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怎么也没有想到,对于那个当年他大力推荐,月下追赶的韩信,最后竟是自己将其送上了不归路。
汉五年(前202年)正月,汉王刘邦颁布了分封诸侯王的命令,当然带有论功行赏的意味。很有意思的是,刘邦以韩信生于楚地、熟悉楚人风俗为由,将他由齐王改封为楚王,韩信似乎也乐得享受荣归故里的优遇。实际上,韩信的改封,是刘邦为了防范韩信而采取的一个步骤。理由是:其一,齐国的地理位置比楚国更为重要。自从战国时期以来,人们就把东方的齐国与西方的关中看作为天下的两个重心。稍后有人对刘邦明言,齐地是必须严密控制的地方,除了嫡亲子弟之外,不能封到齐地为王。其二,齐地是韩信一手征服的,军民对他有敬畏崇拜之情,万一韩信有异心,齐人可能为其所用。楚地虽然是韩信的故乡,但在当地没有民望,有的倒是“寄食漂母”“受辱胯下”的耻辱。其三,原属韩信指挥的齐地精兵,随着改封而中止了与韩信的隶属关系。因此,改封韩信,使得他的实力与潜在的影响力大大受挫。
韩信荣归故里之后,做了几件得意的事情:其一,修整母亲的坟墓。其二,以千金重礼酬谢当年接济自己的“漂母”。其三,派人找到当年使自己横遭“胯下之辱”的市井屠夫,不仅未加惩罚,反而任命他担任王国的高级武官——中尉。试比较韩信对漂母和市井屠夫的态度,一是有恩必报,一是以德报怨。他是在显示他的事业成功?还是在显示他的心胸宽大?或是兼而有之?
就在韩信尽情享受着功成名就的愉悦之时,一场灾难悄然临头。
项羽的部下猛将钟离昧,原本与韩信有旧交。项羽死后,潜归故国投奔韩信。钟离昧在战场上曾经对刘邦苦苦相逼,刘邦记仇怨恨不已,得知他在楚国,就下诏楚王韩信收捕钟离昧。这或许是简单的“算旧账”,也可能是不愿意看到一员猛将归附到韩信麾下。韩信一时碍于旧交,未曾按照刘邦的要求下手。刘邦自然心存芥蒂。转瞬到了汉高帝六年(前201年),有人上书告发楚王韩信谋反。其背景是:韩信初到封国,巡行各个县邑,总要调集一支军队充当护卫,前呼后拥,借以显示封王的尊严。在“汉初三杰”之中,韩信与张良、萧何相比较,有明显的欠缺,他不懂得在猜忌之心很重的皇帝面前,需要韬光养晦以求自保。张良刻意显示“遁世”之心,萧何则以谨小慎微来表达驯服之意,韩信本来就是最受猜忌的人,偏偏我行我素,不肯收敛锋芒。这次“谋反”的告密,为刘邦制裁韩信提供了借口。
当时,高帝询问各位将领,各位将领都说:“急速发兵坑杀这小子算了。”
高帝闻听后默然无语。又询问陈平,陈平推辞说:“将领们都怎么说的?”高帝把将领们说过的话向陈平复述一遍。陈平问道:“有人上书告发韩信谋反,这件事还有别人知道吗?”
“没有。”高帝答。
“韩信本人知道吗?”
“不知道。”
“陛下的精兵比得过楚国吗?”
“不能超过它。”
“陛下将领用兵的才能,有超得过韩信的吗?”
“没有比得上的。”
“如今陛下的兵不如楚国精良,而将领的才能又赶不上韩信,如果发兵攻打他,这是促使他起兵反抗,我私下为陛下这样做感到危险。”
“那该怎么办呢?”高帝急切地问。
“古代时天子到地方上巡视,往往要会见诸侯。南方有个云梦沼泽(今湖北江汉平原及周围地区),陛下只说是巡游云梦,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县)会见诸侯。陈县是楚国的西部边界,韩信闻知天子怀着和平愿望出游,势必会认为安然无事而到郊外迎接拜见陛下,陛下可趁机将他擒拿,这事只需要一个大力士就可以了。”
汉高帝认为陈平说得很对,便派使者遍告各位诸侯:“我将南游云梦。”其实是想袭击韩信,而韩信对此却全然不知。
当汉高帝将要到达楚国时,韩信感到事情有些蹊跷,想起兵反叛,又考虑自己没有什么罪过;想要拜见皇上,又担心自己会被擒拿,一时拿不定主意。有人向韩信说:“如果杀了钟离昧去朝见皇上,皇上一定会欢喜,那就不会有什么祸患了。”
韩信去见钟离昧,同他商议这件事。钟离昧从韩信的言谈话语中,终于明白了他的来意,是想借自己的人头去作为拜见皇帝的见面礼,只是不好意思明说罢了。这使钟离昧既感到意外,也很是气愤,说道:“汉王所以不敢攻取楚国,是因为我在您这里;如果想捉拿我去讨好汉王,那么,我今日死,您也会紧随着亡命了。”于是骂韩信道:“您不是厚道人。”旋即自杀而死。
韩信提着钟离昧的人头,到陈县拜见汉高帝。汉高帝令武士将韩信捆绑起来,装在后面的副车上。韩信被擒拿后说道:“果真像人们所说的那样:‘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如今天下已经平定,我当然要遭到烹杀!”汉高帝说:“有人告发你谋反。”旋即给韩信戴上刑具,装在车队后面的副车里,取道返回洛阳。
从陈县至洛阳,有好几天的路程。一路之上,韩信思前想后,后悔当初没有听武涉、蒯通的话,今天果真落得个如此可悲的下场。在副车中,这位曾指挥千军万马、战无不胜的帝国功臣,面对自己无辜地沦为皇帝的囚徒,使得他不由不想起1年多前在齐国的一段往事。这段往事,《史记·淮阴侯列传》曾详加记载:
汉王四年(前203)十一月,韩信在齐国大败楚将龙且与齐王田广的联军,龙且被杀,田广被虏,齐地全部被平定,汉王不得不立韩信为齐王。
项羽失去了龙且这位能征惯战的大将,十分恐惧,派盱眙(今江苏盱眙县东北)人武涉前往齐国劝说韩信。武涉向韩信说:
天下人共同苦于秦朝的暴政,已是很久的了,因而各路诸侯相互同心协力地反秦。如今秦已灭亡,按功劳的大小分割土地,封为王侯,以此来使士卒得以休息。如今汉王又兴兵东进,侵占他人分封到的土地,现在已经攻破三秦,率兵出关,收集诸侯的军队向东方进军,攻打楚国。汉王的意图是不吞并天下决不罢休,他的贪得无厌、不知满足竟达到如此地步!况且汉王这个人不能令人信赖:他曾多次落入项王的手掌之中,项王可怜他而给他留条活命;然而一旦逃脱后,他便立即违背盟约,再次攻击项王。汉王的不可信赖竟然如此,这都是您亲眼所见过的事实。
如今您虽然自以为与汉王的交情很深厚,尽力为他用兵作战,但最终还是要被他所擒拿。您所以活到今天,是因为项王尚存的缘故,他不得不借用您的力量来对付项王。当今汉、项二王的成败关键在于您:您向西依附,汉王就会取得胜利;向东依附,项王就会取得胜利。项王如果今天被灭亡,接着便会是擒拿您。您与项王有老交情,为什么不反叛汉王而与楚国讲和,三分天下而独立称王呢?现在放弃这个良机,决心投靠汉王来攻打楚国,作为一个有智谋的人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吗?
韩信向武涉辞谢说:“我侍奉项王,官位不过是个郎中,职务不过是持戟的卫士,进言不被听用,划策不被采纳,所以我背楚归汉。汉王授予我上将军大印,给予我数万人马,脱下自己的衣服给我穿,分出自己的食物给我用,言听而计从,所以我才到了今天这个地步。人家深深地亲近我,相信我,我背叛他不吉祥,即使是一死我也不能变心。望您代我感谢项王。”
武涉离去后,齐国有个名叫蒯通的能言善辩的智术之士,知道天下局势的关键在于韩信,想要用奇谋妙策来打动他,便以给人看相为名来劝说韩信道:“我曾跟名师学习过给人看相的方法。”
“先生怎样给人看相?”韩信问。
“人的贵与贱在于骨法(即骨骼、骨相),忧与喜在于气色,成与败在于决断,用这3个方面相互参照,万无一失。”
“好。请先生看看我的相怎样?”
“请稍屏左右的人。”蒯通说。
“左右的人都退下去了。”韩信说。
蒯通见左右的人都已退下,便开口说道:“相看您的面,不过是封侯;相看您的背,却是贵不可言。”
韩信听蒯通说自己的相貌贵不可言,心中十分高兴,便急切地问道:“这是什么意思?”
蒯通见韩信急切地向自己询问,这才切入正题:
天下刚刚发难反秦的时候,各路的英雄豪杰建号称王。一声呼唤,天下的志士云聚,像鱼鳞那样密集相从,如同火花迸发四射,狂风从八面聚起。这个时候,忧患在于灭亡秦朝而已。如今楚汉相争,使天下无辜的百姓肝胆涂地,父子暴骨于中原,不可胜数。楚人起兵于彭城,转战各地,乘胜追击,至于荥阳,乘着有利的形势,势如卷席,威名震动天下。然而,楚兵困于京(今荥阳东南)、索(今荥阳县城)之间,迫近成皋以西的山地而受阻不能前进,至今已有3年了。汉王统率10万军队,抵距于巩(今河南巩县西)、洛(今河南洛阳市东北),以山河为险阻,一日之中交战多次,未能取得尺寸的成功,屡遭挫败而不能自救,兵败于荥阳,负伤于成皋,于是败走于宛、叶之间,这正是交战双方智勇俱困的形势。锐气受挫于关塞险要,粮食竭尽于内府之中,百姓疲惫至极,怨声载道,人心动荡,无所依靠。
据我料想,这种形势如不是天下的圣人贤者,便不能平息这天下的祸乱。当今两位君主的命运都悬在您的手里,您助汉则汉胜,助楚则楚胜。我甘愿披肝沥胆,向您敬献愚计,担心的是您不能采用啊!如果真能听用我的计策,莫如使双方都不受到损害,使他们同时存在下去,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在这种形势下,谁也不敢首先动手。以你的贤能圣德,又拥有众多的甲兵,占据着齐地,迫使燕、赵二国服从自己,顺应着百姓的愿望,向西制止楚汉相争,为天下百姓请命,天下百姓必定闻风而奔走相告,群起响应,谁敢不听从!然后分割大国,削弱强国,用来分封诸侯。诸侯既已树立,天下服从而听命,归功德于齐国。据有齐国的故地,占有胶河、泗水,用恩德来安抚诸侯,谦恭有礼,如此天下的君王就会相继朝拜于齐国了。我听说‘上天所赐予的,如果不取来受用,反而会遭到惩罚;时机到来了,如果不采取行动,反而会遭受祸殃。’希望您能深思熟虑这一问题。
韩信听罢蒯通的一番高论,对蒯通说:
“汉王待我很优厚,把他自己的车给我乘坐,把自己的衣服给我穿,将自己的食物给我享用。我听说:乘坐别人的车就要替人家承担患难,穿戴别人的衣服就要替人家分担忧虑,食用别人的饭食就要为人家的事业而死,难得可以为图谋私利而背弃道义吗”?
蒯通见韩信被汉王的小恩小惠所笼络,便进一步劝解说:
您自以为要好好地对待汉王,想要建立万世不朽的功业,我私下以为这就错了。当常山王张耳、成安君陈余还是平民百姓的时候,相互间原为生死之交。后来因为陈泽等人的事发生分歧,二人结下怨仇。常山王反叛项羽,捧着项婴的头逃跑,归附于汉王。汉王借给常山王兵力令他向东进攻,终于将成安君陈余杀死,使陈余头与脚分家,被天下人所耻笑。这两个人当初是天下最要好的朋友,然而最终却彼此仇杀,这是什么缘故?祸患就在于贪欲多而人心难测啊。如今您想要以忠信深交于汉王,但必定不能赶上张耳、陈余当初的交情深厚吧,而所涉及的事情和利害却要比陈泽大得多。所以我以为您一定认为汉王不会危害于您,那就错了。大夫文种、范蠡使濒临危亡的越国得以保存下来,越王勾践因此而称霸于诸侯。功成名就之后,二人不是被杀而死,便是逃亡他乡。这就是所说的野兽既已被打尽,猎狗就要被烹食了。从交友来说,您与汉王比不上张耳与陈余;从忠信来说,您与汉王比不上大夫文种、范蠡对越王勾践的一片赤诚之心。这两个人的下场,足可以供您借鉴的了。愿您能深思熟虑这一问题。
况且,我听说勇敢和谋略使君主感到震惊的,则自身危险;功劳冠于天下的,则无法封赏。请允许我谈一下大王的功绩和谋略:您东渡黄河,俘虏魏王,生擒夏说,率兵攻下井陉口要塞,诛杀成安君陈余,攻占赵国土地,威胁燕国,平定齐地,在潍水击溃楚国的20万大军,东面杀死楚国大将龙且,西面向汉王报捷,这就是功劳之大,天下无有第二个人能比得上;而谋略之高,当世没有第二个人能超出于您。如今您拥有令君主感到震惊的威势,持有无法对您进行封赏的功劳,归附于楚,楚人不敢相信;归附于汉,汉人感到震恐,您想要持有这样的威势与功劳到哪里去安身呢?您处于臣子的地位却拥有使君主震动的威势,名声高于天下所有的人,我私下为您而感到危险啊!
蒯通的这番议论,使韩信感到阵阵心寒,觉得一时无法明确向蒯通表态,便向蒯通辞谢说:“先生暂且不要再讲下去了,我将考虑这件事情。”
蒯通深知韩信在军事上英勇果断,才能盖世;但在人事上却优柔寡断,犹豫不决,很难在这个问题上下定决心。几天过后,蒯通又向韩信进言,敦促他当机立断,切莫错过良机。
蒯通说:“善于听取意见,可以得知事物的征兆;能够计谋思考,可以把握事物的时机。不善于听取意见和计谋思考而又能长久安然无事,那是很少见的。善于听取意见而很少失误的人,难以用闲言碎语去惑乱他;善于计谋而不本末倒置的人,难以用花言巧语去扰乱他。甘心为他人做养马差事的人,就会失去取得君权的机会;留恋微薄俸禄的人,必然得不到卿相的职位。所以说智者在于能够决断,而犹豫不决则是事情的祸害。在细小的事情上用尽心思,就会在大事上有所遗失。智慧足以洞察事物,但决定了又不敢果断地去实行,这就是百事的祸害根源。所以说,猛虎的犹豫不决,不如黄蜂、蝎子的敢于放刺;骏马的踟蹰不前,不如劣马的慢步行走;勇士的犹豫不决,不如庸夫的必定要达到自己的目标。虽然有舜、禹那样的智慧,但是闭口不言,不如聋哑人的手势比划。这些都是说贵在采取行动。功业都是难于有成而易于失败,时机总是难于得到而易于失去。时机啊时机,失去了就不会再来,愿您仔细地考虑这一问题。”
韩信仍然是不忍心背叛汉王,又以为自己的功劳很多,汉王终究不会夺去他的齐国,于是谢绝了蒯通。蒯通见自己的计谋不被采纳,为了日后免受祸患,便装疯做了巫师。
如果说,韩信拒绝了项羽派来的说客武涉,或许不难做到,那么他拒绝真心为他谋划的蒯通,就很不容易做到了;如果说,韩信判断蒯通所言毫无根据而拒绝,还不足以表明韩信对汉王刘邦的忠贞,那么韩信在认同蒯通所言合乎情理之后,虽有犹豫,但仍然选择了义无反顾的道路,他对汉王的忠贞是不该被质疑的了。在楚汉之争进入对决的关键时刻,韩信没有任何拥兵自重、背汉自立的念头!
不久,韩信率大军参加了垓下会战。然而项羽一死,他便被剥夺兵权,并被迁徙为楚王。但是,这仍未能使韩信觉悟,仍幻想提着钟离昧的人头去面见皇帝,便会安然无事。直到成了囚徒,韩信才想起了武涉、蒯通在1年多前对他的劝告,然而此刻已是时过境迁、为时已晚了。
韩信从被改封为楚王到云梦遭擒,前后只有1年的时间。韩信“谋反”的罪案,经过3个月的调查、审理,却查不出真凭实据,刘邦不得不假装宽大为怀,“赦免”韩信。人,可以错抓,却不可以错放。“谋反”的罪名无法坐实,但韩信出行以军队充当护卫一事,被定罪为“擅自发兵”,据此,废去他的“楚王”封号,贬降为“淮阴侯”,并且严格限制他只能够在京城居住,不得擅自外出,实际上是过着变相的软禁生活。
一系列意外的变故、不公正的待遇,韩信完全看透了刘邦对自己的忌妒、防范之心,难免心中愤愤不平。不会掩饰自己情绪的韩信,有时还在有意无意之间,把不满情绪表达出来。
某日,韩信路过舞阳侯樊哙府前,樊哙毕恭毕敬地以“楚王”的规格接待他,韩信坦然接受。而在步出樊哙府第的时候,韩信却苦笑一声:“想不到我此生竟然与樊哙等人为伍!”表面上看来,韩信是在表达对樊哙等战将的鄙视,实际上却是对刘邦贬抑自己的做法表示不满。他只能用自我解嘲的方式,发泄胸中的怨气。
刘邦曾经与韩信从容议论诸将带兵的能力高低,韩信对他们各自给出了不同的评判。刘邦突然发问:“依你看我能统领多少兵?”韩信据实而答:“陛下不过能统领10万军队。”刘邦又问:“如果说到你又怎样?”韩信论兵论将正在兴头上,根本没有多想脱口而出:“臣统兵是多多益善”。刘邦笑言:“统兵多多益善的人,为何被我这个只能统兵10万的人所擒?”面对这一尴尬的问题,韩信才猛然醒悟在皇帝面前他的失言,于是改用委婉的言辞辩白:“陛下不善于统领士兵,而善于驾驭将领,这正是我韩信之所以被陛下所擒的原因。况且陛下的才干是所谓天授,不是普通人依靠自身努力可以比拟的。”韩信此言,既可能是为了自保而不得不说的逢迎之语,也可能是韩信出于自身体验而说的由衷之言。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韩信虽然也在被迫学习自保之术,但是他的秉性未改,而刘邦对他的疑忌也没有真正消除。
汉高帝十年(前197年)九月,突然暴发了震惊朝野的事变:身为代国的相国,统领大兵镇守赵、代边境的陈豨起兵,自立为代王。
陈豨是宛朐(今山东曹县西北、菏泽市西南)人,他最初跟随汉王刘邦的时间已不得而知。汉高帝七年(前199年)冬,韩王信反叛,兵败逃入匈奴。高帝亲征匈奴,从平城返回后,陈豨因多次随同高帝平定叛乱有功,受封为列侯,以赵国相国的身份统率赵国、代国的部队,北部边境的部队都归他统领。
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陈豨被任命为巨鹿(今河北平乡县西南)郡郡守,赴任前曾到韩信府上辞行。韩信拉着陈豨的手,避开左右的人同他庭院中漫步,仰天长叹道:“有句话可以跟您讲吗?有些话想同你谈谈。”
“一切听从将军的吩咐。”陈豨答。
“您所驻守的是天下精兵聚集的地方;而您,又是陛下所亲幸的大臣。有人说您反叛,陛下必定不会相信;如果消息再次传来,陛下就会怀疑你了;若是消息再三传来,陛下必定大怒并率大军亲征。这时,我为您从京城起兵做内应,如此天下便可以图谋了。”
“一定遵命照办。”陈豨向韩信保证说。
陈豨平时仰慕魏国的公子信陵君的养士之风,待到他出任赵国相国守卫边境,休假回乡时路过赵国,赵相国周昌看到随从的宾客座车有1000多辆,都城邯郸的官舍都住满了。陈豨用民间交往的礼节对待宾客,总是谦卑待人。陈豨返回代国后,周昌请求进京朝见。拜见汉高帝时,周昌详细地谈到陈豨门下的客宾甚多,在外地掌握重兵已有好几年了,恐怕发生变故。皇帝令人调查陈豨的宾客于代地在财物方面的许多违法的事,事情多牵连到陈豨。陈豨恐惧,暗中让宾客派使者到王黄、曼丘臣的驻地。待到汉高帝十年(前196年)七月,太上皇驾崩,派人召陈豨回京,陈豨推托说病得厉害,没有应召入京。九月,陈豨与王黄等人反叛,自立为代王,劫掠赵国、代国的土地。
汉高帝得知陈豨反叛并自立为代王的消息后,宽恕了赵、代两国被陈豨蛊惑或挟持胁迫的官吏,一律赦免了他们。高帝率领大军亲征,到达邯郸后高兴地说:“陈豨不是控制邯郸南边,守住漳水北面的邯郸,可知他不能有所作为。”
赵相周昌奏请斩杀常山郡的郡守、郡尉,说:
“常山郡有25座城邑,陈豨反叛后,丢掉了20座。”
“郡守、郡尉反叛了吗?”高帝问。
“不曾反叛。”周昌答。
“那是他们的力量不足以对付陈豨呢。”
汉高帝赦免了他们的过失,恢复他们的郡守、郡尉职务。
“赵国也有壮士可以带兵作战吗?”高帝问。
“有4名壮士。”周昌答。
周昌所推荐的4名壮士拜见高帝,高帝封4名壮士各千户,任命他们为统兵将领。高帝左右的人见4名壮士不曾立有丝毫战功,也不知是否真有本事,却受封千户,大惑不解,便向高帝劝谏说:
“跟随陛下入蜀郡、汉中以及伐楚作战的有功人员,还未能普遍得到封赏,今日这4人凭什么功劳受封?”
“这不是你们所能知道的!陈豨反叛,邯郸以北都被陈豨所占有,我发出紧急公文征调天下的军队,可是至今却没有人到来,如今只有邯郸城中的兵力而已。我怎能吝惜这四千户封赏,不用来抚慰赵地的子弟!”
左右的人听皇帝这么一讲,立即茅塞顿开,都说:“太好了。”
汉高帝又问:“陈豨的将领是什么人?”
左右的人回答说:“是王黄、曼丘臣,都是商人出身。”
“我知道怎么办了。”汉高帝下令悬赏千金购求王黄、曼丘臣等人。
这年十二月,汉高帝亲自率大军攻击叛军所占据的东垣(今河北石家庄市东)城,一时未能攻下。有的守城士卒在城楼上辱骂汉高帝,高帝在城下颇为恼怒。不久,东垣城守军将领开门投降。汉高帝入城后,那些辱骂过皇帝的士卒被一律斩首;未曾辱骂的士卒一律施以黥面,以示惩罚,下令将东垣城改名为“真定”。王黄、曼丘臣等人因部下有人为得到赏金而被活捉,陈豨的叛军终于失败。
皇帝亲征平叛的捷报尚未到来,京城中却传出了令天下人更为吃惊的消息:贬居长安的淮阴侯韩信,暗中与陈勾结,准备在关中发起叛乱,幸亏被他的属官秘密举报,吕后与丞相萧何巧设妙计,诱韩信入宫,在长乐宫的钟室加以诛杀,并且将他全家满门抄斩,不留一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陈豨叛变时,刘邦曾邀韩信共赴前线,但韩信称病,无法跟随。
刘邦到达邯郸后,韩信也依照原本的约定,派人联系陈豨,阴谋在长安举事。
由于手中已无军队,韩信准备动员好友、奴仆、家人组成临时部队,直接袭击吕后和太子,以夺取禁卫军主控权,进而在关中起义,响应北方叛军的行动。
但事未成,密已泄,韩信的舍人首先向吕后告发韩信阴谋造反。
吕后大惊,本欲召见韩信质问,又恐其不来,反而正式叛变,便将此事紧急告知萧何。
萧何也无法判断事情的真假,但这种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于是就给吕后出了一个主意。
萧何给吕雉出的主意很简单,要斩杀韩信,最稳妥的办法就是把韩信骗进宫来,一壮士可斩之,就如同之前刘邦在陈县诈擒韩信一样。如果在长安城中大张旗鼓的捉拿韩信,万一让韩信跑了,后果不堪设想。
萧何派出一个心腹,悄悄出城,然后以刘邦使者的身份从北边进入长安。此人来到宫里,煞有介事地说皇帝已经击杀陈豨,代北平定。萧何以丞相的身份散发请帖,请王侯大臣按时去宫中参加庆功宴会。
因为韩信的分量太重,如果换了别人来请,韩信未必给面子,所以这趟差使,只能有劳萧丞相跑一趟了。
淮阴侯府邸外,一辆马车急驰而来,停在石阶前。酂侯府上的侍从打开了车门,然后跪在车厢下,请丞相大人踩着其背,缓慢地走了下来。丞相大人也老了,须发花白,背略有些驼,但依然精神矍铄,眼神里散发着智慧的光芒。
萧何在车前顿了顿,抬头看了一眼门庭并不怎么奢华的淮阴侯邸,心中轻轻叹了一口气。大门敞开,萧何一行风卷而入。
韩信还躺在榻上,身上铺着锦被,但气色还好,不是什么威胁到生命的大病,吃几副药也许就会好起来。
萧何已经来到榻前,韩信想挣扎着起身给萧何行礼,被萧何微笑着制止了。
萧何面带春风,眼神里充满了关爱和慈祥,让韩信非常的感动。韩信对刘邦的感情非常复杂,有时很尊重,但有时也对刘邦的吝啬表示愤慨,但对萧何,韩信只有感激和感恩。
当年要不是萧何差点撕破老脸,刘邦也不会极其勉强的拜韩信为大将军,更不会有韩信日后的功成名就。韩信经常说没有汉王知遇之恩,他就不会有今天,实际上他说的是萧何。
刘邦对韩信严加防范的态度,韩信早已经寒心。只是韩信还念着刘邦当年提携过自己,韩信始终坚定自己的底线,但双方已经没什么感情了。刘邦北征陈豨,要把韩信带过去,韩信坚决不去,就是对刘邦种种无赖行为被迫做出的反抗。
萧何不一样,在韩信的心里,萧何就像父亲一般的存在。韩信敢驳刘邦的面子,但他绝对不会对萧何有任何的不敬,因为这是他的恩人。所以今天萧何来请韩信,韩信没有做任何的犹豫,命人准备车马入宫。
韩信强撑着下了床,穿上朝服,强打起精神,跟着萧何进宫。二人的车马在宽敞的大道上急驰,一路向东,目的地是长安城东的长乐宫。
韩信一入殿,埋伏的刀斧手立刻拥上,将韩信逮捕,并以谋反罪名斩之于长乐钟室,韩信的三族均遭诛杀。
等到刘邦平定陈豨叛乱归来,到达京城时,见韩信已死,不由得又喜又怜。喜的是自己的心腹之患终于除去,怜的是韩信为他率千军万马驰骋疆场,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真可谓功盖天下,最后却落得个身首异处、诛夷三族的可悲下场。
刘邦困难时极力推荐韩信为大将的萧何,在汉朝得天下后又成为献计诛灭韩信的帮凶,时间相隔不是很远,前后却判若两人,这种被后人千古慨叹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历史现象又应该如何解释呢?要解开这个哑谜其实并不难。
韩信死后,刘邦又喜又怜,这说明如果韩信不除,刘邦始终是睡不好觉的。而萧何作为刘邦的辅佐之臣,他身事其主,这是他对韩信态度变化的直接原因。从当时的形势来看,消灭各地的异姓诸侯王,也是势在必行,这有利于西汉初年统一局面的形成和稳定。因此,为了解除异姓王对中央集权的威胁,从公元前202年到公元前195年的7年之间,刘邦就借口他们谋反,将韩信、彭越、英布、臧荼等杀掉,张敖(张耳之子)被废为列侯,韩王信逃入匈奴,最后仅留下一个势力最小的吴芮了。
萧何在这一场斗争中既不可能中立,更不可能站在韩信等人一边,那么他唯一的选择只有和中央王朝保持一致。这样,“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历史戏剧性变化也就不足为怪了。
其实,刘邦对当时被他誉为“功人”的萧何也是存有戒心的。当时刘邦亲自带兵出征陈豨,到了邯郸。当他得知韩信被杀之后,就派遣使者拜丞相萧何为相国,加封五千户,并派一名都尉率领500名士兵来做相国的护卫。这时众人都来向萧何祝贺,唯独有个叫召平的,人却前来为萧何吊丧,对他表示哀伤。
召平这个人,原是秦的东陵侯(东陵在今安徽寿县南),秦朝灭亡以后,他就沦落为一般的普通老百姓,家里贫穷得无法生活下去了,就在长安城的东面种瓜为生,他的瓜香甜可口,买瓜的人都赞不绝口,因为召平曾被封为东陵侯,于是人们就把他种的瓜称为“东陵瓜”。
当时众人皆贺,而召平独吊,萧何自然很不高兴,冷冷地问道:“先生如此,定有高见赐教。”
召平也不客气,直率地对萧何说:“相国大人,您的祸害为期不远了。现在皇上在外用兵,风餐露宿,而您守卫在京城,没有亲自到前线去立汗马功劳,皇上反而给您加封进职,又给您设置500人的卫队,这是因为最近淮阴侯(指韩信)在京城谋反,因而怀疑您有什么用心,所以对您也就有了疑心,安排卫队保卫您,并不是优宠您而是为了防范您。希望您坚决辞掉封赏,还要多多捐献您的财产,去帮助军队,这样皇帝心里高兴,自然也就消除了对您的戒备之心。”
萧何一想,他分析很对,于是便依从了召平的计策,刘邦果然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