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木不自其根,则蘖又生也。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
[释义]砍伐树木不挖掉它的根子,还会长出树芽来。比喻解决问题要从根本上着手。
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
[释义]惩罚有罪,不避权势大的人;奖赏有功,不偏私与自己亲近的人。
凡百事之成也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
——《资治通鉴·宋纪》
[释义]一切事情之所以取得成功,是由于能够严肃认真地对待它;而失败的原因,在于办事轻慢、懈怠。
凡不能俭于己者,必妄取于人。
——《日录里言》
[释义]凡是自己不能俭省的人,一定会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弟子规》
[释义]说话首先要讲信用,欺骗和胡说怎么行呢?
凡处事者,多曲相从事,鲜能确然共尽理实。
——《三国志·魏书》
[释义]如果多以私心处理事情,就很难实事求是了。
凡论人,必先称其所长,则所短不言自见。
——《资治通鉴·晋纪》
[释义]凡是评价一个人,首先应举出他的长处,这样,他的短处不说自己也就知道了。
凡谋事贵采众议,而断之在独。
——《古今药言·憬然录》
[释义]凡是谋划一件事,贵在吸取大家的意见,但最后拿主意要靠自己。
凡取人,当舍其旧而图其新。
——《薛文清公要语》
[释义]看人要根据他现在的表现,而不要计较他的过去。
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小尉迟》
[释义]不能凭相貌来决定一个人究竟如何,正像不能用斗来量海水到底有多深一样。
凡人取果,宜待熟时,不撩自落。
——《资治通鉴·梁纪》
[释义]比喻做事要待时机成熟,才能事半功倍。
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
——《荀子·解蔽》
[释义]人常犯的毛病就在于被偏见所蒙蔽,而看不见大的道理。
凡人之论,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圆而行欲方。
——《淮南子·主术训》
[释义]为人做事要谨慎,但志向要远大;智谋要圆通灵活,举止要正直不阿。
凡人之情,穷则思变。
——《资治通鉴·唐纪》
[释义]人的本性是在到了没有办法之时,就要想办法改变现状。
凡事不可轻疑,惟断狱不可不疑。
——《呻吟语·刑法》
[释义]对任何事情都不能轻易怀疑,唯独断案之时,不可没有怀疑。
凡事不可自谓已知。
——《陈确集·文集·示儿贴》
[释义]无论什么事情,都不可自以为已经知道了。
凡事皆能谨于几微,则不至于差之大矣。
——《薛文清公读书录·慎动》
[释义]每做一件事如果都能从一开始就特别小心,最后便不至于发生大的差错了。
凡事皆当谨始虑终。
——《薛文清公读书录·慎动》
[释义]凡做一件事,都要在开头之时就考虑到后果,从而谨慎从事。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礼记·中庸》
[释义]凡事预先有准备就会成功,无准备就会失败。
凡为人言者,理胜则事明,气忿则招怫。
——《琼琚佩语·接物》
[释义]讲话时能以理服人,就容易弄清是非,如果动怒使气,只会招来怨恨。
凡以利害心虑事,则虑弥周而去道弥远。
——《陈确集·别集·瞽言》
[释义]根据利害去考虑事情,那么考虑得越周到,便离道义越远。
凡与人言即当其事之可否,可则诺,不可则无诺。
——《省心短语》
[释义]凡是答应为别人办一件事,就要考虑这件事是否做得到,做得到的就应承下来,否则就不能空许诺言。
凡诸祸根,不早断绝,则或转而滋蔓。
——《潜夫论·断讼》
[释义]对祸根要及早消除,晚了就会蔓延开来。
凡诸艺业未有学而不得者,病在心力懈怠,不能专精耳。
——《尚书·故实》
[释义]各种技艺和知识没有学不到手的,学不好的原因在于不肯用心思花力气,精神不能专一。
凡作事须从容细密,事事有条理;勿卤莽粗疏,有初鲜终。
——《陈确集·文集·书示两儿》
[释义]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从容不迫,认真仔细,有条不紊;不要粗心大意,有头无尾。
凡众人聚会处,说话最要检点,恐犯人忌。
——《西岩赘语》
[释义]在人多的地方讲话更要检点,以免触犯别人的忌讳。
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
——《史记·商群列传》
[释义]听了批评的意见,能自我反省的,叫做聪明;主动检查自己的叫做明智;能克制自己私心的叫做有力量。
防患先防内,内患隐难知。不见栋梁柱,蝼蚁坏其基。
——《溉堂集·蚁子》
[释义]要想防止祸患,必须先除去内部引起祸患的根源。
防祸于未然。
——《汉书·孝成赵兵后传》
[释义]在祸患未发生前就应当加以防止。
防人疑众,不如自慎。
——《郭嵩焘日记》
[释义]对人处处提防,疑神疑鬼,倒不如自己能谨慎待人处事。
防身当若御敌。
——《郑善文集》
[释义]防备自身的私欲应当像抵御敌人那样。
防深不防露,此意古所箴。
——《秋怀十五首》
[释义]隐藏的敌人比公开的敌人危险性更大,因此,应该特别加以警惕。
防微杜渐而禁于未然。
——《元史·张桢传》
[释义]坏事刚刚冒头时,就加以制止;事故或灾害在发生前就加以防备。
放情者危,节欲者安。
——《政要论·节欲》
[释义]任情妄行的人是危险的,而克制自己私欲的人,就能平安无事。
放于利而行,多怨。
——《论语·里仁》
[释义]只按照个人的利益而行动,会招来很多的怨恨。
飞蛾爱灯非恶灯,奋翼扑明甘自陨。
——《读书吟示儿耆》
[释义]飞蛾扑火是因为它追求光明,甘愿为自己的理想而献身。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
——宋·苏轼《贾谊论》
[释义]一个人有才能并不难,怎样使自己的才能发挥出来却实在难。
非诚心款契,不足以结师友。
——《抱朴子·微旨》
[释义]不是真诚地以心待见,不配结成师友。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诫子书》
[释义]没有恬淡寡欲的修养,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没有宁静的心胸,便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
非莫非于饰非,过莫过于文过。
——《续姚梁公座右铭·并序》
[释义]最不应该的是莫过于掩饰自己的缺点,最大的错误莫过于掩饰自己的过错。
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孟子·尽心上》
[释义]不是自己的,却占为己有,这是不符合大义的。
非天道愦愦,人自愦愦。
——《聊斋志异·高序》
[释义]自然的规律是无法使人昏乱的,人的昏乱是由自己所造成的。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
——《荀子·修身》
[释义]如果对我的批评是对的,那就是我的老师了;如果肯定我的恰如其分的,那便是我的朋友了。
非吾义锱铢勿视,义之得千驷无愧。
——《逊志斋集·取》
[释义]不合正义的就是一点点东西,也不要去看它一眼;符合正义的,就是得了千匹好马,也觉得于心无愧。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诫子书》
[释义]不学习便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难于取得学业上的成功。
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尚书·说命中》
[释义]懂得道理并不困难,最难的是能付诸行动。
非行之难,终之斯难,所言信矣。
——《贞观政要·慎终》
[释义]做一件好事不难,能永远去做好事才难。这话一点不错。
非直谅多闻之人,不能得直谅多闻之友。
——《西岩赘语》
[释义]不是正直、信实、见闻广博的人,就得不到正直、信实、见闻广博的朋友。
废学若断织。
——《烈女传》
[释义]中途抛弃了学业,就像织布被砍断了线一样。
废一善则众善衰,赏一恶则众恶多。
——《三略》
[释义]否定了一件好事,更多的好事就无法涌现;奖赏一种恶行,许多坏事也就会跟着出现。
焚林而猎,越多得兽,后必无兽。
——《淮南子·人间训》
[释义]烧掉森林虽然可以获得很多的猎物,但以后就不会再猎到野兽了。比喻做事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忽略了长远的利益。
丰年岁登,则储积以备乏绝。
——《盐铁论·力耕》
[释义]在丰收的年头,要储备粮食以待缺粮的时候。
风流不在谈锋胜,袖手无言味最长。
——《鹧鸪天》
[释义]一个人是否有学问,并不在于他是否能说会道;胸有成竹,而又寡言少语,这才是最有意味的。
风前灯易灭,川上月难留。
——《故园置酒》
[释义]当着风头的灯容易被吹灭;映入水中的月光是不能留在水里的。
风俗不淳俭,则财用无丰足。
——《省心铨要》
[释义]如果铺张浪费成风,那么经济情况就会拮据。
风无常顺,兵无常胜。
——《醒世恒言·一文钱小事造奇冤》
[释义]比喻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不受挫折。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韩非子·有度》
[释义]执法者能有力地保证法的执行,就能使国家安定强盛;如果执法不力,就会使国家混乱衰败。
夫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焉。
——《抱朴子·勖学》
[释义]不经过学习而想得到知识;这就像想捕到鱼,而没有捕鱼的网一样。
夫妇有恩矣,不诚则离;交接有分矣,不诚则绝。
——《群书治要·体论》
[释义]夫妇本来是有恩情的,但如果不彼此忠诚,就要分手了;交朋友也是这样,要是感情不真挚,很快就要绝交了。
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
——《左传·昭公二十年》
[释义]火是猛烈的,人们看见了都怕它,所以很少死于火灾的;水是柔弱的,人们亲近而玩弄它,所以溺死的人就多。比喻在人放松警惕之时,往往容易出事故。
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孔子家语·五仪解》
[释义]统治者就像船,民众犹如水。水可以载船,但也可以把船弄沉。
夫明镜者,所以照形也;往古者,所以知今也。
——《韩诗外传》
[释义]明亮的镜子是用来照形体的;过去的事迹是用来了解现在的。说明应该注意历史的经验教训。
夫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
——《孟子·离娄上》
[释义]人首先都是因为自己不知自爱,而后才被别人看不起。
夫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留侯论》
[释义]天下最勇敢的人总是这样:事变突然来临时,不会惊惶失措;无缘无故地侮辱他,也不会愤怒。
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
——《老子》
[释义]正因为他不和人争,所以谁也争不过他。
夫学何尽之有?善之中又有善焉,至善之中,又有至善焉。
——《大学辨》
[释义]学习根本没有尽头,好中又有好的东西;最好的东西中又有最好的东西。
夫以人言善我,亦必以人言恶我。
——《意林·新论》
[释义]用好听话讨好我的人,也会在我背后说我坏话。
夫志正则众邪不生。
——《三国志·魏书》
[释义]志趣高尚的人,不会产生各种邪念。
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无,以就懿德。
——《后汉书·列女传》
[释义]一个人求学,应每天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知识,以慢慢养成良好的道德。
弗备难,难必至。
——《说苑·贵德》
[释义]不防备灾难,将来灾难一定会来到。
弗矜故能长。
——《老子》
[释义]不骄傲,所以能够进步。
弗食,不知其旨;弗学,不知其善。
——《礼记·学记》
[释义]不吃食物,便不知滋味的甘美;不求学问,就不会知道学问的好处。
弗务细行,终累大德。
——《群书治要·尚书》
[释义]不注意小节,就要损害大德了。
弗知而言为不智,知而不言为不忠。
——《战国策·秦策》
[释义]不了解事情的真相就高谈阔论,便是不明智;如果知道了而不谈,就是不忠诚。
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庄子·骈拇》
[释义]虽说野鸭的腿短,仙鹤的腿长,但如果把仙鹤的腿截一段接在野鸭的腿上,它们都不会痛快的。比喻强行改变事物的本性,会适得其反。
浮萍本无根,非水将何依。
——《明月篇》
[释义]没有根的浮萍,要是离开了水,还有什么可依托的呢?
福不虚至,祸不易来。
——《命子》
[释义]福不会轻易而来,祸也不会轻易而到。
福生于隐约,而祸生于得意。
——《说苑·敬慎》
[释义]福生于穷愁忧困之中,而祸却生于一个人得意的时候。
福兮可以善取,祸兮可以恶召。
——《天论·上篇》
[释义]福是由做好事换来的,祸是干坏事招致的。
福之本生于忧,而祸起于喜。
——《韩诗外传》
[释义]在顺利时想到忧患,就能保住幸福;如果得意洋洋,忘乎所以,就会祸患临头。
辅人无苟,扶人无咎。
——《大戴礼记·书杖》
[释义]要帮助别人不要不负责任;扶持别人不要苛责。
父善教子者,教于孩提。
——《省心录》
[释义]善于教育子女的父亲,总是在孩子还是婴儿时就着手做起。
负薪为炉复为火,缘木求鱼应且止。
——《行路难五首》
[释义]担着柴去救火,反而使火烧得更猛了;爬到树上去找鱼,怎么能得到鱼呢?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灾害或谋求某件东西,反而使灾害加重,或者徒劳无功。
负远略者,遏浮言。
——《薛方山纪述·上篇》
[释义]怀有远大谋略的人,切忌讲浮华不实的大话。
附小人者必小人,附君子者未必君子。
——清·平步青
[释义]接近小人的人,必然是小人;接近君子的人,不见得就是君子。
赴汤火,蹈白刃,武夫之勇可能也;克己自胜,非君子之大勇,不可能也。
——《二程粹言卷上·论学篇》
[释义]赴汤蹈火,一个勇敢的武夫就可做到,但战胜自己的私心,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做到。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
[释义]富贵不能使他的心惑乱,贫困不能使他的节操改变,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
富以苟,不如贫以誉。
——《大戴礼记·曾子制言》
[释义]与其富有而苟且偷生,还不如贫穷而有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