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言约旨远:练就一副好口才
8067400000045

第45章 用心领悟,听出话中的玄机

俗话说:“听话听音。”中国人的特点是含蓄,特别是在特殊的场合里,人们总会根据具体的对象和环境,利用含蓄、讽喻、双关、反语等方法,表达自己的意图。这样就会使表达曲折委婉、话里有话,听话的人若不仔细揣摩,就不能理解说话人的真实含义,只按照字面上的意思来理解,势必会造成曲解。所以我们要细心琢磨他人的话外之音,才能知晓对方想要表达的真实意思。

某一天,司机看见前方出车祸,怕耽误了时间,便转道小路而行。

他越走越迷糊,觉得没有把握,便停下来,向路边一位老先生问路:“请问,到××地方怎么走?”

老先生气定神闲,吸一口烟,不慌不忙地回答:“有路就可以走,多问几次就会到。”

这两句话,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再说上五千年也不会错。中国人很喜欢说类似的话,让人听了觉得十分有道理,同时又觉得摸不着头脑。

司机表示感谢,很有信心地向前驶去。

同车的人觉得很纳闷,问司机:“你知道怎么走了?”

他说:“知道了。”“同车的人问:刚才那两句话,你听得清楚?”

“当然,他讲得那么明白,我心中有数了。”司机回答。

那两句含含糊糊的话司机居然认为“那么明白”,难怪会胸有成竹,不再问其他的人。

“那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同车的人进一步求证,想知道他是怎么听出玄机的。

“有路就可以走,表示我走的路是对的,应该顺着这一条路走下去。”

“那第二句呢?”

“多问几次就会到,意思是前面会出现几次比较复杂的岔路。那时候一定要问路,不要乱闯。”

经他这么一解释,同车的人才恍然大悟。原来中国话简单明了,两句话就可以把这个问题交代得很清楚。

中国文字使用得早,那时候尚未发明印刷术,更谈不上影印、照排,每一个字都要一刀一刀刻在竹简上,所以越简单越好。古代中国人面对着竹简上面几个简单的字句,便能够联想到很多竹简上面所没有的东西来,养成中国人“看得少,想得多”的习惯。“看得少”,主要因为一共只有那么几个字,再看也就那么多;“想得多”是由于古文言简意赅,不仔细想根本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有时候,人们常常感叹:“我说得这么清楚,别人根本听不懂,叫我如何是好?”为什么“说得这么清楚”,而“别人根本听不懂”呢?因为有哲学意味的话多半是不能仅用耳朵听的,要用心领悟,才听得懂“话中的话”,以及“话外的话”。

有一次老板去美国出差,因为陈方和老板私交甚好,老板就想带他一块去。但是想和老板出差的人很多,为了避免大家觉得自己偏心,老板照规矩召集大家,老板当着大伙的面先问陈方:“小陈,你的英语很不错吧?”陈方当时也没考虑太多,老老实实地回了句:“我的英语很差啊。”他刚说出这句话,其他想去的同事就立刻自荐,忙说自己英语水平很不错。事后陈方觉得自己做了件傻事,只有一个机会的前提下,老板故意先问自己。而且老板和自己私交很好,怎么会不知道自己的英语不好。他还故意问自己的英语是不是不错,很明显是想带自己去的。可惜自己没有明白老板的真实意思,把机会错过了。

作为老板,当然不能明显地偏向某个员工,即使他是关系很“铁”的哥们。老板特意召集大家,又第一个征求陈方的意思,显然就是要把这个机会给陈方,陈方一时没有领悟到这层含义,错失了一次良机。每个人的“话外音”其实都有迹可寻,多考虑事物的另一面,进行换位思考,事情可能就会变得明朗。记住,凡事都事出有因,“话外音”也不例外。这就要求听者能够听出弦外之音,进而听懂别人说话的真实意图。

从以上列举的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话外音”的特征很广泛:一个举动、一个表情都可以成为话外音的一部分。

当然,作为一种人际沟通方式,理解对方的话外音是很重要的。若你理解不出或理解错别人带有隐含意的语言,轻则会把别人的鼓励当批评,把别人的嘲讽当作“补药”;重则会把错的事认为是对的,对的事反而认为是错误的,从而直接影响你对事物或人的判断。

下面一些情况,往往隐含着说话人的话外之音:

对方谈话时语气突然改变时;对方的音调加重时;对方突然停止谈话时;对方故意做出的暗示性的语言和肢体动作时;谈话结束时对方有无特殊的举止;散席前对方的最后几句话……

人的内心思想,有时会在口头上不经意间流露出来,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用心领悟就不难听出他人的话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