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包括了知识与能力及修养等层次,可具体地分解为文字、词语、句子、修辞、篇章、阅读、写作、修养等方面。语文学习,就是要能在这些层次及方面有所明确。先说文字,文字有音、形、义三个方面。字音方面,重在掌握汉语拼音方案及推广普通话。字形方面,得掌握汉字书写的笔画笔顺,再就是了解造字法,并懂得字体演变。从负面来看,就是避免写错别字。字义方面,则有本义、基本义、引申义等。引申义又有比喻义、象征义、联想义等。再说词语,词性上可分实词与虚词,不过汉语的词性并不固定,使用上较灵活。词语的构成,可分单纯词与合成词。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但还有一些复音单纯词,比如叠音词、联绵词、象声词及外来词。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其组合关系有联合、偏正、动宾、主谓、补充及附加等。词义的确认,主要看语境,即语境义。大于词的是短语,其构成如合成词。成语多是固定短语,但其作用等于一个词。还有惯用语、歇后语、谚语,都属于熟语。
句子方面,要了解句子的组织,即语法。句子的主要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附加成分则有定语、状语、补语。再就是句子结构,即单句与复句。单句是只有一重主谓关系,复句则不止一重,其关系有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条件、目的、假设、因果、解说等。复句体现出句子表达的复杂化,辨明关系可看关联词,再就是理清句意的脉络。理解句子的意思,有字面义、深层义、言外意等。句子含标点,标点符号的用法可依附于句子。因为标点的作用,即在于区分及标明句子。修辞,包括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择及辞格的运用。词语的锤炼,即炼字。前人有诗眼之说,就是指用得甚为生动传神的字眼。句式的选择,要善于变换,如主动句与被动句的变换,肯定句与否定句的变换,陈述句与反问句的变换,长句与短句的变换,整句与散句的变换等等。辞格的运用,可掌握常用的,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是对语言的修饰与形容,就单位来看,要比句子大。换言之,更多的是在句子的组合中,可见出修辞之义。所谓语言运用或表达,大都是修辞问题。着眼于修辞,有一些衡量语言的标准。其中侧重于选词用字的,有准确、鲜明、生动等。再如简明、连贯、得体等,则着重于语句表达及句间关系。
语言知识的了解及掌握当然是必要的,但不见得就是学语言的捷径,这牵涉到对知识的看法。现代以来,语文学科一直在梳理自己的知识系统,如文法与修辞,从而体现出一种自觉。不过,此种知识系列无法用来取代文本学习。此中缘故,或许就是语文的知识不是纯知识,难以同数理化并列。简单地说,就是掌握了一些知识,并不对应于能力。那种分解知识点的教学,以为教了若干知识,再配以练习,就可学好语言,实则不然。其实知识性的了解,大都起一种辅助的作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体现出工具性来。但将语言知识与语言表达或运用硬性地连在一起,却不见得很合理。此无它,就是此种知识并不对应于能力。语言单位中大于句子及修辞的,就是段落及篇章了。文本作为有条理的语言,比起人为设计的语言碎片来,更便于学习语言。以篇章为载体,一方面可串起语言层面的文字、词语、句子及修辞,另一方面则可关联阅读与写作。语文能力有听与说及读与写之分。其中听与说属于口语训练,这在母语教学中问题不是很大,但如朗诵、演讲、辩论等,则需要更多的训练。至于读与写,所占比重甚大。而篇章正是读与写的凭借,或者说中介。语文学习中,得树立文章学的意识,因文章学是探讨文章原理的。文章的概念大于文学,可包括文学在内。语文学习所面对的不尽是文学,而是广义的文章。
文章关联着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面对一个文本,先要知其类别。时下的文本分类,多是分为社科文、科技文、文学文三大类。但社科文与科技文都是抽象的,而文学作品则以形象为主。则文本类别,大致也就可分为抽象文本与形象文本。抽象文本以概念的阐述为主,要认定其基本概念,再搞清概念间的关系,即如何演绎的。形象是指具体可感的,包括人、事、景、物等,重在感知。再看对象,即写什么的。一般说来,揣摩一下标题,大致也可猜出是写什么的。还要了解作者写作的背景及意图、目的、动机等。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文中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关联到所处的社会或时代,就是大革命失败后作者心里有一种苦于无路可走的彷徨。也有的论者说是作者家庭生活的苦闷,这就只见其小而不知其大了。进入文本,宏观上的把握有主旨及情感态度,或者说思想感情。比如《故都的秋》,其主旨是故都的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情感上则是无尽的眷恋。微观上的把握,则可留意一些细节及场景。《故都的秋》中就精选了若干场景,有小院赏秋、北国槐树、秋蝉残声、秋雨话凉及北方果树等,从而表现出那清与静及悲凉来。介于宏观与微观之间的,尚有思路的把握。在《故都的秋》中,行文的思路除了情感线索外,又通过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对比来展开。
文章形式,包括文体、结构、技法、语言等层面。这其中当以文体为主,因为文体不同,结构与技法及语言也就不一样。关于文体分类,古来大致就是诗文对举的格局。诗有古体与近体之分,近体诗又有律诗与绝句之别,此外还有乐府、词及曲等。在古代,散文是与韵文相对的文体。这其中偏于记叙的有记、叙、传、状等,偏于议论的有议、论、辨、说等,难以归类的还可有杂体。至于介于韵散之间,尚有辞赋等。小说及戏剧在古代不被重视。现代以来受西方观念的影响,提升了小说及戏剧的地位,因而文学上流行四分法,即诗歌、散文、小说及戏剧。这其中,不属于诗歌与小说及戏剧的都归入散文,散文中仍然文体甚多,常见的有小品、随笔、杂文、报告文学等。关于文体,古人也说过大体则有定体则无,因而理解上还要灵活一些或弹性一些。结构有内外之分,内结构是行文的思路。对于思路的把握,可理头绪及抓线索等。至于外结构,则呈现为相应的段落层次。分层次,就是合宜合理地划分段落。文本解读,有过一种最流行的解读法,就是划分段落及归纳中心。这其中划分段落所依据的,仍是文章结构的一般原理。文章结构,最基本的组合是三分法,即开头、中间与结尾。还有四分法,即起、承、转、合,比三分法多了一个层次。于是许多文章不是分为三层,就是四层。构成文本的段落有多有少,有的段落较重要,有的则只起过渡作用。分析文本结构,要注意过渡段的承上启下之义。至于结构关联着文体,也会有不同的特点。比如现代诗讲分节分行,小说的故事情节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散文的结构则更为自由。
技法上,最为繁多。若由小而大,则有的修辞也是技法,如象征、对比、衬托等。关于修辞与技法的区别,或许修辞大都着眼于语句层面,技法则关联着篇章。表达方式也是技法,且还是最为基本的,有记叙、抒情、说明、议论等。文本解读中,有的技法较常见,比如烘托、渲染、抑扬、铺垫、伏笔、呼应,再如传神写照、情景交融、因事见理、托物言志、虚实相生、点面结合、小中见大等。但不少技法仍要结合文体,才更为到位。比如诗经有赋比兴,汉赋重铺陈,骈文讲对仗等。古诗多以意象的组合为主,并形成意境,于是意象及意境分析也就成了古诗鉴赏的重点。小说侧重于叙事,其进程很讲究悬念、巧合、误会、突变、逆转等,此外还有角度的选择及人称的变换。有的技法较特殊,比如曲笔,不直接或不便于说出才用的。语言方面,要注意语体的差别,除了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分外,同为书面语,还有应用语体与科学语体及文学语体的不同。关联着文体来看,则诗歌的语言最凝练,散文的语言有书卷气,小说的语言可趋于日常化。语言还与作家的个性有关,呈现于文本中,就有风格之不同。
阅读及教学,还要注意方法与能力。因文章学的解读仍是偏于静态的,并不对应于动态的阅读过程。着眼于动态,则有方法的讲究与能力的提高等。方法上有精读与略读、朗读与默读、速读与慢读、比较阅读、专题阅读、复读或熟读等。方法不同,设计也应当有所不同。方法是横向的,能力则是纵向的。方法讲究多元化,能力则有不同的层级,大致包括识记、理解、分析、综合、欣赏、评价等。能力的提高,更需要训练,比如讲练结合。此种训练,还可与考试结合,免得平时教学是一套,复习考试则另搞一套。二者不相对应,是语文教学的一大困惑。当然,考试不等于重复教学内容,但可以有所回顾。文本虽说替换了,还可与课文有些照应。朱熹说:“读书之法,有大本大原处,有大纲大目处,又有逐事上理会处,又其次则解释文义。”若以朱熹的话来指导阅读,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或层次。小而言之,是词义的解释和句子的确认。“逐事上理会”则是一些问题的探究,可从文中筛选相关的信息。至于“大本大原”,则要着眼于整个篇章,把握全文的主旨及作者的感情态度。
读与写也有许多知识,体现出相关的经验积淀。但同样的是知识性的了解,不见得就能变成能力,能力需要有更为动态的训练。教材依附于课文,往往有一些作文方面的设计,诸如仿写、扩写、缩写、续写、改写等。但此种设计大都与阅读教学相结合,往往有所凭借,还不等于作文教学本身的设计。作文是写作的一种,就大方向而言自然是与写作一致的,但还有其基础或练笔之义,这就得在教学中有所设计。一是小作文,也即片段练笔。汪曾祺于《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一文中讲道:“沈先生是不赞成命题作文的,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但有时在课堂上也出两个题目。沈先生出的题目都非常具体。”比如他出过这样的题目:我们的小庭院有什么,记一间屋子里的空气。“沈先生为什么出这样的题目?他认为:先得学会车零件,然后才能学组装。我觉得先做一些这样的片段习作,是有好处的,这可以锻炼基本功。”再就是能力的分解训练。能力包括观察力、感受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及表达力等,都可落实到写作及作文中去。
作文教学,本不妨各有设计。但作文有其规定的文体,则从文体入手,最便于体现阶梯性。作文的文体,主要是由表达方式来界定的。即以记叙为主的是记叙文,以说明为主的是说明文,以议论为主的是议论文。此种设计着眼于练笔,是较为基础的,可谓基础文体或练笔文体。至于如何分布,这里约略说说。作文伊始,是组词及造句,直到能够写出表达的片段,这大约就是小学阶段的作文。上了初中,则要掌握基础文体的写作,比如初一写记叙文,初二写说明文,初三写议论文。当然这只是各有侧重,还可交叉进行。即开始写说明文时,可回顾记叙文的写作;开始写议论文时,可回顾说明文及记叙文的写作。上了高中,还得有所提升。比如记叙文有简单与复杂之分,大致可对应于初中及高中的写作。作文的基础有练笔之义,但又不能止于练笔,则还要与实际的写作对接,即关联应用文体及文学文体。作文教学的阶梯设计,可配合各册课文的教学,且最好能够在教材中体现出来。由于作文大都是命题写作,又可在操作上有所指导。一篇作文的完成,包括审题、立意、选材、构思、表达及修改。在这些环节上有所明确,更能体现出操作的有序性来。
语文学习,可习得知识,提高能力,但更高的目标则在于修养。大体上说,修养包括文学审美、文化传承及人文养成。先说文学审美,朱光潜在《谈文学》的序中说:“学文学第一件要事是多玩索名家作品,其次是自己多练习写作,如此才能亲自尝出甘苦,逐渐养成一种纯正的趣味,学得一副文学家体验人情物态的眼光和同情。到了这步,文学的修养就大体算成功了。”就读而言,多读名家作品,无疑地拓开了审美的空间。举其大要,诗方面有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及乐府、唐诗、宋词、元曲;文方面有诸子散文、历史散文、辞赋骈文、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小说方面有短篇的三言与聊斋及长篇的四大名著;戏曲方面有杂剧与传奇,然后就是现代文学及外国文学。这些在课本的单元中都有涉及,只是分量不多。语文学习不局限于课本,而是要比课本多一些。文化传承,可着眼于儒与道。儒家主张进取,道家则讲退让,即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与知其不可为而不为,或者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但二者虽有对立,实则也是互补的。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则不必硬记,大可与文本内容结合起来。人文的要义中有一种自由,本不必强迫认同。但对应于成长的年龄,也可有所侧重,比如人生观方面。孙犁在《读作品三》中说:“人生观是作品的灵魂。人生观的不同,形成了文学作品不同的思想境界。”其实成长的年轮,也就意味着人生观的形成。
《当代教育》2009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