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与学关联在一起,好像变成一个词了,实则教与学是一对矛盾。
教学中完全迁就学生或完全适应教师,都不够妥当。有些说法,比如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之类,就理论上看是清楚的,但对于操作来说,则不见得有多少帮助。所谓主导,教要顾及学,学要配合教,实在是各有所导。再说主体,从学的角度来说,学生是主体;但从教的角度来看,则教师是主体。这么说,也可谓各有主体。其实主导、主体之类,都是双方的,处于一种互动之中,而不可偏于一方。
较高明的理论是教与学是一种对话,即师生间的对话,更能体现教学互动之意义。但落实到操作上,则对话如何展开,也没有很明确的说法,且此种对话得依托于教材,仍旧离不开对教学内容的落实。
教与学的矛盾如何解决?当然是各有言说的,但不妨重温一下古人的说法。《礼记·学记》中说:“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也许这知不足与知困,正是解决的方式。就学而言,是要懂得自己的不足,才会有求知的欲望。能自反,即自我反省,还可增进求知的欲望。知困,就是知道困惑,从而有所调整或改进教法,这也是一种长进。
教师应当有一些专业的发展,尽管此专业受制于基础教育的定位,但还可以用一种探究的方式来对待教学。如此,不管小学、初中还是高中,都各有其专业的探究。正因为有一种专业的探究,教师可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学识及教学水平。教师要用自己的专业发展,来配合学生的求知欲,才是解决矛盾的途径。教学相长,只有在不断提高的层次上才能解决。
教与学的关系,换个说法也就是师生之间的关系。韩愈在《师说》中讲:“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言简意赅地阐明教师的职责。所谓传道,而今看来就是人文方面的教育;授业,仍旧是讲授具体的学业;至于解惑,则是解决疑难问题。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居高临下的,要达到这些目标,自然较为顺畅;现在则有可能趋于另一极端,好像教师的姿态比学生还低了。明白人都知道,如果教师的角色真比学生还低,要想施教是不可能的。浅显地说,就是还有谁会听你的。从教的角度来看,不管哪一种类型或层次的教导,这教的姿态都要高一些。若没有这样一个高度,要想引导学生是不可能的。就学而言,则不必如过去那样盲从,即一味取决于教师。再就是不可失去求知的诚意,也包括对教师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