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唐朝时的故事。
夜,沉寂寂的。月亮缓缓地在云层中穿行,月光照在崎岖的山路上。一位青年匆匆地在山路上行走。
他来到一座寺庙门前,抬头望望天空,见夜已深沉,于是倚坐在石狮脚下。也许是太劳累了,片刻功夫,他就睡着了。
第二天一早,他求见寺院长老,要留下来落发为僧。长老见这青年低垂着眼帘,微躬着身子,恭恭敬敬的一副憨厚相。
“你为什么要出家为僧呢?是不是犯了什么罪,得罪了官家,来寺院躲避?”长老捻动着手中的念珠,缓缓问道。
“回长老话,我没有犯罪。”
“那为什么要出家?”
“这事说来话长,容我慢慢讲来。”青年人抬起头,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这位青年名叫张遂,他从小喜欢学习、读书,尤其喜欢研究天文学。在他家附近,有一座规模宏大的道观——玄都观。观内藏书有万卷之多,道观的主持道士叫严崇,是位博学多才的学者,许多钻研学问的人都慕名而来,在这里读书研讨。
张遂是玄都观的常客。他经常借书回家阅读,还书时与严道长交流心得,讨论学术上的问题。严崇十分欣赏这位朴实、真诚、好学的青年,也乐于带着张遂浏览各种藏书,使张遂大开了眼界。
一次,张遂借了一部汉代扬雄写的《太玄经》。这部书共10卷,讲的是周易和阴阳学说,是部哲学著作,其中也讲了许多自然科学知识。严崇对张遂说:“这本书的内容相当深奥,要想读懂它可是件非常困难的事,你拿回去慢慢研究吧,不用急于还书。”
过了几天后,张遂却把书还了回来,并且写出了心得,绘制了一幅《大衍玄图》。严崇感到非常诧异,心中暗暗称奇,“这个青年有这么高的悟性。”严崇向学者们称赞张遂为“后生颜子”。颜子就是颜渊,相传是孔子弟子中最杰出的一个,后来人们常把才华出众的青年比作颜子。凭借玄都观的学者们的称颂,张遂成了长安城内有名的年轻学者。
当时,正是唐朝女皇帝武则天执政,她的侄子武三思倚仗权势,在京城里无恶不作,飞扬跋扈。他虽然官高位显,但没有真才实学,很想拉拢一班有名的学者来提高自己的声望,于是他请来张遂,要和他结交。张遂平素最厌恶攀附权贵的人,哪肯和武三思这种人交往,起初只是躲避,后来为了求得清静,断然来到嵩山少林寺,出家当和尚。
寺院长老听完张遂的讲述,心里也喜欢起这个好学的青年。长老问张遂:
“你能忍受远离繁华、青灯黄卷的清苦吗?”
“能!”张遂坚定地回答。
张遂出家后,法名一行。他除了每天打坐修行,仍旧努力钻研数学和天文。没有多久,众僧便一致认为一行是寺内最有学问的人。
一行听说浙江天台山有个和尚精通数学,他便毅然离开嵩山,走了两三千里路去请教。后来他又到湖北当阳玉泉山,继续钻研天文。
公元712年,唐玄宗即位,采取了一些改革政治和发展经济的措施。为了整理和编纂国家藏书,唐玄宗派人硬把一行请到了京城长安。后来又让一行主持修订历法。一行带领一班人实测了子午线(经线)的长度。他还编定了一部新历法——《大衍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