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人一生不可不知的中外名著
8071900000004

第4章 人一生不可不知的文学名著(4)

贫寒秀才窦天章上京城求取功名,向寡妇蔡婆借了些盘缠。而蔡婆早就看上了他的女儿瑞云,便乘机索要瑞云做童养媳。窦天章应下,离家赶考。瑞云三岁丧母,七岁便到蔡婆家,改名窦娥。十七岁时与蔡婆的儿子成婚,一年后丈夫病故,婆媳二人相依为命。

一天,蔡婆去向赛卢医索讨银钱,赛卢医想赖账,骗她到僻静处,想勒死她,幸亏张驴儿及其父把她救下。随后,张驴儿父子趁机想要霸占婆媳二人。窦娥执意不从。张驴儿便在羊肚汤里放了毒药,想害死蔡婆,强占窦娥。不料阴差阳错,其父喝下了那碗羊肚汤中毒身亡。张驴儿反诬窦娥毒死公公,并威胁窦娥嫁给他为妻,不然要去公堂告发。窦娥问心无愧,与张驴儿见官评理。不料太守却是个昏官,不问青红皂白便大肆严刑逼供,窦娥决不屈从。太守转而对蔡婆用刑,窦娥为救婆婆,便含冤招认,被判了死罪。

临刑前,窦娥满腔悲愤,死前发出三桩誓愿:若是屈死,死后血飞白练,六月降雪,大旱三年。果然行刑后,这些誓愿一一应验。

后来,窦天章做了官,官拜两淮提刑,专门负责肃理政事,他来到楚州地面。窦娥鬼魂托梦给父亲,诉说了冤情,窦天章重新审理此案,杀了张驴儿。

《窦娥冤》是深刻地反映元代社会现实的一个著名的悲剧。

·经典章节·

第三折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著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耍孩儿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二煞你道是暑气暄,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得六出冰花滚似绵,免着我尸骸现;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

一煞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如今轮到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节选)

才子佳人的第一声号角

《西厢记》

·作者简介·

《西厢记》的作者王实甫,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据流传下来的散曲作品推测,王实甫早年曾经为官,宦途一路坎坷,晚年退隐。王实甫所作杂剧,今仅存有《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吕蒙正风雪破窑记》和《四大王歌舞丽春堂》三种。

·作品导读·

《西厢记》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牡丹亭》、《红楼梦》都从它那里不同程度地吸取了反封建的民主精神。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它曲词华丽优美,非常富于诗情画意,每支曲子都是一首美妙的抒情诗。作者常常结合剧情,在景物描绘中,构成抒情意味极浓的意境。曹雪芹在《红楼梦》中,通过林黛玉的口称赞它“曲词警人,余香满口”。可见其曲之美立意之深在文坛上的影响力。金圣叹把它称为“第六才子书”,赵景深称《西厢记》与《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艺的双璧”。

《西厢记》情节曲折,波澜迭起,悬念丛生,引人入胜。全剧接连不断的起伏跌宕,常给人山重水复、柳暗花明之感。其中主要人物的性格都具有鲜明的特征。张生性格忠厚,他对莺莺一往情深。莺莺的性格深沉而内向,虽对张生一往情深,但欲前又却,余情曲折。红娘伶俐机敏,敢于抗争,有勇有谋,很受人喜欢,在“拷红”一场中,她的思想性格得到了最充分有力的表现。

《西厢记》不仅善于正面刻画人物,而且长于侧面描写,使人物性格呈现出丰富的色彩感和立体效果。同时,它的心理描写不仅在曲词中有所表现,在人物的对话和动作中也往往有着丰富的潜台词,间接地表现出人物的内心活动。

·作品概要·

《西厢记》的故事源于唐代元稹的《莺莺传》,直接取材于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古典戏剧名著。它叙述了书生张君瑞和相国小姐崔莺莺邂逅相遇并一见钟情,为争取婚姻自主而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禁锢,在红娘的帮助下私下结合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满和反抗,以及对美好爱情理想的憧憬和追求。几百年来,它曾深深地激励过无数青年男女的心。其概要如下:

相国之女崔莺莺随母亲回乡,与书生张君瑞邂逅于普救寺,彼此生起爱慕之心。守将孙飞虎听说莺莺美貌,带兵合围普救寺,想抢夺崔莺莺为妻。张生在老夫人许婚的条件下,冒险写信给他的朋友蒲关守将杜君实,杜君实带兵解围。可没想到解除了危机的老夫人竟赖起婚来,使得二人倍感痛苦。夜晚,张生弹琴向莺莺表白自己的相思之苦,莺莺也向张生倾吐爱慕之情。可自那日听琴之后,再难见到莺莺,张生害了相思病,趁红娘探病之机,他托信给莺莺,莺莺则回信约张生月下相会。夜晚,张生攀上墙头看到莺莺在弹琴,便翻墙而入,莺莺却怪他行为下流,发誓再不见他,致使张生大病不起。莺莺则借探病为名频频到张生房中与他幽会。崔莺莺和张生在红娘的帮助下暗相沟通,不久被老夫人察觉。老夫人大怒,红娘据理力争,并抓住老夫人的弱点,使她不得不认可既成事实。然而,老夫人又提出相府不招“白衣女婿”之说,迫使张生赴考。而原与莺莺有婚约的郑恒则趁机设计骗婚,使事情再度横生枝节。最后,张君瑞得中进士,与崔莺莺团圆成婚,完成了中国古代爱情剧的才子佳人模式:“私订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金榜题名大团圆。”

·经典章节·

长亭送别

(夫人长老上云)今日送张生赴京,十里长亭,安排下筵席。我和长老先行,不见张生小姐来到。

(旦、末、红同上)(旦云)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早是离人伤感,况值那暮秋天气,好烦恼人也呵!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红云)姐姐今日怎么不打扮?(旦云)你哪知我的心里呵?(旦唱)

(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

(做到)(见夫人科)(夫人云)张生和长老坐,小姐这壁坐,红娘将酒来。张生,你向前来,是自家亲眷,不要回避。俺今日将莺莺与你,到京师休辱没了俺孩儿,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者。(末云)小生托夫人余荫,凭着胸中之才,视官如拾芥耳。

(洁云)夫人主见不差,张生不是落后的人。(把酒了,坐)(旦长吁科)(旦唱)

(脱布衫)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凄迷。酒席上斜签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

(小梁州)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

(幺篇)虽然久后成佳配,奈时间怎不悲啼。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

(夫人云)小姐把盏者!

(红递酒,旦把盏长吁科云)请吃酒!(旦唱)

(上小楼)合欢未已,离愁相继。想着俺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我谂知这几日相思滋味,却原来此别离情更增十倍。

(幺篇)年少呵轻远别,情薄呵易弃掷。全不想腿儿相挨,脸儿相偎,手儿相携。你与俺崔相国做女婿,妻荣夫贵,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夫人云)红娘把盏者!

(红把酒科)(旦唱)

(满庭芳)供食太急,须臾对面,顷刻别离。若不是酒席间子母每当回避,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虽然是厮守得一时半刻,也合着俺夫妻每共桌而食。眼底空留意,寻思起就里,险化做望夫石。

(红云)姐姐不曾吃早饭,饮一口儿汤水。

(旦云)红娘,甚么汤水咽得下!(唱)

(快活三)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

(朝天子)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

(夫人云)辆起车儿,俺先回去,小姐随后和红娘来。(下)(末辞洁科)(洁云)此一行别无话儿,贫僧准备买登科录看,做亲的茶饭少不得贫僧的。先生在意,鞍马上保重者!从今经忏无心礼,专听春雷第一声。

(下)(旦唱)

(四边静)霎时间杯盘狼藉,车儿投东,马儿向西,两意徘徊,落日山横翠。知他今宵宿在哪里?在梦也难寻觅。

(旦云)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

(末云)小生这一去白夺一个状元,正是“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

(旦云)君行别无所谓,口占一绝,为君送行:“弃掷今何在,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

(末云)小姐之意差矣,张珙更敢怜谁?谨赓一绝,以剖寸心:“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亲?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

(旦唱)

(耍孩儿)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五煞)到京师服水土,趁程途节饮食,顺时自保揣身体。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鞍马秋风里,最难调护,最要扶持。

(四煞)这忧愁诉与谁?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

(三煞)笑吟吟一处来,哭啼啼独自归。归家若到罗帏里,昨宵个绣衾香暖留春住,今夜个翠被生寒有梦知。留恋你别无意,见据鞍上马,阁不住泪眼愁眉。

(末云)有甚言语嘱咐小生咱?

(旦唱)

(二煞)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则怕你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

(末云)再谁似小姐?小生又生此念?

(旦唱)

(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作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红云)夫人去好一会,姐姐,咱家去!

(旦唱)

(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旦、红下)(末云)仆童赶早行一程儿,早寻个宿处。泪随流水急,愁逐野云飞。

(下)

塑造人物的神笔之作

《三国演义》

·作者简介·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汉族,山西太原(清徐县)人(另有山西祁县、清源人、山东东原人说),元末明初时期著名的小说家和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创作鼻祖。罗贯中的一生著作众多,主要包括: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三国演义》等,其中当属《三国演义》最为著名。

·作品导读·

《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以及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

《三国演义》有着极高的艺术成就。其艺术结构既宏伟壮阔,又严谨精巧。罗贯中以蜀汉为全文中心,牢牢抓住三国各方矛盾斗争的主线,井然有序地将整个故事的情节展现在读者面前。虽然全书涉及人物众多,头绪纷繁,事件复杂,但罗贯中通过高超的艺术手法将整个故事井然有序地展现了出来,使得情节既曲折变化,又前后贯串,脉络清晰,构成了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他采用了传记文学的语言风格,“文不甚深,言不甚俗”,雅俗共赏,具有简洁、明快而又生动的特色。作者围绕战争双方的人物,描写出战争双方的战略、战术,使大小战役各有各的特色。其中有大量的精彩片段,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等。在众多著名战役中当属赤壁之战最为精彩,气势最为磅礴。书中用长达八回的篇幅来描写赤壁之战,通过高超的艺术手法将故事渲染得波澜壮阔,描写得淋漓尽致。在描写双方作战前的备战时,作者牢牢抓住曹军不擅长习水战的特点,将周瑜和曹操之间来回隔江斗智的情形叙述得惟妙惟肖。这些生动片段写得粗中有细,把些错综复杂的大事件写得脉络分明、有条不紊,将各种写法融入其中,各尽其妙,并在叙事时采用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不同方法,既避免了行文的冗长和繁复,又使故事参差错落、浓淡适宜。

同时,《三国演义》塑造了大量性格鲜明的英雄人物形象。在塑造人物的时候,作者喜欢采用类型化和对比化的写法,从人物的各种复杂性格中,舍弃次要方面,而集中笔墨突出、渲染其特点和故事,并且成功地把历史因素与艺术因素结合起来,把历史人物和艺术典型统一起来,使这部“七分事实、三分虚构”的小说,在艺术上成为不朽杰作。全书共叙述近一个世纪的历史和几百位人物。在曹操身上集中了狡猾诡诈、阴险毒辣、两面三刀、假仁假义、损人利己、专横残暴等“奸”的形象,另一方面,从他身上又充分地体现出志存高远、心怀天下、富有长远发展的政治手段和谋略等“雄”的特点,是以他最终能兼并其他诸侯,成就一番大事业。同曹操相反,作者对刘备则在政治与道德上都加以美化。刘备有一句话:“吾宁死,不为不仁不义之事。”对比曹操的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可见,刘备被塑造成了一位理想仁君的形象。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又一个重要人物。刘备对其言听计从,付托以军国大事,诸葛亮则为报答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足智多谋,料事如神,是理想中的贤臣。小说中另有诸多重要人物,都被作者塑造得相当成功,上演了一幕幕惊天动地的悲壮故事。

·作品概要·

东汉末年,上演了历史上著名的黄巾起义,各路豪强并立,打着皇室旗号对起义军疯狂镇压,在此过程中,他们各不相让,为争地盘而相互攻击。

汉灵帝死后,少帝刘辩继位,外戚何进独揽大权。宦官们设法杀死了何进,袁绍则起兵诛杀了宦官,却被董卓赶出国都。董卓废刘辩而改立汉献帝刘协,意欲图谋篡位。司徒王允为了国家安危,使出“连环计”,用美女貂蝉离间了董卓与其义子勇将吕布的关系,又联络各路豪强杀死董卓。董卓部下拥兵起事再杀王允及其同僚,致使天下大乱,各地军阀迅速崛起。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强迫献帝迁都许昌,先后歼灭了袁绍、袁术、张鲁等豪强,一统北方。孙坚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扎下根来,攻取了江东六郡六十州,建立了东吴政权。孙坚死后,其子孙策、孙权先后掌权,势力日强。汉室后宗刘备先依曹操,后奔荆州刘表,在南阳卧龙岗上,他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连败曹军,暂守一方。不久曹操大举南下,先取荆州,再图天下。经诸葛亮游说,孙权、刘备联军在赤壁大败曹军。刘备又乘势领兵占领四川,就此形成三足鼎立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