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广平时很关心周围的人,士兵们大多愿意为他出力。(那天)(两个)军官喝醉了,吴广故意再三地提出要逃走,使都尉发怒,让都尉责辱他,借此来激怒士兵。那军官果然用竹板打了吴广。(众士兵愤愤不平,)军官拔出剑来威吓(士兵),吴广一跃而起,夺过剑来杀死了他。陈胜协助吴广,一同杀了两个军官。陈胜把众戍卒召集起来,说:“各位遇到大雨,都超过了规定到达渔阳的期限。过期就要杀头。即使能免于斩刑,而戍守边塞十之六七的人也得死去。况且大丈夫不死便罢了,死就要干出一番大事业!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手下的人都说:“愿意听从命令!”(他们)就假称是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顺从百姓的愿望。大家露出右臂(作为起义的标志),打出大楚旗号。筑了台,举行誓师仪式,用那两个军官的头祭祀上天。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任都尉。起义军(首先)进攻大泽乡,占领该乡后接着进攻蕲县。攻克蕲县后,就派符离人葛婴带兵攻取蕲县以东的地方。攻打铚、酇、苦、柘、谯,都攻打下来。一路上收编人马,等打到陈县的时候,已有战车六七百辆,战马一千多匹,士卒几万人。进攻陈县时,郡守和县令都不在城中,只有守丞带兵在谯门中应战。起义军(一时)不能战胜,(不久)守丞被人杀死,大军才进入陈县。几天后,陈胜召集当地的乡官和有声望的人共同商讨大事。这些人异口同声地说:“将军您亲自披甲上阵,手拿武器,讨伐残暴无道的秦国,恢复楚国的社稷,论功应当称王。”陈胜就自立为王,定国号为“张楚”。在这时,各郡县受秦朝官吏压迫的人都纷纷起事,惩办当地的长官,把他们杀死,来响应陈胜的号召。
……
陈胜称王总共六个月的时间。当了王之后,以陈县为国都。从前一位曾经与他一起雇佣给人家耕田的农民听说他做了王,来到了陈县,敲着宫门说:“我想要见陈胜。”守宫门的长官要把他捆绑起来。经他反复解说,才放开他,但仍然不肯为他通报。等陈王出门时,他拦路呼喊陈胜的名字,陈王听到了,才召见了他,与他同乘一辆车子回宫。走进宫殿,看见殿堂房屋、帷幕帐帘之后,客人说:“多啊!陈涉大王的宫殿深广气派啊!”楚地人把“多”叫做“伙”,所以天下流传“伙涉为王”的俗语,就是从陈胜开始的。这客人在宫中出出进进越来越随便,常常跟人讲陈胜从前的一些事。有人就对陈王说:“您的客人愚昧无知,专门胡说八道,有损于您的威严。”陈王就把来客杀死了。各位陈王的老朋友都自己离开了,从此再没有亲近陈王的人了。
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资治通鉴》
·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1086),初字公实,更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司马池之子。汉族,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原籍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世称涑水先生。宋人袁说友著《成都文类》记,司马光是在他父亲司马池任光山知县时,生于县衙官舍的,该观点已为当今主流、多数专家学者所认同。司马光是北宋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他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学术上。其中最大的贡献,莫过于主持编写《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史,全书共294卷,通贯古今。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宋人朱熹评论:公忠信孝友恭俭正直出于天性,其好学如饥渴之嗜饮食,于财利纷华如恶恶臭;诚心自然,天下信之。退居于洛,往来陕洛间,皆化其德,师其学,法其俭。有不善曰:君实得无知乎!博学无所不通。在我国历史上,有两位著名的历史学家,即撰写《史记》的司马迁和主编《资治通鉴》的司马光。因都复姓司马,所以被后人称为“两司马”。
·作品导读·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著作,历来被后人所重视和阅读学习。这部书是由北宋司马光主编,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19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北宋时代,经过了中唐以来的长期混乱之争后,终于实现了国家统一,恢复和发展了社会经济,繁荣了学术文化;但同时,朝廷之上内政多弊,国土之滨御戎不力,“积贫积弱”,局势不稳。这是一个充满了朝气的时代,又是一个令人异常苦闷的时代,是个不断前进的时代,又是个贪婪软弱的时代。当时,上至君主将相、志士仁人,下至百姓黎民,多在寻找出路,考虑如何生活。于是,就有主张以“柔道”治天下,说祖宗之法是不可变的;也有立志改革,而实行变法的;有生活困苦,被逼铤而走险,起义造反的。而那些掌握着文化知识的文人们,特别是历史学家,如欧阳修、范祖禹、司马光等,往往需要面对现实而回顾历史,力图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借鉴历史,为的是有利于安邦治国,更好地解决现实中的矛盾。其中,司马光主编《通鉴》的目的最突出,也最具代表性。
鉴于《资治通鉴》原书的卷帙较富,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可以选择较好的选本《资治通鉴》作为入门读本。首先通观选本子目标节,以对所选之本的内容有所了解;其次以选本选文为主要阅读对象,兼及一些北宋以前相关载籍的相关内容;再次,正式读此选本之前,应以首读选本的《附录》为佳。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读者借鉴,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叫《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这部书名的由来,就是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钦赐此名的。由此可见,《资治通鉴》的得名,既是史家治史以资政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也是封建帝王利用史学为政治服务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
·作品概要·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官修编年体通史,是“正史”的代表之作。该书以时间为“纲”,以事件为“目”,纲举则目张,时索则事叙。作为中国最著名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共294卷,洋洋洒洒共计三百余万字,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元年(959年)。记载了包括周、秦、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在内的十六个朝代前后共1362年历史。另外《目录》30卷,《考异》30卷。《周纪》5卷,《秦纪》3卷,《汉纪》60卷,《魏纪》10卷,《晋纪》40卷,《宋纪》16卷,《齐纪》10卷,《梁纪》22卷,《陈纪》10卷,《隋纪》8卷,《唐纪》81卷,《后梁纪》6卷,《后唐纪》8卷,《后晋纪》6卷,《后汉纪》4卷,《后周纪》5卷。
为了迎合当时的封建思想与巩固封建政权,司马光才编写了《资治通鉴》,从而就决定了这部书的内容主要是政治史。他把历史上的君主依据他们的才能共分为五种:第一种是创业之君,比如汉高祖、汉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等;第二种是守成之君,比如汉文帝、汉景帝。第三种是中兴之帝,如汉宣帝等;第四种是陵夷之君,如西汉的元帝、成帝,东汉的桓帝、灵帝;第五种是乱亡之君,如陈后主、隋炀帝等。用司马光的眼光来看,最坏的便是那些乱亡之君,他们“心不入德义,性不受法则,舍道以趋恶,弃礼以纵欲,谗谄者用,正直者诛,荒淫无厌,刑杀无度,神怒不顾,民怨不知”,如陈后主、隋炀帝等就是最典型的例证。对于乱亡之君,《资治通鉴》都作了一定程度的揭露与谴责,以为后世君主所鉴戒。
《资治通鉴》对军事也进行了大量而又翔实的记载,对战争的描述也很生动形象。凡是重大的战役,如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资治通鉴》都有详细记载整个战争的起因、战局的分析、战事的过程及其影响。《资治通鉴》在经济方面也有不少的记载,因田赋等赋税是封建经济的首要问题,因此对于商鞅变法、文景之治、北魏孝文帝的均田制等都有详尽的记载。《资治通鉴》在文化方面也有记载。从学术思想上来看,上至先秦的儒、名、法、纵横、阴阳五家的代表人物及其学术主张,下及汉代的黄老思想、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以及魏晋玄学的盛行都有记载。还叙述了佛教、道教的起源与流传,同时还涉及了著名的文人学士及其代表之作。从史学方面来看,从《汉书》到沈约的《宋书》以及唐代的修史制度都有记载。从科技方面来看,关于历代的历法是记载最多的,其他还有天文学、地理学、水利工程(隋唐大运河)、土木建筑(如秦长城、隋唐长安城和洛阳城)等都有记载。《资治通鉴》还有对历史的评论。
·经典章节·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语气词,通“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的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又有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分别多日,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另眼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第一部世界通史
《希腊波斯战争史》
·作者简介·
希罗多德(约前484—前425),伟大的古希腊历史学家,史学名著《历史》一书的作者,西方文学的奠基人,被人们尊称为“历史之父”。从古罗马时代开始,希罗多德就被尊称为“历史之父”,这个名称也一直沿用到今天。大约在公元前484年,他出生于小亚细亚南海滨的哈利卡那苏城的一个名门望族。他的父亲是一个财产富厚的奴隶主,叔父是本地一位著名诗人。希罗多德从小勤奋刻苦,酷爱史诗。当时,他们城邦的统治者是一个通过阴谋篡夺了政权的家伙。成年后的希罗多德随叔父等人积极参与推翻篡位者的斗争,在约公元前461年,哈卡利那苏城发生了一次巨大的内战,他的叔父被本城城主吕格达米斯杀害,希罗多德全家受到牵连,被迫移居萨摹斯岛,并且开始长期的漫游。其足迹东至巴比伦,西至意大利南部,北到黑海北岸,南到埃及最南端。在此期间,每至一地,希罗多德就到历史古迹名胜处浏览凭吊,考察地理环境,了解风土人情,他还喜爱听当地人讲述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他把这一切都记下来,并一直随身带着,为以后写《历史》作了准备。公元前447年,他来到了希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雅典,结识伯里克利和索福克利斯等学者,并且成为了伯里克利小圈子里的人物。一次他写的诗还得了奖,赢得了大家的赞誉。希罗多德对波斯希腊战争中希腊诸城邦打败波斯侵略的英雄业绩十分钦佩,他不停地向有关的人打听战争的各方面情况,收集了很多的历史资料。在伯里克利和友人们的鼓励和支持下,他决心写一部完整叙述希波战争的历史著作。公元前443年,他迁居意大利南部的图利瓮城邦,开始专心写作《历史》。可惜《历史》没有最终完稿,希罗多德便于公元前425年离开了人间。希罗多德明确地划出了史前历史与古代历史的分界线。他在历史学上的成就,在古代世界是无人可比拟的,他综括一切的能力也是后人难以望其项背的。他一生除了写作《历史》外,还写了《亚述人故事》,但已失传。
公元前四百多年,意大利南部的塔林敦海湾岸边高地上,一座新的坟墓面向着大海。经过的人,都会在坟前默默地站立致敬。墓前的石碑上刻着这样的铭文:“这座坟墓里埋葬着吕克瑟司的儿子希罗多德的骸骨。”他是用伊奥尼亚方言写作的历史学家之中最优秀者,他是在多里亚人的国度里长大的,可是为了逃避无法忍受的流言蜚语,他使图里奥伊变成了自己的故乡。这位客死异乡的人,是伟大的古希腊历史学家。他因《历史》一书得到了人们无比的崇敬。
·作品导读·
《希腊波斯战争史》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具有世界性的通史著作,以希腊人和异族人的战争为主线,讲述了当时的历史、地理、人文等,是西方第一部用历史叙述体写成的历史著作。此书构思宽广,以希波战争为主题,但实际上包括了当时希腊人所知道的整个世界的历史,叙述精巧,引人入胜。全书以希波战争为骨架,嵌入细致的情节和一些感人的故事,而且史料丰富,不仅有大量的政治、法律、经济、历史文献和许多传说、神话、宗教材料,还有丰富的遗物古迹、现实材料和各种民族学、人类学以及医学、农学和地质学的资料。希罗多德创立的以史实为中心的记叙体成为后来欧洲历史著作的正规体裁。
《希腊波斯战争史》采用了一种在东方文学中常见的结构形式,即在大故事中套小故事,环环相扣,变化无穷,具有迷人的魅力。他还很善于刻画人物,他笔下的国王、大臣、政治家、学者、士兵等等,大多性格鲜明,形象生动,让人觉得栩栩如生。
·作品概要·
《希腊波斯战争史》常称为《历史》,在希腊史学史上是第一部堪称为历史的著作。全书共9卷,按内容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序文,叙述了黑海北岸的西徐亚人与色雷斯人、希腊城邦及波斯帝国的历史、地理、民族和风俗习惯,导引出东西双方冲突的起源,并记述了希腊波斯战争爆发的历史原因。第二部分是主要部分,集中叙述希波战争的经过和结果,从公元前549年小亚细亚的爱奥尼亚人反波斯统治的起义写到公元前478年希腊人占领色雷斯的赛司托斯城。后来亚历山大里亚的注释家把全书分为9卷,还根据当时的惯例,用古希腊神话中掌管文学和艺术的9位缪斯女神的名字给各卷命名,所以这部书有时又被称为《缪斯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