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抗挫力:快步走出人生泥淖
8059000000062

第62章 修炼挫折之后,迅速崛起

逆境之中更要坚强。陷入逆境就是考验坚强的时候到了。战胜逆境后,你会发现,你已经变得更加坚强了。

微软电脑公司的比尔·盖茨常有失败之举。他喜欢雇用曾经有过失误的人。“那表示他们敢于冒险,”他说,“从那些人怎样应付出了错的事,可以看出他们会怎样应变。”

为什么有些人失败后能重振雄风,而有些人则一蹶不振?怎样才能在经历过挫折之后,迅速崛起呢?下面几点经验可供参考:

1.设想下一次赢得重大胜利

富有传奇色彩的达拉斯小牛队前任教练吉米·约翰逊懂得怎样应付失败。1985年他在达拉斯的第一个赛季,记录是1胜15败——比起他最初在一所中学任防守教练时的0比10成绩,丢脸程度只稍微好一点。

“我们的球队是美国全国足球联盟最差的一队”,约翰逊承认,“不过我的目标是打入超级杯决赛。”

约翰逊获得过工业心理学学位,有着积极的处世态度。他对人的心理有着独特的研究,在参加比赛的时候,他会告诉任前卫的球员“要护好球”而不是说“别大意”。同时,他也会用“杀出重围”替代“别漏失了这个球”。他所做的永远是关注下一场比赛,而且琢磨如何才能取胜。在他看来,这样做可以使他们把之前的失败忘得一干二净。在大家的努力之下,小牛队终于在1993年和1994年赢得了超级杯决赛权。

面对失败,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态度,那些没有闯劲儿的人就会失魂落魄,认为自己走上了绝路,但那些适应能力强、不屈不挠的人却仍充满信心。宾州大学心理学教授马丁·塞力曼曾经对30种不同行业雇员的表现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能够重新振作起来的都是乐观的人,他们认为自己一定会取得成功的;而悲观的人通常不能东山再起,他们认为自己会一败涂地。

2.勇于冒险犯难

在1984年,西吉奥·齐曼被可口可乐公司任命负责扭转可口可乐对百事可乐的劣势。当时他想的办法就是改变可口可乐的配方,取名为“新可乐”,并进行大肆宣传。但他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那就是虽然在推销新可乐,但旧可乐没有得到一个更好的营销方法,最终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很多人对他的失败进行了总结,但大多数人觉得是因为他太自信了,所以才走向了失败。

新可乐才销售79天,旧配方的可口可乐就重回超级市场。齐曼大受打击,一年后离开可口可乐公司。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没有跟可口可乐公司的任何人打过交道,虽然很寂寞,但也没有办法,因为他要找到自己的出路。在这段时间里,他跟社会上的很多人来往,最后找准机会跟人合伙开了间顾问公司,虽然条件非常艰苦,但他还是坚持了下来,因为他相信只要敢于打破传统,勇于冒险,一定会取得成功的。

后来,甚至于可口可乐公司也来咨询他的意见,齐曼说:“我做梦也想不到可口可乐公司会找我回去。”管理层告诉他,他们需要人帮助整顿业务。可口可乐总裁罗伯图·戈雪艾特说:“我们一向不容许职员犯错误。因此逐渐失去了竞争能力。一个人只在行动时才可能跌倒。”

3.定下具体目标

在1960年,简·莱斯利是世界十大网球高手之一。“我的目标不是要成为世界冠军,而是要在温布顿中央球场上比赛。”这个高大结实的丹麦网球名将说,“我每次练球,都会想象自己在温布顿打球,嗅到草地的气息,听到观众的喝彩声。”1969年,莱斯利终于进入中央球场比赛。

20年后莱斯利成为施贵宝公司的董事长,后来公司与必治妥施贵宝公司合并,莱斯利被挤出局。他花了1年时间在普林斯顿大学修读宗教和哲学课程,但从未放弃要做总裁的目标。1994年,莱斯利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4.竭尽所能去做

历克·米勒很早就知道,世事不能尽如人意。他在破碎家庭中长大,父亲经常酗酒。

到1989年,米勒已成为行业内顶尖人物,极负盛名,以擅长逆转公司颓势著称。他应聘挽救王安电脑公司免于破产。可是该公司的问题比他所想象的困难得多。王安公司业务始终不振,米勒只好承认失败。为了挽救公司,他向当局申请重组,并售出公司的制造业务,然后自己辞职。王安公司比起以往规模只剩空壳,但能够赚钱,米勒已无所憾。

童年逆境确实有助于使人适应环境和败后复兴。成功人士视失败如青春期——尴尬,不自在,但却是迈向成熟的经历。

后来,米勒成为了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最高财务管理人。此机构的总裁罗伯特·雅伦和他首次会面时便告诉他:“我认为你在王安公司的经验是非常有利的条件。”在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米勒曾问那些担心失败的年轻职员能否“对着镜子说:‘我已竭尽所能。’要是能够的话,不论结果如何,都是成功”。

5.随时面对风浪

伯尼·马库斯是新泽西州一个俄裔家具匠的儿子。他的朋友阿瑟·布兰克在纽约市皇后区中下阶层地区长大,小时候与不良少年为伍;

15岁时他父亲去世。布兰克曾这样说道:“我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一个观念:生命是难免有狂风骤雨的。”

1978年,他和马库斯一起在洛杉矶一家五金零售店工作,遭新雇主解雇。第二天,一名从事投资的朋友建议他们自己创业。他们发现“这个主意并不狂妄”。

马库斯和布兰克开始经营一家他们以前觉得难以应付的商店——

规模庞大,装潢朴实,服务优良,货品齐全。后来,他们的家庭用品公司成为了家庭用品业中效益增长最快的公司之一。

马库斯每次与其他企业家会面,总会问:“你一生中可曾有过感到绝望的时候?”他说:“我曾经与50个成就骄人的企业家讨论这个问题。其中有40个人经历过这样的性格培养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