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朋友们都知道“班门弄斧”这个成语吧,其中的“班”指的就是鲁班。在人们心目中,鲁班是工匠的祖师爷,是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鲁班,本姓公输,名班,是春秋时代鲁国人,所以人们又管他叫鲁班。相传他不仅善于建造房屋、桥梁和车辆,还有多项发明,像木工工具曲尺、墨斗、钻子和锯子,粮食加工器具石磨,还有许多机械器具、兵器等。
这天,鲁班一个人去山上找能建大宫殿的木材。山路陡峭,杂草丛生,他弯着腰,用手拨开杂草,艰难地往山上攀登。突然间,他觉得手指一阵钻心地疼痛,原来手指被草叶划破了一个口子,鲜血直往外流。什么草,竟然这么锋利!鲁班俯下身子在草丛里寻找,发现有1种草的叶子很特别,他忘记了疼痛,拿起草叶来研究。原来,这种草叶的边缘都是尖齿状,尖齿排列细密而整齐。他盯着草叶的边缘,想起小时候捉到蝗虫,看它吃草,蝗虫的两颗大板牙一开一合,很快咬断草叶。细看蝗虫的牙齿边缘也有许多小细齿。鲁班蹲在毫无树阴遮蔽的山路上,手持草叶,呆呆地看着,头顶上的烈日炙烤着山石,面颊上的汗珠缓缓滑落,他却浑然不觉。
鲁班想到,细齿状的东西在切割上一定占有优势。他拿草叶猛然往手上一划,又是一道口子,鲁班好像没觉得疼,若有所得似的站起身,向山下跑去。回去后,他找到几片大毛竹,做成许多片带有细齿的小竹片,拿到小树上试验,来回拉动了几下竹片,树皮就破了。他高兴地对徒弟们喊:“有办法了,不用愁了。”徒弟们看着师傅,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鲁班告诉徒弟们用这种细齿状的东西伐树,不但快,而且省力。徒弟们恍然大悟,急忙去找铁匠帮忙,打造了许多边缘带细齿的铁条。果然,用这种铁条伐树,没有几天,木料就准备齐了。这铁条,就是我们现在所用的锯,是鲁班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从草叶上捕捉到灵感,找到了发明创造的契机。
鲁班运用自己的智慧解决了不少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难题。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人们如果想吃米粉、面粉就要用臼和杵来捣(臼,是一个大石盆;杵,是一根粗木棍)。把米麦的颗粒放进石盆里,用木棍捣,一次只能捣一点点儿。而且如果用力不够,就捣不碎;用力过猛,颗粒又蹦出石盆,撒在地上。
就这样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捣出来的面粉还有粗有细,很不均匀。这个难题总在鲁班脑海中闪现。他想,把米麦捣碎,不就是靠杵和臼接触时碾过的力量吗?如果用两块大一些的石片来碾,不是碾得更多吗?他试着把颗粒放进两片粗糙的石片中来回碾,果然效果很好。
后来,他又把两片圆石的接触面凿出粗糙的凸凹纹,又在圆石中心装上轴,以便转动。这样,磨起面来又省时,又省力。这就是我国农村使用了2000多年的石磨,至今,还有人在使用着。鲁班善于在生活中寻找、发现、思考,他发明的工具解决了劳动人民生产生活中的许多难题。