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在秦国的努力没有白费,他受到秦王嬴政的重用,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远见,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佐助秦王制定了吞并六国,实现统一的策略和部署,并努力组织实施。结果仅仅用了10年的时间,就先后灭了六国,于公元前221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
秦王宫殿即著名的咸阳宫,北踞北陵,南跨渭水,宫殿建在巨大的台基上,台基是用一层层的夯土筑成。宫殿的前面高耸两座东西向对的石阙,阙上装饰有龙凤纹饰,雄伟壮观。从阙向北,宫殿一列列建筑有序,殿顶覆盖着绳纹筒瓦、板瓦和云纹瓦当,并有各种禽形兽形工艺点缀。宫中地面皆用细密的红色夯土筑成,既坚实又光滑。宫殿群中最高大最雄伟的建筑物曰“紫宫”,象征天上的帝宫。秦国把这座宫殿象征天帝宫阙,以示要兼并天下,建立一统帝业。
吕不韦任李斯为郎,把他安排在秦国政权的枢纽处,是要让他进入秦国的中央机构。吕不韦向秦王奏道:“李斯治国奇才堪当重任,大王圣聪,定能知人善用。”
李斯当上郎官,进入咸阳宫以后,即开始研究秦国的统一方略来,在李斯看来,秦国已经具备了统一的各项条件。这是因为,秦王嬴政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秦国历代君王所留下的强盛基业。
秦的祖先,据《史记·秦本纪》的记载,为“颛顼之苗裔,夏、商二代亦为‘诸侯’。秦祖非子,在周孝王时因养马有功而受封于秦(今甘肃清水东北),赐姓嬴,实际上是一个附庸小国。数传至秦襄公时,适值周王危机,秦襄公率兵力救周幽王,后来又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邑,颇有战功,始得列为诸侯,‘与诸侯通使聘享之礼’。所谓周平王赐给秦襄公岐西之地,实际上是让秦从戎族手中夺回岐丰一带的土地。秦襄公和他的儿子秦文公为此进行了历时二代的战争,终于打败了犬戎,占据了以岐丰为中心的渭水流域,为后来的秦穆公称霸西戎奠定了基础。”
秦成为西方的强国,是于秦穆公任好在位(前659—前621年)期间。秦自建国以来,一直处于戎狄势力的包围之中。自从秦德公迁雍(今陕西凤翔县)以后,秦宣公、秦成公在位的十五六年期间,秦对四周戎狄势力的斗争并没有取得重大的进展。秦穆公任好即位后,锐意改革图强,广招天下贤才,“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丕豹、公孙支于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史记·李斯列传》)与此同时,秦国的社会经济也有了迅速的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西方强国。春秋后期,晋国的赵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晋、楚、齐、秦,匹也。晋之不能于齐,犹楚之不能于秦也。”(《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可见,自秦穆公“开地千里,遂霸西戎”,直到春秋末期,秦一直与晋、楚、齐并列为当时的四大强国之一。
当历史进入战国时代后,秦的西方强国地位一度面临着严重的挑战。战国初年,魏文侯在魏国实行社会改革,使魏国成为战国初年最为强盛的国家。
战国初年,同魏国形势恰成相反对照的是,秦国自厉公(公元前476年即位)历经躁公、简公、出子(公元前385年被杀)的90年间,庶长专权,废立国君,内乱不已,国势渐衰,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兵败于魏,丢城失地,即所谓“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史记·秦本记》)
公元前413年,魏攻秦,败秦于郑(今陕西华县);
公元前412年,魏攻占秦国的繁庞(今陕西韩城县南);
公元前409年,魏文侯任命吴起为将,两年之中陆续攻取秦国的临晋(今陕西大荔东南)、元里(今陕西澄城东南)、洛阴(今陕西大荔西南)、邰阳(今陕西合阳东南)。
魏在攻占秦国上述地区后,设立西河郡(辖境相当于现今陕西华阴以北、黄龙以南、洛河以东、黄河以西地区),任命吴起为西河郡郡守。这种形势,对于秦国来说是十分严峻的。
公元前385年,秦献公(公子连)即位,他废止殉葬陋习,“止从死”;迁都栎阳并在栎阳设县;“为户籍相伍”;“初行为市”,在秦国实行社会改革。秦献公改革收到了富国强兵的显著成效,于公元前366年至公元前362年在对韩、魏联军的三次战争中大获全胜,初步扭转了对外战争中被动挨打的不利局面。
公元前361年,秦献公死,次年,其子渠梁即位,是为秦孝公,时年21岁。秦孝公并不以秦献公改革所取得的成绩为满足,为从根本上富强秦国,使秦国在七雄并立的形势中处于有利的地位,他决心在秦国实行变法革新,向全国公布了他的变法求贤令,公孙鞅(后受封于商,史称“商鞅”)因此而由魏入秦。
秦孝公任用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了战国时期令诸侯震惊、士民瞩目的重大历史事件,为秦国日后的国富兵强、兼并诸侯奠定了基础。
商鞅年轻时深受李悝等法家思想影响,很想干一番事业,然而卫国极为弱小,不是他施展才干的地方,便跑到魏国,在魏惠王的相国公叔痤手下做了一名门客。不过,公叔痤很快便发现商鞅是个人才,于是便想把他推荐给魏王。
一次,公叔痤病了,魏惠王亲自来探问病情。公叔痤趁机对魏惠王说:“商鞅年少有奇才,可任用为相。”魏惠王听了,并未作声。公叔痤见状知道魏王不肯重用商鞅,于是又对魏王说:“大王如果不用商鞅,就把他杀掉,千万不要让他跑到其他国家去,不然后患无穷。”魏王答应了他,然后就起身回宫了。
魏惠王刚走,公叔痤就马上命人找商鞅来,告诉他说:“刚才我向大王推举你,不过我看大王并没有任用你的意思。于是,我让大王把你杀掉,大王答应了,你必须立即离开魏国。”
商鞅不以为然,笑着说:“大王既然没有听您的话重用我,又怎么会听您的话杀了我呢?”于是,他哪儿都没有去。
不出商鞅所料,魏惠王离开后,对左右说:“公叔痤真是病糊涂了,一会儿让我重用商鞅,一会儿又让我杀掉他。这不是荒唐透顶吗?”
当时,秦国比较落后,秦孝公为了使秦国称霸,决心征召有才能的人。他在求贤诏令中说:“不管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只要能献出奇计良策使秦国强盛者,就封他做高官,赏他大片土地。”
当时,公叔痤已经去世,商鞅知道魏惠王一定不会重用自己,当他听说秦孝公招纳贤才的消息后,就决定到秦国去。
到了秦国以后,商鞅通过秦孝公的亲信景监的介绍,与秦孝公面谈了三次。
商鞅第一次见到秦孝公时,向他大讲尧舜禹的仁义,要求秦孝公学习他们,行帝王之道。秦孝公根本听不进去,直打瞌睡。第二次见秦孝公时,商鞅把第一次的话重复了一遍。此时秦孝公显得很不耐烦,生气地对商鞅说:“你怎么这么迂腐?我如何能重用你啊?”第三次会面时,因为商鞅已经摸清了秦孝公急于称雄于世的思想,大讲富国强兵之道,他说:“一个国家想要富有,必须注重农业;要强大,必须奖励将士;要把国家治理好,必须有赏有罚。有了重赏,百姓就能拼命;有了重罚,百姓就不敢犯法。有赏有罚,朝廷才有威信,一切改革也就容易进行了。”秦孝公听得津津有味,一连和商鞅谈了好几天,并决定重用商鞅,变法图强。秦孝公要任用商鞅实施变法的消息传开后,秦国贵族认为侵犯了他们的利益,均表示强烈反对。秦孝公于是把大臣们召集在一起,让他们讨论。
商鞅说:“有独到见解,做法高明的人,总会受到世俗常人的讥笑和反对。愚笨的人在事情发生后还不知为什么,而聪明的人却能做出正确的预见。一般人不能和他去商量革新和创造,只能让他们坐享其成。做大事业的人,用不着跟一般人商量,只要能使国富民强,就不必按旧制度去办,也没有必要遵守老规矩。”秦孝公觉得商鞅讲得非常有道理。
然而,贵族甘龙却反对说:“我听说圣贤之人不用改变民众的习俗来推行教化,明智的人不用改变原来的制度来治理国家。依据旧制度治理国家,官吏熟悉,百姓安定。如果不按老规矩办事,随意变动旧法,天下的人就会议论,甚至会引起混乱。”他要秦孝公好好考虑考虑,不能轻举妄动。
商鞅立刻反驳说:“一般的人安于现状,书呆子只会墨守成规。让这两种人做官,只能是照章办事,无所作为。三代不同礼,都成了王业;五霸不同法,也都成了霸业。聪明人立法,愚笨的人只能受法的管制;贤明人根据情况变更礼俗,不贤之人只能受礼俗的约束。”商鞅要秦孝公坚定变法的信心。
另一贵族杜挚也反对变法,他说:“没有百倍的好处,不必变法;没有十倍的功效,不用更换旧的东西。遵守旧法没有错,依照旧礼不会出偏差。”希望秦孝公维持现状,不必变法。
商鞅针锋相对批驳道:“过去的帝王并不是走同一条路,该仿效哪个帝王?成汤与周武王,他们并没遵循古代的制度,不是兴旺发达起来了吗?夏桀和商纣王,没有改变旧有的制度,不照样灭亡了吗?如今,想要使国家富强起来,怎能不变法呢?”
商鞅滔滔不绝,说得大臣们哑口无言。秦孝公听他讲得头头是道,大加赞赏,并深有省悟地说:“鄙野小巷的人少见多怪,孤陋寡闻的夫子才喜欢无谓的争论。愚人高兴的,正是明智人感到可怜的;狂妄人称快的,正是贤能人所担心的。拘泥于世俗的那一套议论,我不再想听了。”
通过这场舌战,以杜挚、甘龙为代表的守旧派失败了,也更加坚定了秦孝公变法的决心。
秦孝公下定决心变法,任命商鞅为左庶长,掌握军政大权,开始进行一系列重大改革。
商鞅从小受法家思想的影响,以至于在秦国主持变法时,从实际出发,全照搬李悝的主张。譬如,耕战政策,当时有很多政治家都在各诸侯国实行过,但只有秦国有显著的效果,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商鞅从秦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奖励军功等一系列具体的行之有效的政策。所以,他的改革十分有成效。据《史记》记载,商鞅在秦国推行改革10年后,“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商鞅变法的确实现了秦国的富国强兵。史书评价:“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奖不私亲近。”因此,“变法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强大”。用今天的话说,商鞅变法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提高了综合国力。不可否认,商鞅变法为秦王朝统一中国奠定了全面的基础。商鞅的变法适应历史的潮流,推动了历史的前进。所以“商君死”而“法未败”,不像王安石诸人,人死而法废。
秦孝公以后的历代秦国国君,坚持商鞅以法治国的路线,把耕战(亦称“农战”)奉为基本国策,重农(本)抑商(末),实行以客卿为将相的制度,在法制建设中成效卓著,又制定并执行正确的外交路线,从而使秦国的国势在惠王、武王、昭王以及孝文王、庄襄王期间蒸蒸日上,在兼并战斗中越发处于有利的地位。
秦惠王在位27年,他坚持实行商鞅的新法,重用张仪、公孙衍、司马错、陈轸等一批“客卿”,以他们为将相,从魏国手中取得西河郡和上郡,兼并巴蜀,攻取义渠25城,大败韩、赵的军队,夺取楚国的汉中地区,对外战争屡获胜利,秦国领土不断地扩大。
秦武王在位仅4年,这位雄心勃勃的国君,为跃兵于中原,派大军攻陷韩国的重镇宜阳,说什么“窥周室,死不恨矣”,用以明志,因举鼎过力,伤身而死。
秦昭王于公元前306年即位,在位长达56年。在秦国历史上,秦昭王是为秦国富强做出突出贡献的一位君主。秦兼并山东六国的战争,事实上从秦昭王时期已经开始,请看秦昭王时期兼并山东六国领土的如下记录:
公元前318年,魏、赵、韩、楚、燕五国合纵攻秦,不胜而回。这一事实从反面说明,兼并山东六国已成为秦国的战略目标。
公元前300年,秦兵大败楚军,杀楚将景缺,攻取楚国的襄城;
公元前293年,秦将白起大胜韩、魏联军于伊阙,斩首24万;
公元前290年,魏、韩因兵败于秦,分别把河东地方400里和武遂地方200里献给秦国;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陷楚都鄢郢,建立南郡;
公元前273年,秦将白起大败赵军于长平,坑杀降卒40万;
公元前256年,秦灭西周君。同年,周赧王卒,名义上的周天子已不复存在。
秦国在惠王、武王特别是昭王时期所兼并的大片领土上,先后建立了巴、蜀、汉中、上郡、河东、陇西、南邵、黔中、南阳、北地十郡。这就是秦昭王为嬴政所留下的基业。
历史事实表明,当秦王嬴政君临天下的时候,兼并六国已是大势所趋。然而,大势所趋只能说明秦已具备了兼并六国的客观条件,是一种可能性。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则是一场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业,李斯辅佐秦王嬴政出色地完成了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