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问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你为什么能成为这么有名的思想家呢?”
苏格拉底答道:“多思考。”
这个人自以为得到了成为思想家的秘诀。回家后,他就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一动不动,开始思考。至于思考些什么,别人不得而知。
一段时间后,这个人的妻子来找苏格拉底,说丈夫每天都在床上躺着,就像中了邪一样。
苏格拉底到了那个人家中,发现他懒洋洋地躺着,眉头紧皱。他见是苏格拉底,赶紧爬起来问:“这一个月来,我每天除了吃饭和睡觉,都在思考。什么时候才能成为像您一样的思想家呢?”
苏格拉底问:“那你每天都在想什么?”
这人答道:“我什么都想,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楚。”
苏格拉底笑道:“只想不做的话,是浪费时间,永远也成不了思想家?”
这人疑惑地问道:“您不是说多思考就能成为思想家吗?”
苏格拉底严肃地说:“光想不做,注定一事无成。”
行动比思考更有力量。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有多少奇思妙想,而在于是否能够马上采取行动。而很多时候,我们受到很多因素的羁绊,不能立即付诸行动。如何才能让自己立刻行动起来呢?试试下面这五个步骤。
第一,克服对未来的恐惧心理。面对未知的事物,我们都会或多或少地心生恐惧,畏缩不前。已经取得的成绩成为拖累,让我们害怕前进一步可能会犯错误,既往的荣誉会随风而逝。这样,我们行动的能力会大大受挫,很多想法无法付诸行动。
第二,果断作出决定。很多情况下,我们之所以犹豫不决,是因为考虑得实在太多,由此带来太多的顾虑。顾虑越多,动手得就越慢。不妨催促自己果断作出决定。尽管看上去有时会显得冒失,但行动起来,冒失也可以得到弥补。
第三,为自己制订计划。计划分为长期和短期两种:长期计划是人生计划,要为自己的将来考虑;而短期计划则需要获得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比如一周后要读完一本书,一个月后要养成一个好习惯等。有了计划才有行动的动力。
第四,养成早起的习惯。喜欢赖床的人都知道,一旦某天起床比较早,这一天都像被拉长一样,其实24个小时并没有任何变化。美国前总统托马斯·杰斐逊养成了连续50年早起的好习惯,从来不在太阳升起之后起床。
第五,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尽管木桶原理告诉我们,一个人的短板决定着他的发展。但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着重利用自己的优势,对于一个人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做自己擅长的事就更易取得阶段性成果,这会带给人强烈的成就感,从而激励我们为之继续努力。
无论何时,想到之后就马上去做,相信行动更有力量。
战国时期,秦国的公子异人被送到赵国的都城邯郸做人质,这是秦国远交近攻战略的一部分。此事被同在邯郸的吕不韦得知。吕不韦专门去拜访异人,一眼看出,异人乃奇货可居。
回到家后,吕不韦问父亲:“耕田的利润是多少?”父亲说:“大概十倍。”吕不韦再问:“经商的利润是多少?”父亲说:“大概千倍。”吕不韦又问:“如果扶持一个人当国君,又能获得多少利润?”父亲说:“这可就无数了。”这段对话坚定了吕不韦扶植异人的决心。
于是,吕不韦再次拜访异人,承诺将倾尽家财资助异人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异人正在落魄之时,作为人质,性命也朝不保夕。而吕不韦当时家底殷实,是社会高层绅士。能够得到他的承诺,异人自然感激不尽。觥筹之间,异人许诺,如果有一天自己当了秦国国君,一定会与吕不韦共享富贵。
吕不韦开始积极谋划。他拿出一部分钱财给异人,让他广交朋友,积蓄实力。自己则带上珍宝去了秦国,想办法结交了秦国太子安国君的宠姬华阳夫人的胞弟阳泉君,并暗示阳泉君,如果华阳夫人一直没有子嗣,年长色衰之后就会失宠,现在拥有的权力也就烟消云散了。阳泉君把这番话告诉华阳夫人,华阳夫人立即召见了吕不韦。这时,吕不韦对症下药,请华阳夫人收异人为儿子,并劝说秦国国君立异人为继承人。
在秦国,事态完全在按照吕不韦的计划发展。吕不韦回到赵国,劝说赵国君主送异人回国,赵国君主应允了。不料,异人正在收拾行装时,秦赵长平之战爆发,赵王改变了主意,异人只好继续滞留在赵国。
吕不韦只好暂时搁置自己的计划,每日陪着异人饮酒。一次,异人在吕不韦府上看中了吕不韦新纳的赵姬。吕不韦趁机将赵姬献给了异人,并借此在异人身边安插了自己的眼线。
正在这时,秦军逼近邯郸,赵国的颠覆在顷刻之间。都城一片混乱,贵族们忙着逃命,哪里还顾得上异人。在宾客的帮助下,异人顺利逃出赵国,回到了秦国。
接着,安国君即位,成为孝文王。可惜他在位时间不长,很快就去世了。异人如愿以偿地成为秦国国君,即庄襄王,吕不韦从此成为秦国政坛的权贵人物。
庄襄王即位后,立即任命吕不韦为丞相,封文信侯,食邑十万户。命令一下,满朝文武震惊了。没有一个人能像吕不韦这样集官职、爵位、食邑的最高等级于一身。秦国大权掌握在吕不韦手上,庄襄王只不过是个傀儡罢了。
获得权势后,吕不韦将留在赵国的赵姬和儿子迎回秦国。庄襄王对曾共患难的赵姬宠爱有加,更加无心过问政事。从此,吕不韦在秦国专政十多年,直到庄襄王的儿子嬴政即位并长大后,吕氏专权才告结束。
当年,异人被困赵国时,很多绅士都曾有过类似吕不韦的想法。但只有吕不韦付诸行动,并一步一步推动事情向前发展。秦庄襄王即位时,想必会有很多名商大贾后悔莫及。但机会只有一个,只有敢于行动的人才能抓住。
从前,有一位智慧的教授与一位文盲相邻而居。尽管两人地位悬殊,知识水平、性格也有天壤之别,可两人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尽快富裕起来。
每天,教授跷着二郎腿大谈特谈他的致富经,文盲在旁虔诚地听着,他非常钦佩教授的学识与智慧,并且开始依着教授的致富设想去付诸行动。若干年后,文盲成了富翁,而教授还在空谈他的致富理论。
可见,无论你的计划多么详尽,言辞多么动听,没有行动就永远无法达到目标。在一生中,我们有着种种计划,若能够将一切憧憬都抓住,将一切计划都执行,那么,我们肯定远比现在成功。
美国成功学家格林演讲时,曾不止一次地对听众开玩笑说,全球最大的航空速递公司——联邦快递(FedEx)其实是他构想的。
格林没说假话,他的确曾有过这个主意。上世纪60年代格林刚刚起步,在全美范围内为公司做中介工作,每天都在为如何将文件在限定时间内送往其他城市而苦恼。
当时,格林曾想,如果有人开办一个能够将重要文件在24小时之内送到任何目的地的服务,该有多好!
后来,他也一直经常和人谈起这个构想,遗憾的是,他没有采取行动,直到一个名叫弗列德·史密斯的家伙(联邦快递的创始人)真的把它转换为实际行动。就这样,格林与开创事业的大好机会擦身而过了。
格林的故事说明了:成功地将一个好主意付诸实践,比在家空想出一千个好主意要有价值得多。没有行动,再远大的目标只是目标,再完美的设想也仅仅是设想,要想使其变为现实,必须付诸行动。
艾柯卡成为美国克莱斯勒公司经理时,公司正处于一盘散沙状态。他当时的职责就是动员员工来振兴公司。艾柯卡没有做任何动员和号召,而是主动把自己的年薪由100万美元降到象征性的1美元。这100万美元与1美元的差距,使艾柯卡超乎寻常的牺牲精神在员工面前闪闪发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很多员工因此感动得流泪,也都像艾柯卡一样,不计报酬,团结一致,自觉为公司勤奋工作。不到半年,濒临破产的克莱斯勒公司一举扭亏为盈。
由此可见,行动是取得成功的必由之路。行为有时比语言更重要,人的力量,很多时候往往不是由语言,而是由行为体现出来的,聪明的人尤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