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实现目标,不能没有计划。所谓“一等人计划明天的事,二等人处理现在的事,三等人解决昨天的事”,养成事前计划的习惯,确实是所有成功人士的共同点。在企业界有这样一句名言:在计划上多花一分钟,执行时便可节省10分钟。这句话适用于我们每个人,事前良好地计划,加上养成按照计划执行的习惯,通常可以用最短的时间完成目标,因此可以说计划是实现目标最重要的工具。
有目标,人生才不会盲目;有追求,人生才会有动力;有策划,人生才会与成功有约。我们需要为人生作一份完美的计划书,有整体策划,也有每一阶段的具体策划。如果你能做到策划一生,那么你必将成功一生。
少年时期,比尔·拉福就立志经商。他的父亲是洛克菲勒集团的一名高级主管,在商界摔打了很多年,对经商事务了如指掌,深谙其中奥妙。
父亲的影响使年少的拉福也一心渴望做一位生意人。他的父亲也已经发现儿子有商业天赋,机敏果断,勇于创新;但同时也感到儿子受的磨炼太少,没有知识,更缺乏经验。
于是,拉福父子进行了一次长谈,共同制订计划,描绘人生的蓝图。
拉福采纳了父亲的劝告,升大学时并没有直接去读贸易专业,而是选了工科中最基础、最普通的专业——机械制造。这着棋很绝妙,因为做商业贸易的人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在贸易中,工业商品占据了绝大多数,如果不了解产品的性质和生产制造的情况,就很难保证在贸易业务上取得成功。而且,工科学习不仅能够培养良好的知识技能,还有助于使人建立起一套严谨求实的思维体系,训练人的分析、推理能力,促使人养成一种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
就这样,比尔·拉福在麻省理工学院进行了4年的本科学习。当然,他并没有局限于学习本专业知识,还广泛接触对经营商业贸易有帮助的其他课程。
走出校园后,拉福没有立即扎入商海,而是按照原先的计划,开始攻读经济学的硕士学位。在芝加哥大学为期3年的经济课程学习期间,他学到了经济学的基本知识,深入了解了经济规律,并特意认真学习了经济法律。与此同时,他没有把全部精力用在研究理论经济学课程,而是侧重于学习微观经济活动及管理知识,尤其对财务管理较为精通。
经过几年的不断学习,拉福就在财务知识方面完全具备了经商素质。
令人意外的是,拉福在拿到硕士学位后,居然没有立即投身商海,而是考取了国家公务员,去政府工作。他为什么会作出这种“意外”的选择呢?
原来,他的父亲——这位精明的商业活动家深知,经商必须具有很强的社会交往能力,人际关系在商业活动中异常重要;要想在商业上获得成功,就必须充分了解人的心理特征,熟悉处世规则,善于与人交往,给人留下良好印象,使人信任自己、愿意与自己进行合作。这些能力,在任何学校里都是学不到的,只有在社会上、在工作中才能锻炼出来,而锻炼的最佳去处就是政府部门。在关系复杂的政府部门里,为人处世都要格外小心谨慎。
拉福在政府部门一干就是5年,期间他从一个稚嫩的热血青年成长为一名世故、老成、圆滑、不动声色的公务员,并结识了一大批社会各界人士,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一套关系网络。
5年的政府工作结束后,拉福已经具备了一个成功商人所需的各种条件,羽翼逐渐丰满。于是,他决定辞职下海,投身到他梦寐以求的事业中去。
两年后,拉福熟练掌握了商业运作技巧,成绩斐然。这时候,他不愿再耽误更多时间,婉言谢绝了通用公司的高薪挽留,决定自立门户成立了拉福商贸公司,开始了梦寐以求的商业计划。
由于拉福的准备工作非常充分了,所以他的生意进展堪称神速。20年后,拉福公司的资产从最初的20万美元发展到2亿美元;拉福本人也跻身于受人尊敬的成功商人之列。
1994年10月,拉福率团到中国进行商业考察,在北京长城饭店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谈起了自己的经历。他认为,自己的成功应感谢父亲的指导,正是因为父亲帮他策划、设计了一个重要的人生规划方案,才使他最终功成名就,一生无忧。
依照拉福的述说,这个人生方案的策划轨迹,如下所示:
工科学习,工学学士——经济学学习,经济学硕士——政府部门工作,锻炼处世能力,熟悉并建立人际关系——大公司工作,熟悉商业环境——独立创办公司,开展经营业务——发展事业,创造财富。
这个人生方案策划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其脉络清晰,步骤合理,充分考虑了个人兴趣、个人素质,着重突出了职业技能的培养。有了这个方案,再加上拉福坚持不懈的努力,他人生的成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句话:你今天站在哪里并不重要,但你下一步迈向哪里却很重要。当人们站在十字路口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多么希望有人来指点迷津;当人们举棋不定、环顾左右而难以决断的时候,多么希望有人来助自己一臂之力。
正确、合理、行之有效的计划部署能够将前进路上的风险减到最低限度。
有这样一个关于四只虫子的故事:
虫子都喜欢吃苹果,有一天,有四只非常要好的虫子一起去森林里找苹果吃。
第一只虫子经过跋山涉水,终于来到一棵苹果树下。它根本就不知道这是一棵苹果树,当然也不知道眼前红红可口的东西就是苹果。于是,当它看到其他虫子往上爬时,自己也就稀里糊涂地跟着往上爬。没有目的,也没有终点,更不知自己到底想要哪一种苹果,也没想过怎样去摘取苹果。它的最后结局呢?也许找到了一个大苹果,幸福地生活着;也可能在树叶中迷了路,活活地饿死了。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大部分虫子都是这样活着的,没想过什么是生命的意义,为什么而活着。
第二只虫子也爬到了苹果树下。它知道这就是它要找的苹果树。但它并不知道大苹果会长在什么地方。它理所当然地认为:大苹果应该长在大枝叶上。于是它就慢慢地往上爬,遇到分枝的时候,就选择较粗的树枝继续爬。它就按这个标准一直往上爬,最后终于找到了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这只虫子刚想高兴地扑上去大吃一顿,但是猛然发现,它发现这个大苹果是全树上最小的一个,上面还有许多比这更大的苹果。更令它泄气的是,要是它上一次选择另外一个分枝,它就能得到一个大得多的苹果。
第三只虫子同样到了一棵苹果树下。这只虫子明确知道自己想要的就是大苹果,并且研制了一副望远镜。在爬之前就利用望远镜观察了一番,找到了一个很大的苹果。同时,它发现当从下往上找路时,会遇到很多分枝,有各种不同的爬法;但若从上往下找路时,却只有一种爬法。它很细心地从苹果的位置,由上往下反推至目前所处的位置,记下这条确定的路径。于是,它开始往上爬了,当遇到分枝时,它一点也不慌张,因为它知道该往哪条路走,而不必跟着一大堆虫去挤破头。最后,这只虫子应该会有一个很好的结局,因为它已经有了自己的计划。但是真实的情况往往是,因为虫子的爬行速度相当缓慢,当它抵达时,苹果不是被别的虫子捷足先登,就是苹果已熟透而烂掉。它仍是一无所获的。
第四只虫子可不是一只普通的虫,它做事有自己的规划。它知道自己要什么苹果,也知道苹果怎么长大。因此当它用望远镜观察苹果时,它的目标并不是一个大苹果,而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苹果花。它计算着自己的行程,估计当它到达的时候,这朵花正好长成一个成熟的大苹果,它就能得到自己满意的苹果。结果它成功了,得到了一个又大又甜的苹果,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只虫子是只毫无目标、一生盲目、没有自己人生计划的糊涂虫,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遗憾的是,很多人都像第一只虫子那样活着。
第二只虫子虽然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是它不知道该怎么去争取苹果,在自以为正确标准指导下,它作出了一些看似正确却使它渐渐远离苹果的选择。而曾几何时,正确的选择和它是那么接近而它却一次次地错过了。
第三只虫子有非常清晰的人生计划,也总是能作出正确的选择,但是,它的行动没能跟上它的目标,机会、成功不等人。同样,人生也极其有限,必须认真把握,单凭个人的力量,也许一生勤奋,也未必能找到自己的苹果。如果制订一个适合自己的计划,并且充分借助外界的力量,借助许许多多类似于“望远镜”之类的人,那么,人生的“苹果”也许会好吃得多。
第四只虫子是幸运的,它不仅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知道如何得到自己的苹果以及得到苹果应该需要什么条件,然后制订清晰实际的计划,在望远镜的指引下,一步步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其实,人生就是虫子,而苹果就是人生目标,爬树的过程就是奔赴人生目标的过程。
有人曾说:出色人生的关键在于预算你的时间和资源。许多出色、成功的人士能够成功的重要原因就是好好利用了工作的三分之一,甚至经常把另外三分之二的时间也利用起来。人生就是利用个人的时间和资源来谋求出色的一生的。
当今社会,计划决定命运。有什么样的计划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时不待人,越早计划自己的人生,就能越早成功。要想得到自己喜欢的苹果,要想改变自己的人生,就要先从改变自己开始,做好自己的人生计划,做吃到苹果的第四只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