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外地人眼中的北京人
8187600000001

第1章 皇城根下的北京人

古都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历经历史的沧桑。它位于华北平原西北端,北枕燕山,西以太行山脉为屏障,东近渤海,面对南边一大片平原。在背后燕山山脉的起伏处,绵延着一条长城。它既是古代劳动人民辛劳的结晶,也回荡着历史上杀伐征战的金鼓号角声。在长城的护下,契丹、金、元、明、清相继建都北京,使这一片幽燕之地,不断地发达、鼎盛。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也因此有了自豪的资本,可以毫不带夸耀地说:“咱可是皇城根儿下的人。”

是的,北京人名符其实是皇城根下的人,自元建都,历经明清,北京作为都城——皇城,它被建得这么富丽,又历经了这么多的辉煌,以致使居住在这里的人,不论走到哪儿,都为自己是北京人——皇城根儿下的人而自豪,君不见《北京人在纽约》电视剧的北京人,在他们最沮丧最失意的时刻唱起的第一首歌便是《歌颂北京》。而一个北京人——不管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走南闯北,只要碰到了自己的北京老乡,不管认不认识,全是哥儿们,那怕再落魄,也会马上打起精神来。这就是北京人,这就是皇城根下的北京人。作为皇城根下的北京人,他们的生活工作,以及由此产生的心态、精神面貌,在我们这个时代,究竟有无变化?如果有,那么,是哪些变化呢?如果说,宁为天子脚下一丸泥不做他方一撮土是皇朝时代的老北京人的心态,那么,在早已没了天子的现在,在改革开放大潮席卷全中国,并且已取得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绩的今天,北京人——首都人,他们的心态都有些什么变化?同从前的皇城根下的北京人——他们的前辈相比,现今的北京人,他们是以怎样的精神面貌在生活呢?

当代作家刘心武在他的小说《钟鼓楼》里,对纯粹意义上的北京人作了近于考证的说明:“这里说的市民不是广义的市民——从广义上说,凡居住在北京城的人都是北京市民。这里说的市民是指那些土著,就是起码三代以上就定居在北京,而且构成了北京下层社会的那些最普通的居民,要准确一点地表达,就应当这样概括他们的特点:一、就政治地位来说,不属于干部范畴;二、就经济地位来说,属于低薪范畴;三、就总体文化水平来说,属于低文化范畴;四、就总体职业特征来说,大多属于城市服务性行业,或工业中技术性较差、体力劳动成分较重的范畴;五、就居住区域来说,大多还集中在北京城内那些还未及改造的大小胡同和大小杂院之中;六、就生活方式来说,相对而言还保留着较多的传统色彩;七、就其总体状况的稳定性而言,超过北京城其他居民。”

作家在这里说的,是他心目中正宗的北京人。除了这部份人之外,我们知道,至少还有以下这几类也应是北京人:一、建国后进京定居的各级国家干部和他们的子女。二、定居北京的老军人和他们的子女。三、历届毕业分配定居北京的大学生和他们的子女。四、各种各样定居北京的生意人,手艺人和他们的子女。五、其他各种原因定居北京的人们。

经过这样的细致分类,然后,再通过对这几类人的行为,日常工作、社会生活的层次等进行分析和把握,我想作为一个外地人的我,当不致使自己的观点过份褊颇,以致造成诽谤或其他的什么不敬的言行,而导致首都人的反感,最终将我驱逐。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北京人中的这一大类:各级老干部和老军人及其子女。

这类人得各种风气之先:文革首先受冲击,其子女首先组织“红卫兵”,改革开放首先受益,其子女首先当“大倒”。首先办公司,首先得到银行贷款;首先“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开出国风气之先,等等。目前,这一类人的子女尚在北京的绝对不俗,最不济者也已达到某学者所表述的“小康”“二套”水平。并且,这一类人的子女不论到中国的哪个地方,可能都是人群中的佼佼者,比如薄熙来,比如张承志,比如王朔,再比如小说《高山下的花环》中为国捐躯的战士“北京”。而后者不仅是北京人的英雄,还是我们中国,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再来看另一大类,也就是刘心武笔下的“土著”的北京人。刘心武用了七个条件来给这类人定住:政治地位、经济地位,总体文化水平、职业特征、居住区域、生活方式总体状况的稳定性。符合这七个特征的北京人,应该标“老北京人”,也就是正宗的皇城根儿下的北京人了,而所有外地人所感受到的北京人的性格特征,恐怕在这类北京人身上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了。国人对于北京人的“褒”或“贬”,也恐怕最主要是冲着他们来的了。

这类人的性格特征应该是非常明显,往好的方面说有:大气、懂礼、仗义、豪爽、健谈、朴实,等等,而往坏的方面看,如傲慢、欺生、油滑、无赖、懒散、粗暴、冷漠、嘴贫善侃等。

先来说北京人的大气,懂礼,仗义。

到底是生活在皇城根儿下的人,几百年故都的历史造就的传统一代代传下来,北京人的待人接物处处透着一股大气跟北京人结交的第一印象便是,他们绝不会为哪句话不对脾胃而让你下不来台,他们会用很委婉的方式提醒你注意说话的方式,而且,他们的言谈举止会让你觉得可亲,可敬,有一种无法言传的大度在他们不知不觉中流露着,让你觉得舒服,让你有“与周公瑾交如饮醇醪”的那种感觉。等你同他们混熟了,他们开玩笑叫你“老外地”,你也感觉不到有丝毫岐视的成份,只会感觉到亲近,如果你被他们灌醉了,他们哪怕自己也不行了,也绝不会把你仍下不管,而是设法第一个把你送回住处,再回头料理自己。

再说北京人的豪爽。

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土,这种风气流传下来,北京人个个没什么小心眼且鄙视小心眼。所以,他们的言语、动作意带着一股子爽气,即使是再文质彬棚的北京读书人,他虽不会有丝毫的粗豪动作表露,但性格中的那种干脆,行为的不拖泥带水,言谈的爽利,都会让你联系到“豪爽”二字,至于胡同里长大的职业比较普通的那类人,举手投足间那种豪气干云的气概,那就更不用说了。

再来说北京人的朴实。

朴实是一种性格特征,非指穿衣打扮上的什么表象,而这种性格特征用北京话说就是“实在”。北京人的这种实在绝非是有个什么小品里演过的那种缺心眼的实在,北京人的实在表现为一种有分寸的坦诚,让你觉得他们心地善良,透明可爱,而不是缺心眼到让人起腻。你同他们交往时用不着多提防什么,而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彼此交心。曾经有这么一个北京朋友,叫顺子”。先以为是小名,等混熟了方知不是,是外号。由来是,小时候爱在鸡蛋摊,水果摊跟前蹲着,趁老板不注意便把人东西往自个怀里“顺”,顺者,“顺手牵羊”也。因此落下这么个外号。能以非常自然的口吻,毫不做作的态度将小时的丑事,告诉一个初交的朋友,这种带大气的朴实,恐怕该能给北京人性情做一个注解吧。

再来看看北京人的毛病。

先说傲慢。

其实,除了现代文明尚慢一步开发到的“老、少、边、穷”地区,哪里的人不傲慢,为什么偏偏要指责北京人呢?

我见识过北京人的傲慢。

说起来,又得联系上“顺子”,我去他单位找他,车间门口没人,我便往里走,不想夹道口一房内出来,俩人拦住不叫进。我说了找谁也不行,不叫进就是不叫进。那打量人的眼神流露出的,那身体语言表达出的,实实在在不打折扣。确实是傲慢。但这种傲慢并没维持多长时间,等我第二次再去,还是这哥俩,那种傲慢明显也换成了友好,抱歉。这应当跟顺子没关系,因为我根本没把上次的事跟他说。而且就第一次的经历看,俩哥们儿明知我找顺子还如此傲慢,说明他们也并没有将其当个人物。那么,是什么原因,使这俩哥们改变了态度?答案只能在我身上来找。可能是我当时表现出的礼貌、教养使这俩哥们意识到了自己态度上的不谨,才会有第二回的友好、抱歉。而这种自省意识,也正说明了北京人的教养,北京人的风范。在中国另外的许多城市,对你傲慢了只会让你活该!不信你去试试!

就在北京北郊××营的一条胡同里,有家浙江人开的卖早点的小店,那老板才叫傲慢。你进他店里坐下,他正眼都不瞅你,他做的包子,那馅没法吃,你想提个醒根本没人理你。还有江西来的野牙医,不知什么路数来的炸油饼的,整个都一付神态:傲慢,那才叫真傲慢,不知他们如何在北京呆下来的,比起西单、前门那卖炸羊肉串的北京大嫂的客气、热情,使人感觉北京人真的算不上傲慢。

傲慢是一种浅薄。只有没文化又自以为了不得的小地方的人,才会有这种毛病。北京人不应当也不会有。

见过一篇文章,指责北京有些人的霸气,还有一些警察的粗暴、冷漠,“牛×”,其实这也不是北京一个城市的特征。试问,全国的城市,除了大连、深圳、珠海少数几个之外,哪个城市的小管事的(检票员之类)不霸气?哪个城市的警察不粗暴“牛×”?越是小人物而手里有着一点微不足道的权力,就越是霸气,粗暴,“牛×”。君不见,尽管每个城市的公安局法院门口都贴着“文明执法”,但所有的电视剧里,警察在抓犯罪嫌疑人时,从来都是一拥而上,揪头发,压脖子,拧胳膊,哪怕此嫌疑人根本就手无寸铁,毫无反抗意思也是如此。所以,这不是北京一个城市的毛病。

真正具有北京特色的缺点,恐怕要算嘴油善侃。笔者有很多“侃爷”朋友。善侃而已成“爷”,足见侃动之深厚。这都是些准笑星姜昆、候耀文、冯巩大概是他们侃艺上的师祖辈的,所以他们深得其真传。同他们在一块,你会落个肚痛的病根儿。所以,奉劝您一句,如果您刚从外地来,千万别交上“侃”而“爷”的朋友!

关于土著北京人的性格特征,说到这里大概其也就有了一个基本的轮廓了。说到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身份,应该处于中等水平:脏累的活他们不会干——那是外地民工干的;技术性强的工作他们干不了——当初没上心学;高级白领的活更没他们的份——起小当胡同串子没好好读书。当然这么说不是绝对的,《钟鼓楼》里的男主角就是读书的好材料。只能说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确是没能有什么造化,只能眼瞅看进外企的那些白领眼红“这帮家伙可真‘牛×’!”

再来看第三类,也就是历届大学毕业分配进留在北京的那些人。

“文革”前的就不必多说了。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早已事业有成,作为各个行业、各个部门的技术专家领导,为社会发着光和热并以自己的高智商得到了相应的回报。这是代表北京主流社会的一拨人。从他们身上,你只会感受到一股高雅之气。“文革”后,自一九八二年头开始,每年都有大学毕业生或分配或留在北京,这拨人的命运如何,心态是怎样的呢?

笔者认识两位这样的“新北京人”,均为武汉大学毕业分配进京,一位为78级,一九八三年毕业,到九二年已是原轻工部下属一家公司的老总了,在北京有挺好的住房,养着极漂亮的热带鱼,有回冬天里往鱼缸里倒热水,烫死了较名贵的两条,让他心疼了好几天。还有一位较年轻,85级,一九八九年毕业,分配在建设银行北京某支行,现也是行里较重要的负责人了。当然,这些人刚开始时都可能艰苦,象作家刘震云小说里写的那样,就我知道的建设银行的那一位,到九二年还住在行里的地下室,同室好几个人,空气污浊不堪,每人的床上都是乱糟糟的。但是,这拨人有前途,目前北京的高级白领位置,基本都为他们把持。并且,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已创立了自己的基业,有了自己的公司。而这帮人就外观上看,可能是最不可张扬的。最不爱炫耀的。老北京人那些突出的性格特征,可能最与他们无缘。

再有一类,即各式生意人、手艺人定居北京者。此类人因不具代表性,不能体现皇城根下的北京人这一主题,故此处不予赘述。

现在,我们对皇城根下的北京人的组成成份,社会地位、性格特征可以算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我们可不可以进一步说,最具代表意义,最能体现北京这所历史文化名城的传统,最符合皇城根下的北京人这一称呼的,还得算是“老北京人”,亦即刘心武所说的土著北京人?

这些老北京人身上,还有着五十年代的特征。

北京人的人际关系是最有“人情味”的,他们世世代代都遵循着中国传统观念中“礼之用,和为贵”和“中庸之道”的准则,以保持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最终达至社会和谐。

在老北京的四合院中,相互没有血亲关系的几个家庭生活在同一个空间,彼此之间相互关照,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形成一种非常友善和睦的人际关系。这种生活方式最容易使人产生感情,而且这种感情世代相传,逐渐积淀下来,形成一种稳固的文化特征。现在,北京人虽然用高楼大厦代替了古老的四合院,然而这种文化特征却一直延续下来,并不断增添新内容。

在现代北京人的日常生活中,仍然维持着良好的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谦让,处处为对方着想。在吃饭问题上,就最能反映出北京人的“人情味”。几个人一起去饭店吃饭,大家总会争着付钱,常常出现相互之间各不相让、都要交钱的情况,以至于饭店收款人不知收谁的钱好,只好出面“协调”说:“这次由甲先交,下次再由乙交吧?”有人风趣地说中国的饭食文化就是人际关系的集中反映,烹饪时把各种菜合在一起,使它们相互兼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讲究色味俱全。这话不无道理。如果出门旅游,人们也总是争着全部包揽大家吃的用的东西,即使自己带的东西也会拿出来给别人吃。北京人中你我界限极不分明,在集体活动中很少能见到大家平均摊钱买东西或自食自用的情况。在他们看来,如果彼此之间利益划分太清楚,尤其是斤斤计较,那简直就是小气和自私,更重要的是,不能因为计较个人利益而破坏人际关系的和谐。一旦有人破坏了这种人们心目中的完美形象,那就会被视为“见外”,或者“不怎么样”,是一种不懂友情,不会做人的表现。

在社会公共道德方面,也可以看出北京人人际关系的友好。在大车站、蔬菜店等各种公共场所,北京人都会自觉排队按顺序购物,不需要警察维持秩序。这和外地有些城市购物时蜂拥而上、乱作一团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各种场合排队时,如果遇到熟人或需要特殊照顾的人,人们会友好地把他让到前面,优先照顾,尽量给以方便。在公共交通中,如果不小心骑车碰了别人或踩了对方的脚,人们都会自觉向对方道歉,说声“对不起”,并主动提出要带被车撞的人去医院检查。在北京因不文明人际关系吵架的只占极少数,充分反映了人际交往的友好和北京市民良好的精神风貌。有公共汽车上,北京人都主动为老人、带小孩的妇女和残疾人让座。被让的人也总会说“谢谢”。在笔者到过的全国各大城市中,北京人在这方面无疑是最好的。而在很多城市中,没有人起来让座,即使有人让,被让的人也会一屁股坐下去绝不会说一声“谢谢”,仿佛你让座给他是天经地义的。

北京人在交游过程中,非常看重友情,他们认为友情相互渗透、彼此交流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最佳方式。他们和朋友交往,宁肯自己吃亏,也不愿损害对方,有一种“患难之交难逢”的意识。北京人恪守一条格言;“骗朋友仅是一次,害自己却是终身”。因此,他们为人古道热肠,急人所难乐于助人,处处替别人着想,无微不至地关心朋友,而且不图回报。只要到北京人家里做客,主人都会非常热情地款侍,总是把最好的东西合手给客人。在丰盛的菜肴面前,客人可以放量饱餐,如果过份谦让,推三阻四,就会被认为不爽快。至于餐桌上的酒,那是更不可缺少的,只有一醉方休,才能体现出主人殷勤好客,同时也达到了主客之间关系融洽的目的。

北京人直爽豪放的性格又决定了他们不顾片面接受别人的思考,哪怕是最要好的朋友,也非常注重“礼尚往来”的交往方式。受人滴水之恩,自当涌泉相报,这种古老的传统在现代北京人身上仍然存留着。虽然,现代化都市生活中高楼独居限制了邻里之间的交往,再不可能像老北京四合院中那样朝夕相处,人与人之间关系较前相对冷漠,有些甚至鸡犬之声相闻,而老死不相往来,但是北京人仍在竭力维持朋友、邻居的友好关系,只要有困难,邻居们会帮助你排忧解难,远亲不如近邻嘛!知恩不报非君子,忘恩负义的人一向为北京人所不齿。

以上,关于皇城根下的各类北京人的特性已说得差不多了。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些北京人的生活现状及其心态反映。

如前所述,第一类北京人得风气之先,应该是改革开放的最大受益者,他们已达到“小康”“二套”标准,属中国目前活得最滋润的一种人。再就是知识阶层那一类,他们中的前辈、学长已达到或接近“二套”标准,后起者虽还须“奋起志勿灰”,但这一阶层在社会生活中上升空间大,起点也高。这两类人构成北京的主流社会,他们目标明确,意志坚定,心态也很平稳。

而心态最不平衡的恐怕要算老北京人,亦即“土著”北京人了。他们世代居住于此,心理上的那种优越感已根深蒂固。计划经济的年代,“大锅饭”虽不致吃得嘴上流油,但社会地位是稳固的。改革开放大潮涌来,眼看人家猛然暴发,倒钢材,倒土地,他们只能跟着倒点水果、倒点鸡蛋;人家办贷款,开公司弄得红火,他们一无背景,二无资金,只能傻瞪两眼看天。虽然政府在尽力给他们经济上予以补偿,但社会地位的实际下降,让他们心态实在不能平衡。所以,有一阵子,他们切切实实生气,看什么都不顺眼,所谓“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他们确实是参加者。“北京人什么话都敢说”也有他们的份。尤其是大量外地人的涌入,破坏了他们的生态平衡。更让他们愤怒。这些外地人中,不乏浅薄、无知、粗鄙、龌龊之辈,让他们的居住环境变得脏、乱和犯罪高发。试想,这能让他们心平气和么?所以,他们要发脾气,要不耐烦,要“霸气”,要歧视外地人。如果心平气和想一想,他们的反应其实很正常。我们不必苛求他们。虽说他们是皇城根下的人,但他们毕竟还是人而不是神,是人就会有人的正常感情。试想,如果我们外地人处于他们的境地,不是一样会有同样的反应吗?你的生活突然一下子变得反差这样大,你的生存环境突然变得又脏又乱,你的周围突然出现一帮还没挣几个钱便想斜着眼睛充“爷”的浅薄无知之徒,你能没脾气吗?假如再来上一位没吃过酸葡萄,不知倒牙滋味的什么“爷”,教训你“公正就在于认同”,你能受得了吗?

所以,我们应该理解,我们应该“认同”。我们在挑人北京人毛病的时候,别忘人他们也是人,虽然是皇城根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