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商帮传奇(第二部)——徽商沉浮
8256200000035

第35章 阴沟里也能翻船

盛宣怀的“突袭”,让胡雪岩的现金流发生断裂,胡雪岩只好宣布阜康钱庄的上海分号破产。与此同时,他把自己名下的地契和房产悉数抵押出去,换成数百万两的白银,全部运送到阜康钱庄的杭州总部。他坚信,只要挺过眼下的危机,以自己的人脉和资本,东山再起并非难事。

然而,胡雪岩和他赖以起家的阜康钱庄,在江浙地区已经信誉扫地。在杭州总店门前,每天前来要求提款的储户都排成长队,胡雪岩抵押了田契和房产所换来的银钱也被挤兑一空。即使如此,依然有成百上千的储户堵在阜康钱庄门前,无法将存款契约兑现。盛宣怀指使手下混进这群人当中,不遗余力地煽风点火,包括上海和杭州等地的一些储户,将阜康钱庄分号的大门和前台都踢烂了、踏破了……

与此同时,胡雪岩其他的生意,也一落千丈,首先是资金不足,其次是他的资信能力受到普遍的质疑,没有人愿意与胡雪岩进行赊销与赊购。胡雪岩急得顿足捶胸,哀叹道:“想不到阴沟里也能翻船!”

至此,他已经知道是盛宣怀在谋害自己,但他的靠山左宗棠不在江浙地区,对这一切都浑然不知。他怎么也想不通:盛宣怀究竟和自己有什么仇恨,为何要把事情做得这么绝?

其实,在几年前,一件不经意的小事,已经让盛宣怀记恨在心。

早在将近十年前,作为左宗棠幕僚的胡雪岩,对西方列强控制我国电报的现状深感忧虑,他向左宗棠提出,一定要自主修建电报线。左宗棠深以为然,于是将此事奏请慈禧太后。慈禧对西方技术一窍不通,而满朝大臣炸开了锅,很多八股出身的顽固派都说此事有悖风俗、有辱国体,堂堂大清朝,岂能效仿洋鬼子?慈禧本来就不喜欢左宗棠,索性对此事装聋作哑,不做任何批复。此后,左宗棠率军转战陕甘,无暇顾及此事,朝廷也没有明确的指示,胡雪岩仰天长叹,只好回到杭州,专心做中医药和蚕丝的生意去了。

几乎与此同时,盛宣怀也向李鸿章提出要修建电报线,然而左宗棠抢先将奏折交给了“老佛爷”,盛宣怀心知左宗棠只是个“土包子”,这个主意必然出自胡雪岩,心中暗恨胡雪岩,视之为自己的绊脚石。

慈禧让左宗棠吃了个“闭门羹”,胡雪岩也将此事搁浅,盛宣怀这才松了口气。他和李鸿章商议后决定,先找来工匠,在大沽炮台与天津城之间修建了一条较短的电报线,然后请醇亲王奕寰(末代皇帝溥仪的爷爷)等达官显贵前来观摩电报传输实验。这批贵族起初还以为是魔术,在亲眼见到电报传输的“神速”之后,一个个既目瞪口呆,又喜上眉梢。修建电报线之事,由此得到了朝廷的批准。1881年,盛宣怀被朝廷委任为电报局总办,并由著名的改良思想家郑观应,担任他的助理。

尽管盛宣怀在与胡雪岩的“电报之争”中全面胜出,但他从此认定,胡雪岩是自己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必须设法将其铲除。

盛宣怀的连环计,造成胡雪岩现金流的衰竭。情急之下,胡雪岩向远在北京的左宗棠拍电报求援,但掌控电报的最高官员正是盛宣怀,他派人将胡雪岩的电报扣住不发。年老卧病的左宗棠一心关注着中法战争的局势,根本无暇顾及胡雪岩,对胡雪岩的困境毫不知情。

胡雪岩苦撑了一年多,阜康钱庄终于支撑不住,宣告破产。这些存款无法兑现的储户当中,职位最高的当属刑部尚书文煜。文煜来到杭州,与胡雪岩私下协商此事。他对胡雪岩说:“看来你生意的衰败已成定局,我的巨额存款再也取不出来了,只好用你名下的其他财产作为赔偿。反正你的胡庆余堂也保不住了,干脆让给我吧!”二人几经谈判,最后胡雪岩终于同意将胡庆余堂转移给文煜,但附加条件是,“胡庆余堂”的字号和经营规矩,一样也不准改,更不准辞退当前的任何员工。文煜只求入主胡庆余堂,对这些条件全部应允。

文煜得到胡庆余堂之后不久,就暴病身亡。他的后人谨遵文煜的遗嘱,胡庆余堂原封不动地遵循胡雪岩时代的一切先例,此外,私下里还送给胡雪岩的子孙一些股份,并善待老员工,过年的红包照发不误。此后的百余年间,胡庆余堂几经易主,但直到21世纪,胡庆余堂依然被视为“胡雪岩文化”的象征。

阜康钱庄的破产,造成许多储户的钱,全都打了水漂。胡雪岩的名声顿时一落千丈,很多官员纷纷上奏朝廷说胡雪岩无德无能、罪该万死。

当时是1885年夏秋之交,已经步入生命尽头的左宗棠拖着老病之躯来到福建布置海防,他早已无力顾及胡雪岩,此时只剩下最后一个念头:要顶住法国战舰的侵略。然而,他终究没有控制住局势,李鸿章在战斗节节胜利之际,主动向法国赔款求和。随着左宗棠的愤然离世,胡雪岩的传奇人生,也将走到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