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语文之美
8176300000072

第72章 作文的载体之义

写作与创作之不同,或许就在于前者多有找寻载体之义,具体地说,就是材料的选择可这可那。至于创作,则作者的发现往往与材料融为一体,甚而是不可替代的。若是创作也像写作那样寻找载体,那就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写作了,而这样的写作,就少了独创的意味。创作是写作的一个分支,不见得人人都要会的。至于写作,则由训练起步,不无途径可寻。作文有其练笔之义,看重基础的训练,但若要有别于写作,还可认作文为习作。作为习作的作文,同实际的写作一样,仍要收集材料,只不过实际写作中题意多从材料中提炼出来,作文则可先确立题意,再来选材。至于选择什么材料,则要看发挥题意如何。

不妨以孙犁为例,略为说明。他在《写作漫谈》一文中说:“每次作文之前,我总是想好两三个腹稿,老师出了题目,常常有一个题目和我想好的故事内容相符合。一篇故事的题目是好安上的,这个方法很有效果。”从孙犁的话里可看出一种写作的兴味,正说明心态的积极。但孙犁所说的作文之前多有准备,却又不无一点策略的讲究,即他是预先想好了两三种选择,以期对应得上题意的。大致说来,确立了题意后,就要为题意的展开找寻一个相宜的载体。换言之,至少得明确在哪个范围内展开较易把握,或学习,或生活,或社会,或历史文化,切不可东拉西扯,七拼八凑。比如以“凤头、猪肚、豹尾”为题,这原本是用来形容写作的,但也可联系别的物事或现象,且既可任选其一,又可三者兼顾。比较而言,三者兼顾难度更大。但从找寻载体出发,譬如选取了刘翔,从其起步、奔跑到冲刺,这样一个三部曲正好对应得上。

表面上看作文虽有找寻载体之义,但不见得都要追求意境的浑成或叙事的完整,如诗与小说那样。作文也可从一些感触出发,落笔于具体的场景、细节或印象,再引申开去。叶灵凤在《我的小品作家》中说:“小品文是应该无中生有的,以一点点小引为中心,由这上面忽远忽近的放射出去,最后仍然能收到自己的笔上,那样才是上品。”虽是针对小品散文的写作而言,但也可相通于作文。不过行文中并非真的无中生有,仍有那一点小引的,这小引其实也就是感触了。由感触出发,如此作文为的是还能够落到实处,免得蹈入虚空。作文中多有泛泛而谈的,甚而架空高论。尤其是议论文,很难从中找出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即便是貌似辩证分析的,实则不过是搬弄一些耳熟能详的大道理。孙犁在《关于短篇小说》中说到:“从概念出发,概念是空的,因此它也是无止境的。”这样写来写去,只在概念间绕圈子,仍是空洞,这些作文的弊端,就是少了些实在的东西。载体不一定要很完备,但却不能没有。载体既可从感触出发,也可设置一个相宜的角度。比如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为题,有的由实际的迷路写起,有的由思想的困惑写起,也有的从闯迷宫写起,等等,应该说都是有一些角度或载体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