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之举是实施创新构想的行为。创新构想就其内容来看,有些指向某种理论假设,有些指向有关的具体实践。如果说指向理论的创新构想有时会成为全新思想的雏形,那么指向实践的创新构想则常常可转化为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行为。但并不是所有指向实践的创新构想都能够马上转化为创新之举。
1.采取积极的行动
虽然你有清楚的目标,但要成功就必须要付诸行动,坐着不动不能也不可能达到你想要的。
以下是行动时所必须具有的态度:
(1)开放自己所有的感官观察
我们拥有敏锐感官观察,寻找到与潜意识的共同点,就可以用潜意识帮助自己实现目标;我们要开放敏锐感官观察,包括视觉、感觉、听觉、触觉、味觉等感观,全身心地接收更多资源,注意潜意识的感觉,就能容易与潜意识取得共鸣,成功地令潜意识在帮助你实现目标的同时,形成双赢的局面。
(2)拥有行为弹性
在一个系统里面,任何一方面如果有较多弹性,该方面就能控制整个系统,而他对方也会因应这些变化而做出改变,以令系统继续保持平衡。
在达到成功之前,我们应拥有行为的弹性,一个方法行不通,就用其他方法,直至行得通为止;我们越能兼容其他人的想法,就越有行为弹性,也越容易成功。
(3)于身心卓越层面运作
什么是身心卓越层面呢?试想着一些愉快的事情,你的心情就会好,而力量也会大一些;当你想着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时,力量也会减弱。于身心卓越层面运作就是尽量使用你的正面力量。既然我们知道身心是互动的,那么当我们需要力量时,只需摆出有力量的身体姿势,状态就能随之产生。
当你在喜悦时,就能吸引到更多的喜悦;当你在倒霉时,就会吸引更多的倒霉,想成功,你会选择在哪个层面上运作呢?
2.能否实现创新的关键因素
有了创新的构想之后,一个人是否做出创新之举,还取决于他对下列因素的考虑。
第一,这种创新之举是否可行?有些创新之举只具备理论上的可行性,或是依赖于某种时间或场合,当前的现实条件并不具备,这时就无法采取行动。
第二,实施这种创新之举是否能取得一定效益?有些设想虽然新颖、有创造性,但采用后并不能取得大于付出的回报,这种情况下采取行动很可能得不偿失。
第三,这种创新之举是否是若干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中唯一的或最佳的?如果有多种成熟的方案可供选择,特别是原有方案比创新方案有更多的优点时,创新之举也许就被搁置起来了。
由于创新构想作为一种新的行动策略,难免有一些不成熟和不完善的地方。这种不成熟和不完善有些需要进一步思考和讨论来消除,有些则需要边实践边修改才能发现问题,并最终找到一条解决问题的正确道路。只将创新构想停留在思想中或纸面上,不去作行动上的探索,那么某些创新构想也许永远无法成熟和完善。因此,虽然很多创新构想从表面上看不具备全面实施的客观条件,但这并不能否定相应的创新之举的价值。从某种角度说,一个人是否采取创新之举,能否完成创新之举,更多的是取决于其主观因素,取决于他是否“肯为”、“敢为”和“善为”。
(1)肯为
勤于思考、勤于行动是“肯为”的前提。某些人平时懒得思考,把思考看成一件很累的事,他们当然没什么创新构想可为。也有一些人倒是勤于用脑,但他们常常只想不讲,或者只说不做,所以有了一些创新构想,也难有相应的创新之举。
除懒散外,阻碍“肯为”的另一个常见的心理障碍是将创新看成是高不可攀的事情,以为只有伟人才能有所创新,产生凡人无创造的错误印象。这与人们平时只关注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等人做出的划时代的发现,而忽视人们在生活中所做出的大量的小发明、小创新有关。
如果仔细检视一下我们周围的环境,会发现与我们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很多小事物在不断地被革新和改进,如我们所用的书包、笔盒、笔、橡皮、削笔刀等文化用品,与我们父母读书时相比已有了很大的改变,而做出这种改变的正是很多平常、甚至是默默无闻的人。破除创新的神秘感,我们也可以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对一些自以为聪明却总是动口不动手的人来说,还存在着一种好高骛远、贪大求全的倾向。他们总是想着大创造、大发明,不屑于考虑小问题,做一些小创新。他们没有注意到,那些做出过重大创新的伟人,其创新能力是在思考和探索一些小问题中发展起来的。
(2)敢为
创新需要勇气。创新之举毕竟是不同于自己以往所采取的行为方式,做起来不如以往所做的那样熟练、有把握,甚至有时还冒失败的风险。有些人创新的想法并不少,但他们或是害怕失败带来的种种后果,或是害怕被人说自己是“出风头”,以至于在采取行动前总是反复斟酌、犹豫再三,最后还是退缩、放弃,成为思想上的勇士、行动上的懦夫。
做出创新之举还需要责任感、使命感。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把创新看成是自己义不容辞的事情,对创新探索中可能要遭受的艰难困苦,要冒的风险也就能勇敢地承受下来了。
创新之举常常是利弊并存。不害怕承担责任也是做出创新之举的重要条件。年幼的司马光砸缸救友的故事我们都知道。司马光当时看到小朋友跌入水缸里,虽然想到除了叫来大人将人拖出水缸的办法外,还可有采用破缸使水离开人的办法,但如果害怕承担砸破缸、水流出来的责任,他可能就不能完成救人之举。
(3)善为
如果说做出创新之举取决于“敢为”,那么完成创新之举则依赖于“善为”。对创新而言,没有现成的行动模式可以参照,没有过去的经验可供利用,行为过程带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失败的风险更是要大得多。因此,必须注意创新行动应具有的条件,并且要善于利用这些条件。
创新之举必须选择适当的时机,并根据进程随时调整行动的策略。注意不到创新的困难,鲁莽从事,勇而无谋,创新之举很可能以失败告终。创新之举还必须争取舆论的理解和别人的支持。一方面,舆论的理解可以使创新者对自己的创新行为充满信心,减轻标新立异引起的精神压力。另一方面,人类的创新行为已开始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依赖群体的力量。别人的配合与帮助常常成为创新完成的重要因素。
青少年朋友鉴于心理发展水平的限制及知识经验的积累状况,要想一下子做出重大创举显然勉为其难。不过,在小发明、小创新方面的不懈探索,将极大地促进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发展,而青少年对创新活动的兴趣爱好会一直延续下去,成为今后事业和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没有借口
请留意以下的句子:
“我家里很嘈杂,不能专心温习,所以数学成绩不好。”
“我做错了这道数学题。”
“我不懂数学。”
“数学对我将来的工作不会有太大的帮助。”
“我是一个数学‘白痴’。”
以上每一个借口的背后,所反映的心态都有很大的分别。
(1)“我家里很嘈杂,不能专心温习,所以数学成绩不好。”
背后的含义是指“环境”令某人不能好好地学习数学,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转换读书环境,例如到附近的图书馆温习,就能改变数学的成绩。要改变“环境”是较容易的。
(2)“我做错了这道数学题。”
只是技术上犯错,只是“行为”层次的问题而已,可以再做或做出适当改正,就能学懂数学。这个“行为”层次虽然比改变“环境”难,但仍然很容易改变。
(3)“我不懂数学。”
这是关于“能力”方面的问题,“能力”是经过许多次重复的“行为”而产生出来的,例如学习游泳,初学时是以不同的动作及行为组合而成,当这些行为组合在练习得熟练后,就有了游泳的能力。要改变一个人的“能力”,当然会比改变“环境”及“行为”要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