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俗语中的人生智慧
8061900000015

第15章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俗语解读”

“自古道: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看你这两个妇人,也不是已下人家的,我这里不留你,前途恐遇不良之人。”

-—元·施惠《幽闺记》

这句俗语来源于孔子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思想,后演化成现在通俗易懂的“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孔子说所谓仁人,只要能做到自己想成功时先帮别人成功,自己想得到时先帮别人得到,就可以了。推己及人,可算实行仁的方法。也就是说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仁的思想,是孔子儒家理论最精髓的东西。其实,“仁”就是爱人,爱人如己,做到了我为人人,才会实现人人为我。

“人生智慧”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四岁丧父,家境贫困,母亲用荻秆画地教他读书识字。后来他考取进士,在朝廷做官,位居参知政事(副宰相),官位和范仲淹一样。他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范仲淹被罢官后,欧阳修不顾个人利害,愤然上书斥责有关的权臣,自己也因此遭到贬谪。《醉翁亭记》就是他被贬到滁州(今安徽滁县)当太守时写的。

欧阳修不但大力改革文风,还十分注意发现和提拔人才。许多原来并不出名的人才,经过他的赏识和提拔推荐,一个个都成了名家。最出名的是曾巩、王安石、苏洵和苏轼、苏辙。

欧阳修当年识拔后辈苏东坡,有人便对他说:“苏东坡才情极高,若公识拔此人,只怕十年之后,天下人只知苏东坡而不知欧阳修。”但欧阳修对这种说法一笑了之,依旧提拔苏东坡。苏东坡脱颖而出后,更是感恩在心,他为欧阳修写的悼文,名动千古。一代文坛领袖欧阳修,可以说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的人生信条,因而备受后人崇敬。

每个人都想让自己树立起来,但是自己的安身立命不足够,还需要你去帮助别人立起来,当你努力帮助别人立起来,每个人都发展了,自己发达的时候别人也发达了。这就实现了孔子的“仁”。比如说,在你最近的地方,在你眼前有需要帮助的人,你上前帮助了他,就实现了与人方便。这就是仁义的方法、秘诀。其实“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关爱和帮助。说白了,“仁”就是帮助你身边的人做点好事。

托尔斯泰写过一个小寓言。有一个国王,他每天都在思考三个最最终极的哲学问题: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人最重要?什么事最重要?什么时间做事最重要?就这三个问题,举朝大臣,没人能够回答得出来。他很苦闷。后来有一天,他出去微服私访,走到一个很偏远的地方,结果就投宿到一个陌生的老汉家。他一敲门,就听主人说你进来吧,他就进去了。到了半夜里,他被一阵喧闹声惊醒,发现一个浑身是血的人闯进老汉家。这个老汉像收留他一样也淡淡地说,你进来吧。那个人说,后面有人追我。老汉说,那你就在我这儿避一避吧。就把他藏起来了。这位国王吓得不敢睡,一会儿看见追兵来了。追兵问老汉,有没有看到一个满身是血的人跑过来?老头说,不知道,我家里没有别人。后来追兵吵吵闹闹地走了,那个被追捕的人洗净了血迹,说了一些感激的话也走了。老汉关上门继续睡觉。第二天国王惴惴不安地问老汉说,你为什么敢收留那个人?你就不怕惹上杀身之祸?而且你就那么放他走了,你怎么不问他是谁呢?老汉淡淡地跟他说,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就是眼下需要你帮助的人,最重要的事就是马上去做,最重要的时间就是当下,一点不能拖延。那个国王恍然大悟,他的那三个久思不解的哲学问题,一下都解决了。

原来,“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帮助,爱人如己。帮助别人的同时快乐自己,我们常常说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其实给予比获得更符合我们的本性,更能使我们内心充满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