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唯识学概论
8239600000046

第46章 唯识学的实践理论(7)

关于“阐提”的学说,亦有争议。所谓“阐提”乃梵语icchantintka或ecchantika之音译。应为“一阐提”,又作一阐底迦,一颠迦、一阐提柯。另有阿赖底迦,阿阐提或阿阐底迦等词,当为“一阐提”之同类语之讹音。此语原意为“正有欲求之人”,故意译为断善根、信不具足、极欲、大贪、无能成佛者。《入楞伽经》卷二分阐提为二:(1)断善根阐提,即本来即缺解脱因者(断善根)。(2)大悲阐提,又作菩萨阐提,即菩萨本着救度一切众生之悲愿,而故意不入涅槃者。《大乘庄严经论》中,亦有二说:(1)有性阐提,借助佛力,终可成佛者。(2)无性阐提,无论至何时,皆不得成佛。在《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上,则立有断善阐提、大悲阐提和无性阐提三者之说。其中,断善阐提乃属有性阐提一类。一阐提发心至难,有若天生之盲人难以治愈,故喻为“生盲阐提”。昔时道生已张“阐提成佛”之说,遭到守旧僧徒之抨击,直至昙无谶译出《大般涅槃经》后,此类说法乃渐被接受。然法相唯识宗仍主论有不能成佛之众生存在;天台、华严及其他大乘诸宗,则主张一切众生皆能成佛。故“一阐提”能否成佛,犹为教界争论之问题。

修行的根基大致如此,那修行之次第如何呢?菩萨经三大阿僧祇劫,修无量善行,证人法二空,断烦恼所知二障,证菩提涅槃之果。整个的修行次第,称之为菩萨阶位,是指从初发菩提心,累积修行之功德,以至达于佛果,其间所历经之各阶位;通常以“位”或“心”别之,称“菩萨阶位”。唯识学之修道,将大乘菩萨之阶位分为“四十一阶位”,并分列为“五等”。

一般的菩萨阶位是以《菩萨璎珞本业经》所举之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位、等觉、妙觉,以名义之整然,位次之无缺,而广为一般所采用。唯识学则不然,而依《华严经》采取四十一位说,其异于《菩萨璎珞本业经》之五十二位者,系将“十信”包含于“十住”之中,“等觉”包含于“十地”圆满成就之时(即最终之时),又于十回向心“开衍出暖位、顶位、忍位、世第一法”位等四善根之位,而以十地以前三十心之前二十九心(即十住心、十行心、十回向之前九回向心)及第三十心(第十回向心)之部分为“大乘顺解脱分”(即三贤位),以第三十回向心立另一位分为“大乘顺抉择分”(即上述暖、顶、忍、世第一法之“四善根”)。并将四十一心(位)分为五等,即资粮位、加行位、通达位、修习位、究竟位而统摄之。现将四十一心与唯识五位分别简述如下。

一、四十一心(位)

菩萨修行之过程,按“五十二位”分,首先是十信位,然唯识学没有十信位,将十信位并于十住位中。十信:(1)信心,一心决定,乐欲成就。(2)念心,常修六念:念佛、法、僧、戒、施及天。(3)精进心,闻菩萨藏,精勤修习无间善业。(4)定心,于事于义系心安住,远离一切虚伪、轻躁、忆想分别。(5)慧心,闻菩萨藏,思量观察,知一切法无我无人自性空寂。(6)戒心受持菩萨清净律仪,身口意净,不犯误过,有犯悔除。(7)回向心,所修善根,回向菩提,不愿诸有;回施众生,不专为己;回求实际,不著名相。(8)护法心,防护己心,更修默护、念护、智护、息心护、他护等五种护行。(9)舍心,不惜身财,所得能舍。(10)愿心,随时修习种种净愿。关于“十信位”,唯识家言十地之前仅有三十心,十信并于十住位,十信不立位。而唐代西明寺圆测立两种异说:(1)主张有“位地之十信”,即认为进入“初住”前,必有“前方便位”之阶位,此即常行十心的“十顺菩萨”之菩萨。(2)主张“行解之十信”,即指所有的初住位以上之菩萨所共通修证之十心。圆测与窥基为同门师兄弟,皆玄奘大师之弟子,一生致力于唯识学之研习,讲说、著作,然每有述论,必多批窥基大师之说,且异于当时唯识学之正统解释,故被视为唯识家之异解者。此两种异说即为历来有关“十信位”极特殊之观点。

1.十住位:又作十地住、十法住、十解。菩萨修行之过程按“五十二阶位”说,其中第十一至第二十位,属于“住位”。唯识学不立十信位,故为“四十一阶位”中之第一位至第十位,称为“十住”。

(1)初发心住,又作波蓝耆兜波菩萨法住、发意住。谓上进分善根之人以真方便发起十信之心,信奉三宝,常住八万四千般若波罗蜜,受习一切行、一切法门,常起信心,不作邪见、十重、五逆、八倒,不生难处,常值佛法,广闻多慧,多求方便,始入空界,位于空性之位;并以空理智心习古佛之法,于心生出一切功德。

(2)治地住,又作阿阇浮菩萨法住、持地住,谓常随空心,净八万四千法门,其心明净,犹如琉璃内现精金;盖以初发妙心,履治为地,故称之。

(3)修行住,又作渝阿阇菩萨住、应行住。谓前之发心、治地二位之智俱已明了,故游履十方而无障碍。

(4)生贵住,又作阇摩期菩萨住,谓由前之妙行,冥契妙理,将生于佛家为法王子;即行与佛同,受佛之气分,如中阴身自求父母,阴信冥通,入如来种。

(5)方便具足住,又作渝波三般菩萨法住、修成住。谓习无量之善根,自利利他,方便具足,相貌无缺。

(6)正心住,又称阿耆三般菩萨住、行登住。谓成就第六般若,故非仅相貌,且心与佛同。

(7)不退住,谓既入于无生毕竟空界,心常行空无相愿,身心和合,日日增长。

(8)童真住,又作鸠摩罗浮童男菩萨住。谓自发心起,始终不倒退,不起邪魔破菩提之心,至此,佛之十身灵相乃十时具足。

(9)法王子住,又作渝罗阇菩萨法住、了生住,自初发心住至第四位之生贵住,称为入圣胎;自第五住方便具足住至第八住童真住,称为长养圣胎;而此法王子住则形相具足,于焉出胎,犹如从佛王之教中生解,乃绍隆佛位。

(10)灌顶住,又作阿惟颜菩萨住、补处住。谓菩萨既为佛子,堪行佛事,故佛以智水为之灌顶;犹如刹帝利王子受权灌顶。已至灌顶位之菩萨,即具有三别相:①度众生,谓堪能修行,成就十种智而能度众生。十种智即:悉能震动无量世界智、悉能照明无量世界智、悉能住持无量世界智、悉能遍游无量世界智、悉能严净无量世界智、悉知无量众生心行智、悉知众生随心所行智、悉知无量众生诸根智、悉知方便度无量众生智、悉知调伏无量众生智。②得甚深所入之境界,一切众生乃至第九法王子住之菩萨亦不能测量其境界。③广学十种智。此有两种十智,第一种谓:三世智,谓于三世之法,通圆明之智;佛法智,谓觉法自性,善出世间,现诸威仪,说法度生之智;法界无碍智,谓知一切众生本具法界之体,事理融通,性分交彻,互不相碍智;法界无边智,谓知众生色心诸法,即是法界,充遍一切世间,无有边际之智;充满一切世界智,谓如来从定而起广大妙用,遍满世间,无不照了之智;普照一切世间智,谓如来有大智慧光明,普能照了无量世界之智;住持一切世界智,谓如来有大神力,住持世界,知诸众生根器大小而摄化之智;知一切众生智,谓如来知所化一切众生之善恶因缘之智;知一切法智,谓如来既知所化众生,复能了知能化诸法之智;知无边诸佛智,谓如来知无边诸佛出现世间说法教化一切众生之智。此为灌顶住菩萨于胜进分所学之十智。第二种即《六十华严经》卷八《十住品》所举:三世智、一切佛法智、法界无障碍智、法界无量无边智、充满一切世界智、普照一切世界智、能持一切世界智、分别一切众生智、一切种智、佛智无量无边智。

2.十行位:又作十行心。即菩萨修行之“五十二阶位”中之第二十一至三十阶位,唯识学列立之“四十一阶位”第十一至二十阶位所修之十种利他行:

(1)欢喜行,菩萨以无量如来之妙德,随顺十方。

(2)饶益行,善能利益一切众生。

(3)无嗔恨行,修忍辱,离嗔怒,谦卑恭敬,不害自他,对怨能忍。

(4)无尽行,又作无屈挠行。菩萨行大精进,发心度一切众生,令至大涅槃而无松懈。

(5)离痴乱行,常住正念不散乱,于一切法无痴乱。

(6)善行行,知无有法,三业寂灭,无缚无著,而亦不舍教化众生。

(7)无著行,历诸尘刹供佛求法,心无厌足,而以寂灭观诸法,故于一切无所著。

(8)尊重行,尊重善根、智慧等法,悉皆成就,由之更增修二利行。

(9)善法行,得四无碍陀罗尼门等法,成就种种化他之善法,以守护正法,令佛种不绝。

(10)真实行,成就第一义谛之语,如说能行,如行能说,语行相行,色行皆顺。

3.十回向位:回向,乃以大悲之心救护一切众生之意。为菩萨修行“五十二阶位”中第三十一位至第四十位。唯识学所立“四十一阶位”中之第二十一位至三十位。

(1)救护一切众生生离众生相回向,即行六度四摄,救护一切众生,怨亲平等。

(2)不坏回向,于三宝所得不坏之信,回向此善根,令众生获得善利。

(3)等一切佛回向,等同三世诸佛所作之回向,不著生死,不离菩提而修之。

(4)至一切处回向,以回向力所修之善根,遍至一切三宝乃至众生之处,以作供养利益。

(5)无尽功德藏回向,随喜一切无尽善根,回向而作佛事,以得无尽功德善根。

(6)随顺平等善根回向,即回向所修之善根,为佛所守护,能成一切坚固善根。

(7)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即增长一切善根,回向利益一切众生。

(8)如相回向,顺真如相而将所成之善根回向。

(9)无缚无著解脱回向,即于一切法无取执缚著,得解脱心,以善法回向,行普贤之行,具一切种德。

(10)法界无量回向,即修习一切无尽善根,以此回向,愿求法界差别无量之功德。

4.十地:指十种地位:诸经论所举十地名称,共有五类。唯识家依《六十华严经》卷二十三以下、《八十华严经》卷三十四以下,《仁王般若经》卷上与《合部金光明经》所举之十地,即菩萨修行之过程须经“五十二阶位”中之第四十一至五十之位,“四十一阶位”中之第三十一至四十之位。菩萨初登此位之际,即生无漏智,见佛性,乃至成为圣者,长养佛智,并以护育一切众生,故此位称十地、十圣。地位之菩萨称为登地菩萨,初地以前之菩萨,称地前菩萨,即指十住、十行、十回向之地前三十心(位),依《八十华严经》卷三十四所举者,十地之名称为:

(1)欢喜地,因为初登地的菩萨,是最初获得了能成办自己及其他有情义的两种殊胜功能,极端地踊跃欢喜,所以名欢喜地。

(2)离垢地,菩萨初地,已能远离粗重的犯戒垢,但微细的毁犯仍然现行。一地菩萨成就性戒,能够自然地远离微细的犯戒垢。

(3)发光地,第三地为无退转等待的四静虑、等至、四无色定所依止。菩萨既得等持、等至,不再退转。因定力的深入,克服无明黑暗,在胜定中发出无边慧光,得闻陀罗尼,为大法光明的所依。

(4)焰慧地,由于精进,生起智慧的火焰,能焚灭烦恼障,如火烧一切薪一样。

(5)难胜地,因为初地到四地,都有真谛智与世间智,前者不缘名相、无分别,后者缘名相、有分别。有真智时无俗,有俗智时无真,要二智并观,融为一体,是很困难的。登五地的菩萨,能二智并观二谛,使二智相应,这是极可贵的。

(6)现前地,六地菩萨观察十二缘起加行智为所依,能令般若波罗蜜多的无分别智现前,亲证缘起即空的真如性,通达诸法缘起,离一切染净相,所以名现前地。

(7)远行地,七地菩萨二智平衡观察,可以不加强有力的功用,到达了“有功用行最后边”际。过此而入八地,就是无功用了。七地是有功用行与无功用行的分界线;因为在最后边,故名远行地。

(8)不动地,七地菩萨虽无一切相,但因为还有功用行,不能任运而转,还不能说不动。八地菩萨得无功用行,非烦恼等能动,所以叫不动。

(9)善慧地,因为九地菩萨得最胜无碍智,即法、义、词、辩的四无碍,能遍十方世界为一切有情善说妙法。“无碍力说法,成就利他行。”故名善慧。

(10)法云地,其意义有三:第一,“得总缘一切法智,含藏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这十地二智,对一切法若真若俗,能在一念中遍缘一切法,法智如云,陀罗尼、三摩地如水,大云的法智能含藏功德水。第二,“譬如大云,能覆如空广大障”。太空是广大无量的,像众生无始以来的微细障,法智如浮云,可以覆蔽这如虚空一般的广大惑智二障,不使现前,所以叫法云。第三,如大云可降注净水,充满虚空,法智能出生无量的福智功德,圆满所证所依的法身,故名法云。

等觉,在内容上与佛相等,而实际修行上比佛略逊一筹,称为等觉。故位于菩萨修行阶位“五十二位”中之第五十一位。“四十一位”中不设等觉位,而将其包含于“十地”中第十地,圆满成就(即最终之时)即为“等觉”。等觉亦称上士、一生补处、金刚心、极数。谓等觉菩萨成佛之前,在凡夫位比照真理修行,此谓“入重玄门”。

妙觉,为大乘菩萨修行“五十二”、“四十一”阶位之最后一位。指觉行圆满之究竟佛果,故亦为佛果之别称。亦称为“妙觉地”,为究竟极理想境地之表现;更由等觉及“四十一位”之第十地更断一品之无明,而得此妙觉位。于此位能断尽一切烦恼,智慧圆妙,觉悟涅槃之理。

二、唯识五位

1.资粮位:指修集资粮之位,为唯识学所立五种修行阶位中之第一阶位。又作资粮地、资粮道、集大聚位。即为趋住无上菩提,于地前初阿僧祇劫修集施戒等种种以为福智之资粮,此一阶位即称资粮位。即指十住、十行、十回向之阶位,故又称为“大乘三贤位”。然于此一阶位未修真如观,未能伏除能取、所取等二取种子,而有烦恼、所知二障,故所求之菩提、所修之行等皆广大难修,于修行时,易生出三种退屈,即:(1)闻无上正等菩提广大深远,心便退屈。(2)闻施等波罗蜜多甚难可证,心便退屈。(3)闻诸佛圆满转依极难可证,心便退屈。故须以引他已证大菩提者、省己意乐能修施等、引他粗善况己妙因等三事磨炼自心,勇猛不退来对治。于梁译《摄大乘论》卷七,合并资粮,加行二阶位,称为“信乐位”。

另于《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二举出十三种资粮道,即:(1)自圆满,谓得人身而诸根无缺,已得净信,远离诸业障。(2)他圆满,谓遇诸佛出世,闻正法而证之,并能对他人教授一己之所证。(3)善法欲,谓闻正法而得净信,其后即出家学道。(4)戒律仪,谓安住于具足戒而守护别解脱律仪。(5)根律仪,谓住于正念,守护六根,尽量防遮各种过失之缘。(6)于食知量,谓思择段食之过患,仅为维持色身而进用适量之食物。(7)于初夜、后夜常勤悟寤,修习瑜伽,远离缠盖,于善法之中,其心恒常勇猛精进。(8)住于正知,谓于往还、屈伸、饮食、语默等一切时、一切行之中,均如量如理,住于正知中。(9)善友性,谓安住禁戒,具足多闻,心无厌倦,并为他人宣说正法。(10)闻思正法,谓善能观察思惟佛或佛弟子所说之法。(11)无障碍,谓远离一切障碍正法者。(12)修惠舍,谓住于无贪之心,常行施舍一切物。(13)沙门庄严,谓具足正信无陷、少欲聪慧、柔和贤善等沙门之功德。

2.加行位:指加功力进修之位,为唯识学所立修行五位之第二位。又作加行道、方便道。即在资粮位第十回向之终,为住真唯识性(即制伏能取、所取分别,引发对唯识之真见),修四寻思、四如实智所产生之暖、顶、忍、世第一法等四善根之位。乃入于见道,正通达于真理之方便加行。《成唯识论》卷九:“加行位,谓入大乘顺抉择分……暖、顶、忍、世第一法,此四总名顺抉择分。顺趣真实抉择分故,近见道故,立加行名,非前资粮无加行义。”

(1)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