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一门忠烈——颜真卿
8080200000028

第28章 御敌边关,安定社稷

自安史之乱以来,西北的精兵猛将多调入中原参加平叛战争,而留下的多老弱病残,不堪战斗,吐蕃遂乘虚而入,几年间,西北各州相继沦陷,而且吐蕃势力还渐向内地延伸。因此,在平定安史之乱后,唐廷又面临着边患问题。在平叛中立下汗马功劳的郭子仪已近古稀之年,又马不停蹄,投入了抵御边患的战斗中。

广德元年(763)四月,叛首史朝义刚传首京师,被置于闲散之地的郭子仪屡次向代宗奏言:“吐蕃、党项不可忽,宜早为之备。”这位老将军已经洞察出吐蕃、党项等对唐朝的严重威胁,再三提请代宗予以高度重视。七月,吐蕃军大举进攻,边将频频告急,大宦官程元振皆扣压不报,代宗一无所知。到了十月,吐蕃军进犯泾州,刺史高晖举城投降,又为吐蕃作向导,因此吐蕃军很快下邠州,进至奉天(今陕西乾县)、武功,京师震动。代宗这才知道吐蕃军已逼近京畿,急忙命雍王李适为关内元帅,郭子仪为副元帅,并火速出镇凤翔,以抵御吐蕃。

时郭子仪闲废日久,手下部曲离散,至此召募,仅有二十骑。刚行至咸阳,吐蕃会同吐谷浑、党项、氐、羌等二十余万人,弥漫数十里,已从司竹园(今陕西周至)渡过渭水,循山东进。郭子仪兵马甚少,无法应敌,急使判官中书舍人王延昌入奏,请增加兵马,但却遭程元振拒绝。

代宗方调兵遣将,吐蕃军已过便桥(今陕西咸阳西南),措手不及,便仓皇逃往陕州,六军逃散。郭子仪急忙从咸阳回长安,及至长安,代宗已渡过浐水。时射生将王献忠叛唐,率四百骑兵进入长安,胁迫丰王李珙等十王西降吐蕃。至城西开远门时恰遇郭子仪,郭子仪责备了丰王之后,便派人将丰王一行押送到代宗处。

吐蕃军进入长安,立广武王李承宏为帝。郭子仪循南山至商州(今陕西商县),收得武关防兵及六军散卒四千人,军势渐振。代宗恐吐蕃军东出潼关,命他赴陕州。子仪上表说:“臣不收京城无以见陛下,若出兵蓝田,虏必不敢东向。”随即命左羽林大将军长孙全绪率二百骑兵出蓝田以观察吐蕃情况。全绪与前光禄卿殷仲卿率守蓝田兵千余人渡过浐水,吐蕃一时不知虚实,有些畏惧。全绪又使射生将王甫入城纠集数百少年,夜间在朱雀街击鼓呐喊,吐蕃军遂惊惶逃出。吐蕃军占领长安仅十三天。代宗以郭子仪为西京留守。

自代宗狼狈东逃,百官都归咎于程元振,谏官频论此事。程元振心里害怕,又以郭子仪新立大功,不想还京,劝说代宗以洛阳为都。代宗应允,迁都的诏书已颁下数日,郭子仪闻知后,迅即上表论奏此事,认为长安地势险要,东都久陷于叛军,残破不堪,表示愿练兵御敌,再造邦家。代宗阅完奏表,感动流泪,对侍臣说:“子仪用心,真社稷臣也。可亟还京师。”十一月,代宗驾还长安宫,郭子仪伏地请罪,代宗停车慰劳他说:“朕用卿不早,故及于此。”遂赐以铁券,并图子仪像于凌烟阁。

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唐廷于各地多置节度使以制要冲之地。郭子仪认为现在平叛战争已经结束,而诸道节度使仍拥有重兵,“耗蠹百姓”,且易于割据称雄,于朝廷不利,遂上表请罢免诸道节度使。为使这项工作能顺利进行,请首先从他自身开始。广德二年(764)六月,罢免了郭子仪河中节度使的职务,子仪又请解除自己的关内副元帅之职,代宗未能同意。尽管郭子仪率先请罢免自己兼任的河中节度使职务,但由于当时藩镇割据的局面已基本形成,阻力很大,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仆固怀恩在平定安史之乱中战功卓著,但由于各种矛盾的斗争,最终走上了叛唐的道路。并勾结回纥、吐蕃军进攻东都。代宗召问郭子仪御敌方略,子仪胸有成竹地说:“怀恩勇而少恩,士心不附,所以能入寇者,因思归之士耳。怀恩本臣偏裨,其麾下皆臣部曲,必不忍以锋刃相向,以此知其无能也。”代宗遂命郭子仪出镇奉天御敌。十月,回纥与吐蕃军进逼奉天,诸将请战,子仪不同意,他说:“敌军深入吾地,利于速战,吾坚壁以待之,彼以吾为怯,必不戒,乃可破也。若遽战而不利,则众心离矣。敢言战者斩!”第二天夜里,子仪于乾陵之南布阵。翌日未明,敌军大队人马赶到,原以为郭子仪毫无准备,欲袭击奉天,忽见大军阵列,一时惊慌失措,遂不战而退。子仪使裨将李怀光率五千骑兵追击。敌军至邠州,又攻不下,于是便渡过泾水而逃。十二月,代宗加授郭子仪为尚书令,子仪以太宗曾任此官,坚决推辞不受。不久还镇河中。

永泰元年(765)九月,仆固怀恩假称代宗晏驾,郭子仪也死,再次勾引回纥、吐蕃、吐谷浑、党项、奴剌等率三十万大军深入唐朝内地,在掳掠了泾州、邠州后进入礼泉(今陕西礼泉北)、奉天县境。唐代宗即忙命郭子仪屯兵泾阳(今属陕西),并亲自率兵驻扎于苑中。

郭子仪奉命进驻泾阳,兵将才一万人。刚到泾阳,回纥、吐蕃数十万骑兵已经从四方云合,把泾阳城围困起来。在强敌面前,郭子仪沉着镇静,一面使部将李国臣、高升、魏楚玉、陈回光、朱元琮各当一面,而自己率甲骑二千人出入于阵中。回纥原以为郭子仪去世,代宗晏驾,才与吐蕃军联合进犯。至此听说郭子仪健在,知道上了仆固怀恩的当。郭子仪派使者告谕回纥首领说:“昔回纥涉万里,勘大憝,助复二京,我与若等休戚同之,今乃弃旧好,助叛臣,一何愚!彼背主弃亲,于回纥何有?”回纥首领动心,欲面见子仪,子仪将往,左右劝谏说,戎狄不讲信用,不可深入虎穴。子仪为了社稷安全,已将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对大家说:“虏众数十倍,今力不敌,吾将示以至诚。”左右请以铁骑五百护行,子仪又不答应,只以数十骑相随前往。回纥军见郭子仪走近,个个剑拔弩张。子仪摘下头盔,面见回纥首领,对他说:“诸君同艰难久矣,何忽亡忠谊而至是耶?”回纥兵皆放下兵器,下马而拜。子仪又与首领共同饮酒,赠送锦彩联欢,誓结友好。子仪还乘机劝他们说:“吐蕃本吾舅甥国,无负而来,弃亲也。马牛被数百里,公等若倒戈乘之,若俯取一芥,是谓天赐,不可失。且逐戎得利,与我继好,不两善乎?”回纥首领应允了。吐蕃军见郭子仪独与回纥相来往,心中猜疑,遂连夜退走。郭子仪先派部将白元光与回纥军追击,自己率大军继之而行,在灵台西原(今甘肃泾川境)击败吐蕃军。郭子仪冒险与回纥首领面晤,以诚相待,使回纥军反戈一击,大破吐蕃军,化险为夷,为保卫唐朝的安全再建大功,加实封二百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