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解读”
“又问目连:‘何者是行报耶?’
目连白佛言:‘随其缘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缨络经·有行无行品》
这句话是说行善和作恶到头来都有报应。行善总会得到善的报应,作恶总会得到恶的报应。这种因果循环的说法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得到应验,因为惩恶扬善是社会道义与法律的基本准则,善与恶终将得到应有的报应。
“人生智慧”
邹国与鲁国发生冲突,邹国死了三十三个官吏,老百姓却没有一个去营救的,邹国国君对孟子发牢骚,说这些百姓实在可恨。孟子却对他说:“时逢灾荒,在你的国中,百姓们年老体弱者抛尸荒野,年轻力壮者四处逃荒,而你的谷仓里堆满了粮食,库房里存满了珠宝,你的官吏却不向你报告,让你开仓济民,这等于是残害百姓,鲁参曾经说过:“警惕啊,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将怎样回报你,”现在,你的百姓终于得到报复的机会了。你有什么可责备他们呢?”
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因必有果;做好事得好报,做坏事得坏报。在善与恶的斗争中,善终究是会胜利的,不过胜利的到来必须经历一个较量的过程。
有这样一则寓言:以前,在一个小城市里生活着三个人:跛子汤科、瞎子伊拉和麻风病人祖别。上帝想考验考验他们,就派了一个天使到这个小城市。天使先来到跛子汤科跟前,问他:“如果让你提出愿望,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想当个酋长,骑着高头大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跛子汤科不假思索地回答说。
“好吧,”天使说,“你的愿望会实现的。”
天使又来到麻风病人祖别面前,对他提出了同样的问题。
“这还用问,我最大的愿望是恢复我的健康,成为一个富翁,过无忧无虑的日子。”麻疯病人脱口而出。
“好吧,会满足你愿望的。”
当天使来到瞎子伊拉面前,让他提出自己最大的愿望时,瞎子伊拉回答说:“我愿像正常人一样,能看见眼前的一切。除此以外我别无他求。”
“荣誉和财富你也不想要?”天使又追问了一句。
“如果我能看见东西,我会用我的劳动挣得荣誉和财富。”
“那好,你的愿望一定会实现。”天使说完就不见了。
—年过去了。天使扮成一个跛子,来到了汤科的宫殿。汤科现在已成了酋长,正坐在宫殿的宝座上,周围拥着—群仆人。
“我是个穷人,请让我在您这里过一夜吧”天使走上前去,乞求汤科说。
仆人们听了哈哈大笑起来,酋长汤科说:“我可不是愿看见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人。来人,把这个跛子给我赶出大殿。”
“你应当记得,你过去也是个跛子!”天使大声喊道。
可是愤怒的汤科丝毫没有悔改之意,仍不停地大声喊:“快把他给我赶出去!”
转眼间,汤科又变成跛子,他的宝殿也无影无踪了,就像从来没有过一样。
这时天使又变成一个麻风病人,来到祖别的家门口。祖别现在已成了个富翁,正坐在软椅上贪婪地欣赏着堆在他面前的财宝和锦缎。
“好心的大人,”天使对祖别说,“赏赐给我一块旧布吧,我想缝件衣服。”
“难道你没听说我不准麻风病人跨进我的门坎吗?”祖别大声吼道。
“以前人家也是这样对待你吗?”天使反问了一句。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你是想说我过去也是你这个样子?我的这些财富是我从爷爷和爷爷的爷爷那里继承来的。你想毁坏我的名誉。”说着祖别朝天使扑过来。
“如果你说谎,你就会变成过去的样子。”天使闪身说了一句。
转瞬间,祖别又变成了个麻风病人,财富也都不翼而飞。
接着天使又变成瞎子来到伊拉的家。伊拉正好走出家门口,看见一个瞎子,就挽住他的于,把他引进屋。屋里还坐着好几位伊拉收养的瞎子。伊拉请天使吃过饭,又拿来一些钱和衣服送给天使。临走的时候天使问伊拉,为什么要这样做。
“我过去也是个瞎子,”伊拉回答说,“有一天出现了奇迹,我能看见东西了。所以我要用劳动挣得的一切帮助这些盲人。如果你还想得到我这间屋里的什么东西,请告诉我。”
“我不是瞎子,”天使说,“去年我问过你,你的最大愿望是什么。你还记得吗?我现在告诉你,你经住了上帝的考验,因而你将来还会得到更多的恩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