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悦近来远:善于交际人脉广
8239900000023

第23章 适可而止,留下回旋的余地

在这个充满竞争、充满挑战的社会里,我们的生活、职业、娱乐、思维方式都将发生很大变化。要想在这样的环境里更好地生存下去,那么做事就必须要留有余地。树与树之间,留有间隔,才能长得茂盛粗壮;人与人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避免双方之间的摩擦与纠纷。话不可说满,事不能做绝,凡事适可而止,才有足够的回旋空间。

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曾经说过:“一颗完全理智的心,就像是一把锋利的刀,会割伤使用它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完全绝对的事情,就像一枚硬币一样具有它的两面性。这就告诫我们做人做事都不要太绝对,要给自己和他人留有余地。

铺筑路面,每到一定的距离,便要留下“余地”,以免路面发生膨胀;建筑楼群,要留有一些空地给绿树,给阳光,给花草,给空气;书面的“留白”,是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含蓄表扬,是给人留下继续进取的余地;保护隐私,是给心灵留一份隐秘的田地;保守批评,是给人留下改过自新的机会……而如何留有余地,不把事情做绝,使之有空间有时间让人去领悟、去思索、去创新,这不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美德。

在人的一生当中所碰到最多的就是“将事情做到何种程度”的问题。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因此,在为人处事时我们要懂得以自己所长去补自己所短,做事留有余地,把握分寸,留自己一种快乐,给别人一分满意。

清末时期的重臣曾国藩是一位十分善于包容别人的人。他主张为人处世要“举止端庄,言不妄发”,在待人接物的时候多为对方留出一点儿余地。

人的脚占地不过几寸大小,然而在咫尺宽的山路上行走时,却很容易跌落于山崖之下;从碗口粗细的独木桥上过河时,也常常会坠入河中……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脚的旁边已经没有了余地。人若想在社会上站稳脚跟,就必须使自己的脚底下宽阔一些。

《红楼梦》中有这样一句话:“身后有余望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意思是说人们风光时,凡事要留下余地,否则,一旦身陷困境,想回头就难了。

当然,留有余地也要讲究分寸,余地留得过多就是保守了。三国时的诸葛亮伐魏时,为了给自己万一兵败留下余地而取道祁山,结果六次皆败,最后饮恨五丈原。假如他能听取魏延的意见,冒一次险取道四川,也许历史上三国归晋的说法将会被改写。相反,秦朝末期项羽的楚军灭秦时项羽没有给自己留下一分余地,渡河后破釜沉舟,烧庐舍持三日粮。结果这正激发了战士们的斗志,大家奋力一搏,一举将当时不可一世的秦帝国打得一败涂地,最终宣布了秦朝残酷统治的结束,楚霸王也就一战成名。

所谓天无绝人之路,就是说上天都会为每个人留有一定的转机,留有选择的余地。留有余地,才能万事做到均衡,对称与和谐。留有余地,才能做到进退自如,从容且任意。做事时给他人留下余地,也就为自己留下了余地。相反,如果我们做事不留余地,那么以后遭灾的也许就是我们自己。因此,不论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为自己留下一定的余地,只有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在美丽的大森林里,居住着许许多多的动物,狼是中间最狡猾的。在山脚下有个洞,各种动物都由此通过。狼非常高兴,它想,守住山洞就可以捕获到各种的猎物。于是,它堵上洞的另一端,单等动物们来送死。第一天,有一只山羊经过,狼赶忙追上前去,山羊拼命逃窜。突然,山羊找到了一个可以逃生的小洞,从小洞仓皇逃窜。狼很生气地把小洞堵死了,心想,这下就再也不会失败了!

第二天,有一只兔子路过,狼连忙起身奋力追捕,结果,兔子找到了更小一点儿的洞,并从洞口逃生。于是,狼又把类似大小的洞都堵上。还心想,这下可就万无一失了,别说羊,就是与兔子个头接近的狐狸、鸡、鸭等小动物也都跑不掉。

第三天,跑来了一只松鼠,狼马上飞奔过去,追得松鼠是上蹿下跳。最终,松鼠还是从洞顶上的一个通道跑掉了。狼为此非常气愤,于是它一气之下堵塞了山洞里的所有窟窿,把整个山洞堵得个水泄不通。干完后,还对自己实施的“绝妙”措施非常满意。

然而,第四天,突然来了一只老虎,狼吓坏了,拔腿就跑,老虎穷追不舍。狼在山洞里面跑来跑去,可是苦于没有出口,无法逃脱,最终,这只狼被老虎吃掉了。

任何事做到“适当”才是最好的。如果换一个积极的角度来诠释这句话,就是一个人在得意的时候,给自己留条退路;一个人在失意的时候,给自己找条出路。这也正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凡事都不要做尽。

不管是为人处世还是说话办事,把握好分寸是永远不变的真理,然而对于“分寸”到底在哪里,大多数人却是未必能够说得清。而能够说清楚“分寸”这两个字之人,都是十分聪明、练达与城府极深的人。也正是凭着这些对人事的明达、老成与世故,才使得他们跻身于成功者的队伍之中。

通往成功的路有千万,然而每一条路上都布满了“分寸”。不论是同人说话,还是与人办事,都深深蕴藉着分寸的玄机。一个人如果把握不好分寸,自然也就说不好话,办不成事,更别说愉快地与人交往了。历数古今中外所有的成功者,特别是那些开国创业之君、霸业之主或那些历朝历代在仕途上春风得意的人,差不多都可以列为是知轻重、懂分寸的睿智之士。人世间的人通常提到的“会说话”、“知礼节”、“会办事”,差不多都是讲究分寸的报偿。

分寸是一种不偏不倚、可进可退的中庸处世的哲学。在孔子看来,人间的所有事情如果做得过了头,那么它就违反了世间的中庸之道,也就是遇事不讲分寸。“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有一次,汉武帝对文武大臣说:“相书》上说,鼻子下面的人中如果有一寸长,那人就会活到一百岁了。”

东方朔听了,忍不住就扑哧一笑,有官员向汉武帝反映说东方朔侮慢皇上。

东方朔说:“彭祖寿高八百岁,如像你说的那样,他的人中会有八寸长,那他的脸就该有一丈多长了!”

汉武帝听罢也禁不住大笑起来。风趣幽默耐人寻味的表达,既维护了汉武帝的尊严,也使他在笑声中明白了自己的错误,效果尤佳。

人们说话,根据语境和交际目的的需要,有时要一针见血,一语道破;有时,则需要引而不发,藏而不露,尽量不把话说破,将自己的意思留给听者去思考、领悟、寻味。不说破,于人于己都是一种交际技巧。

生存于这个世界,所追求的不仅仅是人生的价值、巨大的财富和美丽的容貌,还有更重要的家人、朋友和爱人。如果一个人总是过于理智地去处理他身边的每一件事,纵使他得到了他想要的,同时他也会失去更为重要的,后者的价值显然是无法与前者相提并论的。试着用感性一点的办法去对待身边的问题吧,这不会让你损失掉什么,相反的,你甚至有可能会收获一份巨大的幸福!

“从来茶倒七分满,留下三分是人情”。品茶以清心,清心以虚怀。给自己的心灵留下想象的空间,盛装起美好的追忆;给自己的思想留下空间,从而去吸纳更高深的智慧;给自己的事业留下空间,从而去拥抱更多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