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受益一生的老人言
8126500000037

第37章 一人说话全有理,两人说话见高低

一辆车跑得快还是慢?当旁边再驶来一辆车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了。有句老人言说得好:一个说话全有理,两人说话见高低。

高以下为基,大以小为本。参照,是这个世界上不可或缺的东西。一棵树高还是低,我们要以旁边的树为参照。自恋的人往往狭隘,原因也就在这里。一个人说话,说的肯定全是对他有利的东西,一面之词往往美轮美奂,我们如果照单全听,也就觉得他“有理、有力”;但两个人一表达,观念不同,意见不一,事情也就不那么简单了。坐井观天,一个碗口就是一方风景,但跳出来,就会发现井口之外很多不一样的东西。集思广益才能从善如流,一人说话全有理,两人说话见高低。

生活指导:汇集各方面意见,才更接近真理

生活中我们往往有这样的经历,听一个人叙述一件事情,看他义愤填膺、滔滔不绝,我们频频点头,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得不能再有道理了,但偶尔听另外一个人一说,好像不是那么回事。甚至再听下一个人一说,意思竟然完全相反!搞得我们一时都不知道谁对谁错了。

一人说话全有理,两人说话见高低。人们说话的时候往往会朝对自己有利的方面说,会调动大脑找出所有对自己有利的理由,再加上他说话时的气场,我们就觉得他说得完全对。但两个人一说,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十个人一说,就接近事物的本质了。一般来说,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更容易把事情办成。

在古装剧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大战前夕,君王在上,文臣们个个手拿着谏牌,站出来,一鞠躬,慷慨陈词,滔滔不绝。我们听一个人说的时候,觉得他说的头头是道,觉得君王就要采纳他的意见了,然后第二个人站出来,一鞠躬,娓娓道来,口若悬河,往往又是另外一番景象。文臣们个个涌出来,争相表达自己的观点,陈述自己的理由,百家争鸣,好不热闹。君王如果英明,就会让每个人都把话说完,思考之后做出判断,而如果是昏君,得宠的小臣一说,就说:“君意已决,无须多言”,其他文臣面面相觑,事情往往也就搞砸了。为什么?因为一人说话全有理,两人说话见高低。君王之听了一面之词就做决断,那么那一个人能有多少智慧,能对事情做出多少基于本真的判断?因此往往有失偏颇。而且往往那种奸逆小人私欲太重,考虑事情不超过自身利益三步远,这样就更是离事情本真十万八千里了。人一多,思考的脑袋就多,思路就开阔,也就越接近事情的本真。

战国时候,说客张仪和陈轸都投靠秦惠王,做了秦国的臣子。

张仪对秦王说:“陈轸做大王的臣子,常常把国家的情况透露给楚国。我不能与他共事,望大王将他驱逐出去。如果他又回楚国去,望大王将他杀掉。”

秦王听后,怒气冲冲地召见陈轸问话。

陈轸不慌不忙地说:“有个人有两个小妾,有个无赖调戏年龄大点的那个妾,被她抓破了脸皮,无赖又去调戏年龄小点的那个妾时,却得到了她的百般逢迎。后来,两个小妾的丈夫死了,一个人问那个无赖,你想娶那个年长的做妻子呢?还是娶那个小的?这个人回答说,娶年长的。那个人又问,年长的那个抓你,年少的如此乖巧,你为什么娶那个年长的呢?无赖说,小的那个做了我妻子,可能会对别人也百般逢迎;而年长的那个,却可能为我而痛骂别人。因为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妻子贞洁不二啊!”

讲完故事,陈轸接着说:“如今楚王是贤明的君主,楚将邵阳是贤明的臣相。我身为秦国的臣子,如果经常把秦国的机密泄露给楚王,那即使我真的去了楚国,楚王必定不会留我,邵阳也不会与我共事。我是不是楚国的同党,这下不是很明白了吗?”

秦惠王连连点头道:“陈卿,寡人全明白了。”

一个将要被杀头的人,经过一番言语,成了宠臣。一个人的观点不同,理解事物的角度和方法不同,得出的结论就不一样,这就是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性。当初张仪只是一种猜想,当然那个猜想也是合理的,如果真是那样,必定会危害到秦国的利益,所以秦惠王要杀陈轸。但陈轸一番言语之后,秦惠王又尊重起陈轸来了。

我们不要把自己局限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一个人说话往往有失偏颇,两个人有比较、有参照之后就相对清楚了。参照越多,也就对一个事物定位越清晰,包括自己。我们说话的时候也不要认为自己的一定就对,我们也只是其中一个人,一人说话全有理,两人说话见到底。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实际上公也有理,婆也有理,或者公也没理,婆也没理,有的只是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对自己利益的争取。我们不要偏信,也不要专断。

“老人家”教导我们:

一人说话全有理,两人说话见高低。举个例子,现在社会,我们经常听“专家言”、“学者言”、“媒体言”,我们也最好听听“老人言”,多一点判断的依据。各方面的意见汇集起来,才更接近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