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弘一法师全集(全4册)
8159800000043

第43章 【书信卷】(4)

惠书诵悉,致用欢慰。传贯已返惠安,不久即来厦门。清智法师书,已托人送去。仁者发大菩提心,归信佛法,致堪庆喜!兹付挂号寄上书一包。《菩提心戒释义》一册。(此书说十善之义,为学佛之初步。)《皆大欢喜》一册。(说近时灵感之事。)《释迦如来一代记》一册。(说佛之历史,文笔浅显,甚有兴味,易于阅览。)《人死问题》一册。(文义稍深,亦可略阅。)《佛教公论》及半月刊(各一册)。《地藏菩萨本愿经》一册。又《说要》一束。(乞以《说要》对阅经文,自可易于了解。)拙书直幅一纸,拙书大联拓本二对(此联存鼓山)。朽人不久或往泉州乡间,亦未可知。临时再奉告可也。仁者暇时,乞往普照寺一游。在彼居者,皆余之友人。前月彼等曾约朽人往寺居住。因泉州之约已定,故未能往也。附写介绍笺一纸,乞收入。谨复,不宣。

演音启旧十二月四日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九日,厦门,致丰德法师

丰德法师道席:惠书,诵悉。居日光别院半载,罕通音问。近致南陀,闭门思过,辞谢访问。迩者仁开法师等发起属讲律仪,拟于明正讲《羯磨》一部。仁者前寄来之稿,即可于其时校阅也。来书所云自利利他,且约一往而言。若委论之,独居诵经念佛,以此功德回向众生,岂非利他?若出外弘法,而自获福德,岂非自利耶?谨复,不宣。

演音启十二月十九日

一九三六年,厦门

养正院诸师均鉴:

惠书诵悉。诚意殷勤,欢感无已。此次抱病极重,内外症并发,为生平所未经历者。其中有数日已呈极危险之现象,幸承诸善友协力读经忏悔,乃转危为安。现内症已愈,外症尚须时日,犹未起床也。谨复,不宣。

弘一扶病启

一九三六年,厦门

海北居士慧览:

惠书诵悉。属写各件,草草加墨,未能工也。在俗时曾习油绘,久已荒弃,他非所能,诸希鉴谅。谨复,不宣。

音启

一九三七年正月四日,厦门,致夏丐尊

丐尊居士道鉴:惠书,诵悉。致为欢忭。没后千载,无有人为之表彰者。今仁者以此稿出版,广为流布,若有知,当深感谢。俟出版后,并希以若干册赠与朽人,以分致诸道侣也。《护生画集》另制版,甚善。所示办法,甚为赞喜!兹先书奉《金刚偈》一页,余俟后邮上。余于近六年来,研习《南山律羯磨》曾讲三次,讲稿亦改编数回,竭其心力,愿为弘阐。今岁明年,更拟重为整理编辑,并自书写。与前印之《戒相表记》相似,于廿八年老龄六十岁时出版流布,以为纪念。拟即用护法会资制版印刷,所阙亦无多也。前承诸友人为请购日本《佛教大辞汇》六册,致用感忭。彼于末次寄来时,内附广告,谓又增编续卷一册,内有全书索引、年表等,不久即可出版。乞托内山居士,俟出版时,仍乞购以惠施,价约五六元也。《韩惺》书端,乞请仁者及叶居士撰序冠之,尤善。高君自幼蔬食,其母及姊亦尔。全家信仰佛法,高君与姊不婚不嫁,故其家庭与寺院无异。近编此书甚费心力,余亦为之校改数次。今获出版,欢庆无尽。谨复,不宣。

演音疏正月四日

一九三七年正月,厦门,致丰德律师

丰德律师慧鉴:前函想已收到。闻鼓山有人乞仁者介绍来厦学律。案现在已有数人真实发心学习,故朽人拟于闭关后,(二月拟来泉因事小住,闭关或稍延期。)每星期二、四、六讲《含注戒本》(择要讲)及《羯磨》,星期日讲《菩萨戒本宗要》。但日光岩不能住,凡学律者皆住厦门,随时渡海往听可耳。(上半年讲否未定,若不讲者,应先自预备,亦甚忙也。)旧病已渐愈,乞勿念。不宣。义俊法师乞代致候。

演音启正月廿一日

一九三七年正月廿九日,厦门,致胜进居士

胜进居士慧览:昨日出外见闻者三事:

一.余买价值一元余之橡皮鞋一双,店员仅索价七角。二.在马路中闻有人吹口琴,其曲为日本国歌。三.归途凄风寒雨。

演音

丁丑正月廿九日

一九三七年二月十九日,厦门,致古志老人

古志老人慈鉴:春雨连绵,后学近又负小疾,恐动身之期,须稍延缓。广东如光师,现住上客堂,恐未能安。乞转托客堂师送彼致客房暂住,致为感祷!拙书十二纸及致无相贤首书,附奉上,希收入。顺颂午安!

后学演音稽首二月十九日

一九三七年旧二月廿四日,厦门,致丰德律师

丰德律师道席:送上《毗尼作持》一部,又奉赠《华严音义》二册,新版《四分表记》二册,(锌版印,后有目录。)《律学要略》四册,(错字甚多。)《青年注意》四册。(二月在养正院讲。)乞与念西法师分受之,并乞代为致候。近由日本请购古版书籍甚多。《行宗记会本》《济缘记会本》皆请到。此为余十数年来求觅不可得者。今者因缘巧合,三大部会本悉已齐备,不胜庆忭。鼓山已来两位,(克定师及某师。)住妙释寺。谨陈,不宣。

演音启旧二月廿四日

一九三七年三月廿八日,厦门,致果清法师

果清法师:惠书诵悉。谨答如下:

唐南山律祖《行事钞》引五百问云:应先白僧(因亡后诸物属僧,若用时应先白故),以亡泥洹僧(裙也,西僧不着裤,下着此裙),僧祗支(掩腋衣也,披于左肩,以衬袈裟),覆尸而送。

案此:即是以亡人旧有之掩腋衣及裙,覆于尸上而焚化也。吾国僧众不用掩腋衣及裙,可与小衫及裤代之,着而焚化可也。

宋灵芝律师释上文曰:世云须披五条者非(因当时有人误解,谓披五衣而焚化,灵芝以为不可),以制物令赏看病故。[亡人所遗留之三衣、钵、坐具、针筒(或云漉水袋)此六物应赏与看病之人故。既应赏与看病之人,岂可以亡人披之而焚化?]准以上南山、灵芝之说,就现今习惯斟酌变通,应仅以小衫及裤着而焚化为宜。倘有所不忍者,或可披以破旧之海青而焚化,亦无大违于律制也。万不可披七条五条衣,因此应赏与看病之人,酬其劳故。僧众如此,俗人可知。

再者,俗人生时,仅可披缦衣,不能披五衣,因大僧乃能披五衣故。

后学弘一顶礼廿六年三月廿八日

一九三七年四月,青岛,致性常法师

性常法师:惠书,诵悉。今晨安抵湛山寺,诸事顺适。青岛夏季甚凉爽。重阳后约仍返厦门,居中岩也。谨复,不宣。

演音启

一九三七年六月五日,青岛,致丐因居士

丐因居士道鉴:惠书诵悉。承施信笺、羊毫,已收到。敬谢!丛刊续辑,拟俟秋凉返厦门时编定,因是问无书籍可检寻也。拙联幅等,约于旬日后递奉。其中有上款者数种,其余乞仁者与沈知方居土分受,转赠善友可耳。旬日后邮奉联幅等时,附讲稿二种(《青年佛徒应注意的四项》及《南闽十年之梦影》),皆在养正院所讲者(去年正月及今年二月)。养正院创办于三年前,朽人所发起者教育青年僧众。今夏或将与他院合并。养正之名,难可复存。此二讲稿可为养正院纪念之作品,为朽人居闽南十年纪念之作也。唯笔记未甚完美,拟请仁者暇时为之润色。(多多删改无妨,因所记录者亦不尽与演词同也。)并改正其讹字、文法及标点。题目亦乞再为斟酌。

(“青年佛徒”等)更乞仁者为立一总名。即以此二篇讲稿合为一部书。虽非深文奥义,为大雅所不取,或亦可令青年学子浏览,不无微益也。此讲稿拟别刊行。世界书局或欲受刊者,广洽法师处存有数十元,愿以附印也。又拟请仁者撰序及题签,以为居南闽十年之纪念耳。谨陈,不宣。

演音疏六月五日

一九三七年六月廿四日,青岛,致广洽法师

广洽法师道席:惠书诵悉。承寄抄写受戒式一册,已收到。乞以前存仁者处之《佛学丛刊》一部,赠与抄写者,以酬谢其劳也。四川成都,乞再挂号寄(珂罗版)《金刚经》二册。封面上写:

四川成都少城小通巷五号曾孝谷居士收。王居士嘱写之件,稍缓写就寄上。并有印老法师像一幅,赠与王居士。又写稿一卷,交与高文显居士。共为一包。大约半月后可以寄上也。讲律事,已托人代讲。近来天气闷热,较闽南尤甚。略复,不宣。

演音启六月廿四日

一九三七年七月初四日,青岛,致性常法师

性常法师道席:惠书,诵悉。承诵经回向,致用感谢!朽人近年来,身体精神日益衰颓。两臂常常麻木,手足各部常痛,是因血脉不周所致。此间气候阴寒,潮气太重,亦是一原因也。中秋节后,如有轮船开行者,即往上海小住,再返厦门。青岛湿寒,人多有病。传贯师现在身着单布衣四件,亦稍患伤风。谨复,不宣。

演音启七月初四日

一九三七年七月廿一日,青岛,致丐因居士

丐因居士道席:惠书诵悉。青岛或可无战事,惟商民甚困苦耳。朽人此次居湛山,前已约定致中秋节止。(中秋已前不能食言他往,人将讥为畏葸。)节后如有轮船往沪者甚善,否则须乘火车致浦口,转沪杭。若有战事,火车不通,惟有仍居青岛耳。承询所需,致用感谢。俟他日若有需用者,当以奉闻。谨复,不备。

演音启七月廿一日

一九三七年八月三日,青岛,致夏丐尊

丐尊居士道席:

惠书,诵悉。厚意殷勤,感谢无尽。青岛平安如常。书店等久已闭门休业。须俟他日开门,再往商酌领取可也。朽人于中秋节后动身否,暂不决定。倘动身者,所缺路资,亦可向同居某师借贷,俟将来叶居士即叶圣陶先生,时局平定时再偿还,乞仁者勿以是为虑也。湛山寺居僧近百人,毫无恒产,每月食物致少须三百元。现在住持者不生忧虑,因依佛法自有灵感,不致绝粮也。谨复,不宣。

演音疏八月三日

一九三七年旧八月初八日,青岛,致夏丐尊

丐尊居士道席:前复函,想已收到。青岛市面已渐恢复。曾向中华书局领款,彼云,未接上海开明之信及电话,现不能领取,云云。其他之某堂书店之款,已经领到。将来若乘火车南下,颇费周折,费昂而多劳。拟改为乘船,或直往厦门,或先到上海。北地冬春严寒,非衰老之躯所能堪也。谨复,不宣。

若往上海,拟暂寓泰安栈。(新北门外马路旁,面南,其地属法租界之边也。某银楼对门,与新北门旧址斜对门,在其西也。)即以电话通知仁者,当获晤谈也。

演音启旧八月初八日

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日,青岛,致夏丐尊

丐尊居士道席:到青岛后,曾上明信,想已收到。此次致青岛,预定住致中秋节为止(决不能早动身)。其时轮船未必有。倘火车尚可通者,则乘火车到杭州(转济南换坐京浦车)。惟北方三等车,较沪杭大异,不能安坐。故不得不乘二等车。预算车资及其他杂用,所需甚多。拟请于护法会资中寄下八十元。若有火车开行,于中秋节后必可动身也。谨陈,不宣。

演音启八月二十日旧七月十五日

一九三七年八月廿五日,青岛,致性公老人

性公老人慈鉴:

自违道范,时切瞻依。比奉惠书,欣悉一一。尤居士信已披阅,厚意甚感。但南游之事,今非其时。须俟时局平定,然后再斟酌也。后学于月内拟返闽,住处或泉或厦(闻南普陀已住兵数千)。尚未能定。座下到菲岛后,法缘想甚昌盛。如晤陈宗泮、郑广德诸居士,乞为致侯。谨陈,顺颂法安!

后学演音稽首旧八月廿五日

一九三七年九月十九日,厦门,致丰子恺

丰子恺居士:旧刻佛像二面,印一方,以奉广洽法师。附奉上一包,乞付邮挂号寄去。

演音丁丑九月十九日

一九三七年九月,厦门

前到沪时,晤费范九居士,彼亦称赞仁者书法精妙,与朽人所见正同。性愿法师处存有《三希堂法帖》(会泉法师处亦有),乞仁者借其中苏轼、黄庭坚两家之帖十数种,于暇时随意翻阅,自能得其神髓,不必临摹也。

苏字东坡,黄字山谷,皆宋名臣。工文章诗词,并精书法。仁者所写之字,与彼等暗合,且有能得其神髓者。此是天才,非学力也。

演音附白

一九三七年旧九月三十日,厦门,致刘质平

质平居士文席:前函及写件,想已收到。不久或移居乡间,通讯未便,故复续写若干件寄上;以后乞暂勿来信。如有要事,乞寄“厦门南普陀寺养正院内广洽法师转交弘一收”,或须迟致两三个月,乃于便中带到,亦未可知也。

今年写者较多,约四五百件矣。谨复,不具。

演音启旧九月晦日

一九三七年十月初二日,厦门,致性公老法师

性公老法师慈鉴:前在青岛,曾复书,托广空法师转呈,想达慈座。后学于半月前已返厦门,暂住万石岩。因时局不安,未能移居他方。前承慈念,欲令后学居永春,且俟闽南乱事,再酌定也。智普师誓舍身命,守护南普陀寺。寺中现犹住二十余人,二时课诵外,并于晚间礼大悲忏。昨日又有三机致厦,恐一时未能平定也。谨陈,顺颂法安!

后学演音稽首旧十月初二日

一九三七年十月十五日,厦门,致性常法师

性常法师、胜进居士同览:惠书诵悉,致用欣慰。近日厦门甚为危险,但朽人未能他往。

因出家以来,素抱舍身殉教之愿。今值时缘,应居厦门,为寺院护法,共其存亡。古人诗云:“莫嫌老圃秋容淡,犹有黄花晚节香。”仁等诵此诗句,应为朽人庆幸,何须为之忧虑耶?明年正二月,倘时事安静,朽人或往他处。大约今年即在厦门过冬也。克定师已圆寂。传贯前返安海省亲,朽人劝其决定于明年再来厦门。因朽人现寓万石岩,由小和尚照应,一切甚为周到,学律诸师亦为辅助,诸事无虑。乞仁等安心。俟明春再酌定一切。倘能早为壮烈之牺牲,则更不须顾虑及此矣。不宣。《梵冈》不入难处,乃是常途。别有开缘。未可一致论也。

演音启十月十五日此函乞交与高文显阅之。高居士前居承天寺,未知今在何处?

乞转询。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一日,厦门,致夏丐尊、丐因居士丐尊、丐因居士同鉴:厦门近日情况,仁等当已知之。他方有劝余迁居避难者,皆已辞谢,决定居住厦门,为诸寺院护法,共其存亡。必俟厦门平静,乃能往他处也。知劳远念,谨以奉闻。不宣。

前到厦门时,即寄明信,想已收到。

演音启十一月一日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十七日,厦门,致性常法师

性常法师:

前复明信,想已收到。兹承会老法师谆谆挽留,令久居万石岩。故朽人一时尚不能到泉州。知劳远念,谨以奉闻。并乞代告高文显居士。

演音启十一月十七日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二十日,晋江草庵,致性公老人

性公老人慈鉴:惠书敬悉。末学已于前夕致草庵。传贯师前往厦门时,途中逢盗,放枪弹伤贯手腕。今仍居厦疗治。传贯师经此番灾难,深自庆幸。谓可以成就代众生受苦之夙愿,大菩提心,益复增长。彼近数月来,常诵《华严经》,甚为精进。谨复,顺颂法安!

末学演音稽首十二月二十日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廿二日,厦门,致性公老人

性公老人慈座:前奉惠书,敬悉。迄今已近一月,永春未有消息,想是因缘尚未成熟。故不能往。兹因草庵广空、广谦二老人,谆劝后学到彼过年,明春再移居彼等所兼管之某寺。想慈座当赞许也。永春之行,恐须延缓,诸乞慈亮为祷。谨达,顺颂法安!

以后惠函,乞寄广空师转致后学。

后学演音稽首十一月廿二日

写此信后,仅十五分钟,即有永春所托之善兴师到万石岩,接洽往永之事,可谓奇巧。但往草庵之事,先已决定,未可变动,且俟将来有便,再来永春可耳。附白。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二十日,晋江草庵,致芳远童子

芳远童子智鉴:

前复书及附寄佛典,想已收到。朽人于前夕到草庵,暂不他往。以后惠书,乞寄泉州南门外石狮下檀林街灵鹫寺转交草庵。传贯师仍居厦疗病,约于年底返草庵。彼经此意外之灾难,为盗放枪弹,贯穿手腕,十分欢喜,深自庆幸,谓可以成就代众生受苦之夙愿也。将来仁者返厦门时,乞便中到草庵(在余店站,近青阳站,下车,行二里,即致草庵。在车站,即可望见草庵之石楼也。此站旧名福浦,今改称余店站也。)小住数日。致伫,不宣。

演音疏旧十二月二十日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厦门,致李芳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