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物质世界、对人情世故、对事物的发展规律没有透彻地了解,不明白自己眼睛里看到的一切是表象还是本质,耳朵听到的是虚幻还是真实。当我们用这种被蒙蔽了的心去看待事物的时候,永远都是糊里糊涂的。
很多人总觉得别人拥有而自己得不到的东西才是最好的。其实,那是因为你没有和它朝夕相处,只是远远地看着,远看才为美——就好象我们的婚姻。
圣严法师讲到一个年轻人。这个年轻人打算遁入空门,理由是他失败的婚姻让他苦闷,显然,佛门的清净让他感到自在。当然,这样的理由不可能让他成为佛门弟子的,所以圣严法师就劝他回去,后来他和结发妻子离了婚,其后三年,他接连三次结婚,也连续离了三次。连续经历了四次失败的婚姻的他又去找圣严法师,法师问他如今生活怎么样,他说:“我选择的生活都是错误的。”
让我们仔细地想想自己的生活,是不是在做决定的时候总认为自己百分之百正确?可是往往过了一段时间,才发现当时的选择是错的。这就是因为我们对物质世界、对人情世故、对事物的发展规律没有透彻地了解,不明白自己眼睛里看到的一切是表象还是本质,耳朵听到的是虚幻还是真实。当我们用这种被蒙蔽了的心去看待事物的时候,永远都是糊里糊涂的。
两个人相爱,都冀望着白头偕老的美满;开张营业,都是希望着财源广进。然而世事总是难测,我们恐惧、抱怨,甚至愤怒,却无济于事,就说父母跟孩子的关系。孩子总是觉得父母不爱自己,因为他们管这管那,于是叛逆;而父母就觉得不可理解、无法接受,相互间的关系愈来愈紧张,甚至发生悲剧。其实,做父母的有哪一样不是为了孩子好呢?风餐露宿是为了孩子,奔波忙碌也为了孩子,一生的努力都是为了孩子而活着。
我的母亲已经六十多岁了,本该好好地颐养天年,可是她还是整天担心自己的孩子,操心完这一个,又操心下一个。她经常忧心忡忡地对我说:“你要盖那么大的房子,可是又没有钱,怎么办?”我就笑着安慰她:“都会有办法解决的。”这就是父母之爱,简单而伟大。虽然母亲的担心对事情本身并无帮助,但我觉得自己很幸福——因为我懂得珍惜,我明白母亲之担心是出于母爱。
一个人做事情的时候,肯定要有一份责任感。既然有义务做好一件事,担忧常常是在所难免的。
可是我们恰恰时刻要提醒自己:“担忧并没有任何帮助,只是无谓地空添烦恼。”我们的担心,在很多时候都是多余的。在我们的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事情是司空见惯了。比如说,当孩子出门的时候,家长总是在担心会不会有人把他拐走呀,会不会出什么事情呀。其实孩子长大了,他们已经能够独立地生活,问题也应该由他们自己去承担并解决,家长无须过多担心。
一个人寿元已尽,谁都无法阻止,就算天天守着也是于事无补,时候到了,就算是喝水也会呛死;如果命不该绝,他怎么都会没事的,很多事都是前生的业力所致。
作为父母,你在培养下一代的时候,有没有想到,如果你的孩子没有独立思考和面对人生的能力,你给他再多的安排和呵护有什么用呢?要吃尽各种苦头,尝遍各种艰辛,才会成为人上人,身为父母,我们要反思,我们的教育理念会不会剥夺孩子的天赋与意愿呢?中国人有一个传统,总觉得自己的孩子就应该完全接受父母的意见,其实你放开手脚,让孩子多体验一下人生的风风雨雨,他会成长得更健康、更坚强。
作为父母,只需要在孩子会走路的时候,让他自己穿鞋;在孩子会吃饭的时候,不要再去喂他;在孩子自己会煮面的时候,教会他怎么开煤气灶就行了。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监护人就是监督他成长,教会他如何独立地面对生活,可是有很多人不是这样的。记得有几个老板跟我说,他们那里招进来的很多大学生,跟同事之间发生矛盾就回家找妈妈。这时候,父母是溺爱还是放手让孩子独立呢?如果父母把孩子惯到这种地步,恐怕以后的路会够操心的了。父母把很多孩子应该做的事都做了,使得孩子很少有机会体验生活,没有自己独立的生活空间,没有自己的生活理想。对孩子的未来来说,这些都是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