑞瑶、周力:《资源禀赋与绿色创新—从中国省际数据的经验研究看“荷兰病”之破解》,载《财经研究》2009年第11期。

402 曹静:《走低碳发展之路:中国碳税政策的设计及CGE模型分析》,载《金融研究》2009年第12期。

403 黄赜琳、朱保华:《中国经济周期特征事实的经验研究》,载《世界经济》2009年第7期。

404 刘金全、刘汉:《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非对称性检验—基于“三元组”检验方法的新证据》,载《经济科学》2009年第3期。

405 王静、刘瑞:《中国转型期经济波动的制度变迁解说》,载《经济学家》2009年第2期。

406 王少平、胡进:《中国GDP的趋势周期分解与随机冲击的持久效应》,载《经济研究》2009年第4期。

407 彭斯达、陈继勇:《中美经济周期的协动性研究:基于多宏观经济指标的综合考察》,载《世界经济》2009年第2期。

408 陈昭、刘巍:《经济一体化亚种:近代中国经济周期的从属性》,载《财经研究》2009年第5期。

409 陈师、赵磊:《中国经济周期特征与技术变迁—中性、偏向性抑或投资专有技术变迁》,载《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