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出生于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二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数日之前。一九六六年中国发生“文革”;一九六八年本人下乡,成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四十余万“知青”中的一名。
我在离开哈尔滨之前,看过不少国产电影,也看过苏联电影、印度电影、德国电影,却没看过一部韩国电影,也没看过朝鲜的电影。据我所知,那时中国几乎没进口过后两个国家的电影。而苏联、印度、德国都曾是国际电影节举办国,中国电影参与这三个国家的电影节,所以与此三国有电影交流。即以电影交换电影,双方都不必花钱。当年中国人看不到韩国电影的原因似乎不难解释,但为什么也看不到朝鲜的电影却不太清楚。中国与苏联关系交恶以后,连印度和“东德”的电影也看不到了,中国认为后两国是站在苏联一边的。而且,中印之间也发生了边境冲突。
但一个事实是——老俄国的文学及苏联电影和文学,对几代中国作家和中国电影工作者,对中国之城市人口,产生过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几代中国城市人口,尤其知识分子和青年,都会唱并且极喜欢唱苏联歌曲,像烙印一样烙在几代中国人的脑海中了。即使在“文革”中,禁止唱,人们也还是偷偷唱。八十年代后,江泽民访问新俄国,即兴唱了苏联歌曲。那些歌曲,一半是由电影在中国传播的。胡锦涛访问新俄国,也谈到了自己喜欢看的苏联文学。
而一部印度电影《流浪者》的插曲,当年十之八九的中国城市青年是会唱并喜欢唱的。不管中印关系如何,那首歌曲也牢牢印在他们的记忆中了。
可见,电影是国与国之间的“声像名片”。只要互相交换过,影响便产生了。即使后来将那一种“名片”销毁,影响也还是依然存在。
“文革”十年中,中国人除了“样板戏”,再没有任何可看的了;中国生产电影无一幸免地全都被批判为毒草了,于是从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南斯拉夫、朝鲜各进口了几部电影。其中以南斯拉夫电影在中国人中影响最深最大。当年从朝鲜只进口了四部电影——两部影响也很持久,一部是《摘苹果的时候》,一部是《卖花姑娘》。在前部影片中,出现了一个很胖、不好看,却很能劳动的农村姑娘,每年能挣六百工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男青年在找爱人时,往往会说:“不要给我介绍六百工分啊!”而后一部电影,曾使中国的电影院里一片哭声……
八十年代开始不久,中国人又以老友重逢一般的欢迎心情看到了一大批苏联电影。对于双方,又是一段电影“蜜月期”。
随后大批日本电影进入中国,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了中国人对日本这一国家的历史憎恨。对于中国人,那些年几乎是日本电影年。
接着,美国大片进入了中国,从中国人口袋里大把大把地掏走了极可观的门票钱。
又接着,香港电影进军大陆。
在以上四波电影浪潮之后,韩国电影姗姗来迟。但一进入中国院线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后来者居上,来得有声有色。那已是二〇〇〇年以后的事,中国国产电影处于空前低谷。二〇〇〇年中期,电视机终于在中国人家中普及,有几部韩国电视剧也受到中国人关注。其中近年的《大长今》为中国人所喜欢。
《野蛮女友》《野蛮师姐》《黑帮老婆》《汉江怪兽》《太极旗高高飘扬》等几部电影,一时为中国人所津津乐道。当时中国媒体曾以“韩流来了”,对此现象进行过报道。以上四部电影中,前三部是纯娱乐的,后一部是反映历史的。前两部成功地取悦了一半中国观众的娱乐心理,使他们获得了娱乐满足。而后一部,其实并没在院线上放映过,中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也不可能引入此类具有政治敏感性的电影。后一部韩国电影,主要是以光碟的形式,在中国年轻一代电影人的小圈子里获得了口碑。
此外还有《彩虹》《菊花香》《礼物》等青春情感电影在网上流传。那类电影,不论哪一国家的,都是中国的白领女性和大学女生的最爱。这一种网上传播现象,是否涉及版权问题,我不太清楚。如果确实涉及了,我可代为向中国版权部门交涉,因为我是中国知识产权公益广告的形象代言人之一,责无旁贷。
最后要说的是——“韩流”目前在中国的气象形式如何?
我坦率地回答——据我看来已然过去。而且,几乎没有卷土重来的可能。原因如下:
一、外国电影当年在中国的电影热,主要是由于中国国产电影一向太宣传化,政治教化的意味太浓,娱乐元素太少,致使国产电影渐入低谷。而中国的电影院,却不能总空着,没收入。引进也实在是一种不得已的事。
二、现在情况不同了。现在中国电影在快速发展,也形成了一批新的青年电影观众。电影院不是有没有电影可放的问题,而是放映什么样的电影的问题。至于青年观众,其中并不全是电影的爱好者,而只不过是电影院商业空间的经常消费者。电影院成为恋人们的最好去处,他们认为钱花在电影院里,更有利于促进爱情的成功。我们都知道的,在黑暗中,坐得近,拉着手,想亲就可以亲亲嘴,这种去处是城市小青年的爱情“养殖场”。中国轻易不会再将电影黄金档期让给外国电影去占领。“独乐乐,莫如与人同乐乐。”但是说到赚钱,哪一个国家都不傻,还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好。
三、中国电影的制作水准快速提升了。中国还想通过电影去挣外国人的钱了。当然,这会使中国电影也开始强烈地追求商业成功,而忽略人文元素的呈现。而这是另一个问题,不多谈。
四、有两类外国电影,一旦进入中国市场,仍能大获成功。一类是《阿凡达》那样的美国电影,因高科技含量、大场面呈现而吸引中国人眼球。这是韩国电影一个时期内不能带给中国人的。讲到投资,韩国电影目前都不可能和中国电影相比了。另一类是具有饱满的人文情怀的电影。在此点上,韩国电影中与中国电影中一样少。这里指的是《入殓师》那样的日本电影。从早期的日本电影《远山在呼唤》到《入殓师》,日本一类人文含量较高的文艺片,在中国观众及电影人中一向评价较高,坦率承认是中国电影自愧弗如的。韩国电影目前在中国只不过一度引起娱乐兴趣,但除了《太极旗高高飘扬》,几乎还没有使中国观众和电影人看到过除了娱乐性的另一面。情调电影中国人自己也会做,如张艺谋的《山楂树》,但与情怀电影是两个概念……
五、一部电影,在中国赚了六亿票房,这证明什么呢?其实只不过证明——按每张票平均六十元计算,有五千万人看了这部电影而已。中国有十三亿七千万人口,北京上海两座城市的人口加起来已近五千万;看电影的中国人只不过是少数,而且集中在大中城市。
六、那么,中国电影自身的情况,以后五到十年内将会如何,会仍像中国经济一样可持续快速增长吗?
我认为未必。
因为中国人对电影的要求与别国有一定区别——在别国,也许电影就是电影界赚钱的方式,就是娱乐快餐的消费方式;而相当多一部分中国人仍认为——电影除了娱乐功能,还应该具有真实地呈现历史,积极地反映现实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矛盾,批判社会丑陋现象,以人文主义态度影响大众心灵的作用。
在此点上,我对中国电影总体品质相当不满,经常提出批评,也经常引起别人对自己的不满。这也是我评价外国电影对中国之影响的一方面立场。
如果中国电影可持续迅速发展,要么是它自身有所改变,也自觉地承担起了娱乐和商业追求以外的功能;要么是我这种人越来越少了,因而批评之声也少了,最广大的中国观众,习惯了完全将电影当成娱乐快餐而已。
我这种人逐渐少了是肯定的。
后一种人是否便会越来越多,则我目前估计不准……
二〇一一年五月三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