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意志:激发意志的力量
8243500000057

第57章 韬光养晦,成就大业

每个成功者都拥有常人所不具有的品质和本领的人,但是却并不是每个成功者都会将自己的本领表现于众的,深藏不露同样是一个成功者具有的品质和出众的地方。我国改革开放的总工程师邓小平曾经一再强调“我们要韬光养晦二十年,不可强出头”。确实,“韬光养晦”是一代伟人的人生智慧在治国中的运用。

每个人都有虚荣心,因此所谓虚怀若谷,深藏不露才显得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锋芒毕露的人置身于众人的注视下,会招致更多的排挤和针对,也就面临着更大的成功的压力和阻力。而深藏不露的人则能脱离众人的视线,没有阻碍的做自己的事情,因而一朝长鸣,便能一飞冲天。

大智若愚才是真正的智者。能够笑到最后的,往往是那些深藏不露的人。

宋仁宗时,宰相丁谓有两大绝招。一个绝招是把仁宗孤立起来,不让他和其他的臣僚接近。文武百官只能在正式朝会时见到仁宗,朝会一散,各自回家,谁也不准单独留下来和皇上交谈。第二个绝招是排除异己。凡是稍有头脑,不附和丁谓的执政大臣,丁谓一律把他从朝中赶走。丁谓则高踞于权势的顶峰,自以为稳如泰山,可以高枕无忧。

副宰相王曾,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整天装做迷迷糊糊的憨厚样子。在宰相丁谓面前总是唯唯诺诺,从不发表与丁谓不同的意见,朝会散后,他也从不打算撇开丁谓去单独谒见皇上。日子久了,丁谓对他越来越放心,以至毫无戒备。

有一天,王曾装作因为侄儿要服兵役的事情而忧心忡忡,丁谓看到后便问他因为何事而如此担忧。王曾说了这件事情后,丁谓就说:“这还不简单,你向皇上求情,免除你侄儿的兵役就是了”。听了这话,王曾依然装作很犹豫的样子,说因为个人的私事而去劳烦皇上是否不妥。如此,丁谓更加对他放松了戒备,于是便极力劝他去向皇上请求。因此王曾正是利用了这个机会,向皇上揭发了丁谓的种种罪行,最后协助皇上将不可一世的丁谓扳倒了。

蜀汉皇帝刘备有着同样的胸襟和智慧。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很大。刘备虽贵为皇叔,却势单力薄,为防曹操谋害,不得不在住处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此为韬光养晦之计。

一天,曹操派人请刘备,刘备只得胆战心惊地前往曹府。曹操说,刚才看见园内枝头上的梅子青青的,想起以往一件事,今天见此梅,不可不赏,恰逢煮酒正熟,故邀尔到小亭一会。刘备随曹操来到小亭,只见已经摆好了各种酒器,盘内放置了青梅,于是就将青梅放在酒樽中煮起酒来了,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突然阴云密布,大雨将至。曹操大谈龙的品行,又将龙比作当世英雄,并问刘备让他说说当世英雄是谁。刘备装作胸无大志的样子,说了几个人,都被曹操否定。曹操此时正想打听刘备的心理活动,看他是否想称雄于世,于是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下之志者也。”刘备问,谁能当英雄呢?曹操单刀直入地说:当今天下英雄,只有你和我两个!刘备一听,吃了一惊,手中拿的筷子,也不知不觉地掉在地上。正巧突然下大雨,雷声大作,刘备灵机一动,从容地从地上拾起筷子,说是因为害怕打雷,才掉了筷子。曹操此时才放心地说,大丈夫也怕雷吗?刘备说,圣人对迅雷烈风也会失态,我还能不怕吗?刘备经过这样的掩饰,使曹操认为自己是个胸无大志、胆小如鼠的庸人,曹操从此再也不怀疑刘备了。

刘备正是靠着韬光养晦、深藏不露的策略,在势力薄弱的时候没有遭到曹操的杀害。此后,刘备一直暗暗的积蓄力量,获得了众多能人名士的辅佐,最后成就了蜀国的帝王之业。

韬光养晦,一方面可以麻痹对手,使其放松警惕。这样你的奋斗和努力就会少了许多的压力和阻力,这样你就能在暗中不断的积累自己的力量,最终一鸣惊人;另一方面,可以使人养精蓄锐,不断的积蓄力量。在竞争比较激烈的情况下,韬光养晦显得尤其的重要。这样你就不会在无谓的争斗中损耗力量,而能在暗中不断地使自己壮大和变强,最终获得成功。

韬光养晦,深藏不露是一种做人的态度,这也是体现一个人修养的重要方面。

失败和成功大多是瞬间得出的结果,如果你的意志力与你的理想和目标希望不能一致时,大多是失败的结果。一个人之所以成功,不是上天赐给的,而是日积月累自我塑造的,千万不能存有侥幸的心理。幸运、成功永远只会属于辛劳的人,有恒心不轻言放弃的人,能坚持到底的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这个自然现象中就能体现出恒心来,一日曝之,十日寒之;一日而作,十日所辍,成功的概率,几乎等于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