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他统一全国,并为后来的封建君王传下了一套“君权神授”的衣钵,之后又建立了一套有利于皇帝统治天下的中央集权机构。所以,后来的历代君王莫不对秦始皇歌功颂德,于是秦始皇便成为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中知名度最高的皇帝之一。不过,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确实是名留青史了。
吕不韦奇货可居
说起秦始皇的身世,倒有些曲折离奇。
秦始皇出生在战国时代。当时,战国七雄连年争战,民不聊生。作为战国七雄之一的秦,经过秦始皇几代先祖的精心经营,已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这就给将来秦始皇统一天下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秦始皇诞生前夕,正值曾祖父秦昭王在位。秦昭王采取范睢“远交近攻”的外交政策,一面进攻与秦国相邻的韩、魏二国,一面又与赵、齐等国结盟。当然,在战国时期,这种结盟不过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外交手段。为了保证盟约,双方都要派出一位国君的儿孙交给对方,作为人质,国君的将来继承人自然是不可能给送出去的。秦赵结盟之后,秦始皇的父亲子楚就成了当仁不让的人选。子楚是秦昭王的孙子、太子安国君的儿子。安国君有子二十余人,子楚排行居中。子楚的母亲不得宠,自身又非长子,所以被送到赵国,成了一个父亲不疼,母亲不爱的落魄公子。
这时吕不韦出现了,他靠战争发了大财,做生意做到了赵国,无意中认识了子楚。一番交谈之后,吕不韦觉得子楚乃是奇货可居,说不定,他就能靠这个落魄的子楚公子做一把政治投机的生意。吕不韦往来各国,对各国政局都很熟悉,对秦国宫闱的内幕更是了如指掌。他知道子楚不得志,而安国君最宠爱的华阳夫人又无子,便想以她为突破口,通过华阳夫人扶持子楚得到王位,使自己以“定国立君”之功大捞一把政治财。而子楚虽胸无大志,但也凭着年少气盛,想做出点惊天地、泣鬼神的丰功伟绩来,况且自己也不甘于如此狼狈的现状,吕不韦的出现给了他这个机会,两人一拍即合,开始筹划起来。
吕不韦拿出500金交给子楚,让他改善处境,广交宾客。又另外拿出500金选购珍奇玩物,作为送给安国君和华阳夫人的礼物。一切准备妥当,吕不韦便西游秦国。
到了秦国之后,并没有直接求见安国君和华阳夫人,而是拜访了华阳夫人的姐姐。吕不韦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对她说起了子楚的贤惠和聪明,说子楚交结诸侯宾客,朋友遍天下,是一个胸怀远大抱负的青年,他身居异国,日夜思念安国君和华阳夫人,常说“夫人就是子楚的天”,往往到深夜还在流泪,不能成眠。说得华阳夫人的姐姐倒有些动情了,吕不韦见火候已到,呈上厚礼,拜托她把子楚的礼物和问候转呈华阳夫人,并请她去游说华阳夫人,把子楚立为继承人。
华阳夫人听姐姐亲口叙述了子楚的这番情况,又见到子楚给自己送的厚礼,不禁心花怒放,对子楚也就有了好感。华阳夫人的姐姐又劝她趁得宠时早定主意,在众公子中选择一位贤孝者作为自己的儿子,把他正式立为继承人,并说当今诸子中子楚最为贤孝,他自愿依附夫人,若把他扶持为继承人,就可终生在秦国得宠。华阳夫人正为无子苦恼,姐姐这番肺腑之言,解开了自己心中的症结。从此,华阳夫人向安国君大吹枕头风,安国君终于答应了华阳夫人的请求,并与华阳夫人刻符为信,约定立子楚为继承人。接着,安国君和华阳夫人给子楚送去大批钱财,并请吕不韦扶助子楚。
从此,子楚名声日盛,誉满诸侯。
吕不韦为子楚取得王位继承权后,就返回邯郸,终日与子楚饮酒作乐,广交天下豪杰,专等秦国王位轮到子楚来坐。此时,吕不韦还为子楚找来一位能歌善舞的美貌姑娘同居,史称“赵姬”。
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赵姬在怀孕13个月后,生下一子,这就是后来统一天下的嬴政。关于嬴政的身世,还有人抓住“赵姬”怀孕时间过长作文章,认为嬴政并非子楚的儿子,而是吕不韦的亲身骨肉,但这毕竟是野史,不信也罢。
嬴政在出生不久,秦赵两国便撕毁盟约,展开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毕竟秦国实力要强于赵国,公元前259年9月,秦国兵临邯郸城下,邯郸危在旦夕。如同热锅上蚂蚁的赵国,竟想出杀死子楚,以解邯郸之困的方法来。子楚也算不该死,一个素与他交好的赵国官吏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他。大惊之下,子楚急忙与吕不韦商量。吕不韦始终是有钱的主,600金抛出去,防守官吏便大开城门,让子楚和吕不韦逃出邯郸城,返回了秦国。赵国得知子楚出逃的消息,又打算杀死赵姬母子。由于赵姬是邯郸富豪之女,母子在娘家的掩藏下,竟躲过杀身之祸,存活下来。
昭王死后,太子安国君即位,是为秦孝文王。华阳夫人为王后,子楚也顺理成章地成为太子;这时秦赵关系已经缓和,赵国就把赵姬母子送归秦国。9岁的嬴政在邯郸度过了艰苦的童年,回到秦国。
秦孝文王做了几十年的太子,日思夜想的就是这个王位,可他却无福消受。服丧一年之后,他正式登上了秦国王位,三天之后就随父亲仙逝而去。子楚继承王位,是为秦庄襄王。庄襄王一即位,便起用吕不韦做相国,封为文信侯,把洛阳10万户作为食邑赏赐给了吕不韦。
庄襄王在位时间也很短,3年就去世了。这样,秦庄襄王三年(公元前247年),13岁的少年嬴政就登上了秦国的王位,但由于年纪尚小,政务均由母亲赵太后和相国吕不韦处理。
吕不韦此时终于完成了他一生中最大的一笔生意,他不仅位居相国,又获得了与管仲齐名的“仲父”尊号,成为秦国首屈一指的巨富和政治爆发户。然而,这也是他从巅峰走向灭亡的开始。由于他权势过大,直接影响到秦王嬴政的统治,对权力怀有强烈欲望的嬴政当然不可能视而不见。
赵太后在秦庄襄王死后,孤身无偶,吕不韦投其所好,找了一个名叫嫪毐的人假充宦官,进入太后宫中。嫪毐倒也是个能说会道的主,深得太后宠爱,政务皆由其决断。嫪毐因而崛起,他拥有宾客一千余人,朝中官员又争相交结,不少重要官员如卫尉竭、内史肆等都充当党羽,以嫪毐为首的后党集团成为仅次于吕不韦的又一股政治势力。
秦始皇21岁的时候,按秦国制度,第二年就要举行加冠亲政的仪式。就在这时,吕不韦召集宾客3000人编撰的《吕氏春秋》完成,并示威性的被挂在城门前让人纠错;而嫪毐也在此时分土封侯,两个集团分别向秦始皇弄权示威。
面对吕党和后党两集团的嚣张气焰,秦始皇未动声色。秦王九年四月,嬴政到秦故都雍城的新年宫举行冠礼。嫪毐乘机发动暴乱。不料嬴政早有戒备,立刻命令昌平君等人率军镇压,活捉嫪毐。九月,嫪毐被车裂,诛灭三族,党羽皆枭首示众。秦王嬴政还杀死了赵太后与嫪毐的两个私生子。至此,与君权对立的后党集团被消灭。
追根究底,相国吕不韦是当年嫪毐进宫的始作俑者,这自然就牵连到他身上来。
嬴政倒也打算乘嫪毐案件诛杀吕不韦,一并清除吕氏集团。但是吕不韦辅佐先王即位的卓著功勋众所周知,在秦国也有深厚的根基,操之过急,难免败事,因而秦始皇暂时没有动吕不韦。
秦王十年,嬴政已经站稳脚跟,于是免去吕不韦的相国职位,将他轰出秦都咸阳,迁居封邑洛阳,吕不韦在洛阳居住期间,关东六国君主频繁地派人到洛阳向他请安。为防止吕不韦与关东六国勾结,秦王十二年,秦王嬴政决定置吕不韦于死地,根除祸患。他派人给吕不韦送去一封书信,信中说:“君对秦国有何功劳?却封土洛阳,食邑十万。君与秦国有何血亲?却号称仲父,妄自尊大。快带家属滚到西蜀去住!”吕不韦受到这番凌辱,自度不免一死,于是服毒自尽。
吕不韦死后,嬴政还严惩了他的家人和宾客。
削平群雄、统一六国
秦王当政首先选择的攻击目标为韩国。因为韩国的实力在六国中最弱,是秦国走向统一道路的最大障碍。但是,韩国还没有到不堪一击的地步。秦军屡次进攻韩国,均被韩国击退。在用主力进攻韩国的同时,秦对韩采取扶植亲秦势力以逐步肢解的策略。前231年,韩国南阳郡“假守”(即代理郡守)腾,向秦献出他所管辖的属地。腾被秦王政任命为内史,后又派他率军进攻韩国。腾对韩国了如指掌,所以进展顺利,于公元前230年(秦王政十七年)俘获韩王安,韩国灭亡。
秦利用赵国发生大地震和大灾荒的机会,又派王翦领兵攻赵。赵国派李牧、司马尚率兵抵御,双方相持了一年。在紧要关头,秦国使出杀手锏—离间计。
王翦用重金收买了赵王的宠臣郭开,要他散布李牧、司马尚企图谋反的流言。赵王轻信谣言,派赵葱和颜聚替代李牧。李牧在大敌当前的形势下据不让出兵权,赵王竟暗地派人逮捕李牧并处死了他,同时还杀掉了司马尚。杀死李牧,无疑为秦军亡赵扫清了道路。此后,秦军如入无人之境,攻城略地,痛击赵军。公元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秦军攻破邯郸,这座名城落入秦国之手。不久,出逃的赵王迁被迫献出赵国的地图降秦。赵国实际上灭亡了。但是公子嘉却带着一伙人逃到代郡(今河北蔚县),自立为王。后秦军在公元前222年灭燕国之后将其俘虏。至此,秦统一了北方。
魏景湣王迫于秦国的强大威力,主动向秦献出丽邑,以求缓兵。此时,秦王嬴政正调集兵力准备向赵国发起总攻,不想分散兵力攻魏,就接受了献地。这使得魏国又维持了数年残局。公元前225年,就在秦军主力南下攻楚之时,秦王政派出年轻将领王贲,率军围攻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魏军紧闭城门,坚守不出。由于大梁城防经过多年修建,异常坚固,秦军强攻不下。王贲想出了水攻的办法。秦军大批士卒被安排去挖掘渠道,将黄河、鸿沟的水引来,灌注到大梁。三个月后,大梁的城墙壁垒全被浸坍,魏王假只得投降。魏国灭亡了。
南方大国楚国,疆域辽阔,山林茂密,物产丰富,号称拥有甲士百万。但是,楚国的内政一直不振,总是贵族争权夺利,这种状况到战国末期尤为严重。公元前228年,楚幽王死,统治集团发生内讧。幽王的同母弟犹,即位为哀王,但仅两个多月,就被异母兄负刍的门徒杀掉了。负刍成为楚王。楚王室更加分崩离析。就在楚国发生内乱的时候,公元前226年,秦王政不失时机地从北方伐燕前线抽调秦军,南下攻楚,连续夺得楚国10余个城池。公元前224年,秦国与楚国的决战就要开始了。秦王政先派年轻将领李信率20万秦军攻楚,被楚军击败。后又派大将王翦率60万秦军攻楚。王翦入楚境后,并未马上发动攻势。他总结了李信轻敌冒进的教训,采取屯兵练武,坚壁不出,麻痹敌人,以逸待劳的战略。这样,度过了一年多的时间,秦军对楚地的情况基本适应,士气高昂,体力充沛。同时,被调来抗击秦军的楚国部队,斗志渐渐松懈,加上粮草不足,准备东归。楚军一撤,王翦就抓住时机下令全军出击。秦军一举打垮了楚军的主力,并长驱直入,挺入内地,杀死楚军统帅项燕。接着,秦军攻占楚都寿春(今安徽寿县),俘虏了楚王负刍,楚国灭亡,时为公元前223年(秦王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刚在南方灭楚的大军,又乘胜降服了越君,设置会稽郡。于是,长江流域全部并入秦的版图。
在灭赵的过程中,秦国大军已兵临燕国边境。燕王喜惶惶不可终日,眼见秦国扫平三晋,就要向自己杀来,却无计可施。燕太子丹最终想出了孤注一掷的暗杀行动,即历史上有名的荆轲刺秦王,时值公元前227年。刺杀行动最终失败,但是秦王政差一点死于荆轲的匕首下,他深恨燕国,立即增兵大举进攻。前226年,秦军攻下燕都蓟(今北京市),燕王喜与太子丹逃亡辽东郡。秦将李信率领秦军数千人,穷追太子丹至衍水。太子丹因潜伏于水中幸免于难。后来,燕王喜经过权衡利害关系,派人将太子丹杀掉,将其首级献给秦国,想以此求得休战,保住燕国不亡。燕王喜逃到辽东以后,秦军主力就调往南线进攻楚国。公元前222年,王贲奉命攻伐燕国在辽东的残余势力,俘获燕王喜,燕国彻底灭亡。
秦王政命令王贲挥戈南下,攻打东方六国中的最后一个:齐国。从春秋到战国中期,齐是山东诸国中比较强大的一个。但是,公元前284年燕、赵、韩、魏、楚五国攻齐,尤其是燕将乐毅横扫齐国,令齐国差点亡国。之后,齐国一直没有复强。而且,此时的齐王建是个无能之辈。
母亲健在时,他依赖母亲;母亲临终前,他还死皮赖脸地要母亲写下可以辅佐他的大臣的名字。公元前249年,刚毅不屈的君王后逝世,后胜任宰相。秦国迅速展开收买内应的活动,向后胜馈赠大量的黄金、玉器。后胜得了秦国的好处,就派出大批宾客相继赴秦。秦国又对他们大肆贿赂,送给金钱、珍宝,让他们回齐国充当内应。这批人从秦国回来后,就积极地制造亲秦的舆论。他们说齐王建应西去朝秦,以表归顺,又说齐秦是姻亲,根本不用备战抗秦,也不要帮助三晋、燕、楚攻秦。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王贲南下伐齐,几乎就没有遇到过什么抵抗。王贲率军长驱直入,来到临淄,齐王建与后胜马上向秦投降。齐国灭亡。至此,秦国走完了削平群雄、统一六国的最后一程。
首称皇帝,中央集权
春秋战国,各国诸侯都被称为“君”或“王”。战国后期,秦国与齐国曾一度称“帝”,不过这一称号在当时并不同行。已经一统天下的嬴政,以为过去的这些称号都不足以显示自己的尊崇,于是下令大臣议称号。经过一番议论,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人认为,秦王政“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功绩“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他们援引传统的尊称,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人皇,人皇最贵”,建议秦王政采用“泰皇”头衔。然而,秦始皇对此并不满意。他只采用一个“皇”字,因有“三皇五帝”而在其下加一“帝”字,创造出“皇帝”这个新头衔授予自己。从此以后,“皇帝”就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谓。
“皇帝”称谓的出现,不仅仅是简单的名号变更,还反映了一种新的统治观念的产生。在古代,“皇”有“大”的意思,人们对祖先神和其他一些神明,有时就称“皇”。“帝”是上古人们想象中的主宰万物的最高天神。秦始皇将“皇”和“帝”两个字结合起来,第一,说明了他想表示其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威,是上天给予的,即“君权神授”;第二,反映了他觉得仅仅是做人间的统治者还不满足,还要当神。可见,“皇帝”的称号,乃是秦王政神化君权的一个产物。
秦王政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自称“始皇帝”。他又规定:自己死后皇位传给子孙时,后继者沿称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以至万世。秦始皇梦想皇位永远由他一家继承下去,“传之无穷”。为了使皇帝的地位神圣化,秦始皇又采取了一系列“尊君”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