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神仙传奇故事
8063500000032

第32章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25)

4.未出家时为一国王。因国内人民多造众恶,于是发愿:“若不先度罪古,令是女乐,得至菩提,我终未愿成佛。”

5.原是一个名目光目的女人。为了救度其堕人地狱的母亲,亦发愿救度一切罪苦众生,待一切众生度尽,自己方成正觉(即成佛)。

这五种说法其实都是佛教传说,或说是一种宣传,借以称颂地藏菩萨的殊胜功德和宏大誓愿。

6.地藏前身为目犍连。《三教搜神大全》卷七载有此说:相传王舍城傅罗卜,法名目犍连,尝师事如来,救母于饿鬼群丛,作盂兰胜会,殁而为地藏王。以七月三十日为所生之辰,士人礼拜。或曰:

今青阳之九华山地藏是也。

目犍连简称目连。为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被称为“神通第一”。目连救母的故事十分著名,远比婆罗门女和光目女救母名声大,大概因三人都曾游历地狱,又都将地狱中受苦的母亲解救了出来,推而广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他也被附会为拯救地狱请苦的幽冥之主。但按佛教的说法,目连最终只修得罗汉身。目连后遭横死,根本没能当上菩萨。

7.地藏为金蝉子。《历代神仙通鉴》卷十五中,太上老君对神仙们说:“(西域)王君愍及幽冥,欲救众生于三恶道中,发大慈悲,身投十地,托生新罗国,为叶氏子,自幼出家,圣名守一,借老佛之法门,作阴司之宝筏。”举手向地藏曰:“欲知王君,只此便是。”地藏合掌躬身。老君复谓曰:“君当为幽冥教主,做东土佛家首领,无庸谦让也。”地藏称谢,众仙方悟为金蝉子也。

显然,这是道家为抬高自己而贬低佛家的说法,既然佛祖都能为老子所“化”,地藏更不在话下,在老君面前当然得俯首贴耳了。以上诸说尽管或多或少有些影响,但都远不如“地藏为金乔觉”的说法影响深远。

金乔觉生于唐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新罗孝昭王金理洪四年),死于唐德宗贞元十年(794年‘新罗’元圣王金敬信四年),享年九十九岁,这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寿命。据说他是朝鲜半岛新罗国王子或王旗子弟:

宋代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七十三:金地藏,新罗国王子也。清光绪二十六年修《九华山志》卷五:金地藏者,唐明皇时新罗国王金宪英之近族也。自幼出家,法名乔觉,干肃宗至德二载航海东来,卓锡九华。

金乔觉小小年纪厌倦宫内生活,看破了红尘,“自幼好道出家”。

正如金乔觉在《酬惠米》诗中所说:“弃却金銮纳布衣,修身浮海到华西。”他抛弃了舒适的宫廷生活,涉海来到中国,他选中了安徽九华山,趺坐在东崖石上,苦行修炼。这时他虽已有六十岁,但身体异常健壮,“项耸奇骨,躯长七尺,而力倍百夫”。

金乔觉来华后,他的新罗同胞、家人还来找过他,请他回国,但他不为所动。据《青阳县志》记载,金乔觉来华后第九年,有两个叫昭佑、昭普的新罗朝臣,受国王派遣专门来华,请他回国,金乔觉谢绝了他们的请求。二人未达目的,“因筑室居此修炼”。其修炼之所即今尚保存完好的九华山东北麓二圣殿。

金乔觉卓锡(居住)九华之际,此山尚处在原始状态,荒无人迹,虎豹凶兽出没无常,他凭借无所畏惧的出家人气魄,“岩栖涧汲”,“闭目石室”,修禅苦行。

金乔觉身为王子或王室子弟,舍王室而出家,不为富贵所惑,不为美色所动,不为权势所诱,不为险恶环境所畏,不惮寂寞,不怕清苦,追求一种清净的精神生活,自得其所,自得其乐。

金乔觉终日坐禅诵经,超度众生。后被山民诸葛节发现,大为感动,于是到处募捐,“近山之人,闻者四集”,郡守张岩也施舍大量钱财,建成寺庙。张郡守还表奏朝廷,为新寺赠歷曰“化城寺”。

金乔觉成了化成寺祖师以后,仍苦行笃修,深为信徒敬仰。金乔觉学识渊博,能写一手好诗,《全唐诗》中即收有他的诗作。据说李白漫游九华山时,曾与金乔觉有过一段交往。李白写的“赖假普慈力,能救无边苦”,据传是赠给金乔觉的。

金乔觉去世后,葬于神光岭的月身宝殿,俗称“肉身塔”。因其生前笃信地藏菩萨,而且传说其容貌酷似地藏瑞相,人们便说他是地藏菩萨转世。因其姓金,故称“金地藏”。又因其原为王子,故又称“地藏王”。“金地藏”的名称来探尚有另一说。据《宋高僧传》、《重增搜神等称,金乔觉“趺坐函中,遂没(殁)为地藏王”,过了三载,“开函视之。颜色如生,舁之,骨节倶动,若撼金锁焉,随(遂)名金地藏。”

金乔觉被附会为地藏菩萨转世,正如布袋和尚契此被说成是弥勒佛转世一样,完全是宗教的需要,信徒们的需要。佛经中的地藏菩萨尽管被描绘得无比崇高伟大,但毕竟是看不见,摸不着,有些虚无缥渺。如今把九华山当成地藏显化说法的道场,与其他三大菩萨道场一样,是在把佛教天国世俗化,缩短人、神之间的距离,使千万信徒更有真实感、亲切感、虔诚感,可与菩萨们直接“对话”,深受广大信徒欢迎。佛门弟子及其理论家们何乐而不为呢??

地藏王作为阴间地狱主宰,以救助地狱中所有罪鬼为己任,自然是大慈大悲,十分宽厚。民间即传有这样的故事:

(清)两江总督于成龙未遇时,梦至一宫殿,上书“地藏王府”四字,殿上老僧跏趺闭目。于(成龙)心念地藏王主人间生死事,家有老仆某,愿而勘,久病不起。因长揖告诉,求为延寿。再三言,僧默然不应。

于(成龙)怒向前,手批其颊。老僧开眼笑,屈一指示之。醒而告人,皆云:“地藏王一指,当延寿一纪(一纪是十二年)。”已而老仆病愈,果又生人间十二年。

地藏王因念于成龙为人善良,体恤下人,所以尽管挨了他一个嘴巴,丝毫也不计较,笑着满足了他的请求,显示了这位阴间最高神的博大胸怀。但地藏王的慈悲也是有原则的,他忠奸最清,赏罚严明,对为非作歹的恶人决不留情。这方面的例子,最著名的要属“东窗事发”传说。

宋元间传说,佞臣秦桧与其妻王氏曾在东窗之下谋划杀害岳飞,后阴谋败露,被地藏王察觉,将其抓到阴间受审。当时,人间的帝王宋高宗是秦桧的保护伞,人们奈何他不得,便只好将愿望寄托在阴间帝王的身上,让他尽管随意处治秦桧。人们把地藏王当成了自己的靠山。自然,这里也有“恶有恶报”、“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的意思,不管怎么说,人们总算出了出气。

因为这个故事代表了人民的呼声,所以也被编成了戏剧上演。仅元杂剧《池藏王证东窗事犯》(又作《秦太师东窗事犯》)就有四种剧本。剧情是;岳飞兵驻朱仙镇,准备收复失地,却被金牌召回。秦桧将其送到太理寺,诬以谋反罪名。岳飞坚决否认,与岳云一起被杀。地藏王化身为呆行者,在灵隐寺待秦桧烧香时,对他说东窗事犯了。何宗立奉秦桧命捉拿呆行者,行者已不见,留诗一首,有“家住东南第一山”之句。何宗立得卖卦先生指引,见到地藏王。地藏王让何见秦桧鬼魂,秦披伽戴锁,请何传话给王氏,说东窗事犯了。二十年后,何宗立回到京城,参见宋孝宗,奏明经过,说岳飞已升天,秦桧已下地狱。于是孝宗祭奠了岳飞。此剧很受观众欢迎,许多剧种也都搬演。

地藏因立下度尽六道中轮回的众生的大愿,所以常常现身于人、天、地狱等六道之中。在六道显现的地藏菩萨,又有六地藏之称:

1.檀陀地藏“檀陀”是一种人头幢。其左手持人头幢,右手结甘露印,专门救助地狱道。

2.宝珠地藏左手持宝珠,右手结甘露印,专门济度饿鬼道。

3.宝印地藏左手执锡杖,右手结如意宝印,专门济度畜生道。

4.持地地藏左手持金刚幢,右手结施无畏印,专门救度阿修罗道。

5.除盖障地藏左手持锡杖,右手结与愿印,为人除掉八苦之盖障,专门救度人道。

6.日光地藏左手持如意珠,右手结说法印,照天人之五衰(天人将死时现五种衰相)而除其苦恼,专门济度天道。

正如《地藏菩萨本愿经》所说,文殊、普贤、观音、弥勒这几位大菩萨,“度于六道,其愿尚有毕竟”,而地藏菩萨“教化六道一切众生,所发誓愿劫数,如千百亿恒河沙”,是永无尽期的。其愿也“大”矣!

《地藏本愿经》还特别强调世俗供奉地藏菩萨的方法与好处:未来及现在众生,于所住处,于南方清洁之地,以土石竹术,作其龛室,是中能塑画,乃至金银铜铁作地藏形象,烧香供养,瞻礼赞叹,是人居处,即得十种利益。供养的方法是很简易的,人人可以办到。供养地藏可得到哪十种好处呢?

一是土地丰壤,二是家宅永安,三是先亡(去世的先人)升天,四是现在益寿,五是所求遂愿,六是无水火灾,七是虚耗(妖孽)辟除,八是杜绝恶梦,九是出入神护,十是多遇圣因(供佛的善事)。

这十种利益可以说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天下太平,丰衣足食,延年益寿,安居乐业!除此之外,老百姓们还能有什么其他奢求呢?

经中还谈到未来世界的人们如“见地藏形象,及闻此经,乃至读诵……布施供养,赞叹瞻礼”,可得二十八种利益:天龙护念、衣食丰足、疾疫不临、离水火灾、无盗贼危、女转男生、端正相好、眷属欢乐、聪明利根、毕竟成佛等。所以,地藏的大愿是深得人心的,不管能否兑现,人们是深深地被感动了,这样,除了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以夕卜,地藏在中国百姓特别是下层群众中,拥有最为广大的信徒也毫不为怪了。

东岳大帝

过去,东岳庙、天齐庙遍布中国大地,庙内所供主神东岳大帝在民间极有影响。这位被认为掌管人类贵贱和生死的阴间大神,其祖庙即在东岳——泰山。泰山神东岳大帝是高山的神化与人格化。

东岳大帝最初是山神,源于古人自然崇拜中对高山的崇拜。

人类崇拜大山,在世界各民族的原始信伸中是共同的。这是由于大山与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密切相关。中国辽阔的大地上遍布无数的崇山峻岭,先民们从中获取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上古人们认为,山林中的财富鸟兽是由大大小小的山神管理着。山无大小,皆有神灵。山大则神大,山小则神小。山川神祗,主宝藏,殖器用,资曲直。山神的数量是很大的,仅仙海经》的《五山经》中所记山神即有近四百之多。

大山的神性还由于其无比高大奇伟、陡峭险峻,珍禽猛兽出没其中,珍花异草隐于其内,具有极浓的神秘色彩,人们认为大山皆有神力,是神人和怪兽居住的地方;而山中频繁出现的云雾风雨等变化莫测的自然现象,更被看成是山神所为: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

山神数量虽不少,但名气大面影响广泛的并不很多,最著名者当属五岳。众山之中,唯五岳最尊,五而岳中又以泰山为最尊。泰山,又名岱宗,被誉为“五岳独尊”。《孟子》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望岳》诗中亦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可见泰山名气之大。其实,泰山主峰玉皇顶不过高1545米,在五岳中位居第三,与全国的巨山高峰相比,更排不上名次。泰山的崇高地位,得之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代帝王在此封禅告祭。

《风俗通义》说:泰山,山之尊者。一曰岱宗。岱者,始也;宗者,长也。万物之始,阴阳交代,云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指时问短暂)而遍雨天下,其唯泰山乎!故为五岳之长。是说云从石头上兴起,开头很小,但迅速布满天空,短时间大雨就下遍了天下,这只有泰山才能做到。这是在歌颂泰山的神奇力量。

古代王者称帝后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到泰山封禅。所谓“封禅”,即“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泰山上小山除地,报地之功,故日禅”。据《史记·封禅书》说,到泰山举行过封禅大典的有无怀氏、伏羲、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周成王等,都是中国远古赫赫有名的先祖帝王。

封禅活动除了“报天地之功以外”,自然也有祈求天下太平和感恩的意思。由于泰山与国家政权相关的独特功能和崇高地位,以后它竟成为江山稳固、国家太平的象征,如“稳如泰山”、“重如泰山”等。帝王们最关心的除了自己的政权和统治地位以外,就是“长命百岁”了。于是泰山神又被附会为赐人寿命的功能。

泰山神被附会为赐人寿命的功能,也是由来已久。东汉班固《白虎通义》说:“阴阳万物皆相代于东方,故岁二月东巡狩(帝王离开国都巡行境内)于岱宗(泰山)。宗者,尊也。岱为五岳之首,故为尊也。万物之始,交代之处。”

按中国阴阳五行学说,泰山居东方,属木,象征春天。泰山得天独厚,五岳中唯它雄居东方。因日出东方,日出的地方,被认为是万物萌生、阴阳昏晓交替之处。东又与春相联系,意味着大地复苏,万物滋生。所以泰山神便具有了赐生的神性。

《风俗通义·正失》记载了这样一个传说:泰山上有金箧玉策(册),上面写着人的年寿长短。汉武帝“探策得十八,因倒读八十,其后果用耆长”。汉武帝是历史上有名的好神求仙的皇帝,有不少仙话都安在了他身上。他在泰山上找到了玉策是没影儿的事,但他在位五十四年,终年七十一岁,确实长寿。此后,有一些人便去泰山祭祀祁拜,祈求延长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