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去听公开课,老师讲的是《荷塘月色》,讲课伊始,正在强调这篇散文写得如何好,不期就听到一个学生在嘀咕。他说没有读过这篇文章,是不是就要终生遗憾?这说明学生在多大程度上进入了课文,是很值得忧虑的。对课文,即便是名家名作,学生也很可能懒得投入。
其中原因,当然复杂。可能是教材过于陈旧,激不起学生的兴趣。如今的教材虽不像昔日的《三字经》之类那样超乎稳定,但不管怎么说,相对于时代的发展仍是滞后的。要想从课本中对接上时代的气息,当然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教材当然需要调整,但不管如何变动,名篇都应占据一个相当的比例,否则就无法突出语文的学科特点。
也可能是指导思想上有问题。语文教学,向来主张“以纲为纲,以本为本”,通过对课文的精讲精练,以期掌握相当的语文知识,并相应地提高读写能力。但长期以来,视语文如工具的做法,课文就成了一个个可供分析的例子。既然都是例子,那么读这篇跟读那篇有什么不同,多读一篇跟少读一篇有什么不同?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既然都是例子,往往就漠视了文章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其实任何一篇有价值的文章,它本身就是学习的对象,而不是什么可供解剖的例子。讲解分析是为了更好地进入文本,但不能以手段取代目的。
再说讲解,逐句逐段,归纳段意,模式也很单一。通过对课文的分析来阐释文章学的一般原理,总是主题如何,结构如何,修辞如何,周而复始,只在文章学内兜圈子。至多再归纳出几条写作特点,于文章学外又引进了一些写作学上的概念术语,至于阅读学本身的规律,如何接受,如何发挥,则很少注意。这样,即便学生能够合作,读得的效果也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反正总有一个可作参考依据的标准答案,以至于有的学生认为只要自己买上一本教学参考书,就用不着讲解了。
任何教学一旦形成了模式,都会产生弊端,相对于教学的开放而言,模式总是封闭性的。不过模式本身无可非议,因为有了模式才便于操作,不像昔日私塾里那样只会死记硬背那一套。模式的更新,应该是教研的课题,这里且不多说,但不管什么模式,即使对许多文章的讲解都有效,对于名篇也应该有所不同,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重视。教学本是兼及技术和艺术的活动,模式的操作是技术性的,艺术性方面则看教师的发挥。且不提艺术的氛围如何把握才好,至少也不该把名作讲解得那么呆板,味同嚼蜡。
语文教学,就讲授来说,名篇理当是重点,或者说是重中之重。就学的方面来说,学生也不能满足于读过了,其实读过了,不等于读懂了。对于名篇,学生必须具有反复阅读的耐心和习惯。如果说默读有助于把握文义,那么朗读有助于体味文气,二者应结合起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小时候读过“床前明月光”,现在吟咏起来仍然有味,名篇就是这样,在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人生体验会读出不同的感受。而语文修养和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对名篇的揣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