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海权论--中国崛起的海洋之路
8121200000027

第27章 黑海地区能源输出管线简介以及小议

中亚位于印度洋地区的北部,苏联解体之后,原本被视作政治“黑洞”的中亚地区,向全世界敞开了怀抱,并且立即以其储量庞大的能源吸引了全世界的眼光,成为全球能源政治的焦点。

围绕中亚的斗争已经日趋激烈,故有必要整理总结一下里海——中亚地区的关键要素,就是油气资源的输出方式。

“这是一张2004年的资料图,虽然有些老,但是大致上还是可用的。其中向西经过土耳其注入地中海的就是著名的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BTC)线。CPC主要是波罗的海方向和黑海新罗斯托克方向;向东流入中国的油气管道部分建成,已经使用。南向的管线依然遥遥无期,此图可见伊朗在地缘上的特殊地位。”

里海地区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极为丰富。但是里海——中亚地区位于欧亚大陆腹地,能源输出受地缘政治影响很大,极为困难,关键在于修建和维护里海地区能源对外输出的管线。中亚是考验大国的舞台。

方向大致有四个:

第一个是向东输入中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07年08月27日宣布,由它独资建设的我国第二条西气东输管线的走向方案已基本确定,西起新疆的霍尔果斯,经西安、南昌,南下广州,东至上海,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广西、广东、浙江和上海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干线全长4859千米,加上若干条支线,管道总长度超过7000千米。西气东输二线干线管道设计输气规模300亿立方米/年,计划2008年全线开工,2010年建成通气。西气东输二线管道主供气源为引进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的天然气,国内气源作为备用和补充气源。中国石油2007年7月与土库曼斯坦签署协议,将通过已经启动的中亚天然气管道,每年引进300亿立方米天然气。

中哈原油管道总体规划年输油能力为2000万吨,西起里海的阿特劳,途经阿克纠宾,终点为中哈边界阿拉山口,全长2798公里。中哈原油管道前期工程阿特劳—肯基亚克448公里段,于2003年底建成投产,年输油能力为600万吨。一期工程阿塔苏—阿拉山口段全长962公里,于2006年5月实现全线通油。同时,中哈原油管道二期一阶段工程肯吉亚克—库姆克尔段,长761公里,2009年10月1日建成投产,实现由哈萨克斯坦西部到中国新疆全线贯通。按照协议,管道运营初期年输油1000万吨,2010年升至2000万吨,甚至有5000万吨的数字。

这条线的开建成功,背后极为复杂;不过有了这条线,哈萨克能源输出摆脱了对于俄罗斯的依赖,实现了多元化,而且只要有中国在,无论多少石油,都不愁卖不出去,同时中国对哈萨克的基础设施建设做了大量的投资,在政治方面,也强有力地通过上合组织加以维护。

第二个是向南通过伊朗或者通过阿富汗、巴基斯坦输入阿拉伯海或者南亚;

这是能源界公认的最近成本最低的管线设计,也是对美国来说最为有利的管线,将对南亚和东亚的能源和战略格局有深远的影响,同时严重干扰中国获取中亚能源的努力,石油将源源不断地流向东京和纽约的交易市场,而不是中国;从阿拉伯海多流一滴,就往中国少流一滴,这是零和游戏;但是考虑到伊朗强烈的反美倾向和阿富汗复杂的政治局势,这条线目前来看尚无法实施。

可笑的是印度,它是距离中亚那么近的所谓的“大国”,但是一点好处都承接不到;美国为了拉拢印度,承诺为其搞些能源;但是一方面迟迟无法办到,另一方面却警告印度不要跟伊朗走得太近,也太不把印度当人看了。最近印度跟伊朗眉来眼去,试图标榜自己的独立外交,正是这种愤怒的表现;但是印度想通过阿富汗、巴基斯坦(TAPI)承接中亚能源,通过伊朗、巴基斯坦(IPI)承接波斯湾能源,即使可行,安全系数能有多少?这种能源政策实在不靠谱。

回头看看伊朗,美国郁闷了三十年,伊朗不但占了大段的波斯湾(也叫阿拉伯湾,但是波斯湾更加响亮,可见祖上风光),而且北靠里海,一国之内即可实现中东中亚能源的输出,是中亚石油天然气的最佳中转站。值得注意的是,伊朗政府宣布于2006年3月20日成立石油交易所,并将以欧元作为石油定价和交易的货币单位。真要了美国亲命了。萨达姆2000年这么干过,后来被绞死了。

第三个是向西通过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土耳其输入地中海;

布热津斯基指出,里海能源是美国“称霸世界的决定性的财富”,在《大棋局》中明确建议修建这条管线,1999年克林顿政府委托布热津斯基赴阿塞拜疆斡旋,成功使得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顶住了俄罗斯压力,同意修建这条管线;2005年5月25日巴库连接杰伊汉的管道开通,每年可将五千万吨石油输往西方市场,被视为克林顿的政治遗产之一(看来克林顿的外交遗产的确乏善可陈)。至此,美国把手伸进了插入了俄罗斯后院。

这条线的巨大意义在于美国至此正式插手中亚能源问题,成功地打破了俄罗斯对中亚地区能源输出的垄断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大西洋联盟。不过真理前进一步就是谬论,打破俄罗斯的垄断地位固然符合美国利益,但是如果试图绕过俄罗斯甚至取而代之,其巨大的操作难度就有可能危害美国利益,使其背上难以承受的地缘政治包袱。

但是这条管线的弱点在于距离遥远,地质结构复杂,途径的国家政治局面不稳,维护成本太高,当然最大的问题还是辐射面不广,对于里海东岸的土库曼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的能源承接不足,而且就现实而言,目前的输油量太少,跟设计指标存在很大的差距,管线存在亏本的可能,寻找油源填实管道是美国人最想解决的问题。解决办法一是通过伊朗境内修建连接土库曼斯坦的管线,二是修建穿越里海的管线,但是前者出于伊朗的反美立场,目前尚无法实施。同时美国的封锁政策也反对伊朗通过里海输出能源。可笑的是,伊朗能源丰富但是长期受美国制裁,开工不足,居然还得从土库曼斯坦进口天然气。

为了干扰中国获取中亚能源,同时排挤俄罗斯在传统势力范围的影响力,美国正动用强大的政治手段,加上经济和军事援助等诱饵,压迫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通过巴杰线输出能源;巴杰线开通之后,哈萨克斯坦放弃沉默,做出了对美国有利的应对,包括建议将石油重地阿克套(Aktau)与巴杰线连接,承诺从巴杰线输出石油,甚至声称将不负责为中哈管道提供油源,局面不容乐观。

一旦穿越里海的管线得到实施,投入巨资建设的中国和俄罗斯的管道资源,存在大幅度贬值的可能,这不光是简简单单动中国奶酪的问题,简直就是在抽中国(包括俄罗斯)的血。当然这条线遭到里海周边国家俄罗斯和伊朗的强烈反对,据说是出于环境和生态的考虑。

第四个是通过穿过俄罗斯境内,通过黑海或者其他陆地管线主要向欧洲输出能源。

在苏联时代,除了南岸为伊朗,里海不过是俄罗斯的内湖罢了;现在中亚的地盘丢失,美国釜底抽薪,中国也没闲着,能源输出的垄断被彻底打破,俄罗斯当然不甘心了;由国际集团里海石油公司建设的,从哈萨克斯坦西部田吉兹油田到俄罗斯黑海沿岸新罗西斯克港口的石油管道,于2001年11月27日宣布正式起用。该管道长1580公里,一期工程造价26亿美元,输油能力初期为每年2800万吨,最终将达到6700万吨。当时舆论声称俄罗斯赢了,但是中亚的能源蛋糕太大,随着巴杰线和中哈石油管道陆续开工和建成,俄罗斯不可能做到独吞。

2007年5月12日,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总统达成一致,4国将共同建设中亚地区规模最大的天然气输送设施。这是俄罗斯在中亚地区深厚根基的表现。

最近美国声称要攻击伊朗,一方面是为了捍卫石油美元的捆绑地位,另一方面是为了打击中俄的能源政策,打压俄罗斯和中国在中亚的势力范围;中国如果再不动用强硬手段而无动于衷,蛋糕虽大,也吃不到了。

里海能源产量很大程度取决于管线建设,中亚各国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也不会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大国之间的博弈,在里海能源方面体现的特别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