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是人天生的弱点。没有人敢说,自己从来就没嫉妒过。我们也不是圣人,很多时候往往拿自己的能力、地位、收入给别人比,结果一比一肚子气,心里就会顿生嫉妒之气,甚至做出更加激烈的举动出来。嫉妒者对别人是烦恼,对自己则是折磨。三国东吴大都督周瑜,就是因为嫉妒诸葛亮的才能终日郁郁寡欢,千方百计置其于死地而后快,结果反倒落得自己被活活气死的下场。
顾拜旦公爵有一个理念是,每个人都要学会追求卓越,这个卓越不是给别人比,而是与自己比,超越自我。因此他发起了奥林匹克运动,鼓励公平、阳光、友谊地竞争,为成功者喝彩,为失败者加油。实际上,在生活和工作中,你会越来越多地发现,在自己的身边有很多优秀的人,他们宽容大度、大气大量,心态平和阳光,这每每让我们惭愧于自己的自私、狭隘,然后暗暗下定决心,勉励自己,学会为别人的成功而叫好,真心地对他人的优点给予由衷的赞赏。因为你的努力只为事业有成,只为自己和亲人朋友更加有意义地活着,而不是与别人比较功名大小,那又何必与别人较劲而耗费生命中有限的能量呢。
嫉妒是对成功者的一种不满和愤恨。由于不满于成功者的成功,于是对成功者心怀愤恨。由于对成功者心怀愤恨,于是对成功者的一切成绩都予以抵毁。而真正的成功是无法抵毁的。嫉妒者于是把满腔愤恨憋在心底,又暗中用阴暗的语言把这种愤恨化为伤害。
瑞秋人长得漂亮而且学习也特别好,尤其擅长演讲,在学校举行的演讲比赛多次获得一等奖。去年举行全英中学生演讲大赛,瑞秋所在的学校把她作为夺冠的第一竞争者,派了专门的人对她进行强化培训和指导。瑞秋也是信心百倍,在备赛期间放弃其它所有功课,以演讲大赛为中心,进行反复演练和完善。正式比赛的时候,第一场的初赛和第二场的半决赛瑞秋都发挥正常,成绩稳居第一。在第三场只剩三人的决赛中,瑞秋由于两个小问题回答不准确而屈居第三。决赛完毕,紧接着是盛大的颁奖仪式,冠军神采飞扬,亚军、季军紧紧拉着冠军的手,表达着钦佩与祝贺。但回来后大家向瑞秋表示祝贺时,她却说这不值得庆贺,本来拿金牌的应该是她,她说颁奖时真恨不得把冠、亚军推下台。原来这些大赛胜利的佼佼者在相互祝贺的背后,是攻击、愤恨和错愕。
当天晚上,瑞秋气得连饭都没有吃好。她责怪评委不公,问她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她认为那个冠军做了手脚;她不认为演讲大赛季军是荣誉,对她而言反而是耻辱;她对不起学校、对不起老师,她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她的妈妈反映,这次演讲大赛对瑞秋的负面影响很大,她对学习不像以前那样努力和上进了,以前的那种活泼和朝气、那种阳光心态不知跑到哪里去了,放学回家就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吃饭时也不再有说有笑。
自己明明输了,却一个劲地抱怨对手,他们不是寻找自身的不足,不是寻找与对手间的差距,他们责怪的永远是别人,这是一种心胸狭窄的表现,也是当今很多人存在的心理缺陷。因为他们在倍受关注的呵护中长大,心中关注的惟有自己的感受。
嫉妒者的利器大概只能是藏在黑暗中用以伤害别人的语言了。他无法把对成功者的伤害明朗化。所以,嫉妒很容易孵化为阴谋。面对着比自己强的对手时,人一般有几种态度:
一种态度是咬着牙关,迎头赶上,奋力超过对手。然后用胜利者的姿态回眸一笑:“我完全可以超过你!”——这种态度值得赞扬。
一种态度是自甘认输,退让一边,大声鼓励对手。然后以崇拜者的身份大声喝彩:“你真是我们的骄傲!”——这种心态无可厚非。
一种态度是既无能力迎头赶上,又不自甘认输退让一旁,而是满怀着对成功者的怨恨和愤怒,躲在一旁嘀嘀咕咕地咒骂,甚至希望路上出现一块石头,绊倒那个他所嫉恨的成功者——这种态度值得警惕。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搏击高手踌躇满志地去参加锦标赛,结果却失败了。愤愤不平的他去请教自己的师父,为什么竟找不到对手的任何破绽。师父笑而不语,在地上划了一条线,要他在不擦掉这条线的情况下,设法让这条线变短。搏击高手百思而不得其解,怎么会有师傅所说的办法使线条变短呢?师傅于是在那道线的旁边又画了一道更长的线。两者相比,原来那道线果然看起来变短了许多。师父总结道:“要战胜你的对手,不能指望别人变‘短’,而是要使自己变‘长’。只有你强于对方,你才能够成为胜利者。”
这个故事,对于嫉妒者应该是有很大的启示作用的。如把强者比喻为一道长线的话,面对强者会有种种的态度:有的人千方百计想把这道线擦掉或者擦短;有的人则努力用自己的生命去划一道更长的线,以使那道长线相比之下变短——嫉妒者就是那种千方百计想把长线擦掉的人。
而擦掉别人的生命,必须使自己成为一块擦胶,或者是一块抹布。在擦掉别人的同时,嫉妒者也必然擦脏了自己。
嫉妒其实是一种损耗行为,损耗最大的恐怕还是嫉妒者自己。嫉妒如果不能对成功者造成损害,那嫉妒必然像一团火,烧得嫉妒者五内俱焚。
嫉妒植根于一种自卑心理,伤害最大的可能还是嫉妒者自己。嫉妒使嫉妒者对自己的潜能丧失信心,只好转向去搞一些鼠窃狗偷的小动作,依靠非能力因素来制胜对手。
因此,嫉妒是一种腐蚀性极强的东西。一个社会,一个单位,如果怀有嫉妒心理的人多了,那这个社会,这个单位必然会在一种极阴暗的状态中徘徊,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人脸上看不到任何明亮的笑影,最令人痛心的是真正的人材是不会在这样的环境里诞生的。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各人能力不同,机遇不同,结果也会因各种因素而千差万别。成功者永远是少数,而冠军只能有一个。在竞争中,要培养学会欣赏别人的气度。当对手胜利时,真诚地祝福他们,真心地为他们喝彩,同时在失败中反思和奋起,惟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学到本领。要想长大成人,要想超过别人,就更要记住“失败是成功之母”。
另外,“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只看到自身的优点是不够的,还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并找出自身的不足,努力使差距缩小,才有可能赶超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