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语文之美
8176300000038

第38章 阅读的能力

素质的表现就是能力。在阅读过程中,阅读的能力体现于能够顺畅地进入文本,也就是说能够理解文本内容。即便有一些障碍,也能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加以解决。这么说,理解就是阅读最基本的层次。阅读的速度可快可慢,往往因人而异,但以理解为度,所谓理解了才有助于记忆。若一开始就只想着加强记忆,很可能就像和尚念经那样有口无心。

读解中,又应当以句子为主,句子是最小的表意单位,而组句成段,段则是一个基本的结构单位。本着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联系上下文这个特定的语境,准确地认定句子内涵。如果一时间难以认同,则不妨关联前后,反复读解,千万不能囫囵吞枣,甚而一目十行地看下去。宁可读得少而精,切忌多而粗。

各式各样的文章,从作用来看,无外乎实用与审美两大类。对于实用类文章,不管论文还是报告,理解是最基本的又是首要的。阅读中,着重的是理性的分析,切勿心浮气躁,读得不耐烦起来。情感的投入,以有助于理解为上,否则不如平心静气地读。尤其不能完全凭个人的喜好来决定读与不读,因为其功用在于实用,读与不读岂能一相情愿?既然没有多少选择的自由,倒不如以此来训练理性思维的能力。具体地表现于语言运用方面,则可见出思维的条理性,也就是能否同样地缜密起来。

至于审美的文体,也就是文学作品,则不能仅停留于理解的层次,而要由此上升到鉴赏。所谓鉴赏,就语言层面来说,就是不仅要有理解能力,还要有品味能力。古来常讲言外之意,就是指能品读出语句中的潜在或隐含信息。一个句子除了字面意思外,还有流露于字里行间的情感以及相应的行文语气,句子又还有它的目的或用意,比如言在此而意在彼等。草草地读,不能品出语言之美,是很难增加语感的。

鉴赏又是一个创造的空间。任何一个已经完成的或未能完成的文本,都是静止形态的。它能否激活读者,往往取决于读者的领会能力,否则再好的文本也只能埋于尘埃之中。对于读不懂它的人来说,就无意义可言。在这里,可以说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一个创造。作者对读者有一种预期,读者则要尽可能地回应作者。这样的阅读,不管时空如何变化,哪怕沧海桑田,也总能逢上千古的知音。

鉴赏又不能满足于流行的说法,人云亦云,而是应当从自己的读解感受出发。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认可了欣赏的多元性。不要老是担心自己体会不够,还读得太幼稚。尊重个性,才不会变成两脚书橱。当然,也不能由此走到另一个极端。对于一些早有定评的说法硬要去钻牛角尖,指望能够翻空出奇或作翻案文章,好似把某个名家踩到脚下就真能抬高自己,这些不可取。欣赏的空间是创造的,但这个创造不是天马行空独来独往。倘那样不仅对作者缺乏尊重,自己也会变得目空一切,感觉能入眼的作品就不多了。其实尊重自己和尊重作者一样重要,因为欣赏的自由度仍是相对应于阅读能力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