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长期投资不等于长期持有和死守不放。顺应不同的时机、环境与个人的投资目标及阶段,建立最适合自己的资产配置和投资组合,并定期评估调整已有的投资方案才能在长期投资中最终获利。所以,要想放长线钓大鱼,还要做足功课才行。也就是说,选择绩优基金,才是长期持有的前提。如果是一只长期表现欠佳的基金,及时换掉它才是明智的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有的基金业绩暂时不振不是选择赎回的重要理由,投资者应将考察基金的时段适当延长——给基金一点时间,长线观察有助于洞察一只基金的真实品质。
投资基金要防范风险
最近几年,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投资基金的越来越多,但有些投资者对基金产品的风险和收益没有正确的认识,认为投资基金会稳赚不赔。对此,理财专家提醒投资者,不可抱有过高的期望,更不可把基金当做无风险投资。投资者应该明白,只赚不赔是神话,有赚有赔才是现实。股市也好,基金也罢,都是风险投资,既然是风险投资,就会有赚有赔,这世上没有永远的赢家,也没有永远的输家。
现在投资者对基金的收益率普遍存在过高的期望,以为每年都会有极高的收益。对此,基金理财专家提醒年轻的投资者,很多人忽视了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过度投机,不仅将自己的房产抵押,甚至不惜借钱买基金,这种做法的风险非常大。投资基金是家庭资产配置中的一部分,尤其是股票型基金,更要做好长期投资的准备,千万不可抱着赌博的心态进行投资,这样一旦市场下跌,这部分投资者会因为放大资金杠杆而遭受巨大亏损。
有些投资者并不清楚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对风险大小不同的基金品种不加以区分,结果购进高风险产品,投资亏损时无法承受,最终只能亏本退出。也有不少投资者并不清楚什么是股票型基金,什么是混合型基金,什么是债券型基金。一般来说,投资股票的比例在60%~95%的基金为股票型基金;投资债券的比例不低于80%的基金为债券型基金;既不符合股票型基金又不符合债券型基金的基金称为混合型基金。
风险承受度包括风险承受力和风险忍受力两方面,有些投资者风险承受力不错,可以承担10万元的亏损,但风险忍受力不强,亏了1万元就受不了,茶饭不思,无心睡眠,总是想着赶紧赎回基金,并因此造成了亏损。有些投资者风险忍受力不错,可以忍受10万元的损失,可是家庭经济状况不佳,亏1万元的时候,家庭开支便极为紧张,没办法,只能忍痛赎回应急,进而造成亏损。
其实,年轻投资者很容易测试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态度。我们常说“量入为出”,实际上就是风险承受能力的问题。投资者在购买基金时要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考虑,最好选择不同类型的基金搭配投资,形成组合。所以,二十几岁的投资者要摒弃“基金只赚不赔”的错误观念,正确认识基金,并清楚地认识到以下几点:
(1)基金是长期理财的有效工具。自1998年以来,将各年度成立的基金至2007年2月2日累计净值平均增长率相比较可以看出,基金持有的时间越长,收益就可能越大。1998年和1999年成立的基金至2007年2月2日累计净值平均增长率分别达到了387.94%和206.67%。由此可以看出,基金的年复利增长率要远远高于定期存款利率。基金年复利平均增长率最低的13.83%(2000年成立的基金平均增长率)都要高于5年期存款利率9.69个百分点。
(2)不同种类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不同。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的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在市场上涨行情中的收益是比较高的,但在市场下跌行情中也是损失比较大的。开放式基金中的债券基金、保本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和风险则相对较小。
(3)投机或短炒将带来很大的损失。投机者如果选错了入市时机,则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恢复本金。从2001年3月2日到2003年11月28日,上证综合指数从1985.11点下跌到1397.22点,下跌了29.61%。33只封闭式基金完整经历了这段时期,平均增长率为-8.58%。如果考虑折价因素,投资者要经过32个月才能恢复本金。从2004年10月1日到2005年12月2日,上证综合指数从1422.93点下跌到1094.29点,下跌了23.10%。122只基金完整经历了这段时期,平均净值增长率是-6.94%。投资者要经过18个月才能恢复本金。
历史事实告诉我们,没有只涨不跌的股票市场,也没有只赚不赔的金融产品。上述统计数据也说明,以投机的方式参与市场的投资者,其承受的投资损失越大,恢复本金所花费的时间也越长。
认识到基金的风险,投资者就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规避风险。因此,投资者应根据基金的风险大小以及投资者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的不同,把基金的业绩和风险与投资者的风险收益偏好特征相匹配,寻找最适合自己投资的基金。
投资者可以进行基金的组合投资。开放式基金组合投资的好处首先在于可以分散市场风险,能够避免因单只基金选择不当而造成较大的投资损失。其次在于可以较好地控制流动性风险,即开放式基金的赎回风险。如果投资过分集中于某一只开放式基金,就有可能在需要赎回时因为流动性问题无法及时变现。一般来说,大规模的机构投资者适宜投资的基金数量应在10只左右;资金规模较小的个人投资者适宜投资的基金数量为2~3只。如果数量太多,则会增加投资成本,降低预期收益;如果数量太少,则无法分散风险,赎回变现时会遇到困难。
总之,投资者要慎重入市,尽量降低风险,实现稳健收益。千万不要把基金当成没有风险的万能投资工具,而要清楚地认识到,它只是投资风险和亏损的概率相对比较小而已。
投资基金的注意事项
对基金不完全了解便贸然投资很可能会遭受亏损。因此在投资前,要仔细考虑自己是否真正了解基金如何运作。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二十几岁的投资者应该注意以下常见的一些问题:
1.“炒基金”做法不足取
利用“波段”短线炒作是许多人投资股票的方法,但在基金投资上则是大错特错。因为开放式基金不存在价格与价值的差异,不像股票一样受供给需求的影响,它由基金管理人运作业绩来决定。
某基金公司对旗下的一只股票基金的实际申购赎回情况做过一个统计:2007年7月5日,市场处于阶段性低点,当日该基金的申购量为566笔;2007年10月16日,市场处于阶段性高点,当日该基金的赎回量为1540笔。能够同时做到低点买入、高点卖出的只有两笔,这足以证明要准确把握波动是多么困难。所以,短线炒基金的做法并不可取。
2.分红后投资人的实际收益会减少
分红后,基金净值会出现一个突然下落的情况,但这并不意味着基金投资人的收益会减少。分红使得基金的净值下降,但是基金的累计净值依然是不变的,投资人的实际收益也是不变的。
3.关注基金的长期评价
基金的过往投资业绩并不能代表未来表现,基金短期排名更不能作为评价一只基金好坏的标准。以美国市场为例,经过1972~1982年这10年,只有3只基金在第二个10年中,依然处于前20名的行列。由此可以说明,常胜将军在任何市场都不容易找到。基金投资专家认为,衡量一只基金的表现是否稳定,至少要观察3~5年,然后结合最近的表现,再作出选择。
4.新老基金各有优势
部分投资者认为老基金申购费用高,净值也有较大升幅,买老基金比买新基金贵,不合算,因此不愿意选择老基金。其实,老基金有老基金的好处,比如久经沙场,经验丰富,一家经历牛市、熊市后仍能取得较好整体业绩的基金公司,通常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投资理念和风格,并且拥有一流的投资管理团队。同时,由于有丰富的市场经历,这样的公司应付市场变化的能力通常会比较强,在震荡市中,这种能力尤为重要。而且老牌绩优基金的客户群较为稳定,有利于基金的稳定运作。新基金和老基金都有各自的优势,作为投资者,要不分新老,只分好坏,关键要了解它们的特点,根据自身情况作出适当的选择。
5.不要频繁申购与赎回基金
市场的巨额赎回潮,给一些持有者造成心理恐慌。另外还有一些投资者担心,其他投资人的赎回会导致基金净值的下降,这是对基金认识的一个误区。
股票升值,许多投资者则选择在高位大量卖出,这样会导致股票市值下跌,但基金不是股票,其净值并不会因为遭遇巨额赎回而下降。实践证明,大部分投资者在赎回后,都会以更高的价格再买回来,这样很不合算,一般的申购费率为0.25%~0.5%,一个来回,1.5%~2%的收益便化为乌有。
另外,分红后基金净值会出现突然下落,但这并不意味着基金投资人的收益会减少。因此,投资者不要频繁购买与赎回基金,除非有以下理由:第一,需要用钱;第二,达到目标收益率;第三,基金表现不好,想做基金转换;第四,打算彻底离开证券市场。
6.净值高低不是选择基金的唯一标准
很多年轻新基民认为,基金净值越低,其上升空间越大,收益越有保障。实际上,投资者这一常规思维是很有问题的。
基金业绩的好坏与基金管理人的投资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密切相关。在同一时点,无论是净值低的基金,还是净值高的基金,面临的市场条件都是相同的,而基金未来的投资收益完全取决于基金管理人的投资水平,与目前基金净值没有太大关系。虽然基金产品的过往业绩也是重要参考依据,但不是唯一的标准。要考察基金的历史运作业绩,真正应该关注的指标是“累计净值增长率”。
7.基金应长期持有
“买基金就应该长期持有,不要像股票一样炒来炒去”,但是在大盘不稳定或者不景气的时候,长期持有,并不是最好的选择。长期投资并不等于简单的持有,正确的长期投资理念应该是“长期投资心态+中期策略性操作”,即坚定证券市场一定存在投资机会的前提下,采取阶段性审视与适度调整投资重点相结合的方式来投资,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基金投资的有效性。
8.购买多只基金能分散风险
不少投资者都认为购买多只基金能分散风险,因此手中常常有数只甚至数十只基金。对此,专业人士认为投资组合并不简单等于购买得多就可分散风险。
对于开放式股票基金,它们几乎都是大同小异的,其投资品种的相似性超过70%,因而风险的相似性也至少达到70%。而真正合理的投资组合,并非将投资领域专注于某一类基金,而是把适当比例的资金分散投资到股票基金、债券基金等不同类型的基金产品上,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规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