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刘彻,在位54年,是我国历史上在位时间名列前茅的皇帝之一。在中国历史上,这个皇帝一直被史学家评为一名雄才大略、多有建树的封建帝王,原因在于,后来,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家学说逐渐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思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按道理说,刘彻也不算是一个正统皇帝,因为他是父亲汉景帝刘启废掉太子刘荣后,才把他提上去当太子的。所以,刘彻的出生也被传说给神化了。这个传说也太没有新意,不过就是其母王美人曾梦见太阳入怀而已,不过,对于科学尚不发达,迷信横行的那一时代而言,这个传说已经能够镇得住人了。
刘彻能当上皇太子,全靠他的姑妈长公主刘膘帮忙。长公主想把自己的女儿陈阿娇许配给刘彻,刘彻也算是聪明伶俐,回答道:“如果能娶阿娇为妻,我一定要造一所金屋子给她。”这也就是成语“金屋藏娇”的来历。这句话让长公主和在场的汉景帝很是高兴,不久就把7岁的刘彻立为皇太子。
汉景帝立刘彻为太子后,便精心培育,请来德高望重的卫纶来做刘彻的老师。本来就聪明的刘彻还很喜欢学习,涉猎极广,对儒学经典、骑射、文学,都有很大兴趣,这就对他日后创出一番所谓的伟大功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前140年,16岁的刘彻终于迎来位及九重的那一天,颇有雄心壮志的他开始自己丰功伟绩的创造历程。
即位之初的刘彻,首先要面临的是统一思想,巩固自己的统治。
汉初六七十年间,以“清静无为”为特点的黄老之说盛行全国,这对安定政局、约法省禁、休养生息、发展生产都起了有益的作用。但由于无为、放任,却给诸侯王和富贾豪强以扩张势力、为非作恶的机会,从而加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激化了阶级矛盾。到汉武帝即位,地主阶级的统治已经巩固,社会经济有了新发展,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已不能适应地主阶级的要求。汉武帝需要有一种进取精神较强的统治思想来代替黄老“无为”思想,而儒家学说恰恰适应了这种要求,它博大精深,具有包含政治、哲学教育、文学、伦理各方面内容丰富、包罗万象的特点,它以“仁政”为核心的政治观和道德观,使它便于被统治阶级全面利用,尤其在升平时代以控制人民,更有适应性。
刘彻对儒学思想极为推崇,可他不得不面对以“好黄帝、老子言”的窦太皇太后为首的思想上和政治上反对改革的集团。这个集团主要以皇亲国戚为主,况且大权仍掌握在窦太皇太后的手中,因此,即位之初的汉武帝刚开始实行自己的改革措施,就遭到了窦太皇太后的反对,新政不得不暂时废除。此后,汉武帝刘彻只有等到窦太皇太后死后,方才开始他的改革。
窦太皇太后病死后,汉武帝摆脱了束缚,立即下令罢免丞相许昌和御史大夫庄青翟,清除了窦太皇太后安插在朝内的所有亲信党羽,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终止了黄老思想指导下的“无为”政治,采纳了董仲舒的新儒家学说,开创了一个辉煌的时代。
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成为这一时期新儒家的代表。他在公元前140年的贤良对策中提出了他的理论,他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统一思想,强调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提倡“君权神授”,把道家的道统变成封建的法统,提倡儒家的仁政,同时强调法治。
董仲舒的这些主张,是从封建统治的长远利益出发提出的方案,为汉武帝集权中央,统一思想,一统天下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有利于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很自然的。
汉武帝为独尊儒术,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儒学教育体制,用儒家思想来培养封建地主阶级的接班人。公元前124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兴办太学。大学是我国第一所国立大学,“养天下之士”,完全是培养文官人才的制度。朝廷由太常选拔18岁以上的优秀青年入学受业做博士弟子,郡国也可以挑选品学兼优的青年送到太学。学习一年,经过考试,则通一经以上者,可补文学掌故的官缺;成绩甲等者并为郎官;下材而不通一艺的不用;如有特别优异的茂材异等,名字直接上报。这是教育与丢官相结合的制度,它定期地、经常地向朝廷输送文官,是政府各级官员的主要来源。这些用儒家思想培养起来的人才,成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最得力的维护者。除此之外,汉武帝还号召在郡国兴办地方学校。这样,儒学成为士人进身阶梯,把教育体制与用人制度和统一思想协调起来,天下士人为进入仕途,纷纷统一到儒家思想中来。
思想统一了,革新的绊脚石去掉了,汉武帝开始了一系列的新政。
由于武装立国等历史原因,汉朝到武帝时仍然是军人贵族政府。为打破这种局面,改变政府官员的构成,武帝听从董仲舒的建议,通过一系列法令、措施,建立并健全了由察举、太学、征召以及公车上书等组成的以选拔文官为主的用人制度。
在充实、加强统制机构的同时,汉武帝还大力加强中央集权。首先是削弱相权,强化皇权。由于丞相大多为开国功臣,位高权重,权力往往超过皇权。汉武帝对这种丞相分权的情况极为不满,他上任后开始逐步改变这种情况。这时,适逢汉初功臣元老也大都去世,汉武帝便趁机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逐步改变军功贵族专权的状况,用儒生来为他的政治服务,通过一系列官制改革,取消军功贵族的特权地位,至公元前122年,武帝打破列侯拜相的旧制,任命出身贫苦的儒生公孙弘为丞相,彻底摧毁了军功贵族的特权。
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取“强干弱枝”的政策,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刘彻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清除分封制。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由长子继承王位外,还可以推恩将其余的诸子在原封地内封侯,新封的侯国不再受原国王管辖,直接由各地的郡县来管理。这样,使得很多有权有势的诸侯王国大大地削弱了。
汉武帝即位初,一方面政治形势比较稳定,国家经济状况也比较好,另一方面诸侯王国的分裂因素依然存在,边境匈奴袭扰不断,而封建统治思想尚待确立。
加强中央集权,设立中朝
为加强中央集权,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即允许诸王将自自己的土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诸侯国。内容主要是:诸侯王的王位除了由嫡长子继承以外,还可以用“推恩”(也就是广布恩惠,让更多的人来享受特权)的形式把其他的儿子在本侯国内分封。新的侯国就脱离原来王国的限制,地域独立,而且政治权力也基本被剥夺,受当地郡县官吏的管辖。这样,就使原来独立的地方王国自动地将权力上交给了国家。此后,地方的王与侯仅仅享受物质上的特权,即享用自己封地的租税。但是没有了以前的政治特权。武帝还找借口,一次就削去当时一半的侯国。汉武帝奠定了中国大一统的政治格局。
在惠文景帝期间,丞相大多主要是随刘邦打天下的功臣丞相受到礼遇,武帝和丞相多有不合,经常会借口打压杀死丞相,导致朝中大臣不愿意接任丞相之职。为贯彻自己的命令,他便设立中朝,尚书台也是这一时期出现的。武帝削弱丞相的权力还有一个很有利的条件,这就是原来做丞相的都是开国的功臣,他们已经年老,或者去世。武帝便利用这个有利的时机来让众多的儒生代替元老们,掌握国家政权,同时通过打击丞相来加强自己的权力。在公元前124年,武帝便让平民出身的儒生公孙弘来做丞相,这样就改变了以前总是由贵族来做丞相的惯例。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公元前113年武帝以当年为元鼎四年,并追改以前为建元,元光,元朔元狩,每一年号六年。但根据一些出土的文物来看,上面都标有建元、元光等年号,证明建元、元光等年号并非后来追命。
为了进一步加强君主权力,武帝用派御史的方式对地方的豪强、官吏进行监督。公元前106年,武帝将全国分成了十三个监察区,每个区叫做部,每部派出一名刺史,中央的刺史叫做司隶校尉,其他十二个州都叫刺史。
刺史的地位在当时是相当高的,相当于钦差大臣,而且是常年的,在地方还有自己的办公地点。就“刺史”名字本身来说,其实它已经具备了这种特点。“刺”即是刺举,也就是侦视不法,“史”是指皇帝派出的使者。
汉武帝时任用官吏是多元化的。二千石以上官吏可通过任子制度使子孙当官;有钱人可通过“赀选”当官;先贤的后裔可以受照顾,如贾谊的两个儿子就被关照当了郡守。然而,尤为突出的是武帝用人惟才是举、不拘一格。如皇后卫子夫是从奴婢中选拔出来的。卫青、霍去病分别是从奴仆和奴产子中选拔出来的。而丞相公孙弘、御史大夫儿宽,以及严助、朱买臣等人都是从贫苦平民中选拔上来的;御史大夫张汤、杜周和廷尉赵禹则是从小吏中选拔出来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汉武帝任用的一些将军是越人、匈奴人。而金日磾这样一位匈奴的俘虏在宫中养马的奴隶,竟然与霍光、上官桀一齐被选拔为托孤的重臣。这些情况说明汉武帝选拔人才是不受阶级出身与民族差别限制的。然而,这不是说汉武帝用人没有标准,标准还是有的,标准就是“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者,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这就是说,只要愿为汉朝事业奋斗,有艺能、有才干的人,能为将相和可以出使遥远国度的人都可任用。一句话,用人的标准是惟才是举。正因如此,汉武帝时人才济济。班固就惊叹地说:“汉之得人,于此为盛!”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值得认真研究的。
征和四年,汉武帝向天下人昭告:自己给百姓造成了痛苦,从此不再穷兵黩武、劳民伤财,甚至表白内心悔意。这就是《轮台罪己诏》。这份诏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帝王罪己诏。
击溃匈奴,开拓西域
西汉时期,尤其是汉武帝时期开始,国力强盛,击败强大的匈奴帝国,远征西域大宛,臣服西域,收服两越,通西南夷,东灭朝鲜,设立西域“都护校尉”,正式将西域纳入中华版图,正是从西汉开始,奠定了今天中华的版图疆域;西汉是汉朝疆域最大的时期,北极漠北、西愈葱岭、东到朝鲜、南到大海;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第一次把中国的目光投向了世界,汉使到达了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今印度)、于阗、扜罙、犁轩(今埃及亚历山大港)及诸旁国。开拓了链接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其中最远到达的犁轩位于今天的埃及亚利山大港,这是汉朝使节到达的最远国家。欧亚非的丝绸贸易就此成型。
从公元前133年至119年,汉武帝派兵和匈奴进行了多次作战。其中决定性的战役有三次:河南之战、河西之战和漠北之战。公元前127年,匈奴贵族以两万骑入侵上谷(今河北怀来县)、渔阳。汉武帝派青年将领卫青率3万骑出云中(今内蒙托克托县),西至陇西(今甘肃东部),收复河套地区,扫除匈奴进犯的军事据点。卫青采取迂回进攻的方法,从后路包抄,一举赶走匈奴的楼烦王和白羊王,解除了长安的威胁。于是,汉武帝在那里设朔方郡、五原郡,移民10万屯垦,又重新修了秦代的旧长城,派兵驻守。卫青升为长平侯。公元前124年,卫青率骑兵赶走了匈奴的右贤王,生擒匈奴王子10余人,凯旋而归。汉武帝破格提升卫青为大将军,成为全军的统帅。第二年,在和匈奴的战斗中又涌现出一位18岁的将领霍去病。他是卫青的外甥。一次,他一马当先,率领800骑兵突进匈奴营地几百里,取得大胜。汉武帝据此封他为冠军侯,给他造了一座阔气的房子,让他去看。霍去病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表现了强烈的爱国热情。
汉武帝派霍去病出陇西,越过焉支山(甘肃山丹县东南胭脂山)西进,入匈奴境千余里,和匈奴军短兵肉搏,大获全胜。同年夏天,霍去病第二次西征,越居延泽(内蒙古居延海),攻到祁连山,大破匈奴军,河西的匈奴贵族损失惨重。同年,匈奴贵族内部分裂,浑邪王率四万人降汉。这次战役后,汉在这里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历史上称“河西四郡”。从此打开了汉通西域的道路。公元前119年的漠北战役规模最大。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率10万骑兵,几十万步兵,分别从定襄郡(今内蒙呼和浩特东南)和代郡(今河北蔚县)出发,共击匈奴单于(匈奴首领)于漠北。卫青北进千余里渡过大沙漠(戈壁沙漠),直抵阗颜山(今蒙古杭爱山脉),歼敌1.9万余人。霍去病深入1000多公里,追击匈奴左贤王兵到狼居胥山(今蒙古肯特山),俘敌7.4万余人,饮马瀚海,到达今天的贝加尔湖(俄罗斯)。漠北之战给匈奴以致命打击,出现了“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的局面。从此,匈奴北徙漠北并西迁。汉北自朔方,西至令居(今甘肃永登),以60万吏卒屯田,加强防守。汉武帝取得抗击匈奴的战争的胜利,使国家更加统一,长城内外“马牛放纵,畜积布野”,为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强大的匈奴帝国开始走向衰落。
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武帝为了得到汗血马于是命使者,带黄金二十万两及一匹黄金铸成的金马去大宛国都,求换汗血马。但大宛国王毋寡以汗血马为大宛国宝而拒绝,汉朝使节就在毋寡面前,破口大骂,并把金马击碎,掉头而去,毋寡因而大怒并杀死使团,夺走金银财宝。汉武帝闻使者被杀,财物被劫,不禁大怒,立命李广利任贰师将军,发兵数万远征大宛。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汉武帝命李广利远征大宛。汉军人多势众,声势浩大,沿途小国不敢对抗,纷纷开城出迎,供给食粮和饮水。只有轮台(今新疆轮台)抗拒汉军,闭城紧守。汉军攻数日,破城,屠轮台,此后无人敢挡。直袭大宛都城贵山城,首先切断其水源,然后将贵山城团团包围,日夜攻打,破其外城,杀大宛勇将煎靡。大宛统治集团内部终于发生内讧,其贵人多怨大宛王毋寡,于是共同杀死毋寡,遣使持毋寡首级赴汉营求和,表示愿将良马驱出供汉军挑选,从此大宛服属西汉。李广利命搜粟都尉上官桀攻打郁成城。经过激战,郁成城守军终于抵敌不住,战败投降,郁成王逃往康居。上官桀率军追至康居,向康居要人。康居见大宛已破,遂将郁成王交与上官桀。上官桀手下上邽骑士赵弟在途中杀郁成王。汉军击败大宛,威震西域。西域诸国纷纷遣子弟入汉贡献,并作为人质。西域臣服。
元封三年,汉武帝令从票侯赵破奴击破姑师,威震乌孙、大宛等西域诸国。征和四年,汉武帝令重合侯莽通(一称马通)率4万骑兵击匈奴,途经车师北。莽通令成娩率军中楼兰、尉犁、危须等西域6国兵,进攻车师,以扫除大军前进的障碍。6国兵将车师团团包围,车师投降,臣属于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