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语文之美
8176300000041

第41章 文本分析法

分析,即分解与剖析。朱熹说:“学者初看文字,只见得个浑沦物事。久久看作三两片,以至于十数片,方是长进。如庖丁解牛,目视无全牛,是也。”所谓目无全牛,讲的就是分解,能够把事物或问题拆分开来。“为学读书,须是耐烦细意去理会,切不可粗心。若曰何必读书,自有个捷径法,便是误人底深坑也。未见道理时,恰如数重物色包裹在里许,无缘可以便见得。须是今日去了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又去了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使粗心大气不得。”这去了一重又一重的说法,就是剖析,好比解剖一般。分析作为一种能力,就是要会分解与剖析,具体地说,就是要能对事物或问题合理拆分,再做剖析。但凡事除了怎么做外,还得讲做什么。就分析来看,就是分析什么。结合文本来看,有重点与难点及亮点、思路及结构、文体特点及表现手法等。

解读中,要能针对文本的特点,从而确立解读的重点。所谓重点,就是突出之意。比如梁实秋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本文写的是一次演讲,本属于记事的,但其着眼点在于写梁任公的性情学养,因而人物的性情学养就可成为解读的重点。先写肖像:“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这个肖像,写到了身材脸形步履眼神等,突出的是人物的精神。短小精悍,不用说是很精神的。至于风神潇洒,光芒四射,则写出了人物的魅力。再写简短的开场白,先说自己“没有什么学问——”这是表明谦逊,公开演讲的场合里,一般都会这样说的。但接下来说“可是也有一点喽!”伴着向上一翻的眼神,则又于谦逊中透出一种自负来。此种自负不只是表明有学问,还在于有一种自信。下文讲先生的背诵,又有一个动作描写,即“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敲几下之后,记忆力便又畅通,成本大套地背诵下去了”。这个动作描写,是表现人物的博闻强记的。或许用手敲头,也是锻炼记忆力的一个习惯吧,但这个动作,还在于调动了听者的注意力,也可谓敲到听众的心里上了。“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有表情,有动作,大可表明先生是一个性情中人。作者则这样评价:“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个?”这个评价既讲了印象,更有称赞及敬仰。以人物性情学养为解读重点,对应于手法也可从描写切入,因为描写本就是塑造人物的重要方法,不过这是着重于技法的分析了。

再如陆蠡的《囚绿记》中讲“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这是文本解读中的一个难点。魔念是指坏念头或坏想法,如何拆分及剖析呢?作者囚起一根绿枝条,原本是出于对绿色的喜爱,因为“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但囚起的绿枝条得不到阳光雨露,变得嫩黄细瘦,可谓事与愿违。进一步,这本性难移又损害了作者的自尊心,使作者变得恼怒,其实就是迁怒于它的固执。再深思一下,写绿枝条的固执,其实也是作者的固执,就这个层面来看囚绿即囚己。分析思路,可抓线索,文中写的是对绿的观感,便可以此作为解读的线索。先是寻绿,即房屋的租赁是因为窗外有绿色的常春藤。接下来是观绿,从绿色中读解出丰富的生命内涵。再就是囚绿,一种事与愿违的做法。最后才是放绿及怀绿,将绿色释放,其实也就是将自己从闭郁的生活状态中释放出来,事后则又有所忆念。此种结构的安排,起承转合,可谓甚有条理。相比起文体及思路结构来,手法上更为多样。且举一首为人熟知的古诗,比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里有动静相衬,一个“挂”字便化动为静。也有虚实结合,前三句是实写,最后一句则为虚写,极力形容瀑布飞流直下的高度及气势。而“疑是银河落九天”,就笔调上说又有夸张。技法的多种多样,往往体现在同一首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