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宫廷“队舞”和表现人物故事的歌舞
宋代队舞是在隋唐燕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唐代就有《菩萨蛮队舞》、《叹百年队舞》等。队舞是指多人的群舞,王建宫词说春设殿前多队舞。”宋宫廷的队舞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有继承,也有很大的发展,并已自成体系。据《宋史·乐志》的记载,宋代队舞规模相当大,有小儿队舞,由72人表演;还有女弟子(女演员)队舞,由153人表演。
小儿队有《柘枝队》、《剑器队》、《婆罗门队》、《醉胡腾队》、《诨臣万岁乐队》、《儿童感圣乐队》、《玉兔浑脱队》、《异域朝天队》、《儿童解红队》、《射雕回鹘队》等十队。
女弟子队有《菩萨蛮队》、《感化乐队》、《抛球乐队》、《佳人剪牡丹队》、《菩萨献香花队》、《采云仙队》、《打球乐队》等十队。
宋代队舞体制逐渐完善,形成了一种表演的新程式。表演时,一般前面有引舞的竹竿子念“致语”(朗诵开场白),竹竿子相当于今天的节目主持人,他手里拿着“竹竿拂子”,所以叫“竹竿子”。引队舞上场叫“勾队”,演出完了“竹竿子”招呼队舞退场叫“遣队”或“放队”。舞蹈和歌曲、器乐交替运用,歌舞、朗诵、表演密切结合。音乐采用大曲,它的曲体结构分为三大段,即“散序”“中序”和“破”,演出的时候,唱歌和舞蹈,都从“中序”开始。进入“破”段之后,节奏加快。“破”是破碎的意思,指的是急促的节拍,唐代大曲和宋代大曲不全相同,但相差不太大(见阴法鲁先生《唐代舞蹈》序言)。唐大曲长到儿十段,宋采用一部分称为“摘遍”,短小一些,有的从“人破”以下截用,叫“曲破”,宋代《剑舞》中就有几段“剑器曲破”。
再有如《佳人剪牡丹》队舞,据朝鲜《进馔仪轨》(朝鲜李朝李熙时代仪轨厅刻印的稀见的珍贵书籍,其中保存了我国古代传去的舞蹈,特别是宋代的舞蹈)记载,这也是个很优美的舞蹈。该舞由十二个舞者表演,其中六人拿着花,围成圆圈,中间有一牡丹花模,舞者围绕着花模进退旋转而舞。分开来只见朵朵牡丹,含苞待放,聚拢来又是大朵盛开的牡丹,灿烂夺目。
作于北宋时期的《舞伎图卷》(又称《演习图》)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北宋宫廷演出的情况,其中两名小女孩戴平翅纱帽,簪花,正准备出场,小条案上一妇女敲方响,一妇女敲小扁鼓,一妇女正为小女孩整理服装,最后面是一怀抱琵琶的男子。
建于北宋时期的开封铁塔上有一幅舞蹈图,其中,五位舞伎均面带笑容,身披彩带,中间舞伎合掌,以她为中心第四人点右脚尖,头向左倾,两手一上一下,忸怩作态,与第二人头向左倾相对称,颇似“队舞”的“花心”(五人中立者)出舞。河北正定大佛寺的砖雕莲座舞伎,从头饰到坐势都是宫廷舞的写照。
宋代队舞逐渐有情节化的趋势,出现了表演人物故事的队舞,这是一个重大的发展,杨荫浏先生认为:“我国歌舞剧,在宋代已经形成独立的体系。”(《中国古代音乐史稿》)这是有根据的。现在分别介绍如下:
《剑舞》这个节目,前后表演了两个故事。前一段是表现“鸿门宴”中的故事:正当项庄以舞剑为名,想刺死刘邦的时候,项伯起舞掩护刘邦。后一段表演唐代故事,舞者扮公孙大娘,舞《剑器曲破》,另外两个人着唐装,一个是有名的草书家张旭,他看了公孙大娘的舞而草书大进;一个是诗圣杜甫,他幼年看过公孙大娘的《剑器舞》,又在晚年见到公孙大娘的徒弟李十二娘舞,遂不胜感慨,写了著名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再有勾《南吕薄媚》(据洪适《盘州乐章》,勾即表演),是描写贫士郑六和狐仙任氏的爱情故事(《太平广记》卷四五二《任氏传》)。勾《降黄龙》,演的是唐代锦城(今四川成都)善舞柘枝的官伎灼灼和裴质的恋爱故事(《盘州乐章》及明陈继儒《珍珠船》)。大曲歌舞表演的大多是唐宋最流行的故事。关汉卿《金线池》杂剧中正旦唱:“郑六遇妖狐,崔韬逢雌虎,大曲内尽是寒儒。”这些故事反映出当时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由的思想,比唐代歌舞戏《兰陵王》、《踏摇娘》、《拨头》,在情节上更加复杂,反映社会的面更广阔了。
宋代宫廷燕乐的形式不但传到了元代的宫廷,同时还流传保留在民间,称“队戏”。最近山西发现的《迎神赛社礼节传簿四十曲宫调》(明万历二年手抄本)记录了两宋四十大曲、曲破、宋同曲等,也用竹竿子念“致语”“口号”,有“勾队”“放队”,仿宋宫廷大宴献酒礼仪,也用7盏酒敬神。开列的“队戏”名目共124种,宋代舞有《钟馗显圣》、《五鬼戏胖(判)》等,队舞在宋以后,把宫廷歌舞、故事歌舞、民间歌舞熔于一炉,使宋代泾渭分明的“队舞和“舞队”合流。
金、辽的舞蹈
女真族在战国时期叫“肃慎”,厗居住在长白山和黑龙江流域,最初曾受辽的统治。公元1115年夏历正月,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即位,建立奴隶主国家,国号大金:金的都域在会宁府,统治领域东起淮水,西至秦岭。
一、金的舞蹈
金朝的国家是在对辽作战的过程中建立的。建国后继续展开对辽、宋的掠夺战争,擒辽天祚帝,灭亡北宋,并进一步南下,发动对南宋的掠夺战争。金人进入汴梁(今河南开封)时,把宋的图籍、法物、仪仗带走,并命令官员们参照唐宋的故典沿革,对礼乐进行审议。可见金的乐舞仪式等是吸收了宋的一套旧制的,如雅乐有文武二舞,文舞名《保大定功之舞》,武舞名《万国来同之舞》。
女真族本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撰写《虎头牌》杂剧的作家李直夫就是女真人,元杂剧中常常提到女真家善歌舞。最初乐器有鼓和笛子,有名的歌曲《鹧鸪》也是舞曲(元杂剧《铁拐李度金童玉女》中就谈到女真族歌“鹦鹉”,舞“鹧鸪”),这可能是一种模仿鹧鸪的鸟舞。女真族的民间歌舞在宋宣和初已传人汴梁,《宣政杂录》说:“宣和初,收复燕山归朝,金民来居京师。其俗有‘臻蘧蓬歌’,每扣鼓和臻蓬蓬之音为节而舞,人无不喜闻其声而效之者。”《宣和遗事》说:“宣和间竞喂小词,尾声蓬蓬蓬(又一遍)乍乍蓬蓬蓬(又一遍)是这蓬(又一遍)乍,此妖声也。”今天看来并不是妖声而是新声,由此可知,“臻蓬蓬”是和着鼓点的舞蹈,至于是不是“太平鼓”,则还待研究。辽人也有演唱此歌,并合着节奏舞蹈的,用以讽刺辽统治者的外强中干,间接表现了辽、金民族间的矛盾。其歌同是:“臻蓬蓬,外头花花里头空,但看明年二三月,满城不见主人翁。”(陈述《辽文汇“臻蓬蓬歌”》),汉族乐舞在北宋也已传人金朝,金太宗完颜晟天会五年(1127年,北宋宣和七〉北宋派出去金的使臣,记载了当时金朝的乐舞情况。乐器有腰鼓、芦管、琵琶、方响、筝、笛、空篌、大鼓、拍板、曲调和中原相同,只是腰鼓下手边太宽,声音就低一桦。舞者有六七十人,手露在袖子外面,回旋而舞(《宣和乙已奉使金国行程录》)。茛戏出场,有汉族《大旗》、《狮豹刀牌》、《讶鼓》等节目,所不同的是有五六个妇女,穿着鲜艳的衣服站在后面,各拿两面镜子,忽高忽低地动着,镜光闪烁,以制造热烈的气氛。辽宁锦西大卧铺辽金时代石墓墓门左起第一壁下层有辽金时的画像,上有一女舞者,戴毡帽,穿对襟衫,窄长袖,下着间色裙(为唐代时装),正在扬袖起舞,有笛,拍板,箫、鼓等汉族常用的乐器伴奏。南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诗人范成大出使金朝,曾在金朝看到原来汴梁的乐工尚能舞《高平曲破》,他写下了这样的诗句:“紫袖当棚雪髮凋,曾随广乐奏云韶,老来未忍耆婆(亦作歧婆)舞,犹倚黄钟衮六么。”范成大看到演出汉族舞而感慨,而金世宗完颜雍却极力主张保持女真族的旧俗。郊外射猎之后,宗室妇女和女真长老,在宴会上起舞敬洒,完颜雍说:“我来故乡已有几个月了,现在离回去的日子已近,却没有听到一个人唱本民族的歌曲,你们近前来,我来为你们唱歌。”当他歌唱本民族的历史和创业的艰难时,不禁泣下数行。一挫老人部随着唱起本民族的歌曲(《金史·乐志》)。这两件事也说明了宋金民间乐舞交流、吸收融合,势不可挡,特别是在民间舞的交流方面,金代的民间舞虽见于记载的较少,但出土文物数量较多,可以补文献之不足。当宋代民间舞极为繁盛之时,都市和农村的舞队、“社火”连亘数公里,这种情况不能不影响北方,就以《狮子舞》来说吧,在山西新绛县南范庄金墓中,也出现了一块砖雕的《狮子舞》:中间为人扮的假狮,狮子腹部缀布裙,下露四条小腿,前面有一小儿牵引逗弄,左上方有一小儿敲锣指挥,狮身后而还有小儿持球追赶。该墓的东,西两壁相互对称。雕有九幅乐舞图,再现了生动活泼的民间社火队表演时的盛况:有的敲锣,有的打鼓,有的吹笛,有人肩扛大瓜,表现出丰收的喜悦。山西侯马出土的两块金墓砖雕,所描绘的也是欢庆丰收的舞蹈。其一男子扛伞,吸右腿,跳踏,女子长捃拂袖而舞,中立男子拍板,小儿摇鼗鼓,吸左腿边摇边舞,最右边小儿扛牌,是由五人组成的小场子。在另一砖雕中,一身材粗犷的男子扛大瓜,提右腿而舞,以他为中心,右方一小儿似在拍鼓,一小儿吹横笛,左方一小儿身背小腰鼓,空手扬右臂吸右腿,拧双臂肘而舞,最边小儿击大扁鼓,气氛热烈,奏明快。山西省稷山县马村墓(一号)舞亭四侧雕有牡丹栏,栏前雕两个小儿骑竹马而舞,左边小儿全身课,着毡靴,手举棍,左手向后招呼后面骑竹马的小儿。竹马仅有一马头,小儿提绩绳,一长竿拖于胯间,右手举棍打马,可见《竹马舞》在宋、金时的女真和汉族儿童中极为流行。
山西新绛县南范庄金墓中南壁有九块砖雕组成的伎乐图,左起第五、六人为簪花女舞伎,她们与该省襄汾县南董金墓的舞伎姿态几乎完全相同。据考古学界的调查,金代乐舞在晋南地区异常盛行,因之随葬品中多有乐舞伎砖雕,而且全是模制,是专门烧造的。南董砖雕上的舞伎,头戴无角幞头,簪花,着圆领长袖袍,系腰带,着连枝花锿边长裙,左手抱肘于胸前,右手弯曲,轻摆胯部,身向右倾,出左胯,翩翩起舞,舞姿极似满族“腰铃舞”,可见满族(后金)保留了金代古老的舞姿。
河南焦作西冯封村金墓出土的不少童子乐舞俑,都是七八岁的儿童,前额剃光,脑后或两侧辫发,或扎双总角。该墓西壁间内嵌砌一持旗童子舞俑,头扎双总角,上身开襟短小褂,腹部露脐。西南壁有持拍板童俑,着长袍,腰系带,左手执拍板,有的正在击鼓,有的着蒙古装,有的上身裸,下围短裙,着长靴。这些童俑都被塑成正在表演时的动态,由此可以想见金代民间舞蹈演出的盛况。
二、辽的舞蹈
辽为公元4世纪居住在我国北方潢河(西拉木伦河)和土河一带的契丹族。相传有男子乘白马沿土河而来,和从潢河驾着青牛的女子在木叶山相遇,遂成配偶(这是“青牛”“白马”两个部落的融合),生8子分为8部,这表示契丹8部之间有血缘关系。唐贞观二年(628),各部落依附于唐。唐在契丹住地设松漠都督府。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辽太祖)建立了契丹奴隶主的国家。他们受汉族文化的影响,按照汉族政策制度建立了契丹的国家机构。会同十年(947),辽太宗耶律德先进入后晋都城开封,改穿汉族皇帝服装。建国号大辽,改年号为大同。进开封后大肆掠夺,把后晋宫女、宦官、方技、百工、太常乐谱、石经等运走。辽在侵掠汉族地区时,受汉族经济、文化的影响,逐渐过渡到封建社会。
公元1004年,辽圣宗进军到澶渊,宋遣使求和。澶渊之盟后,辽宋之间没有发生大的战争,其末代皇帝天祚帝耶律延禧被金俘虏,辽历时209年。辽皇族耶律大石率部西去,在我国西北部重建辽朝,史称西辽。重建的辽朝在我国西北是一个强大的王朝,约有90多年的历史,公元1218年为蒙古所灭。
契丹族喜爱狩猎(辽庆陵壁画有很多鹿的形象),捕捉鹅、雁、野鸭等飞禽,春季“接钵”(出外狩猎设“行帐”称“捺钵”),用海青鹰捕天鹅,已成为典礼仪式。辽每年都要到女真等部捕捉或强索海青饲养,巴林右旗林东(内蒙昭乌达盟)辽庆陵辽圣宗、兴宗、道宗墓,尚有壁画保存,画中有契丹服装和汉服人物,以及四时山水和鸟兽等景物。1972年,吉林库伦旗发现道宗(1055~1101)时辽墓,墓门洞和天井有巨幅彩绘壁画,左壁画有出行图。
至于乐舞方面,契丹族在建国后仍保留着很多原始的习俗,如:“祭山仪”:在契丹族的发祥地木叶山,举行祭山仪式并绕树而舞。四川大足石窟石刻“大方便佛报恩经变”中“外道谤佛”乐舞,实为新遯民族乐舞,显示了当时四川与丝绸之路上西域民族的交往,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辽宫廷宴会上的舞蹈,礼仪隆重,大宴群臣和来使必有乐舞,辽帝还让回鹘、敦煌二使臣跳本地舞蹈。如接待高丽、西夏使者,则演出完整的节目,演出形式一如宋朝,有教坊致语、口号、赞,节目结束,竹竿子念“相将好去”,这是辽宋乐舞交流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