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爱拖延,是一种恶习。拖延的恶习,往往让人失去生命中所追求的有价值的东西,使人的时间、精力、情感在浪费中贬值。那么如何改掉这个坏习惯,甩掉这个包袱呢?
第一,不以太忙为借口。现在生活节奏加快,大部分人都是从早忙到晚,忙工作,忙吃饭,忙学习,忙爱情,忙着玩,忙忙……却不知为什么这么忙,忙来忙去忙死了,却没有休闲的片刻工夫。忙则罢,而以忙为借口,把别人交代自己的事当成耳旁风,把朋友的话丢到九霄云外,就会让人感到寒心喽!
第二,把事情分出个轻重缓急来。想改变拖延习惯,你应该把事情理出一个轻重缓急来。昨天的事是昨天的事,今天的事不能拖到明天。放着今天的事情不做,非得留到以后去做,其实在这个拖延中所耗去的时间和精力就足以把今天的工作做好。更重要的是,你的拖延会使别人对你渐渐失去信任,说不定几次拖延之后,你就会失去合作伙伴,就没有人再会愿意托你办事。而到了你找别人办事的时候也就更难了。所以拖延,实际上是很划不来的,如写信一例,一收到来信就回复,或者发电子邮件,很容易的事,但如果一再拖延,那些信就不容易回复了,即使回复了可能也失去了作用。因此许多大公司都规定,一切商业信函都必须于当天回复,不能让这些信函拖到第二天,拖掉了公司的信誉。
第三,就是已决定下来的事要立即去做。当断不断,必受其乱。人生在世,好机会往往稍纵即逝,有如昙花一现。如果当时不加以利用,错过之后就会后悔莫及。如果决定好了的事情拖延着不去做,往往会对自己的品格产生不良的影响。
拖延这种坏习惯会使人懈怠,减弱人做事的能力。如果拖延的习惯不改掉,一则失去事业发展的机会,二会失去美好的人缘,三会失去朋友的情谊。想一想这后果,还是不要拖延为好。
机会不会等待迟到的人,正如汉朝的神秘老者与张良的约定一样,只有你守时,也就遵守了约定,诚信才会建立,别人才能放心地托付给你那些非常重要的东西。
已故的商业大亨摩根把每一分钟都看成是1000美元。许多年轻人处世经历少,吃亏也少,所以尚不知守时的重要,对于摩根每分钟是1000美元的话可以不以为然,但是他们没有想到,也许到了某一天,他们自己就觉得自己的时间和摩根的时间一样值钱,甚至比他的更有价值。那就必须从现在做起养成守时的习惯。
守时的习惯也像其他的习惯一样,要加以训练。纳尔逊侯爵曾经说过:“我的事业要归功于总是提早一刻钟的习惯。准时是国王的礼貌,绅士的品位和商人的必要习惯,是为人处世的规则。”
在社交活动中,对人对己,都不应该养成拖延的习性。有些人总是喜欢在约会的时候迟到,而且总是有很多的理由来自我解释。可以来看看下面的几个例子。
例一:当老板可真不容易。王总近来发现下属不好管理了,尤其是那个销售经理许海,交给他去做的工作老是不能按时完成。开会的时候他经常是最后一个到,订好的计划一到他去执行就总会遇到各种阻碍:什么客户出差了、路上堵车、生病了、材料还没有准备好等等。王总对他很是恼火,要不是碍于推荐人(那可是公司的一个重要客户)的情面,早就把他给开除了。
例二:作为市场部的经理,王先生感觉到压力很大,因为老板要求他必须在下周一的公司例会上提交一份非常重要的市场分析报告。王先生很清楚这份报告对公司和对他自己的重要性,因为这份报告将关系到他个人年底的绩效考核。可是,他觉得完成这份报告是一项繁重的工作,需要大量加班来搜集资料。总之,这是一项足以让他忙得焦头烂额的任务。于是,他的老毛病——拖延又犯了。不过像以前的每次拖延一样,他依然找了一个让自己心安理得的借口——我需要好好考虑,好好规划一下。直到周日,也就是最后一天,他连续工作了十多个小时,才将报告完成。可是,就连他自己对报告的质量都不满意,结果可想而知。到了周一,当他把报告提交给老板时,他已经能从老板那不满的表情中知道了自己今年的绩效考核分数。就这样,他再一次尝到了自己拖延的苦果。
例三:某天清晨,张三于上班途中,信誓旦旦地下定决心,一到办公室即着手草拟下年度的部门预算。他很准时地于九点整走进办公室。但他并不立刻从事预算的草拟工作,因为他突然想到不如先将办公桌以及办公室整理一下,以便在进行重要的工作之前为自己提供一个干净与舒适的环境。他总共花了三十分钟的时间,才使办公环境变得有条不紊。他虽然未能按原定计划于九点钟开始工作,但他丝毫不感到后悔,因为这三十分钟的清理工作不但已获得明显的成就,而且它还有利于以后工作效率的提高。他面露得意神色,随手点了一支香烟,稍作休息。此时,张三无意中发现报纸上的彩色图片十分吸引人,于是情不自禁地拿起报纸来。等他把报纸放回报架,已经十点钟了。这时他略感不自在,因为他已自食诺言。不过,报纸毕竟是精神食粮,也是了解新闻大事的渠道,身为企业的部门主管怎能不看报,何况上午不看报,下午或晚上则非补看不可。这样一想,他才稍觉心安。于是他正襟危坐地准备埋头工作。就在这个时候,电话铃响了,那是一位顾客的投诉电话。张三连解释带赔罪地花了二十分钟的时间才说服对方平息怨气。挂上了电话,他去了洗手间。在回办公室途中,他闻到咖啡的香味。原来另一部门的同事正在享受上午茶。他们邀他加入。他心里想,预算的草拟是一件颇费心思的工作,若无清醒的头脑则难以胜任,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应邀加入,就在那儿言不及义地聊了一阵。回到办公室后,他果然感到精神奕奕,满以为可以开始致力于工作了。可是,一看表,乖乖,已经十点四十五分了!距离十一点的部门联席会议只剩下十五分钟。他想:反正这么短的时间内也办不了什么事,不如干脆把草拟预算的工作留待明天算了。
例四:王勇有个坏习惯,做事总喜欢拖延。如果有什么事今天做可以,明天做也行,那他绝对会拖到明天去做,所以朋友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磨蹭大王”。在学校里,这个习惯还没给他带来多大影响,顶多是晚交报告被教授说几句。但到了社会上,他却因此吃了不少苦头。毕业后,王勇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有一天,一个同学告诉他一个消息:某市公开招聘三名电台主持人。听到这个消息,王勇高兴坏了。他的语言及外形都没问题,而他的学历也颇具优势,更重要的是当电台主持人是他最大的理想。这可真是天赐良机。那什么时候去报名呢?王勇想:过两天吧!我总要准备准备。于是一天拖过一天,五天后,他终于决定行动了!然而,当他风尘仆仆地赶到某市时,电台工作人员却告诉他,三天前报名就截止了。于是王勇只好怀着遗憾回了家。他自己也明白,以后很难再碰到这样好的机会了!
要想当一个成功者,就要求我们必须积极地努力,努力按时完成每一件事情。因为成功者是从不拖延的,他们也不会等到“有朝一日”再去行动,而是今天的事情就选择今天动手去做,决不会等到第二天。这样,才会让自己距离成功更近。
事实上,一个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还要重要。成功是靠行动而不是靠梦想实现的。当我们备好行囊,准备向目标进发时,下一个关键就是——开始行动。
行动是敲开成功之门的有力手段,或者说,只坐在那儿想打开人生局面,无异于痴人说梦,只有靠自己的双手行动起来,才能有成功的可能性。
赤壁之战中周瑜用火攻的故事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连环计”已经奏效,曹操把所有的船只都用铁链连在一起;“苦肉计”已使曹操深信不疑只等黄盖来降,火攻的机会只欠东风了。但其时正值隆冬季节,江面上每天刮的都是西北风。周瑜醒悟到妙计中最关键的一项外在条件欠缺时,立刻急火攻心,背过气去。后来就有了诸葛亮借东风的传说,终于使得火攻计得以成功,但如果周瑜只坐等东风吹来时才准备“连环计”和“苦肉计”,只怕机会已一去不返了。
很多人的失败不仅仅是因为没有雄心而跌倒,而是因为不能把信念化作行动,并且不顾一切地坚持到底。
失败的人往往刚开始时都拥有很远大的理想,因缺乏立即行动的惯性,理想于是开始萎缩,种种消极思想衍生,甚至于就此不敢再存任何理想,于是就过着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平庸生活。这也是为何成功者总是占少数的原因。
有一个幽默大师曾说:“每天最大的困难是离开温暖的被窝走到冰冷的房间。”他说的没错。当你躺在床上认为起床是件不愉快的事时,它就真的变成一件困难的事了。即使这么简单的起床动作,亦即把棉被掀开,同时把脚伸到地上的自动反应,都可以击退你的雄心。
那些成功者都不会等到精神好的时候才去做事,而是推动自己的精神去做事的。
“现在”这个词对成功的妙用无穷,而用“明天”、“下个礼拜”、“以后”、“将来某个时候”或“有一天”,往往就是“永远做不到”的同义词。有很多好计划没有实现,只是因为应该说“我现在就去做,马上开始”的时候,却说“我将来有一天会开始去做。”
我们用储蓄的例子来说明好了。人人都认为储蓄是件好事。虽然它很好,却不表示人人都会依据有系统的储蓄计划去做:许多人都想要储蓄,只有少数人才能真正做到。
这里是一对年轻夫妇的储蓄经过。毕尔先生每个月的收入是1000美元,但是每个月的开销也要1000美元,收支刚好相抵。夫妇俩都很想储蓄,但是往往会找些理由使他们无法开始。他们说了好几年:“加薪以后马上开始存钱”、“分期付款还清以后就要……”、“度过这次困难以后就要……”、“下个月就要”、“明年就要开始存钱。”
最后还是他太太珍妮不想再拖。她对毕尔说:“你好好想想看,到底要不要存钱?”他说:“当然要啊!但是现在省不下来呀!”
珍妮这一次下决心了。她接着说:“我们想要存钱已经想了好几年。由于一直认为省不下,才一直没有储蓄,从现在开始要认为我们可以储蓄。我今天看到一个广告说,如果每个月存100元,15年以后就有18000元,外加6600元的利息。广告又说:‘先存钱,再花钱’比‘先花钱,再存钱’容易得多。如果你真想储蓄,就把薪水的10%存起来,不可移作他用。我们说不定要靠饼干和牛奶过到月底,只要我们真的那么做,一定可以办到。”
他们为了存钱,起先几个月当然吃尽了苦头,尽量节省,才留出这笔预算。现在他们觉得“存钱跟花钱一样好玩”。
想不想写信给一个朋友,如果想,现在就去写。有没有想到一个对于生意大有帮助的计划?马上就开始。
如果你时时想到“现在”,就会完成许多事情;如果常想“将来有一天”或“将来什么时候”,那就一事无成。行动犹如跑步者全力的奔驰,唯有坚持到最后的,方能获得成功的锦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