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生死瞬间
8152300000030

第30章

我和我们今天的共和国感到庆幸的是,经黄汲清大师亲自授意并制定的那份向东北地质局发起的“关于松辽平原石油普查设计任务书”,给历史弥补了一个几乎铸成大错特错的机会。

1955年8月底,东北地质局在接到“任务书”后的两个月,终于开始向松辽乎原行动r。并且成立了,个由5名年轻人组成的踏勘小分队。小分队的队长叫韩景行.28岁,他的队友比他还小一截。对东北局迟迟不动和让一个二十几岁的小青年带队,黄汲清当初pjfW后很是有气。大师对工作从来不含糊,这是他一生的作风。自然他不会原谅东北局的这种拖拉和“不慎重”行为。不过关于后一点,大师倒是错了。因为那个资历浅显的技术负责人韩景行虽年轻,但后来却干出了惊天动地的事。

1955年9月8日。吉林市第二松花江哈达湾码头。

“你们一一谁搞过石油?”一位身材高大(足有一米八三)、满脸胡荐的青年汉了.,在临卜船时,向前来撤到的四位络腮处“没长毛”的小伙子问道。

小伙子们你瞅我,我瞅你,然后一起笑道:“嘿嘿,可能只有你队长老人家喽!”

“扯蛋!”被叫作队长的青年汉子,脸一虎,像是对人说又似对自己院,“准都没干过,还找个什么球油!”

“呀,队长你老也没搞过石油呀?”小伙于们顿觉惊慌,继尔义哄笑起来,“这倒好,咱们都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喽!哈哈哈……”

“住口!”队长真火了。只见他从地质包里取出一捆书,一本夺地分给了大家,然后纵身跃上了船:“带上书,上船!”他回头向自己的“属下”,下达了第一道命令。

小伙子们捧书看,嗬,尽是《右油地质学》、《沉积岩石学》什么的“太棒了——!”在一片欢呼声中,木船载着五位年轻人‘起伏地顺着松花江水游向远方……这就是发现大庆油田的第一队先行者:地质部东北地质局石油踏勘小分队。他们的名字是:韩景行(队长)、束庆成、王胜、陈夺善、赵梢洪。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当时,这几位新中国最大油田的普青勘探先行者们,并没育意识到历史将有一天会把他们的名字永恒地记载下来。他们只是根据黄汲清的“设计任务书”和卜级的要求,沿松花江河床进行地质观测,以推断松辽平原地下是否有成油储油的条件。“啥叫有油,啥叫没有油,当时我们根本不懂。”当回忆起往日那段不平凡的野外战斗经历时,如今都已银丝满头的这几位老地质队员自我解嘲道。

小分队在水上整整走了半个来月,后来到了吉林北部的陶赖昭,便弃船登岸,继续沿沈一哈铁路向辽西方向挺进,最后于当年12月底在阜新盆地结束了此次长达三个月之久的踏勘。我在这里仅用了几十个字便把韩景行他们迈向松辽大地的伟大壮举草草了结了,其实这三个月中小分队所经历的一幕幕艰辛险阻,倘若全部记录下来恐得花上好几万字才成。还是为读者省点时间吧。

韩景行一行回到长春驻地时,一个个已经疲乏不堪。

“你们都别先回家!”小赵突然伸开双手拦住同伙们,然后有气无力地说道,“在陶赖昭时,队长许过愿等完戚任务后,他请我们吃红烧肉、大肥肠,你们还记得吗?”

“记得记得!”同伴们顿时活跃起来,拉住韩景行就往大街边上的一家饭店走。

“大伙慢、慢点吃!”饭店内,韩景行看着自己的兵恨不得一口就把大碗红烧肉、大肥肠吞下肚子的情景,泪水禁不住在眼眶里打转:整整三个多月了,五个人没尝过一口油腥味儿的东西。想到这,他掏钱叉让饭店掌柜上了两碗肉。随后,韩景行招呼同伙一声慢点吃,便独自儿站起身,走迸了附近的一家邮局,向邮局工作人员递上一个发往北京“普委”黄汲清、李奔收的大信封像是通好了气。正值韩景行的踏勘小分队在长春再一次进饭庙大啖红烧肉和肥肠时,北京以湘昧著称的曲园饭店中也进行着一次石油地质工作者的聚餐。做东的是黄汲清、谢家荣、刘毅和吕华等四位“普委”头儿。这几人也是刚从大西北检查石油普查工作归来,在野外奔波了整一个夏天。那时地质队出野外的津贴很高。所以黄汲清等一回北京,“普委”一帮年轻人串通一气要敲善请客的黄汲清竹杠。刘毅主动出面挡驾,说这次我们几个出野外的人口袋里都余下一些钱,别让黄先生一人请。年轻人一听更高兴了,哗啦一犬帮人,还把当时任中科院地质所所长的侯德封和尹赞勋两位著名老地质学家一起请了来。

正当新老地质学家们觥筹交错之际,李奔兴冲冲地挟着一个大信封走了进来。“诸位,喜讯喜讯!韩景行他们在松辽一带大有收获!”

“真的!”黄汲清一听,抢过信封便看起来。“太好了,太好丁!我早说松辽有希望嘛!”

谢家荣、刘毅等人也坐不住了,纷纷埋首传阅起韩景行寄来的松辽踏勘报告。

“韩景行的报告中说,他们采集的泥页岩中的荧光反应和泥页岩中浓重的油昧,这说明松辽盆地的含油性是无疑了!”谢家荣说道。

“我建议让他们送些含油泥页岩样品到京作进一步研究。真像韩景行所说的,那整个松辽平原就是一个有巨厚沉积且具有含油夫构造的盆地!”黄圾清神采匕扬地接过话。

“李奔,你立即向东北局发报!”刘毅也来r情绪。

“刚才大家议论,说西北地区人烟稀少,却投人大量人力物力;丽东部地区工业稠密,却没有相应的石油工业与之配套。老夫认为,如果松辽能断定有大油田,那么国家的石油战略应当东移。”侯德封不甘示弱地站起来争先说道。

“我赞同侯先生的意见!”高嗓门的尹费勋大步跑到刘毅面前,说:“书记同志,应当把今犬的意见向部里、向中央反映。”

“对对,应该向中央、向毛主席反映!”

曲园饭店的师傅们见这边一浪高过一浪的说话声,以为有人喝酒过了量,慌忙来人劝阻。于是叉引来一片欢笑声。

“今天是个高兴的日子,我们确实应该多喝一杯。”黄汲清举起酒杯,对在座的人说,“我提议:为我们‘普委’制定的松辽普查计划没有落空,为韩景行他们的踏勘成功,为中国未来的‘巴库’,干杯!”

“于杯——!”地质学家们具有天生的诗人气质,他们一杯又一杯地痛饮起来。那流进心田的是甜滋滋、清爽爽的又夹着几分香浓浓的甘露……“喂,你是地质部‘普委’吗?请问黄汲清总工程师在吗?”

1956年元旦刚过,止在办公室忙事的黄汲清突然接到“国办”的电话,要他到中南海一趟,并告知陈云副总理有要事找他。

第二天上午,黄汲清如期赴约。

“呵,你就是二十年前组织发现玉门油田的黄汲清同志?好好,我们的石油专家!”陈云一见面,就像老朋友似的给黄倒茶让坐。

黄汲清当时有些诚惶诫恐,因为他跟这位主管工业的副总理还是第一次单独见面,为什么对方肘自己的过去这么了解,他有些不明白。

陈云见黄汲清一脸狐疑,笑了:“我不仅知道你在解放前当过赫赫有名的中央地质调查所所长,还知道新中国成立后你在西南地区找到了好几个对我们非常有用的大矿哩!这一点,小平同志可是常夸你哟!”

原来如此,黄汲清的心头豁然明朗。

“毛主席在讨论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时,要求我们用三个五年计划,打好基础,争取在十个五年计划之内.把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成一个工业化的现代化强国。”主人开始了正题。他的目光盯着黄汲清,却又像在问自己:“可人们都说t中国贫油’.但石油又是工业的血液,没有石油,现代化的工业国家怎么个建设法呀?我这个管工业管经济的副总理又怎么个向毛主席、向全国人民交待呢?”

上中南海前,黄汲清并不知道陈云找他要谈些什么。当他听到这位国家领导人如此焦虑的话后,作为一名地质和石油战线的技术负责人,黄汲清的内心受到强烈震动。“副总理同志,我向你检讨,主要是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好。”

“不不,我今天找你来谈不是这个意思。应该说,在中国石油发展方面,你和地质部的同志做了大量工作,不仅不应检讨,而且应当表扬,尤其听说你对圈划出的几个大盆地生油前景很有信心,这是值得鼓励的。”陈云叉亲切地说。片刻,他向黄汲清凑近了‘下身子,说:“你是搞科学的,我是搞经济的,我们都不可能像有些人那样说些不负责任的话,所以今天请你来我想听听你对中国石油的前景到底抱什么态度。你是专家,我相信你的话。”

黄汲清本来就是急性子,当他I要开口时,却被陈云的最后一句话给噎住了。心想:不错,论中国石油的状况,应该说我是有发言权的,可正因为我的话会对国家领导人决策产生影响,所以更要慎重。如果我是个投机政客,此时此刻的机会多好!何妨拍拍胸膛这样说:“副总理同志,中国的石油资源丰富得很,只要你给我足够的人力、物力、财为,我保证在十年八年之内找到一批人油田。”可我是名科学工作者,绝对不能这样说些不负责任的话,那样会祸国殃民呀!

陈云见黄汲清沉默不言,以为对方不愿将不乐观的石油前景直言相告,便说:“其实我和中央眼下最关心的不是别的,而是希望我们在作出某个重大战略布局前,对中国石油的未来前景心中有数。因为石油太重要,没有它其它事办不成。还是一句老话:一种是有丰富的石油,那当然很好;一种是真的贫油,那我们不得不走人造石油的道路。”

透过陈云副总理的这番话,黄汲清心里清楚,国家领导人对中国石油的前景是何等的关注。其实,就在黄汲清来到副总理的办公室时,何长工此时正在“菊花书屋”,为同一问题被毛泽东考得冷汗一身。

“陈副总理,我是否可以这样回答你。”黄汲清站了起来。

“坐下,坐下说。”陈云忙招招手。

黄汲清坐下。“据我对中国石油的二十多年研究与实践,特别是甘肃玉门、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及四川威远气田的勘探开发,我认为我们对中国石油的自给自足前景应当充满信心。尤其是去年一年来对几个大盆地的普查勘探情况来看,石油远景是很大的,我和同事对这一点比较乐观。顺便提前告诉副总理一个可能是吉兆的好消息。”

“快说,我听听。”

“不久前,我们向东北松辽平原派去了一个小分队,发现有一片……”黄汲清见副总理如此认真,于是从头到尾将松辽盆地的普查与踏勘情况作了详细汇报。

“好,你们抓得对,松辽这块一定要牢牢抓住不放,直到弄个彻底明白为止。”难得有笑脸的陈云此时此刻也满脸灿然。

受到鼓励的黄汲清也像一个打开了的话匣,说:“我还有个建议。目前国家向西北投入的石油工业力量很大,而国家真正作为工业资源消耗98%以上的却在经跻较发达的东部。如果我们加大对东部石油勘探的投入,并争取在较短时间内找到几个大油田。那时,东部就可以形成工业基地与资源基地比翼双飞的局面。”

陈云高兴地抓住黄汲清的手:“你的建议非常重要,我一定向中央报告。”

不久,党中央就石油工业作出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战略东移”的部署。我们今天在许多有关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史书和文件中,都可以看到“战略东移”这四个有着特定含义的字眼。其实,作为促成石油工业“战略东移”的当事人,黄汲清本人并不完全同意这种说法,他的理由是,这样容易使人产生为了大庆油田的发现与开发,我们放弃r西北等其它地方的工作;或者让人产生在发现大庆油田之前,国家对其它地方的石油普查勘探工作是否忽视或放松等误会。实际上,所谓的“战略东移”,是因为根据黄汲清他们认为的松辽盆地有可能发现一个特大型油田的判断,国家有意识地加强了对东部石油普查勘探在人力物力上的倾斜而已。即便在数十万人参与大庆油田大会战的时刻,西北、西南、华北、江汉等地方的石油与天然气普查勘探工作直没有停止或削弱过。

然而,自1958年起,以松辽平原为主要战场的我国石油工业确实开始轰轰烈烈起来。这是个值得大书特书的宏大战役。其投入、其规模,较之玉门、克拉玛依油田以及五六十年代所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要大得多!

摄先开进松i平原的两支“正规部队”依然是地质部的。

此刻的韩景行已不再是只有几个兵的小分队长了。他的小分队而久便被命名为中央地质部东北局157地质队,后来又因为各路人马集结而来,一下扩大到一千二百多人,再度改名为地质部松辽石油普查大队。

第二支队伍却是根据黄汲清、谢家荣的主张而成立的。“石油普查离不开物探。”所谓物探其垒称即是地球物理勘探。它属高科技领域,跨多学科。它的手段有重力、磁力、电法和人工地震,如今又多了航磁、航测和卫星遥感等。加强物探工作,可以避免打许多冤枉井。我们都知道,在沙漠、在海上等复杂地区打一口石油井,少则几十万几百万,多则几千万几个亿。因此,物探在石油勘探工作中是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为此,根据黄汲清等人的建议,地质部从西北调来两支当时最好的物探骨干队伍,它们是中匈技术合作队和205物探队,加上由四川东征到松辽的403物探队和原已在松辽的112物探队,合并组成了地质部长春物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